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余湖波 《种子科技》2024,(6):18-20+69
油菜是贵州省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57万hm2以上。长顺县国家级良种(油菜)繁育基地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油菜制种基地,2022年制种面积1 233 hm2。油研2020品种是农业农村部现阶段登记含油量最高的品种,也是近年来贵州省的主推品种,计划到2025年种植面积22万hm2以上。如何生产高质量的油研2020种子,是能否完成粮油生产任务的关键。根据近年来长顺县油研2020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高产、高质量的生产技术,供制种区域农户参考。从油研2020种子高质量、高产制种及该品种在黔南州高产栽培方面进行分析,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2.
祁成年 《中国种业》2002,(10):48-48
目前,全国甘蓝型优质油菜的种植面积在逐年上升,特别是长江流域优质杂交油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产量提高较快,需种量也随之增加,为了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根据我们3年的制种经验,现将优质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源58是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一个早熟、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7年11月通过长江中游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4.并即将通过长江上游和下游国家审定。该品种在湖北潜江市、襄樊市、浠水县大面积示范过程中,表现生长势强、熟期早、耐迟播、抗倒性强、适宜直播和机械收获等优势,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疆玉米高产保纯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拥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在玉米制种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年制种面积在3万h㎡左右,制种产量达到15万t以上.新疆杂交玉米制种主要分布于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山前平原或洪积扇,以及伊犁河谷的地方乡镇和兵团农场,南疆的阿克苏等地.这些制种基地土层深厚,水源和灌溉条件较好,>10℃的积温3200℃左右,适合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高产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优良的种子,因而制种在生产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几年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高产保纯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贵杂二号”系核核不育两用系优质杂交油菜,199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农业部列为“九五”十大推广技术油菜优育品种之一。该品种育性稳定,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杂交种纯度高。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种纯度及制种产量,1994~1997年进行了“贵杂二号”高产栽培制种技术的研究,使制种平均产量达到了45kg/667m‘,最高达66kg/667m’种子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现将其关键技术综述如下。l选好制种基地,搞好rt向承包制种产量的高低,制种质量的好坏,除受亲本纯度的影响外,制种基地的选择发重要。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  相似文献   

6.
先油杂2号于是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介绍先油2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高产制种技术要点,供油菜制种参考.  相似文献   

7.
常杂油2号系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油菜。2011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适宜在华中地区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高含油量等特点。1严格选择制种基地,狠抓安全隔离制种基地选择有天然隔离屏障的山区或江心洲,制种地必须与非本品种(含其他油菜品种、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最低安全空间距离在1000m以上;制种田块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地力均  相似文献   

8.
彭武生  卓宇红 《种子》2002,(4):85-86
湘杂油 3号是常德市农科所和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秦油 2号不育胞质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种。在常德市油菜区试和湖南省油菜区试中分别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31.8%、17.13%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2 0 0 1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于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以南 ,春季气温不稳定与胞质不育系遇低温产生微量花粉这一矛盾成为杂交制种的主要难点 ,制约了本地区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和推广。为此 ,我们经过多年试验探讨 ,以延迟初花期控制不育系微粉为重点 ,以规范其它配套措施为保证 ,在制种产量和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技术要…  相似文献   

9.
黔油28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选育的双低核不育两型系NAB-2作母本,与小孢子培养育成的双低恢复系DH-13作父本组配的半冬性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组合。该组合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提供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用于生产,针对黔油28号种子生产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制种不育系对低温、水分较为敏感,尤其对秋播制种油菜在春季初花期易产生微粉自交结实,影响种子纯度。勉县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研究解决制约杂交油菜制种高产和确保种子纯度这一矛盾,在总结1996年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制种纯度下降、转商损失300万元这一严重教训的基础上,从1997年秋播开始,做了以下试验工作,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采用旱地、迟播、密植、控肥技术,搭好制种油菜丰产苗架1.1改平坝水田油菜制种为丘陵旱地制种由于平坝油菜制种多为水田,土壤湿度大,含水分高,油菜长势旺,难以控制水肥,…  相似文献   

