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Akirin基因家族中Akirin2基因与哺乳动物肌纤维类型密切相关。鸟类中仅有Akirin2基因,为研究Akirin2与鸭肌纤维类型的关系,本文比较了鸭10、14、18、22、27日胚龄及出生后1周龄(P7d)胸肌和腿肌的发育差异,并采用QRT-PCR法检测了Akirin2在以上各阶段胸肌、腿肌中的发育性表达。结果表明,Akirin2基因的表达与胸肌肌纤维的发育关系密切,其表达的增高伴随肌纤维直径的增粗;相反,在腿肌中Akirin2的表达降低伴随肌纤维直径的增粗。因此,Akirin2基因与鸟类红肌纤维发育关系密切,其有可能是鸭胸肌发育以及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关键基因之一,值得在今后的基础研究和育种研究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豫西黑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组织学、肌纤维类型和成肌调控相关基因发育性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平均体重约为60、75、90、105和120 kg共5个体重阶段的豫西黑猪,每个体重屠宰3头,共15头,公母随机。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快慢肌类型组成和纤维组织学特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成肌调控相关基因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ifferentiation,MyoD)、配对盒7(paired-box 7,Pax7)、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肌细胞增强因子2C (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和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亚型的mRNA表达量。【结果】随着豫西黑猪体重的增加,肌纤维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在75 kg时极显著高于其他体重阶段(P<0.01),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整体呈上升趋势;慢肌面积占比在60和105 kg时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体重阶段(P<0.05;P<0.01),快慢肌所占面积总百分比在90 kg时极显著低于其他体重阶段(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MyHCⅠ基因mRNA表达量在75和105 kg时极显著高于其他体重阶段(P<0.01),MyHCA基因mRNA表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MyHCX基因mRNA表达量在60 kg时达到最高,而MyHCB基因mRNA表达量在75 kg时极显著低于其他体重阶段(P<0.01);MyoDPax7、MSTNMyoGMEF2C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于60、75、90、120、120 kg时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MSTN基因外,MyoGMyoDPax7和MEF2C基因均与肌纤维形态和MyHC基因各亚型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通过对120 kg的豫西黑猪和杜洛克猪比较发现,两者间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以及MyHC和相关成肌调控基因mRNA表达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豫西黑猪60~120 kg生长阶段,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整体呈上升趋势,肌纤维密度呈下降趋势;在肌肉发育过程中,纤维类型组成的变化主要是Ⅰ、ⅡA、ⅡX型肌纤维向ⅡB型肌纤维的转化;与杜洛克猪相比,豫西黑猪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较大,肌纤维密度较低,MyHCⅠ与MyHCA基因mRNA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品种和性别特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4种肌球蛋白重链的异构体(MyHC Ⅰ、MyHC2a、MyHC2x、MyHC2b)分别特征性地对应4种不同类型的肌纤维(Ⅰ、2a、2x和2b)。选用生长速度快,但内质较差的瘦肉型猪大白猪和生长速度慢,但内质较好的肥胖型猪二花脸作为实验动物,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背最长肌中Ⅰ、2a、2x和2b4种MyHC mRNA基因的表达,以探讨二花脸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Ⅰ、2a、2x和2b4种肌纤维类型比例的发育性变化,并分析了其品种和性别特点。结果表明:(1)3日龄MyHcⅠ型和2a型肌纤维的比例较高,2b型几乎没有分化;(2)从3日龄到20日龄,肌纤维组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MyHCⅠ型和2a型表达下调,比例下降,2b型肌纤维显著上升(P<0.05),且品种间无显著差异;(3)90日龄以后,二花脸公猪背最长肌中MyHCⅠ型和2a型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大白猪,同时,大白猪背最长肌中酵解型肌纤维2b的比例增加迅速,显著地高于二花脸(P<0.05);(4)性别间比较,MyHCⅠ型纤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90日龄和180日龄,二花脸母猪的MyHC2b的比例显著高于二花脸公猪(P<0.05)。以上结果提示,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90日龄后,大白猪Ⅰ型纤维比例的显著下降和2b型纤维比例的显著增加与其肌肉的快速沉积有关;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较高比例的MyHcⅠ型和2a型纤维与其优良的内质相关。  相似文献   

4.
5.
