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乳酸菌细菌素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包括有机酸和细菌素。其中细菌素作为生物保护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得到广泛研究,对改善风味有一定贡献,此外细茵素在控制乳腺癌和生物医药中都展示了其应用潜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菌素在基因工程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张建飞 《饲料研究》2021,44(11):65-69
试验从内蒙古的牛、羊肠道中筛选鉴定对肠道致病菌有广谱抗性的乳酸菌(命名为N8603)产生的细菌素,并对细菌素分离纯化以及抑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该菌株在pH值4.2~9.2条件下生长,对强毒沙门氏菌和强毒大肠埃希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发酵特性的初步研究发现,在20 h达到稳定,并且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最大.对其培养...  相似文献   

3.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国内多种发酵材料中分离培养出5株乳酸菌(L1、L2、L3、L4、L5),该5株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均对大肠杆菌(G-)、枯草芽孢杆菌(G+)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因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后,初步确定5株乳酸菌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且该细菌素对非蛋白酶类、温度和有机溶剂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离鉴定产乳酸菌细菌素,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对从健康鸡肠道内容物分离到的68株乳酸菌进行筛选,获得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菌均有抑制作用的17株乳酸菌,在排除酸、过氧化氢等因素作用后仍具有较强抑菌活性,表明发酵液中还有其他抑菌活性物质的存在,用蛋白酶处理上清液后有6株菌的抑菌效果消失,表明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类物质。筛选出的菌株所产抑菌物质是一种广谱细菌素,它们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结合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LABJN02、LABJN05、LABJN06和LABJN14分离菌为唾液乳杆菌,LABJN16为约氏乳杆菌,LABJN31为卷曲乳杆菌。细菌素作为潜在的抑菌物质,与其产生菌一起在平衡肠道菌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就乳酸菌Ⅱa类细菌素抗菌机制及其在动物体内的抗菌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邓艳美 《中国乳业》2009,(10):50-52
从市售3种酸乳中分离得到4株乳酸菌,通过发酵液的抑菌试验确定S1菌株为细菌素产生菌,综合S1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将其初步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在排除过氧化氢和有机酸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后,确定该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了乳酸菌如何通过产生抑菌物质如有机酸、细菌素等来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繁殖,从而保证食品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性。重点对细菌素的性质、抑菌机理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乳酸菌抑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7,(12):93-96
从健康猪、鸡、兔新鲜粪便及鸡肠道内容物等78份样品中分离乳酸菌,以大肠杆菌、李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筛选有明显抑菌活性的菌株,同时进行产细菌素的乳酸菌筛选,并测定抑菌谱;进一步通过生化试验,并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确定菌株的种类,采用溶血试验和动物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分离得到的30株乳酸菌中,共有8株对指示菌有抑制作用,其中1株为产窄谱细菌素的短乳杆菌。本研究为下一步探讨产细菌素短乳杆菌作为天然防腐剂和抗菌剂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9.
分别考察了甘油(G)、玉米浆(C)、中草药-1(P.O)和中草药-2(P.CH),以及胡萝卜汁(CO)对猪源产细菌素的乳酸菌R-21-1的抑菌活性的影响,并且得到了G、C、P.O、P.CH四个因素对R-21-1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含G 0.5%、C0.1%、P.O 2.5%、P.CH 1.25%的MRS,对R-21-1抑菌活性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G>P.O>P.CH>C.  相似文献   

