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某一类星形函数W(α,β)的若干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函数f(Z)在单圆盘D内解析,并且满足条件f(o)=f'(o)-1=0和Re{zf'(z)/f(z)}>0,则称f(z)为星形函数,记其全体为S^*。前入已经给出了S^[1]={f(z):zf'(z)/f(z)-1<1,f(z)∈s^*}的若干性质,这里将证明的是,其相应的性质均可以推广到包含S的另一集W(α,β)上去。  相似文献   

2.
8只奶山羊单剂量快速静注亚硒酸钠(0.4mgkg-1)后,血硒浓度时间曲线表明,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最佳方程为c=2.209e-2.601t+1.124e-0.075t.其他动力学参数:分布半衰期(tα2)为0.294h,消除半衰期(tβ2)为10.110h,表观分布容积(Va)为353.033mLkg-1,体清除率(CLB)为25.04mLkg-1h-1,曲线下面积(AUC)为16.658mghL-1.依据单剂参数,以一个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推算出重复给药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福建10种主要树种法向吸声系数(αp)的测定结果,探讨了法向吸声系数与入射声波频率(f)的关系。回归分析发现αp与f满足:αp=b0+b1f+b2f^2+b3f^3,并且发现此关系式与树种,切面无关,可以认为是一个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了罗美沙星在健康鸡体内的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 鸡静注罗美沙星后的ci- ti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 tt/2α056±012h, t1/β769±079 h, Vd216±035 L/kg, C L B020±003 L/kg·h, A U C 5219±899 ug/m L·h。鸡内服、肌注罗美沙星c1- t1 数据, 均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 内服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 t1/2ka118±014 h、t1/2α245±046 h、t1/2β1721±158 h、 A U C 3878±633 ug/m L·h、tmax316+ 023 h、 Cm ax206±043 ug/m L、 F7431% ; 肌注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 t1/2ka067±012 h、t1/2α130±023 h、t1/2β1152±102h、 A U C 4315±204 ug/m L·h、tm ax176±020 h、 Cmax460±ug/m L、 F8268% 。本文还就罗美沙星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药动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法对青海细毛4种乳蛋白质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1)α-LALA呈单一的α-LAAA;(2)β-LG有β-LGAB和β-LGBB3种表型。β-LG^A和β-LG^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936和0.2064;(3)αs-CN有3带、4带和Welsh型3种表型,其频率分别为89.22%、0.74%和10.04%;(4)β-CN呈单一的3带型;(5)β-LGAA型母羊  相似文献   

6.
前后做了2个试验.试验Ⅰ选用80只6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CK)和4个处理组(T1、T2、T3、T4).处理组T1、T2分别在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4×10- 6和0.8×10- 6(以Cr计)的无机氯化铬(CrC13·6H2O);处理组T3、T4分别在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4×10- 6和0.8×10- 6(以Cr计)的铬酵母(Cryeast, Cr-Y).试验Ⅱ选用90只55周龄父母代种用蛋鸡,同样分成1个CK 组和4个处理组(t1、t2、t3、t4).处理组t1,t2分别在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4×10- 6和0.8×10- 6(以Cr计)的Cr-Y;t3,t4分别在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4×10- 6和0.8×10- 6(以Cr计)的烟酸铬(Cr nicotinate, Cr-Nic).2个试验均为期1个月.结果表明,日粮补充无机Cr或有机Cr对产蛋鸡各项生产性能未见明显影响,但于试验未,添加有机Cr组的蛋黄胆固醇质量分数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比CK组和无机Cr组显著降低,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有所提高;有机Cr组中质量分数为0.8×10- 6的与0.4×10- 6的相比,前者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广义Harper模型的量子扩散,分析了自关联函数C(t)在不同哈密顿量参数区域的长时特征。结果表明,在金属区C(t)-T^-1,而在绝缘体区C(t)-t^0。  相似文献   

8.