鸭胚腔上囊的组织结构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孵化15-25日龄的鸭胚腔上囊进行连续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从腔上囊形成开始到出壳的鸭胚尚法治形成较完整的具体体液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非炎性状态下腔上囊淋巴滤泡内出现的嗜异形细胞在腔上囊的分化发育中起着重要的组织改建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RPL38基因对狮头鹅肌肉发育进程的影响。选取15胚龄狮头鹅胚胎,分离出腿肌中的成肌细胞,并进行相关分子试验验证。采用RACE试验扩增出狮头鹅肌肉组织RPL38基因的全长mRNA,并参考mRNA序列克隆出表达载体。利用细胞周期检测试验和EDU增殖试验检测成肌细胞增殖,利用qRT-PCR检测肌肉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RPL38蛋白的进化保守程度极高,但mRNA序列则保守程度很低。RPL38基因在狮头鹅成肌细胞增殖期高表达,而在分化中表达显著下调,通过在狮头鹅成肌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RPL38基因,发现RPL38会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但不影响成肌细胞分化。结果表明,RPL38可通过调控鹅成肌细胞增殖,影响鹅肌肉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将鸭肝炎病毒(DHV)E53鸡胚致弱株适应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连续传代至第16代时出现细胞病变(CPE),第21代时CPE呈现规律性,接毒后72 h CPE达80%,其病变特征是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崩解死亡、脱落.经病毒细胞培养物滴度测定、RT-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证明DHVE53株能够在DEF上增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半旱养模式下,洗浴池不同的换水频率对马冈鹅雏鹅胸腿肌肌肉发育的影响,为改善鹅养殖环境,提高鹅生长效率提供有益借鉴。选取225只1日龄健康雏鹅,预饲20 d后随机分为3组:每天换水组(E组)、每3 d换水组(T组)和不换水组(N组),试验期4周。于试验第1、2、3、4周采集水样进行内毒素和菌落数进行检测;称量所有鹅体重;每组随机选取6只翅下采血,分离血清进行内毒素测定;采集胸腿肌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N组洗浴池水体总细菌、内毒素和雏鹅血清内毒素高于E、T两组(P<0.05),且雏鹅存活率较E组有所降低。与E组相比,N组雏鹅胸肌肌纤维密度降低(P<0.05),直径先增加(P<0.05)后降低,腿肌肌纤维密度先降低(P<0.05)后增加,直径降低(P<0.05)。实验第1周时,N组胸腿肌炎症因子TNF-α和IL-6均有N组高于E组趋势(P>0.05),N组雏鹅胸肌成肌增殖相关基因MyoD和分化相关基因Myogenin的相对表达量高于E组(P<0.05),N组腿肌成肌增殖相关基因IGF1,MyoD和Myo...  相似文献   

9.
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冈上肌和冈下肌如何维持姿势。标本自绵羊这两块肌肉的背、中、腹三部分取得。根据组织化学方法把肌纤维分为快缩糖酵解纤维(FG)、快缩氧化糖酵解纤维(FOG)、慢缩氧化-1(SO-1)纤维和慢缩氧化-2(SO-2)纤维。SO纤维在冈上肌多于冈下肌,且多分布在冈上肌深层尾区和冈下肌深层头区和中间区。冈上肌尾内侧区维持肩并节的伸展。冈下肌内侧区参与固定肩关节。冈上肌颅外侧区和冈下肌浅层和尾区有许多快缩(FOG和FG)或FT纤维,参与肩关节的快速屈伸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鸭腔上囊胚胎及胚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强阳性细胞出现于20 d胚龄至胚后14周龄的滤泡间上皮,20 d胚龄至胚后17周龄的小结相关上皮,新生雏至胚后14周龄的滤泡皮质,24 d胚龄至胚后14周龄的滤泡髓质,20 d胚龄至胚后14周龄的肌层和小动脉平滑肌.结果说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于鸭腔上囊的不同部位及不同发育阶段;在腔上囊退化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这可能是导致腔上囊退化的原因之一;滤泡间上皮与小结相关上皮在神经肽表达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肉鸡胸肌和腿肌增重的影响。选择120只1日龄麻花雄性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05%、0.10%和0.20%的牛磺酸,试验期60 d,分别在7、14、21、42和6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结果显示,42日龄时0.10%组胸肌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高24.32%。达到上市体重时(60日龄),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胸肌增重不显著(P>0.05),但重量都有所提高,分别提高12.83 g、26.57 g和25.2 g。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腿肌重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家兔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变化特点,试验采用RT-PCR方法检测齐卡巨型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背最长肌中I、2A、2B和2D 4种肌球蛋白重链(My HC)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齐卡巨型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背最长肌中均存在4种肌纤维类型,从35日龄到10月龄,不同品种家兔背最长肌肌纤维组成存在差异,其中齐卡巨型白兔背最长肌My HC-2B型肌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加利福尼亚兔,而My HC-2D型肌纤维含量明显低于加利福尼亚兔,2个品种家兔背最长肌My HC-I和My HC-2A型肌纤维含量均比较低,说明My HC类型可能与2个品种家兔体重的差异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优质地方鸭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屠宰性能特点,对7~10周龄对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优质地方鸭在7~10周龄屠体重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品种间生长发育差异较大。屠体重和全净膛重从小到大分别为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吉安红毛鸭全净膛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4个品种鸭腿肌重从低到高分别为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10周龄时,三穗鸭胸重肌显著高于莆田黑鸭和吉安红毛鸭(P<0.05),极显著高于连城白鸭(P<0.01)。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 Ladder检测表明,接毒组细胞具有分子量分别为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凋亡梯带电泳图谱特征;电镜观察发现,接毒组细胞具有染色质浓缩、边移,胞浆严重空泡化,细胞核严重变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具有显著的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2):42-46
