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自主选育的隆线溞、大型溞和方形网纹溞作为试验生物,利用慢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镉对三种水溞繁殖能力的影响.目的是探索低浓度镉的慢性毒性,以及镉对水生态的破坏力,为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镉(0.032 mg/L)因溞种不同影响各异,对隆线溞和方形网纹溞每胎的产溞数有促进的作用,但对大型潘是降低的;高浓度的镉(0.1 mg/L)明显降低了水溞每胎的产溞数,而且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纯生物株Dc42为试验生物,参照ISO6341大型溞活动抑制试验及ISO6241大型溞致死生物试验法,研究水体中Cu2+对隆线溞3 h趋光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24~96 h的致死效应。结果表明,隆线溞的趋光指数(Ip)与Cu2+浓度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2=0.994,P<0.001),随着溶液中Cu2+浓度的增加,趋光指数急剧下降。Cu2+导致隆线溞趋光性发生显著改变的检测下限远低于LC50。其3 h-Ip监测下限(0.005 6 mg/L)比24 h-LC50(0.031 mg/L)及48 h-LC50(0.021 mg/L)分别低81.94%和73.33%;仅相当于96 h-LC50(0.006 mg/L)。铜对不同时段隆线溞死亡率影响与3 h趋光指数下降的趋势相似,在0.0032 mg/L至0.1 mg/L的浓度范围内,隆线溞各时段死亡率与浓度之间并不呈直线关系,而是呈Boltzm ann曲线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5以上。因此,趋光指数是一个较为灵敏的毒理学指标,利用隆线溞趋光行为抑制法来判断Cu2+生物毒性的大小,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并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具有高度重复性的实验数据。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利用隆线溞趋光行为抑制法评价化学物质生物毒性提供快速的测试方法,为进一步了解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取99.5%草甘膦原药,研究其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和21 d慢性毒性效应,观察其对大型溞生长和繁殖指标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对大型溞的48h-EC50为151.057 mg·L~(-1),其对溞类的毒性为低毒;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对大型溞的初次产幼溞时间、产幼溞数量、产幼溞胎数以及存活个体的平均体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3.125 mg·L~(-1)的暴露浓度可以显著减少大型溞产幼溞数量和产幼溞胎数。综合考虑各项指标,21 d最低可观测效应浓度(LOEC)值为3.125 mg·L~(-1),无可观测效应浓度(NOEC)值为1.56 mg·L~(-1)。此外,研究还发现在草甘膦暴露浓度为25 mg·L~(-1)时,可以显著延长大型溞首次产卵时间,但未发现草甘膦暴露对大型溞初次蜕壳时间以及蜕壳次数有何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草甘膦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型溞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喹禾灵含有R-对映体与S-对映体,其中只有R体有除草活性,S体是不具有除草活性。目前,喹禾灵都以R体的形式(精喹禾灵)生产并应用。为研究喹禾灵与精喹禾灵对水生生物的手性选择性毒性,对喹禾灵与精喹禾灵进行了大型溞急性和21 d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观测了大型溞的存活率、生长速度、产卵量、产卵时间等生物学指标。研究发现,喹禾灵和精喹禾灵对大型溞48 hEC50分别为8.44 mg/L和6.08 mg/L,为中毒;大型溞21 d慢性毒性试验对照组未发现冬卵现象,但喹禾灵在高浓度0.50 mg/L时出现的雄溞;母溞产第一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幼溞,未发现异常;精喹禾灵和喹禾灵对大型溞的产卵时间、产卵数以及母蚤脱皮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二者在脱皮次数、产卵时间和产卵数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对于大型溞体长差异不大、不同浓度的处理组之间差异也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喹禾灵与精喹禾灵对斑马鱼毒性有显著的手性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抑食肼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21%抑食肼可湿性粉剂为受试农药,研究其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和21 d慢性毒性效应,观察大型溞各个繁殖和生长指标变化,建立毒物剂量-反应关系,并寻找其中的敏感生物学指标。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1%抑食肼可湿性粉剂对大型溞的48 h-EC50为0.94 mg·L-1;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抑食肼对大型溞的初次蜕壳时间、蜕壳次数、产卵时间、产幼溞数和产幼溞胎数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0.135 mg·L-1的暴露浓度可以显著减少大型溞蜕壳次数、产幼溞总数量和产幼溞胎数,综合各个繁殖毒性终点指标,21 d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为0.045 mg·L-1。此外,研究还发现低至0.015 mg·L-1的抑食肼暴露21 d可以使母溞体长显著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抑食肼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型溞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5种药剂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的急性活动抑制毒性。[方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大型溞的急性活动抑制中浓度EC50,并评价了5种药剂对大型溞的毒性。[结果]5种药剂对大型溞的毒性大小表现为:20%甲氰菊酯水乳剂(EC50=0.002 8a.i.mg/L)10%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EC50=0.008 9 a.i.mg/L)7.5%鱼藤酮乳油(EC50=0.189 9 a.i.mg/L)7.5%除虫菊素水乳剂(EC50=0.202 0 a.i.mg/L)0.5%大黄素甲醚水剂(EC50=0.640 1 a.i.mg/L)。