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一种由β-1,4-葡萄糖苷键组成的多聚糖,随之也成了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多糖资源之一。纤维素酶是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较小的寡糖或低聚糖的一种酶,它通过破坏纤维素内部的糖苷键起作用,主要由各种细菌和真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等产生。纤维素酶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是当前开发非常规饲料,提高现有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畜禽生产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纤维素酶作为饲料添加剂,从作用机制和实际生产中看,都是良好的添加剂,为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饲料资源,目前我国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来降解纤维素,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也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多糖资源之一。纤维素酶是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较小的寡糖或者低聚糖的一种酶,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该文对纤维素酶在奶牛营养和饲料中的作用及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酶对奶牛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一种有β-1,4-葡萄糖苷键组成的多聚糖,随之也成了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多糖资源之一。纤维素酶是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较小的寡糖或者低聚糖的一种酶,它通过破坏纤维素内部的糖苷键而起作用,主要由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真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等产生。纤维素酶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是当前开发非常规饲料及提高现有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纤维素酶作为饲料添加剂,从作用机理和实际生产中看,都是良好的添加剂。为充分利用纤维素这一丰富的饲料资源,目前我国已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来降解纤维素,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初见成效。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纤维素酶对奶牛营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在奶牛营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纤维素酶作为饲料添加剂,从作用机理和实际生产中看,都是良好的添加剂,为充分利用纤维素这一丰富的饲料资源,目前我国已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来降解纤维素,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初见成效,文章就当前国外学者对纤维素酶在奶牛日粮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外源纤维素酶在奶牛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奶牛.饲料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对生产者来说意义重大。不易降解的纤维素在奶牛粗饲料能量中占有较大比例.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对生产者来说意味着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瘤胃微生物能够分泌特异性的酶消化饲料中的纤维素.并且奶牛能够从这些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中获得能量,人们对于是否需要在成年奶牛日粮中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心存疑问,并且通常认为外源纤维素酶无法抵抗瘤胃内蛋白酶的降解。因此,外源纤维素酶制剂在奶牛(也包括其它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曾经不受重视。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粗饲料的消化利用效率依然限制了反刍动物可利用能量的吸收从而造成营养浪费,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是一种有 β - 1,4 -葡萄糖苷键组成的多聚糖 ,随之也成了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多糖资源之一。纤维素酶是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较小的寡糖或者低聚糖的一种酶 ,它通过破坏纤维素内部的糖苷键而起作用 ,主要由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真菌 (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 )等产生。纤维素酶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 ,是当前开发非常规饲料及提高现有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纤维素酶作为饲料添加剂 ,从作用机制和实际生产中看 ,都是良好的添加剂。为充分利用纤维素这一丰富的饲料资源 ,目前我国已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来降解纤维素 ,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对奶牛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纤维素酶的种类、营养作用和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对奶牛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主要阐述了纤维素酶的组成、来源、作用机理及其对奶牛营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纤维素酶逐渐被应用于奶牛生产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可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国内外纤维素酶对奶牛生产性能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1 精料 许多动物生理学家曾担心添加外源酶会破坏内源酶或抑制内源酶的产生.,但研究表明,外源酶的添加不仅不破坏抑制内源酶,而且能帮助和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1.
12.
给产奶牛补加过瘤胃蛋白质如鱼粉和保护的大豆饼粕对提高乳蛋白含量和乳产量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奶牛在乳蛋白合成上也需要多肽或短肽,它们在乳腺中可能作为前体直接参与乳蛋白合成。奶牛通过注射补充混合氨基酸(必需AA+ 非必需AA)或只注射必需AA 都可提高奶产量并明显提高乳蛋白含量和产量,但乳糖含量有所下降。进而,向奶牛日粮中添加经保护处理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也能明显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3.