为了探究Wnt11(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1)对鸭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可能与Wnt11相关的信号通路,采用体外分离培养鸭骨骼肌成肌细胞,脂质体介导siRNA(小干扰RNA)转染干扰基因的表达,q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变化,Ed U(5-乙炔基-2'-脱氧尿苷)染色分析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结果显示:干扰Wnt11的表达后,增殖相关基因CCND1(细胞周期蛋白D1)、CDK6(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和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Ed U阳性细胞数极显著降低(P0.01),处于S期的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当用Akt(蛋白激酶B)抑制剂处理鸭成肌细胞后,Wnt1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干扰Wnt11表达后,PI3K(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和Akt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提示:Wnt11在鸭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有重要调控作用,Wnt11发挥调控作用需要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且二者间存在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供体PGCs在鸡-鸭嵌合体胚胎性腺外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注射法将鸡原始生殖细胞 (PGCs)注入到鸭的胚盘下腔中 ,用鸡 W染色体 D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对供体 PGCs在嵌合体胚胎性腺外的发育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所取的 4 8枚胚胎中 ,有 18.8%的脑内和 2 3.9%的神经管周围出现了阳性信号  相似文献   

17.
对分离自鸭体的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进行了适应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上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DEV-CHv病死鸭肝脏悬液以绒毛尿囊腔途径经10日龄鸭胚连续传代2次,取尿囊液接种细胞的方法可获得适应DEF生长的DEV-CHv,而肝组织内病毒直接接种在DEF上则不生长。DEV-CHv刚适应DEF时以细胞变圆、折光度增强为病变特征,而适应DEF后以细胞脱落和形成圆形蚀斑为特征。适应DEF的DEV-CHv通常30h左右使细胞脱落,36h左右在细胞单层上形成蚀斑,48h时细胞病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重点观察了大型肉鸭与改良型连城白鸭杂交F2代各种羽色鸭0~10周龄的羽毛发育规律和羽色变化情况,并对其中100羽乌嘴青脚白羽鸭进行了羽毛"通管性"研究,探讨羽毛"通管性"与鸭屠宰净毛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生长至5周龄各种羽色鸭羽色基本固定,后几周没再发生变化;第8周龄鸭主翼羽羽毛基本长齐,全身羽毛很整齐,基本达到上市要求;10周龄鸭子"通管"值均高于8周龄,且净毛程度优于8周龄,主翼羽"通管"羽根数越多,整个鸭子的净毛程度越好。  相似文献   

19.
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过改变肌纤维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改善猪肌肉品质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对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寻求调控及改善猪肌肉品质的方法。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非常复杂,受基因、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复杂网络调控。猪肌纤维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nt,MyoD)基因家族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一正一负协同调控。能量感应网络AMPK/SIRT1/PGC-1α在猪肌纤维类型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猪肌内脂肪沉积有密切关系。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与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已被鉴定出来,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20.
金华猪和长白猪背最长肌不同肌纤维类型表达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国内外猪种肌纤维组成差异及其对肉质的影响,本实验以肉质优良的地方品种金华猪和肉质欠佳的外来良种长白猪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了180 d两猪种胴体性能及肉质差异的基础上,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了两猪种背最长肌4种肌球蛋白重链(MyHC)亚型基因(Ⅰ、ⅡA、ⅡX、ⅡB)mR NA表达量在30、90、150、180 d的差异。结果表明:180 d金华猪活体重、瘦肉率、眼肌面积、滴水损失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背膘厚、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金华猪背最长肌中含有更多的氧化型肌纤维,特别是Ⅰ型肌纤维,酵解型肌纤维特别是ⅡB型肌纤维含量极显著地低于长白猪(P<0.01)。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两猪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肌纤维组成的品种差异,为进一步通过营养调控肌纤维类型及组成,进而改善肉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