[结论]为大型溞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效应和多个世代(P、F1和F3代)生殖与种群增长影响,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通过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中,DEHP对大型溞24 h、48 h的LC_(50)分别为0.820、0.569 mg/L,安全浓度为0.082 mg/L,属于高毒物质;慢性毒性试验中,浓度为0.03~0.07 mg/L的DEHP对大型溞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具有一定毒性作用,浓度为0.06~0.07 mg/L的DEHP对大型溞P代的总生殖量、平均生殖量、第一胎生殖量、产幼间隔和种群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大型溞F1代影响不明显,而对F3代总生殖量、平均生殖量和种群增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邻苯二甲酸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砷与氟对隆线溞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砷与氟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测试方法,以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为试验生物,分别研究了砷与氟单独及共存时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污染物单独存在时,砷对隆线溞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50 mg/L、3.16 mg/L、2.2...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锌、硫酸镉和苯酚作为受试毒物,以大型溞为受试生物,开展了急性毒性试验中阳性参比毒物的筛选试验,测定了反应24和48 h后各浓度参比毒物中大型溞的抑制率,确定硫酸锌和硫酸镉可作为大型溞急性毒性试验的阳性参比毒物。硫酸锌的24 hEC_(50)和48 hEC_(50)分别为3.936和2.782 mg/L,硫酸镉的24 hEC_(50)和48 hEC_(50)分别为0.745和0.356 mg/L,为今后溞类毒性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0.32%的印楝素乳油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对大型溞24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17 μg/L,安全浓度为1.12 μg/L,属于剧毒物质.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印楝素浓度的增加,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rm)、产幼次数、总繁殖量、平均世代周期(T)、净生殖率(R0)和存活时间均呈现降低趋势;低浓度组(0.432、0.768、1.120μg/L)大型潘的rm与对照组(空白对照和丙酮对照)差异不明显(P>0.05),当印楝素浓度升高至1.340、2.400 μg/L时,大型潘的rm逐渐下降,从0.347 6 d-1降至最低值0.3063 d-1;而最高印楝素浓度组(2.400 μg/L)大型潘的存活时间、R0、T、产幼次数和总繁殖量均为最低,分别为13.60 d、24.696 1、11.439 9 d、2.47次、26.87个.本研究表明,高浓度印楝素显著缩短了大型溞的存活时间,降低了净生殖率R0、平均世代时间T、产幼次数和总繁殖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苯醚甲环唑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和两代14d慢性毒性试验,观测大型溞的存活率、生长速度、产卵量、产卵时间、子代大型溞的恢复试验等生物学指标,建立毒物剂量—反应关系以及低浓度暴露状态下生物参数与生化指标的关系,寻找敏感性毒性指标。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大型溞的产卵量、产卵时间以及卵的孵化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各项指标的敏感性顺序为幼溞数>第三次产卵数>胎数>第一次产卵时间>第一次产卵数>脱皮次数>体长;子代恢复试验显示,存活下来的后代虽然有一定的恢复,但较高浓度暴露组的一些敏感指标如产卵量和产卵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显著,其中受影响比较严重的指标是第三次产卵时间、第三次产卵数和幼溞数等。第一胎F1(1st)和第三胎F1(3rd)恢复试验中,未发现死亡溞、雄溞和冬卵现象。  相似文献   

12.
镉对大型溞心率和摄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镉(Cd~(2+))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心率和摄食能力的影响,试验设置了1个空白对照组和3个镉处理组(Cd~(2+)质量浓度为0.01,0.05,0.09 mg/L),分别测定了Cd~(2+)处理后2,6,9,12 h的心率、摄食率和滤水率。结果显示,大型溞的心率随镉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心率在镉浓度0.09 mg/L处理各时间段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他镉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摄食率和滤水率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下降趋势,镉处理9 h后,较高质量浓度(0.05,0.09 mg/L)时,摄食率和滤水率较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研究大型溞心率和摄食能力的变化,旨在为水域生态环境研究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MC)对大型溞摄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确定MC对大型溞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以此为依据,设计含0.00(正常组),24.49,36.74,55.11,82.67和124.00μg/L MC的培养液培养大型溞,并以小球藻饲喂,检测处理前后及恢复条件(在不含MC的培养液中培养)下,母代和子代大型溞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变化。【结果】MC处理可显著降低大型溞母代和子代的滤水率及摄食率,且降低程度与MC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其中对子代摄食强度的抑制大于母代;恢复条件下大型溞子代的摄食强度有所回升,但与正常组相比仍明显偏低。