对32头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了饲喂奶牛专用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2.81kg/头,对照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0.12kg/头,产奶量提高13.37%(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13.43%(P<0.05);经济效益提高13.68%,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饲喂生物颗粒饲料的中等产奶牛产奶量平均增加15.91%(P采用生物颗粒饲料饲喂奶牛试验,发现饲喂生物颗粒饲料的中等产奶牛产奶量平均增加15.91%(P<0.05);乳脂率下降4.25%,乳蛋白增加5.22%,乳糖增加3.92%,但差异不显著。奶牛饲喂生物颗粒饲料,平均每头奶牛每天新增收入3.35元,经济效益显著;奶牛健康状况良好,无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奶牛活体营养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当前国内外有关奶牛体营养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并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掌握昆明市部分奶牛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采集了昆明市部分奶牛场(养殖小区)的饲用玉米面、全株玉米青贮,全混合日粮(TMR)共80 批次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80 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N)、伏马毒素(FB1+FB2)、T-2毒素、呕吐毒素(DON)6 种霉菌毒素含量,超标情况按照《GB 13078—2017 饲料卫生标准》判定。[结果]玉米面中ZEN检出率88.2%,平均值为(1 047.2±935.5)μg/kg,超标率达到76.4%; DON检出率82.3%,平均值为(1 375.2±635.2)μg/kg,FB1+FB2+FB3检出率35.3%,平均值为(277.4±490.9)μg/kg,AFB1检出率为35.3%,平均值为(8.6±2.9)μg/kg;OTA、T-2毒素均未检出。TMR中DON检出率25%,平均值为(1 047.2±935.5)μg/kg,AFB1检出率为16.7%,平均值为(2.3±1.2)μg/kg,ZEN检出率16.7%,平均值(120.1±112.6)μg/kg,均未超标;OTA、T-2毒素、FB1+FB2+FB3均未检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DON检出率47.1%,平均值为(1 375.2±635.2)μg/kg,ZEN检出率为29.4%,平均值为(142.5±191.1)μg/kg,均未超标;AFB1、OTA、T-2毒素、FB1+FB2+FB3均未检出。[结论]霉菌毒素检出率:DON>ZEN>AFB1>FB1+FB2+FB3 >T-2毒素和OTA;污染程度:玉米面>全株玉米青贮>TMR。三类饲料中霉菌毒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玉米面霉菌毒素污染风险最大,在运输、存储、使用时要予以高度关注,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专用微生物发酵制剂生产的生物饲料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将20头产奶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以生物发酵料和全价混合精料分别作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日粮精料,青、粗饲料以及饲养管理条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头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多2.61kg,增加11.57%,(p〈0.05),每头增收27.38元。与对照组相比,用生物饲料饲喂奶牛可提高产奶量,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外源纤维酶对奶牛瘤胃纤维降解细菌的影响,试验选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年龄、体重相近的3头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前后期自身对照试验方法,进行2期动物试验,第1期基础日粮中不加外源纤维酶(对照组),第2期(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将外源纤维酶组合按日粮的0.1%进行添加饲喂。结果显示,外源纤维酶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中的白色瘤胃球菌、黄化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反刍兽真细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0.05~P<0.01)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饲料蛋白质组分对泌乳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采用粗蛋白质相同而蛋白质组分水平不同的四种日粮(日粮粗蛋白质中瘤胃未降解蛋白质(RUP)比例由35.9%逐步提高到40.9%,其他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一致),选择32头处于中产水平的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和泌乳日龄按配对法随机分为四组,研究了不同蛋白质组分水平的日粮对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蛋白质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蛋白质相同而蛋白质组分水平不同的日粮对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乳脂率有下降的趋势,乳蛋白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饲料添加剂在奶牛营养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喂高产奶牛继续挑战奶牛场主和营养学家。随着牛奶价格和饲料成本的不断改变.奶牛场的利润也在改变。饲料成本是生产牛奶的最大投入成本(估计占35%-50%)。成功的饲养计划目标是:使产奶量最佳化;生产合乎要求的乳成分;使瘤胃微生物产量最大化;刺激干物质采食量;产生乳腺合成的主要养分。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