10.
前期研究从内蒙古手工奶酪中筛选出1株可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乳酸菌Lacticaseibacillus saniviri(LS-1)。为探究LS-1的全基因组信息,挖掘其潜在细菌素编码基因簇,本试验对LS-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编码基因进行预测,并采用非冗余蛋白质(Nr)和基因本体(GO)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利用BAGEL4数据库预测分析细菌素合成基因簇。结果显示,LS-1的基因组大小为2 356 714 bp, GC含量为47.87%。共预测到2 316个编码基因,其编码基因总长度为2 058 534 bp,平均长度为888 bp。LS-1所分泌细菌素属于Ⅲ类细菌素中的Enterolysin A(EnlA),推测EnlA可能通过裂解细胞壁来实现抑菌作用。本试验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对LS-1基因组进行全面分析,从基因水平阐明其细菌素编码基因簇,进一步明确了菌株LS-1所产细菌素具有作为新型替抗产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采集的3份酸马奶样品中分离得到30株菌株,未分离到球菌,均为杆菌,分别鉴定为: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 subsp.Torquens、Lb.bifermentans、Lb.amylophilus、Lb.helueticus和Lb.delbrueckii subsp.Bulgarcus。并从这5种乳酸菌中选出6株菌株进行了耐酸实验及抗霉菌活性测定。结果为:所测菌株均对酸的耐受性良好。选出的菌株Lb.coryniformis subsp.Torquens1、Lb.bifermentans2、Lb.amylophilus3、Lb.helueticus5对本试验中使用的6株霉菌具有较广的抗霉菌活性,其抗霉菌效果一般;菌株Lb.helueticus4、Lb.helueticus5虽然是从同一类群中选出来的,但其抗霉菌效果明显不同;菌株Lb.delbrueckii subsp.Bulgarcus6其抗霉菌活性不是最广的,但对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JCM9284具有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虽然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整体利用率不高。青贮处理可以有效贮存饲料,既可以节约饲料资源,也可以保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目前,西藏地区关于青贮用乳酸菌的研究已经由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乳酸菌过渡到从多种天然青贮饲料中分离乳酸菌。对西藏地区青贮用乳酸菌的筛选分离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加快以青贮分离乳酸菌菌株为来源的高原青贮用乳酸菌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抑菌对象筛选开菲尔粒中具有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将该乳酸菌株发酵上清液制成冻干粉,未纯化的抗菌肽质量浓度大于6.250 mg/mL时,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抑菌效果显著,利用16S rDNA方法,鉴定该菌株为干酪乳杆菌。以该菌株制备发酵剂,添加量2、3、4 g/100 mL发酵全脂乳,4 ℃冷藏保存30 d,结果表明,发酵剂添加量越多,酸乳pH值越低,滴定酸度、硬度、黏度和持水率越高,脱水收缩率越低;发酵剂添加量3 g/100 mL和4 g/100 mL酸乳的感官评分无明显差异,且均高于发酵剂添加量2 g/100 mL酸乳。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产生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在发酵乳制品的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善产品的物理性质,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不同菌种或菌株所产EPS的结构具有较大差异性,作用效果也不同。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乳酸菌EPS结构及其对发酵乳制品物理性质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出品质稳定、符合健康需求的新型发酵乳制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是众多手性物质的合成前体,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本文从乳酸合成的种属分布、代谢途径及代谢调控等方面,综述乳酸菌合成L-乳酸和/或D-乳酸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电转化的原理与转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具有诸多益生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轻工、食品、医药及饲料工业等许多行业上。乳酸菌的遗传转化是限制对其遗传操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结合电转化原理,综述了乳酸菌电转化条件的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红茶菌又名海宝,是一种由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发酵而成的传统酸性茶饮料。实验从红茶菌中对乳酸菌进行分离和纯化,然后对纯化所得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红茶菌中分离出的4 株菌(分别编号为XC、XD、XL和XQ)均为植物乳杆菌,且在培养14 h时达到稳定期;在4 株乳酸菌的生长过程中,pH值和滴定酸度均呈下降趋势;菌株XC、XD、XQ的最适接种量均为4%,菌株XL的最适接种量为6%;4 株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 ℃,且均不耐盐;4 株乳酸菌对胆盐和酸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其中菌株XQ对  相似文献   

19.
从实验室保存及市售泡菜和发酵乳中分离的乳酸菌中进行筛选,通过黏度和EPS产量的测定,筛选出一株高产EPS的乳酸菌,为实验室保存菌株干酪乳杆菌,黏度为354.04mPa·s,产量为731.58mg/L。EPS提取过程中,比较了Sevag法和三氯乙酸法两种除蛋白方法,8%三氯乙酸除蛋白的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红茶菌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物。为进一步研究红茶菌中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从红茶菌中分离纯化出4 株乳酸菌(HC、HD、HQ、HL),以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产酸情况、生长性能、耐盐性、耐酸性和耐胆盐性测定综合评价红茶菌中4 株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4 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4 株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 ℃,在14 h后均处于稳定期;菌株HC、HD、HQ和HL的最适接种量(体积分数)分别为4%、4%、6%和6%;4 株乳酸菌均有一定的耐盐性,耐酸和耐胆盐性均较好,其中HQ以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