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中应用。方法对2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并随访。结果随访10~38个月,18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达90.0%;13例Ⅰ度滑脱基本复位,7例Ⅰ度滑脱4例基本复位,复位率达85.0%。结论后路减压并采用GSS内固定、Vigor spacer椎间融合和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侧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狭窄节段1~4个不等26例.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单个或多节段潜行减压术式治疗,术后卧床1~2周。结果:获6个月以上随访,无腰椎滑脱、继发腰腿疼痛.按标准评定.优9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该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可靠.减压目的明确.不破坏脊柱后稳定结构,术后能早期起床活动,对年轻患者恢复体力劳动、防治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1例采用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L4/5节段22例,L5/S1节段14例,联合5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25例,合并腰椎滑脱8例。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末次随访的JOA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的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隙高度比值(Interventebral disc height ratio)。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JOA评分、VAS、LL、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充分减压,缓解症状,稳定融合,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下腰椎失稳,经椎弓根螺钉固定,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56例患者,并对术后植骨融合和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优49例,良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4.5%。术后随访1~3年,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弓根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椎骨融合率第1年为90%,第2年全部骨性融合。结论:采用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可使滑移椎体部分或全部复位,脊柱间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 78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研究组给予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并随访。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研究组37例为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94.9%;对照组30例为骨性融合,骨性融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骨融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ORION锁定型钢板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颈椎疾病和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采用ORION内固定,随访6~15个月,平均随访8.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或螺钉断裂、松动及滑脱等并发症。结论:ORION钢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固定节段稳定性高等优点。适用于颈椎外伤、退行性变及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CSLP)在下颈椎损伤的应用疗效。方法:对26例下颈椎骨折患者进行前略减压,植骨融合并采用前略颈椎带锁钢板CSLP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全组病例植骨融合良好。结论:CSLP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下颈椎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DLS)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76例DLS合并椎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腰椎生理前凸角及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52.63%),观察组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44.74%)明显高于对照组(13.1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Cobb角(10.49±1.5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35.69±3.19)°与术前的Cobb角(27.61±2.29)°及腰椎生理前凸角(11.71±2.21)°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1.23±0.49)分及JOA评分(26.79±3.77)分与对照组VAS评分(2.14±0.56)分及JOA评分(20.13±2.5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S合并椎管狭窄经选择性短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冠状Cobb角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恢复,椎间隙融合情况良好,腰腿疼痛症状也得以有效缓解,但由于内固定降低了脊柱的灵活度及顺应性,邻近节段的退变较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有临床症状并经超声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分别于UAE治疗后第1、3、4、6个月行B超复查,测量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及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数目变化,了解栓塞后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情况;并于栓塞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结果:本组UAE手术成功率为100%,栓塞后3个及6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占100%,完全消失者分别占80.0%和90.0%,平均肌瘤体积缩小分别为62.8%和89.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等优点,易为患者所接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新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融合固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医院骨科收治的已经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牵引、按摩、理疗等非手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融合固定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等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治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随访的VAS、ODI评分分别为(2.13±1.14)分、(19.2±3.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7±1.06)分、(36.9±5.75)分(P0.05)。结论:融合固定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不易复发,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杨英俊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2,20(4):303-303,304
目的:介绍A型肉毒毒素(BTXA)面肌局部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观察其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行BTXA局部面肌注射,评价其疗效。结果:24例患者,完全缓解13例(54.2%),明显缓解11例(45.8%)。2—5d起效.作用维持3—7个月。结论: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安全,只要注射操作恰当,可避免眼睑下垂,降低口唇明显歪向健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诊治妇科不孕症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腹腔镜技术,评价其在诊断和治疗妇科不孕症的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对l20例不孕症患者的盆腔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结果,112例找出不孕原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40.2%),盆腔炎26例(23.2%)例,盆腔粘连l6例(14.3%),输卵管炎10例(8.9%),输卵管积水8例(7.1%),多囊卵巢3例(2.7%),生殖器畸形及盆腔结核各2例(1.8%)。术后随访9个月-3a,120例中受孕65例,受孕率为54.2%。结论:腹腔镜对不孕症可起到明确病因和部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对2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上下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神经损伤,26例经8~2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8.5%,术后8个月22例植骨已融合,融便率为84.6%。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下,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毛杰  章宏毅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41-J0042
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根尖囊肿患者60例采用囊腔减压、根管糊剂超充等非手术方式治疗,并定期于治疗后3、6个月、1、2、4年复查,观察非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效果。结果:60例患者75颗患牙经治疗后1~4年的观察,其中治愈34例,治愈率达56.7%,好转20例,好转率33.3%,总有效率90%,失败6例,失败率10%。结论:囊腔减压加根管糊剂超充方式治疗根尖囊肿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大部分根尖囊肿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微创髓芯减压联合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疗效。方法对13例早期ONFH患者(SteinbergⅠ期和Ⅱ期)行微创髓芯减压及钽棒植入术,术后3、6、12、18个月定期进行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记录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复查X线片。结果所有患者获6~18个月随访,ONFH无明显进展,术后Harris评分明显升高,随时间延长无降低,钽棒与周围骨融合良好。Harris评分术前与术后3、6、12、18个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髓芯减压联合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ONFH(SteinbergⅠ期和Ⅱ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的推拿和牵引治疗每周为2次,中频治疗仪治疗为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试验组中,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6例。对照组中,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桡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经验。方法:38例桡神经损伤(创伤)根据损伤类型和时间,采用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术、神经移植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10a。单纯损伤21例,优良率85.7%;复合损伤17例,优良率64.7%。起病后24h内修复7例,优良率85.7%;1~3个月内修复25例,优良率84%;4~6个月内修复3例,优良率66.7%;7~12个月内修复2例,12个月以上修复1例,功能恢复均未达优良。行神经松解术19例,优良率84.2%;神经吻合术ll例,优良率72.7%;神经移植术8例,优良率76.6%。结论:桡神经损伤应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是可取得满意疗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2枚空心螺钉内支撑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25例(29髋)。结果:术后3个月以上随访,28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陷较治疗前有轻度加重,有效率为96.5%。结论:小切口减压植骨支撑术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能预防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对43例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并随访1月。结果临床痊愈36例,占83.7%;好转6例.占14.O%;无效1例。占2.3%。结论:腰椎旁神经阻滞是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比较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带锁钢板(ACLP)治疗下颈椎损伤的效果。方法:在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后应用ACLP进行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17例。结果:17例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并在4~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17例中1例钢板固定位置偏斜,2例共3处螺钉位于椎间隙内,余无1例出现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结论:用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植骨的融合程度较高;同时ACLP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