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从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北京牛肉已开始陆续进入中东和欧洲市场,出口到以色列、荷兰等产肉大国。 据了解,前几年北京市牛肉出口量较少,并且仅供应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而1998年至1999年底,牛肉几乎没有出口。从今年开始,北京每月出口牛肉达50余吨,到年底有望增加到100吨。 在当今由于疫病等问题造成全球牲畜肉出口困难的情况下,北京市牛肉出口却能做到良性发展。对此,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分析后认为,有以下几个值得出口企业关注和借鉴的原因:首先,国家为出口企业创造了更为宽松的企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吉林畜牧兽医》2009,(9):58-58
据阿根廷《民族报》报道,阿根廷目前正在与中国进行积极磋商,希望恢复向中国市场出口牛肉。  相似文献   

3.
据陕西省商务厅生活必需品监测显示,进入12月,牛肉批发价格保持高位。牛肉批发均价39.08元/千克,羊肉批发价50.76元/千克,与去年同期相比,牛肉批发价上涨8.8%,羊肉批发价上涨23.7%。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的预测,在未来10年或20年中,美国的牛肉将占领中国市场。 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人士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国经济已取得巨大发展,中国政府对肉类市场不再实行垄断,美国牛肉已开始直接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5.
国外     
《中国畜牧业》2013,(23):16-16
澳大利亚牛肉出口中国优势明显 近年来,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根据澳官方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亚牛肉对中国出口量已历史性地达到了约10.8万吨,超过了2012年全年总和。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大的牛肉供应国。据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苏珊介绍,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市场的牛肉按价值计算,占中国进口牛肉市场的50%以上。她同时表示,澳大利亚牛肉对中国出口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海外生鲜商品正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近日,阿里全球生鲜供应链集采平台云象供应链宣布,云象与易果集团联合直采的法国牛肉在天猫超市和欧尚超市线上线下联合首发。通过此次采购,法国也成为继爱尔兰之后,欧盟第2个牛肉得以重返中国市场的国家。据了解,本次云象供应链引进的牛肉品种是法国夏洛莱牛,直采的法国牛肉来自于法国农业合作集团TERRENA旗下的ELIVIA公司。ELIVIA是法国第二大牛肉屠宰加工集团。  相似文献   

7.
印度将超过巴西,跃居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国。据美国农业部推算,印度2013年牛肉出口量将达到约为170万t,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成。在最近3年里,对中东、非洲和东南出口已经增至约2倍。提到印度,人们一般会想到占国民8成的印度教教徒作为"神圣生物"崇拜  相似文献   

8.
中国牛肉生产需由“重量轻质”向“重质重量”方向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的肉牛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1990年全国牛肉产量为125.6万t,6年间牛肉产量翻了近两番,年递增25.7%,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牛肉生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的牛肉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1990年全国牛肉产量为125.6万吨,到1996年猛增到494.9万吨,6年间牛肉产量翻了近两番,年递增25.7%,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目...  相似文献   

10.
从奶牛业中生产犊牛肉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1)冀一伦中国瑞典北京奶业培训产品开发中心冀娟北京农学院温链犊牛肉,是指奶牛业中将不作种用的公犊经过全乳或代乳品肥育的牛肉。这种肉幼嫩、多汁、芳香,为一种很昂贵的肉,可以说是高档牛肉中的高档牛肉。据报道...  相似文献   

11.
虽然国内牛肉价格还在节节攀升,但由于前段时间相对廉价的本土肉类产品爆出安全丑闻,加上H7N9效应,作为替代品的牛羊肉等肉制品一时间变得供不应求。相较于国内庞大的消费群体,国内的牛肉产能则显得严重不足。此时只能依靠大批量的进口牛肉来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缺,据路透社报道,今年1~4月份,中国牛肉的进口量猛增,已超过82000吨,是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价格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全国牛肉价格呈现上涨走势。其中,黑龙江、上海、浙江的牛肉价格涨幅居前,介于3%~4.7%之间。随着进入牛肉消费旺季,在高位盘整半年后,牛肉价格近期重现上涨态势。据业内人士分析,因肉牛的养殖周期较长,近两年牛肉的供给难以大幅增加。随着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紧张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善,未来牛肉价格将保持  相似文献   