11.
戴栗红 《中国种业》2011,(11):37-38
锦单1021是2007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极晚熟玉米新品种。近2年来,在种植上具有一定的面积、随着生产上用种量的不断扩大,制种面积也逐年增加.但是在制种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加以预防和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锦单1021种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杂2号油菜品种是青海省农科院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2000年11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33d,子粒含油率45.2%,芥酸含量0.65%,硫代含量27.8μmol/g,耐寒性强,抗病能力强,增产优势明显,适宜在海拔2800m以下地区种植.2001年西宁市下达给大通县科技项目"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2号制种基地建设及试验示范"项目,经过2001、2002年的实施,顺利地完成了该项目,所制的种子经青海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均达到标准,2003-2005年继续与青海省农科院合作制种,现已累计建立制种基地1250亩,生产杂交油菜种子21.8万千克,为大通县和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良种,现将大通地区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杂交油菜黔油1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油19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隐性核不育系98-116 A与双低恢复系ZW 024组配而成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油2006002号),适宜于贵州甘蓝型油菜产区及与之相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为了进一步探讨该品种在生产上的产量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007~2008年度在贵州省遵义县和金沙县进行了黔油19号"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14.
王永恒 《种子科技》2009,27(9):38-39
秦优33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2004年育成的甘蓝型高油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油菜杂交种,组合为不育系y133×y76.该品种为半冬性诱导型不育两系杂交,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19).为了增加我区油菜新品种贮备,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2008年秋播,由南京市浦口区种子管理站从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引进该品种,在浦口区星甸镇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项目区育苗移栽示范种植10亩,在和县乌江镇直播示范种植10亩.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葫202号是葫芦岛市农业科技示范区种子经销中心以沈135作母本、9064作父本选育而成的单交种,2005年通过辽宁省审定,编号:辽审玉[2005]199号.几年来,经葫芦岛市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年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已成为葫芦岛市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其制种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皖油14高产优质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丰国 《种子科技》2002,20(5):298-298
皖油 14 (原名 C0 2 2 )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用隐性上位核不育系 90 12 A与自交系 4 485 - 88于 1993年配制而成的中熟优质 (单低 )油菜新组合。 1994 -1996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 173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7.2 % ;1996 - 1997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15 4kg,比秦油 2号增产 16 .4 %。 1998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2 0 0 0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优质 (单低 ) ,高产 ,抗性强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皖油 14杂交油菜 1999- 2 0 0 1年连续两年引进我县制种 ,平均亩产87kg。经过两年的制种实践 ,对皖油 14组合制种的一些特点作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17.
信阳地区位于大别山北麓,属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区,是我国籼稻种植的北缘,种植模式以“水稻-小麦”、“水稻-油菜”为主,由于土质为多湿性水稻土,小麦单产量150kg/667 m2左右,杂交油菜单产量150kg/667 m2左右,因油菜商品价格比小麦高1倍以上,经济效益好,且油菜腾茬早,死叶及庞大根系可培肥地力,是较好的前作,使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满足农户对用种量的需求。结合种植习惯及茬口安排.进行了“Ⅱ优838-豫油5号”两熟制种技术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制种农户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2002年面积达到20hm2。  相似文献   

18.
高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 绵油31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绵油3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有甘蓝型油菜高芥酸隐性核不育系绵703AB-2作母本,以优质高芥酸隐性核不育恢复系绵恢957-204作父本,组配而成的工业用高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9)510008。该品种广适、高产、高油、高芥酸、抗性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冬油菜区秋季种植。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制种产量从80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130kg/667m2,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农户收入逐年提高。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玻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Polima cms),培育出高产、高油、广适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中油5628,于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7年国家区试中(长江下游A组),平均单产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07%,产油量增加5.59%,最高单产达3 835.5kg/hm~2,该品种具备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株型、抗倒性、耐湿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漯麦9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培育的半冬性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2006年和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试,平均每h㎡产8127kg、8076kg,增产显著,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7.漯麦9号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77cm)、中大穗(穗长9~13cm)、产量三要素协调(穗数480万-570万/h㎡、穗粒数35~40粒、干粒重42~55g),茎秆坚韧、高抗倒伏,子粒半硬质且硬质率较高,既高产又稳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高肥水地块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