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品系优质鸡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大恒3个优质鸡品系与2个杂交组合的7013龄和91日龄鸡各100只,对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在不同品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日龄间,胸肌肌苷酸未达显著水平(P〉O.05);鲜味氨基酸中除S05未达显著水平外(P〉0.05),其余鲜味氨基酸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性别间,胸肌肌苷酸S01、S0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余胸肌肌苷酸含量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鲜味氨基酸未达显著水平(P〉O.05)。 相似文献
2.
3.
采用高效液相技术测定了仙居鸡、固始鸡、隐性白鸡胸肌中肌苷酸的含量。结果表明:①胸肌肌苷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仙居鸡、隐性白鸡、固始鸡,其中仙居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p<0.05)。②仙居鸡、固始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性别间表现为公鸡低于母鸡,其中仙居鸡公母鸡间差异显著(p<0.05),而隐性白鸡公鸡高于母鸡。③胸肌肌苷酸含量与12周龄体重相关分析表明,仙居鸡、固始鸡胸肌肌苷酸含量与12周龄体重呈负相关,其中仙居鸡胸肌肌苷酸含量与体重相关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系鸡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比较品系对鸡肉肌内脂肪和肌苷酸沉积的影响,选取9个品系鸡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浸提法提取肌内脂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性别不同品系间肌肉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S07、D99和S06×S07 3个品系外,各品系肌内脂肪母鸡高于公鸡;肌苷酸含量在同一性别内不同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在S07、D99、S06×S01和S06×S07品系母鸡肌苷酸含量高于公鸡。本试验为鸡的进一步选育,特别对肌肉风味和鲜味特性的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散养柴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肉类及其制品的鲜味研究发现,对鲜味贡献最大的2类物质为氨基酸和肌苷酸,其中肌苷酸是肉质鲜味的主要成分,国际上已将其作为衡量肉质鲜味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散养柴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比较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随机选取河北柴鸡公、母鸡各300羽,设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00只鸡。在同等日粮、牧草和饲养条件下饲养。10周龄时随机从鸡群中各抽取发育中等的12只公鸡和12只母鸡进行屠宰,取新鲜胸肌、腿肌样品速冻保存,待分析。1.2日粮及牧草营养成分散养柴鸡日粮营养水平见表1;牧草主要营养成分见表2。表1散养柴… 相似文献
6.
7.
GPAT、AIRC和PURH基因作为肌苷酸合成过程中的酶系基因,它们对鸡肌肉肌苷酸含量均具有显著的效应.为了进一步验证这3个基因对肌苷酸含量的遗传效应,本研究以白耳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这3个基因的单基因以及合并基因型对鸡胸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PAT、AIRC和PURH基因均对白耳鸡胸肌肌苷酸含量的差异产生影响,均与鸡肌肉IMP含量存在显著关联(P<0.05),这3个位点可作为影响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分子标记;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要高于最优秀的单个基因型效应.因此,可以利用合并基因型对鸡的肉质风味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
复方中药对猪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应用已确定效果的复方中药,采用不同剂型、不同剂量饲喂猪,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猪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丙氨酸含量:对照组低于颗粒剂高剂量组与超微粉低剂量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颗粒剂高剂量组与超微粉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天门冬氨酸含量:对照组低于颗粒剂高剂量组(P〈0.01)与超微粉低剂量组(P〈0.05),颗粒剂高剂量组高于超微粉低剂量组(P〈0.05)。谷氨酸含量:对照组与颗粒剂高剂量组和超微粉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甘氨酸含量:对照组低于超微粉低剂量组(P〈0.01)和颗粒剂高剂量组(P〈0.05),超微粉低剂量组与颗粒剂高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贮藏条件对北京油鸡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油鸡为材料,探讨贮藏条件对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分别置4℃、-20℃、-80℃贮藏,采用HPLC法测定贮藏7 d胸肌的IMP及其相关化合物含量;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肉中IMP的含量,4℃贮藏最低,与鲜肉、-20℃、-80℃差异极显著(P<0.01),-20℃和-80℃贮藏IMP含量无显著变化;ATP、ADP、AMP含量较低,ATP和AMP在3种温度贮藏都极显著降低(P<0.01),ADP无显著变化(P>0.05);Hx和HxR,4℃、-20℃贮藏后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80℃贮藏略高于鲜肉(P>0.05).肉中各种游离氨基酸贮藏7 d都不同程度增加,鲜味氨基酸(Glu、Asp、Ala、Gly)贮藏7 d极显著高于鲜肉(P<0.01),且腿肌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 (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物种乳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及变化规律,本试验分别从北京、陕西、云南和青海等地区采集奶牛(高蛋白奶牛和低蛋白奶牛)、山羊、水牛和牦牛的乳样(各20个样品),乳样品经7.8 mol/L盐酸水解24 h后,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含量,采用SAS 9.0和The Unscrambler 9.8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牦牛乳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水牛乳、山羊乳、高蛋白奶牛乳和低蛋白奶牛乳(P<0.05);水牛乳中除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外,均显著高于山羊乳、高蛋白奶牛乳和低蛋白奶牛乳(P<0.05);山羊乳中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奶牛乳(P<0.05);除蛋氨酸外,高蛋白奶牛乳中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低蛋白奶牛乳(P<0.05),4物种乳中总氨基酸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PCA结果表明,水牛乳、牦牛乳、奶牛乳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相似,而山羊乳中由于较高含量的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使得其与水牛乳、牦牛乳、奶牛乳明显区分开。提示,不同物种乳中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且具有一定的种属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支链氨基酸(BCAAs)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各组分别饲喂BCAAs水平为3.04%、3.93%、4.82%和5.71%的试验饲粮,各组饲粮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均为1.8∶1.0∶1.2,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各组肉鸡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5.71%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小于3.04%组(P0.05),4.82%和5.71%组肉鸡料重比显著小于3.04%组(P0.05)。