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偏离份额法及相关指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五个地区偏离总量较大。2、这五个地区产业结构,均处于劣势。3、这五个地区竞争分量均为正值,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针对以上分析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西部农业发展进行测度和评价,对产业结构进行规划及建议,采用偏离-份额法,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12省市(区)进行结构贡献和竞争力贡献的评价及分类,研究结果得出:四川和广西是农业快速增长型地区;重庆、云南、甘肃和内蒙古是农业平稳增长型地区;贵州、陕西和新疆是区位推动型地区;西藏、青海和宁夏是增长滞后型地区。并针对各地的结构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不仅可以为内循环提供物质基础,而且可以使中国更好应对近年来国际环境的频繁变动。文章采用份额分析和位移分析法,首先对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结构变动进行研究,然后对地区内部各个省份的农业结构进行分析,探究个省份能否有效发挥地区优势。结果表明西部的重庆、云南、贵州,中部的黑龙江,东部的海南,广东,福建可以凭借当地的比较优势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汤进华  林建永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93-15896
利用2009年的湖北统计年鉴中农、林、牧、渔总产值数据,分析了湖北省1983年以来农业结构变动特点,根据2005和2009年的湖北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整理的相关数据,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2004—2008年湖北省在中部地区以及湖北本省所辖17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湖北省在中部地区农业整体优势明显,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是种植业和渔业的结构不尽合理,渔业和农业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亟待加强;湖北省内农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就总偏离来看,黄冈、荆门和宜昌在全省具竞争优势,从产业部门来看,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黄冈,渔业竞争力最强的是荆州,农业服务业竞争力最强的是襄樊。并根据以上结果提出湖北省应依据区域内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现有经济基础的差异,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延长生产链条,走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云南省3类地州(市)的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性分析,可以看到云南省3类地区在产业结构分量优势和竞争力分量优势方面表现出阶段性演进的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各类地区未来产业竞争力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2005-2010年间农业各产业的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市的区域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竞争力偏离分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在农业产业内部,种植业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力不强;农林牧渔服务业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而林、牧业结构不够合理;渔业结构合理,但竞争力不强.种植业竞争力最强的是信阳市,林业竞争力最强的是洛阳市,牧业、农业服务业竞争力最强的是驻马店市,渔业竞争力最强的是商丘市.最后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川南浅丘区及所包含的泸州市、宜宾市、内江市、自贡市、乐山市5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该片区2010~2016年农、林、牧、渔总产值为数据指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该辖区农业的结构偏离份额、经济份额增长、竞争力偏离份额三个方面进行指数对比,分析该区域农业结构和竞争力,结果表明,川南浅丘区农业结构缺乏竞争力导致效益低。  相似文献   

8.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正式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国家提出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特色农业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差异蕴含着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作为西部地区农业大省的四川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培育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上有大的突破,使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成为21世纪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福建省2004~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总量分析,同时对各设区市的农业农林牧渔以及服务业进行区域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进行分析,得出了福建省各设区市农业产业结构内部竞争力情况,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的发展对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有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资源,同时也存在许多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走一条具有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