应用ARMA模型超长期预测棉铃虫发生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赣北棉区1950~1991年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历史资料,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预测模型。Wt=-0.3655Wt-1+0.2926Wt-2+0.0341Wt-3+εt+0.8203εt-1+0.3267εt-2+0.3145εt-3该模型1953~1991年的历史符合率为87.18%,1992~1996年的预报准确率达100%。根据所建模型对1997年和1998年赣北棉铃虫的发生程度进行了超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9.
两种商用木材(南洋乌心石及菲律宾贝壳杉)为试材,经阻燃剂加压注入后,探讨其耐燃性改善效应。耐燃性改善效应分别为,IEtc7.6%~312%;IEtdθ212%~975%;IECA6%~843%;IEAf268%~100%;IEWlp321%~676%。阻燃剂对试材的耐燃性改善效应以FR A,FR C为佳,FR B最佳。阻燃剂吸收量与试材的重量减少率呈负相关。南洋乌心石的耐燃性改善效应优于菲律宾贝壳杉。药剂吸收量对试材各表面燃烧性质的抑制效果,着火性(Etc):006~158sec(kg/m3)~1;发热性(Etdθ):049~330℃.min(kg/m3)-1;发烟性(ECA):004~052(kg/m3)-1;余焰时间(EAf):019~085sec(kg/m3)-1;重最减少率(EWlp):006%~021%(kg/m3)-1。欲通过耐燃3级时,试材对各药剂的最少推估吸收量,分别为FR A:788~1714kg/m3;FR B:480~1250kg/m3;FR C:838~1426kg/m3。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比KapplemJL和温立华等人对X(t)=-g(x(t),x(t-r_1)+f(x(t-r_2))]一般系统更广泛一类的泛函微分方程X(t)=-g(x(t),x(t-τ_1),x(t-τ_2)),[f(x(t-τ_1))+f(x(t-τ_2))]的非常数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
56%氢氧化铜·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室内盆栽法和田间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56%氢氧化铜.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WP)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测定结果表明,剂量为93.3μg.mL-1时,处理后4-6 d保护效果达83.66%-88.09%;剂量达186.6μg.mL-1时,处理后4-5 d抑病效果达81.31%-83.77%;保护作用需要的剂量约为治疗作用的1/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剂量280.0μg.mL-1时,生长期用药2次的相对防效大于90.32%;果实期用药1次的相对防效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作者1987—1988年在联邦德国李比希大学做的关于植物类磷脂与杀菌剂三唑醇混用防治麦类白粉病效果比较初步研究。室内实验表明,类磷脂与三唑醇混用都较三唑醇单独使用效果显著,其中处理“TemolR+Bayfidan”防效达80.3%;“Na 6008+Bayfidan”的防效可达90%,使防效提高26—35%。田间试验也表明,三唑醇与类磷脂混合喷施,其用量可以减少一半,其防效仍保持不变。通过孢子萌发,吸器生成及吸器变态等观察表明,类磷脂没有改变该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采取不同施药方法、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研究了68.75%银发利SC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时用50 mL68.75%银发利SC加细灰3 kg混合均匀后拌在150 kg种薯块上,拌种后的薯块用麻袋或塑料布覆盖12~24 h后播种,在苗期采用1000倍液灌根(每窝用药液约0.2 kg),初花期用1000倍液喷雾,能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对11种病原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对这些微生物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0.8 μg/mL的杀菌素可完全将丝核病菌抑制,对西瓜枯萎病菌及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可达到70%以上,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只有35.57%。0.8 μg的药量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具有开发为农用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田间实验方法,研究了植物源农药博落回杀菌剂在露地不结球白菜(俗称小白菜,Brassica rapa L.Chinensis Grou)及土壤中的残留量变化,为其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方面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分别以浓度750 g/hm2、1 500 g/hm2的博落回杀菌剂处理露地小白菜,其在露地小白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变化表现为前5 d降解较快,15 d以后基本无残留;而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变化则表现为前7 d降解缓慢,7 d后降解速度则大大加快,32 d以后基本无残留;其农药残留半衰期分别为1.83 d和8.37 d,且最后残留量都低于我国对植物源农药的残留最大允许限量0.500 0 mg/kg。