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玉米免耕整秆覆盖播种机的防堵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试验和分析,认为旱地玉米免耕覆盖播机具备切草、入土、防堵、仿形和镇压性能。以2BQM-6型播种机为基础,在玉米整秆覆盖地上进行了5种装置的试验,研制出组合式限深刀切草器与行间压草轮配合防堵的免耕覆盖播种机,并分析了排堵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种防堵装置,所播玉米出苗率和长势优于传统方法,水分利用系数大,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玉米整秆覆盖下小麦免耕播种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性能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在玉米整秆覆盖下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以带状粉碎防堵装置为核心的免耕播种机,通过粉碎轴粉碎玉米秸秆和田间杂草,有效地解决了开沟器缠草堵草的问题.田间试验表明,该播种机具有良好的田间通过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小麦免耕播种机作业性能要求的基础上,研制在玉米秸杆覆盖下小麦免耕播种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以带状粉碎防堵装置为核心的免耕播种机,通过粉碎轴粉碎玉米秸杆和田间杂草,有效地解决了开沟器缠草堵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驱动圆盘切茬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覆盖免耕播种机作业时易堵塞的问题,提出将驱动圆盘切茬器用做防堵装置的方案。阐明正转的驱动圆盘是理想的切割方式。土槽试验和田间试验证明了驱动圆盘切茬性能可靠,可用做免耕播种机的防堵装置。  相似文献   

5.
免耕播种防堵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播种技术作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部分,具有减少机具下田次数、防止土壤养分流失等多种优势.良好的防堵技术是实现免耕播种并提高机具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研究免耕播种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加快防堵关键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免耕播种作业时残茬秸秆雍堵机具等问题,基于被动式和驱动式等免耕播种防堵技术,结合切茬式、分秸式、破茬式、...  相似文献   

6.
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秸秆全量还田大豆免耕播种机常出现秸秆堵塞、架苗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此播种机采用风扇与浅旋刀配合方式,利用气流场将秸秆吹散,达到洁区免耕目的。利用EDEM和fluent软件,仿真验证机具三维模型,仿真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机前进速度0.8 m·s~(-1),浅旋刀转速200 r·min~(-1),入土深度50 mm,风扇转速2 500 r·min~(-1)时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秸秆清洁率为80.55%,晾籽率为0.95%,机具通过性良好。利用气流场解决播种过程秸秆堵塞、架苗等问题,填补大豆免耕播种机在该研究方向空白,为大豆免耕播种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免耕播种机田间作业时,根茬堵塞是影响垄作免耕播种机作业效率和播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现有破茬防堵装置种类繁多,但适合我国东北玉米垄作区的较少。针对东北保护性耕作区玉米秸秆覆盖量大,根茬粗壮不易破切,致使下茬作物免耕播种时易出现秸秆缠绕和根茬堵塞严重现象,设计一种与中小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配套使用的新型切拨防堵装置,并确定新型切拨防堵装置的主要结构配置。通过对清垄刀的运动学分析,建立清垄刀侧推速度和后拨速度的数学方程,分析得出清垄刀配置偏角与机具前进方向为30°时,可以满足保护性耕作的清垄要求;通过对破茬犁刀工作状况分析,取配置偏角为6°时,不仅可将玉米根茬的根上节劈开,还可为后续的播种开沟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保持播种深度的均匀性。为确定该装置合理的作业参数,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机具作业速度及配重为影响因素,以切茬深度和牵引阻力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机组作业速度5km·h-1,配重113kg时,切茬深度为84.4mm,牵引阻力为0.96k N,能够有效切断并清除玉米根茬,创造良好的种床,动力消耗小。该研究可为东北保护性耕作区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的整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耕机配套的玉米免耕播种机防堵开沟部件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解决我国西南地区土壤黏重,田块面积相对较小,现有免耕播种机作业时机具通过性差,播种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设计一种微耕机配套的圆盘刀式玉米免耕播种机。【方法】应用圆盘刀与限深轮行走装置具备的破茬开沟、限深防滑功能,研究对比播种机平面、波纹与缺口圆盘刀作业时对破茬、牵引阻力和油耗等的影响;通过LS-DYNA对3种类型圆盘刀切割土壤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实现关键参数的设计。【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配置平面圆盘刀的免耕播种机土壤扰动量、油耗较波纹圆盘刀分别低4.03%和14.64%;较缺口圆盘刀分别低1.15%和7.51%;牵引阻力在0.54 m·s~(–1)时最低,为1.20 k N;使用3种类型圆盘刀的种肥深度合格率达85%以上,粒距合格指数为90.3%。【结论】本研究可为西南地区圆盘刀破茬的免耕播种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沼肥深施机具工作效率未达到最佳水平,以致无法批量生产,不能达到推广使用的目标这一情况,对现有沼肥施肥机械防堵分配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样机试验与田间试验。试验表明,能有效实现防堵分配装置的防堵、解堵和分配的功能。优化后的沼肥深施机大大提高了处理沼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2BMFS-5/10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北方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综合性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其核心是免耕播种机的研制。结合北方旱作灌区免耕技术的特点,应用驱动滑切秸秆和开沟器间压草相组合的排堵原理,研究和设计了 2BMFS-5/10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该机应用三点式悬挂方式,采用正配置与拖拉机挂接。同时还对切草刀轴转速作了理论分析,确定出了合理的刀轴转速,在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免耕播种机破茬部件传统设计中存在的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产品制出后出现零部件间相互干涉而无法装配等缺点,应用UG软件进行破茬部件的参数化设计和仿真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测试破茬部件的运动性能和干涉检测,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修改相应的特征,完成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免耕播种机破茬部件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代替了物理样机的制造和试验,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现有免耕施肥播种机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开发了2BMXS-3/10型数显多用免耕旋播机.通过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该机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其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气吸式免耕播种机的振动特性,对2BM-5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进行振动测试与振动理论分析。根据振动测试结果,以免耕播种机的前进速度与振动信号正弦基波为基本参数构建简谐激励,建立气吸式免耕播种机的振动幅频特性与振动固有频率的频率响应数学模型,并进行气吸式免耕播种机振动幅频特性信号的验证。结果表明: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垂直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播种机结构、质量、作业前进速度、入土装置与不同类型土壤作用的阻尼情况和地表不平度;其垂直振动存在2个固有频率的振型。  相似文献   