14、21日龄时,随着BCAAs水平从3.04%增加到4.82%,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单位长度重及空肠相对重逐渐增加,且4.82%组肉鸡十二指肠单位长度重显著大于3.04%组(P0.05);而当BCAAs水平从4.82%增加到5.71%时,则肉鸡十二指肠单位长度重及空肠相对重显著下降(P0.05)。在14、21日龄时,4.82%组肉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大于3.04%组(P0.05)。在10、14日龄时,4.82%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大于3.04%组(P0.05);5.71%组肉鸡小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小于4.82%组(P0.05)。另外,5.71%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与3.04%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10、21日龄时,4.82%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大于3.93%组(P0.05)。10、14、21日龄时,5.71%组肉鸡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最低,且与3.04%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3.93%组肉鸡空肠和回肠V/C显著大于5.71%组(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增加饲粮BCAAs水平能够降低肉鸡料重比;适宜水平的BCAAs能够促进肉鸡肠道生长发育;但高水平BCAAs则会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同时导致小肠生长发育减慢。 相似文献
13.
牛乳是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时首要选择的原料乳,氨基酸是构成牛乳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按照分布区域的不同,分为游离氨基酸和不溶性蛋白质氨基酸两类。以产后0~7 d的牛初乳和15 d~6 个月的牛常乳为原料,对牛乳中不同结构域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9 种游离必需氨基酸在牛初乳和牛常乳中均被检测到,分别有8 种和7 种游离非必需氨基酸在牛初乳和牛常乳中被检测到,其中,牛初乳中8 种必需氨基酸、4 种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牛常乳(P<0.05);在不溶性蛋白质氨基酸中,牛初乳和牛常乳中均含有8 种必需氨基酸和10 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中,牛初乳中苏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牛常乳(P<0.05),而牛常乳中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牛初乳(P<0.0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营养调控剂对牛肉中肌苷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为研发营养调控剂用于牛肉品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18只荷斯坦公犊,依据体重和类型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分别在精料中添加调控剂Ⅰ(100g/d)和调控剂Ⅱ(108g/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调控剂Ⅱ组的背最长肌(IMP)和臀中肌(IMP)含量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显著高于调控剂Ⅰ组(P<0.05)。从结果可以看出,两个调控剂组都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牛肉中IMP的含量,增加牛肉的鲜味,且以调控剂Ⅱ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营养调控剂对牛肉中肌苷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营养调控剂对牛肉中肌苷和肌苷酸含量的影响,为研发营养调控剂用于牛肉品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18只荷斯坦公犊,依据体重和类型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分别在精料中添加调控剂Ⅰ(100g/d)和调控剂Ⅱ(108g/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调控剂Ⅱ组的背最长肌(IMP)和臀中肌(IMP)含量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显著高于调控剂Ⅰ组(P<0.05).从结果可以看出,两个调控剂组都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牛肉中IMP的含量,增加牛肉的鲜味,且以调控剂Ⅱ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不同奶牛场、不同季节牛奶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探讨牛奶中氨基酸含量受其影响的变化规律,为改善乳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集北京、滁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和西安6个地区奶牛场春季和夏季的奶样,经盐酸水解后采用日立L-89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试验数据通过SAS 8.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牛奶中的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13种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奶牛场牛奶氨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奶牛场春季和夏季互作效应对牛奶中氨基酸各组分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因此,不同奶牛场牛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季节因素对牛奶中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北京油鸡AMPD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苷酸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人和大鼠的腺苷-磷酸脱氨酶1(AMPD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SSCP技术检测了130只北京油鸡AMPD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AMPD1的不同基因型与北京油鸡肌苷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北京油鸡中检测到AMPD1基因的A、B、C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1808、0.6615、0.1577;产生AA、AB、AC、BB、BC、CC6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769、0.1769、0.0308、0.4615、0.2231、0.0308。最小二乘分析表明基因型AC、BB所对应的肌苷酸含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AA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P〈0.05),肌苷酸含量在AMPD1其余基因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5个鸡种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外显子9 SNP及其与鸡肉肌苷酸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ADSL)基因外显子9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SSCP的方法对隐性白羽鸡、丝羽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检测到了多态性,表现为3种基因型,对两种纯合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发现9839位碱基发生了突变,由C突变为A,将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发现突变后引起ADSL基因第273位氨基酸由Pro突变为Thr,为错义突变。经独立性检验,发现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与品种有关,但进一步方差分析并没有显示出该位点的多态性与胸肌的IMP含量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