13.
肉牛业要适应WTO的发展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牛业是河南的优势产业,也是当前农业调整中最有希望的优势产业。由于国际市场受欧洲市场疯牛病影响,为中国的养牛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我省养牛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还处于向市场经济完全过渡的初期。我们应从适应WTO的发展要求来看河南省养牛业的未来,确定河南省养牛业的发展方向。加入WTO后,国外的优质牛肉将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我们自己的市场能否被外国人抢占?加入WTO不仅不会对中国的牛肉市场产生大的冲击,还会加快中国肉牛产业现代化的进程。目前,中国牛肉无法大量进入西方市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国外     
正澳大利亚某出口商进行牛肉加密试验近日,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为了应对非法商家对澳洲牛肉造假,澳大利亚某出口商正在进行将牛肉进行加密技术试验,以杜绝假货。报道显示,此项技术是在即将出口的牛肉边缘或切口处注入可食用的纳米粒子进行加密,待牛肉运输到中国后,通过特殊技术对牛肉进行解密,之后可以查看牛肉的原产地、牛的种类等信息。使用此类技术,牛肉口感不会受到影响,食品安全也没有问题,同时,消费者不能从表面上识别品牌标识。报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牛肉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增长。据农业部畜牧司定点调查月报资料统计,2004年城镇居民牛肉人均消费量为0.18千克/月,同比增长12.5%;在出口市场,2004年我国加工牛肉的出口量为2.17万吨,同比增长28.21%。牛肉消费市场和出口量的增加,给我国牛肉加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位于全国第一养牛大县的安微蒙城县的五洲牛肉有关人士认为,地理和原料优势给五洲牛肉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在引进国外高产猪、鸡品种的同时,也引入了与之配套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营养水平、生产速度、出栏时间、出栏体重都采用统一的原品种标准,其结果产品的同质性好,品质高,国内消费强劲,出口能力强.反观肉牛生产,粗放生产、经营,随意性很大,生产出的牛肉品质千差万别,消费者很难对牛肉品质标准有统一概念,甚至误把淘汰老残牛所产牛肉的品质缺陷误认为是牛肉本身的不足,造成牛肉国内消费增长缓慢、国际出口逐年萎缩,除难以进入国际高档优质牛肉市场,就连出口到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地区的普通牛肉也由20世纪 90年代初的 10多万吨减低到现在的 4万多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面临国际高品质的名牌牛肉冲击,因此研究我国牛肉质量分级标准已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分级标准,准确把握国际牛肉产品流行趋势,尽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牛肉商品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尽管目前加拿大的牛肉被禁止出口到中国(由于最近出现的一例疯牛病) ,但加拿大已经把中国作为其牛肉出口的主要增长市场。加拿大牛肉出口联合会(CBEF)的计划是把向中国出口的牛肉金额从2002年的1000万加元增长到2010年的11亿加元。如果这一计划成功 ,那么意味着到2010年加拿大的牛肉将占到中国市场的10%。加拿大的牛肉出口商将要争取的市场是中国城市中的新兴中产阶级。目前中国进口牛肉的比例是85 %的低档牛肉和15 %的高档牛肉。但加拿大相信中国在未来十年里会将这一进口比例完全颠倒过来 ,即15 %的低档牛肉和85 %的高档牛肉。据报道 ,…  相似文献   

18.
<正>牛肉全球产量或将持平,美国产量减少,与印度、巴西以及阿根廷增产相抵,美国牛肉进口量提升将引领世界牛肉贸易增长,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以及北非地区需求膨胀显著,印度牛肉贸易量将大增,全球出口量增长或达5%。  相似文献   

19.
三、国际化市场战略,现代化物流配送手段1、国际化市场战略澳大利亚年牛肉总产量200万吨左右,在世界上列第八位。而澳大利亚年出口牛肉132万吨左右,占总产量的66%,出口总量占世界第一位,牛肉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澳大利亚牛羊肉产业的国际化市场战略。生产企业和出口商对国际市场有一个非常合理的划分及执行措施。大体情况是:(1)牛肉:肥牛型高档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2002年出口日本牛肉25.37万吨、美国31.98万吨、韩国7.55万吨。瘦肉型牛肉:定位国内市场、中东地区、东南亚地区。一般质量牛肉,主要出口中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牛肉进口关税下降至12%,看到市场机会的国外牛肉制品企业纷纷抢滩大陆市场,2004年,仅美国有权向中国出口加工牛肉的企业就已从以前的十几家剧增到6000余家。随着国家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牛肉产业得以持续快速增长。据农业部畜牧司点定点调查月报资料统计,2004年城镇居民牛肉人均消费量为0.18公斤/月,同比增长125%;从均消费额2.93元/月,同比增长2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