14.
垂直分层种施开沟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免耕播种机开沟器要求的分析,提出了垂直分层种施开沟器的设计方案,确定了开沟器结构参数,并将其安装在小型山地免耕播种机上,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开沟器能够将种子和化肥分别施于距地表5.4 cm和11.0 cm处,种肥间层为5.6 cm,达到播种作业的农艺要求,解决了播种作业中垂直分层种施的问题,对免耕播种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一年两熟灌溉区玉米覆盖地免耕播种小麦时播种机堵塞问题,设计研制了一沟双行小麦施肥播种单体,该单体1次作业可同时完成施1行肥和播2行小麦,进行小麦宽窄行机械化种植。田间试验以窄行距离分别为8 cm和10 cm的施肥播种单体与普通尖角开沟器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同一平均行距宽窄行种植的播种机通过性较均行距种植普通尖角开沟器播种机的好;窄行距离为10 cm的单体播深变异系数和行距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3%和5.6%;窄行距离为8 cm的单体牵引阻力和肥深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459.2 N和3.5%;确定优化的小麦宽窄行平均种植行距为20 cm,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解决了高覆盖量工作条件下播种机的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东北垄作玉米免耕破茬试验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玉米免耕试验台,采用缺口圆盘刀与双翼铲结合在田间与土槽上进行玉米免耕破茬试验,分析破茬部件的受力,得到水平分力、垂直分力和破茬切土配重随切、清茬深度的变化规律。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满足测试出各土壤工作部件的受力和农业技术的要求,为免耕播种机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免耕复种油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耕作对土壤耕作层多次耕翻耙耱是造成我国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根源。为此,引进国外先进的玉米(油葵)免耕播种机,采用定点定时取样、田间调查、室内分析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将免耕播种技术、灭茬免耕播种技术试验示范与传统耕作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可节省机耕费225~375元/hm2,增效765~1 455元/hm2;油葵生长期间,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同土层土壤水分提高15%~25%,土壤容重提高25%~48%;油葵收获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累积比传统耕作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