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讨甜养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DPPH法、改良Smimof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甜荞总黄酮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甜养总黄酮提取物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其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显著提高。表明甜荞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关系。试验选用6个生长时期的小花棘豆作为检测样本,利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并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然后通过分析黄酮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小花棘豆黄酮含量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荚期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其它生长期(P0.05),小花棘豆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0.933和0.972。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小花棘豆对家兔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揭示小花棘豆对家兔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千克体重5、10、20 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通过采血检测家兔红细胞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中毒家兔血液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均显著上升。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显著影响家兔血液运氧和抗氧化能力,并影响家兔的脂代谢。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小花棘豆活性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法和热板法,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小花棘豆氯仿相与正丁醇相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和足趾肿胀,还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作用效果与阳性药物相当。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剂量(10、30、50mg/kg)的小花棘豆总黄酮给小鼠灌胃,观察其对小鼠游泳能力的影响,待小鼠力竭后测定其13项血液生理指标,血液和器官组织的相关酶活性以及中间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小花棘豆总黄酮可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降低机体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百分数,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数、中值细胞百分数、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有效提高了小鼠血清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的活性;降低了脂褐素、丙二醛、乳酸和尿素氮的含量,增加了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说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损伤功效。  相似文献   

6.
以藜蒿整株为试材,采用溶剂回流萃取法,制备藜蒿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法,利用乙醇作为溶剂提取藜蒿中的总黄酮,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因素对藜蒿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之后测定总黄酮的总还原性,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60%、液固比20 mL/g、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条件下,藜蒿总黄酮平均得率为38.32 mg/g。体外抗氧化结果得出:藜蒿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总还原能力,并且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波长510 nm为指标,以索氏回流法进行正交实验,将柿叶提取物进行紫外光谱检测,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对比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的黄酮化合物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pH值对柿叶总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乙醇体积200 mL、回流时间1 h、碱提pH值9;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清除自由基有一定的作用,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瑞香狼毒总黄酮对动物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影响,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小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脂质氧化代谢终末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瑞香狼毒总黄酮能极显著提高健康小鼠血清中T-SOD活力(P<0.01),显著提高GSH-Px活力(P<0.05),而且还能极显著降低MDA的含量(P<0.01)。说明瑞香狼毒总黄酮可抑制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采用超声波提取全缘金粟兰总黄酮,综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优选其最佳提取条件,研究全缘金粟兰地上与地下总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全缘金粟兰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45 mL/g,在此条件下全缘金粟兰总黄酮提取率为7.68%。全缘金粟兰地上部位与地下部位对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在0.425、0.460 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98.3%和98.2%,二者对于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在质量浓度为0.085~0.450 g/mL的范围内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但是同等浓度下二者对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反。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全缘金粟兰物质成分基础研究以及药材使用部位的选择提供研究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草多糖对鸡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甘草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将150只健康罗曼鸡常规饲养到13日龄,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鸡新城疫Ⅳ系疫苗(Lo Sota株)进行免疫,28日龄二免;每次免疫的同时,药物组分别肌肉注射低(1 mg·mL-1)、中(2 mg·mL-1)、高(4 mg·mL-1) 3个浓度的甘草多糖1 m L,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分别于首免后第7、14、21、28和35天采血,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甘草多糖可以显著提高罗曼鸡的T-AOC、GSH-Px和CAT活性(P<0. 05),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除第14天外,3个药物组S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MDA检测结果显示,甘草多糖组MDA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在第14和21天,低剂量组和免疫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 05)。结果表明:甘草多糖对鸡体内抗氧化活性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小鼠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小花棘豆黄酮在其饲喂过程中的安全性。