因此,博落回在露地小白菜及土壤中属易降解、低残留、安全性较高的植物源农药,适合在农业生产方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 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俗称空心菜,为福州市夏秋季主要当家蔬菜品种之一,全年种植8000多亩次,上市量20万担右右,约占全年蔬菜总上市量的10%。蕹菜抗风、抗涝、耐热、耐雨性强,生长迅速,在夏秋季节播种后30天左右即可采摘上市。品质鲜嫩,风味好,是市民喜好的蔬菜。但6~10月常遭白锈病(Albugo ipomoeae-aquaticae Saw.)为害,尤以8~9月受害更重。蕹菜受白锈病为害后,轻者降低品质,重则失去商品价值。影响蔬菜购销计划和菜农收入。因此,防治白锈病已成为蕹菜生产急待解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品种抗性、杀菌剂施药时期和防治次数相结合对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含量和千粒重(Thousand-grain weight,TGW)的影响,2016—2018年连续2个年度使用6个不同抗性水平的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鄂麦006’‘鄂麦170’‘襄麦35’‘鄂麦DH16’‘宁麦13’),分别在扬花初期和扬花初期第6天喷施430 g/L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对病情指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和千粒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抗性和杀菌剂对DI、DON毒素含量和TGW的影响极显著(P<0.000 1);品种×杀菌剂联合作用,对TGW影响不显著(P>0.05);杀菌剂防治1次和2次对中抗品种的DI和DON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比较品种间DI和DON的防效,中抗品种对DI和DON毒素积累的防治效果要显著高于中感病品种(P<0.05)。因此,品种抗性与药剂相结合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积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对蝴蝶兰进行人工授粉,成熟后将胚播种于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或不定芽。探讨外源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并筛选卡那霉素浓度以及除菌剂的种类及浓度。结果表明:当6-BA浓度为5 mg·L~(~(-1)),NAA浓度为1 mg·L~(-1)时,原球茎的诱导效率最高。当6-BA浓度为1.5mg·L~(-1),同时添加0.5g·L~(-1)活性炭和40mL·L~(-1)椰汁时,壮苗效果最佳。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为4mg·L~(-1),除菌剂的种类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除菌浓度为100mg·L~(-1)。  相似文献   

19.
杜娟  廖新福  杨军  腾国玲  张敏  再吐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32-4035,4080
[目的]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17号为试材,采用2~4、4~6、6~8、8~10℃4个贮藏温度下的杀菌剂、1-MCP、杀菌剂复合1-MCP技术对哈密瓜进行采后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研究几种贮藏方式对采后哈密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POD、SOD与CAT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不同采后处理中,6~8℃条件下贮藏、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CAT、POD、SOD酶活水平最高;8~10℃贮藏温度下、采后杀菌剂处理,MDA含量水平最高;4~6℃贮藏温度下、来后1-MCP处理,质膜透性最低;2~4℃贮藏温度下、采后1-MCP处理,果实硬度和哈密瓜中心TSS含量水平最高.[结论]6~8℃贮藏温度下对西州密17号进行采后杀菌剂复合1-MCP处理,减缓了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一条适合扭转土壤质量下降的途径,以‘长富二号’为研究材料,采用3种不同有机质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质对土壤改良的的效果。结果表明,施加加菌剂果木基质和普通果木基质可以显著提高陕北旱区果园0~40 cm土层的土壤肥力,增强果树生长,提高果实质量。其中,加菌剂果木基质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显著增加60 cm以内微生物活性,增加果园中速效养分含量,同时能够提高苹果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在加菌剂果木基质处理条件下,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上升了14.71%和4.76%。综上表明,局部施用加菌剂果木基质可以改善陕北地区土壤结构,扭转渭北地区土壤质量下降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