MC对大型溞母代、子代第1胎、子代第3胎的滤水率和摄食率达到半数抑制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4.75和75.61μg/L,44.42和52.78μg/L,39.47和47.01μg/L。【结论】MC可严重抑制大型溞的摄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重金属锌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并以大型溞24 h半致死浓度(24 h-LC50)作为参考,设定不同水平(0.2 mg/L,0.31 mg/L,0.5 mg/L,0.79 mg/L,1.26 mg/L,2 mg/L,3.2 mg/L)Zn~(~(2+))对大型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对大型溞的24 h-LC50为0.75mg/L,LC95为15.63 mg/L,95%置信限为0.55~1.04 mg/L;SOD和CAT活性都随Zn~(2+)质量浓度增大先升后降,且均在同一Zn~(2+)质量浓度(0.79 mg/L)时酶活性最高,其值分别为(1 232.4±43.01)U/mg和(106.5±2.65)U/mg;而GSH含量则随Zn~(2+)质量浓度增大表现为先降后升,且Zn~(2+)为0.31 mg/L时GSH含量最低,其值为(35.6±9.31)U/mg.结论:在Zn~(2+)的诱导下,大型溞体内SOD和CAT活性及以GSH为底物的酶很好地表达了抛物线型剂量-效应关系,可作为锌对大型溞毒性影响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氯霉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方法]以大型溞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浓度氯霉素对大型溞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氯霉素对大型溞的48 h-EC50值为175.846 mg/L,属于低等毒性。21 d慢性毒性试验中各浓度处理对大型溞生长繁殖相关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子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畸形现象。[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氯霉素水生生态毒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酯、戊唑醇和丙环唑5种杀菌剂对水生态的安全性,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定了这5种杀菌剂对羊角月芽藻、大型溞和斑马鱼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大型溞48 h的EC50为0.0230 mg/L(a.i.),对斑马鱼96 h的LC50为0.0311 mg/L,均为剧毒;对羊角月芽藻72 h的EC50为0.451 mg/L,为中毒.啶酰菌胺对大型溞48 h的EC50为9.26mg/L,对斑马鱼96 h的LC50为2.90 mg/L,均为中毒;对羊角月芽藻72 h的EC50为13.1 mg/L,为低毒.嘧菌酯对羊角月芽藻72 h的EC50为0.165 mg/L,对大型溞48 h的EC50为0.221 mg/L,对斑马鱼96 h的LC50为0.817 mg/L,均为高毒.戊唑醇和丙环唑对羊角月芽藻72 h的EC50分别为1.95、0.772 mg/L,对大型溞48 h的EC50分别为4.83、3.88 mg/L,对斑马鱼96 h的LC50分别为4.66、2.47 mg/L,均为中毒.  相似文献   

17.
多氯联苯(PCB153与PCB28)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型溞作为受试生物,探讨多氯联苯(PCB153与PCB28)对浮游动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初步评价多氯联苯(PCBs)对浮游动物的毒害效应。急性毒性试验中,PCB28和PCB153对大型溞的48h-LC50分别为27.08μg·L-1和579.16μg·L-1。实验表明,大型溞对PCB28的敏感性高于对PCB153的敏感性。慢性毒性试验显示,PCB28和PCB153对大型溞的生长、生殖均有不利影响,PCB28的影响表现为随浓度的升高,生长和生殖抑制效应加强;PCB153对大型溞生长的影响表现为随浓度升高而抑制效应增强,但其对大型溞的繁殖则表现为低浓度抑制而高浓度促进的现象虼耍团ǘ榷嗦攘剑≒CB153、PCB28)长期暴露的潜在毒性和高浓度多氯联苯的急性毒性在环境生态安全研究中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密度及雌雄比例对隆线溞混交雌体生殖方式的影响。[方法]将产过1次冬卵的隆线溞雌体按不同密度和不同雌雄比例进行分组,研究不同密度及雌雄比例对隆线溞混交雌体生殖方式的影响。[结果]当密度为0.1、0.2、0.5、0.8、1.0个/mL时,冬卵率和夏卵率无显著差异;当密度为2.0个/mL时,冬卵率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而夏卵率显著低于其他5组(P0.05)。不同雌雄比例对隆线溞混交雌体产冬卵的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将枝角类作为水产动物饵料生物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8.6;拌·福·乙(18.6;拌种灵·福美双·乙酰甲胺磷)悬浮种衣剂对大型溞、斜生栅列藻和蚯蚓的毒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接触、经口及试验毒性测定.[结果]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水溞48 h - ECs0值为0.168 mg/L,斜生栅列藻72 h - EC50值为9.12 mg/L,对蚯蚓的14 d -LC50值大于101mg/kg干土.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无闪点,对包装材料无腐蚀性.[结论]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大型蚤为高毒级,对斜生栅列藻和蚯蚓为低毒级,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危险.  相似文献   

20.
研究苯醚甲环唑对大型溞两代14d慢性毒性试验和子代恢复试验,观测了大型溞的存活率、生长速度、产卵量、产卵时间等生物学指标.并以苯醚甲环唑EC50浓度处理48 h,测定大型溞体内GST酶活力与时间和剂量的效应关系,探寻敏感性毒性指标.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大型溞的产卵时间、产卵量以及卵的孵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子代恢复试验发现存活下来的后代虽有一定的恢复,但是较高浓度处理组的一些敏感指标如产卵量、产卵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苯醚甲环唑对GST酶活性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强,处理48 h后酶活力达到最高值.当苯醚甲环唑浓度为1.00 mg/L时,诱导率最大,达到324.84%,试验结果表明GST酶可以作为苯醚甲环唑对大型溞毒性影响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