选用48只6~8周龄、体重为(20±2)g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全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10、30、50 mg/kg小花棘豆黄酮,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小鼠采食小花棘豆黄酮后未见异常临床症状;小鼠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小鼠日粮中添加小花棘豆黄酮未发现亚慢性毒性,可以被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研究小花棘豆有毒成分提取方法及毒性作用,将昆仑山小花棘豆全草粉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以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对小花棘豆活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毒性试验对小花棘豆生物碱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小花棘豆生物碱提取率影响不显著。小花棘豆生物碱是其主要毒性成分,按1∶10浓度注射小花棘豆生物碱约3 mL可致小鼠死亡。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紫花地丁总黄酮(TFV)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活力、细胞中炎症介质含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其体外抗炎活性的作用。试验采用MTT法筛选出TFV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活力具有促进作用的最佳添加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TFV对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释放到细胞培养液中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TFV对LPS诱导的炎性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并分析了TFV的体外抗炎活性。试验结果表明,TFV在5~50 μg/mL浓度范围内能提高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活力(P<0.05);与LPS模型组比较,TFV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NO、TNF-α、IL-6、IL-1β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内TNF-α、COX-2等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TFV能显著下调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释放量和下调TNF-α、COX-2 mRNA的表达量,说明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实现其抗炎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裂叶荨麻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裂叶荨麻根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0m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0.53mg/g;各萃取相总黄酮含量为乙酸乙酯相(70.62 mg/g)>正丁醇相(45.48 mg/g)>水相(18.76 mg/g)>石油醚相(10.23mg/g),抗氧化活性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裂叶荨麻根具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作用较好,为将裂叶荨麻开发为抗氧化食品及药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小鼠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总生物碱对动物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小白鼠血浆、肝和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以及脂质氧化代谢终末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表明,攻毒组肝、脑中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中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与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攻毒组脑、血浆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肝脏中的MDA含量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能显著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提高MDA的含量,并能诱发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黄酮类成分因其具有多样生物活性成为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本实验探讨了聚酰胺-UV法作为蜂花粉总黄酮测定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准品,以360nm为检测波长,用聚酰胺-UV法检测蜂花粉总黄酮在0.005-0.025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8,回收率、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均理想,其RSD分别为2.48%(n=3),2,12%(n=3),0.49%(n=3)、0.88%(n=5)。该法检测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为1.54%。  相似文献   

17.
探讨小花棘豆对和田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组分别按10g/kg和20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前及攻毒后每隔7d取瘤胃液,检测瘤胃液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总细菌数、白色瘤胃球菌数、黄化瘤胃球菌数、纤毛虫数、内毛虫数和双毛虫数极显著下降(P〈0.01),并与小花棘豆中毒呈现较强的相关性;而瘤胃液中厌氧真菌数、产琥珀酸拟杆菌数和等毛虫数与小花棘豆中毒无明显相关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显著影响和田羊瘤胃纤维素分解菌和纤毛虫数量,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 MS)识别和鉴定了喹赛多在鸡体内的代谢产物,并讨论了喹赛多在鸡体内可能的代谢途径。按800 mg/kg体重的剂量给鸡单次灌服喹赛多,采集试验前后鸡的粪便,经简单前处理后,运用UPLC-Q-TOF MS进行分析,采集的数据经Metabolynxxs软件处理后,共鉴定出15种喹赛多的代谢产物。试验结果表明,喹赛多在鸡体内发生广泛的代谢。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was aimed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Oxytropis glabra DC (O.glabra DC) poisoning on reproductive organs coefficent,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Hetian sheep ewes. The sera, hypothalamus, pituitary and ovary of Hetian sheep ewes cases poisoning of O. glabra DC were collected, the organ exponent and contents of GnRH, FSH, LH, E2 and P4 in serum were measured, then the mRNA expression of reproductive gen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dex of hypothalamus, pituitary and ovary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sheep (P < 0.01),the follicle numb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ovaries in poisoning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sheep (P < 0.05). The result of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nuclear of neuronal cells in hypothalamus were pyknosis and hyperchromatic; The nuclear of cells in pituitary deformation and hyperchromatic, cytoplasm decreased; The primary oocyte in ovary dissolved, disappeared, interstitial blood vessel expanded. The content of GnRH, FSH, LH, E2 and P4 in serum in poisoned Hetian sheep ewe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sheep (P < 0.01).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Kiss-1, GPR54, ERα in hypothalamus, GnRHR in pituitary and FSHR and LHR in ovary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sheep (P < 0.01). The result showed that O. glabra DC poisoning could affect Hetian sheep ewes reproductive system by affecting microstructure and ultrastructure of 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ian ax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