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怀战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7):25-26
为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猪群健康水平,全面保障猪群生物安全,切实提高猪群的综合生产能力。在全面分析规模化养猪场抗体监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规模化养猪场中抗体监测的意义,为促进猪场规模化生产、规范化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5.
规模猪场主要疫病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了杭州市 2 4个规模猪场 91 1份血清中的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 )抗体效价。结果表明 :规模猪场猪瘟免疫效果较好 ,免疫合格率达 85 6 % ,其中母猪免疫合格率 (92 6 % )高于种猪 (78 2 % )和肥育猪(62 4% ) ;猪伪狂犬病抗体阳性场达 2 0个 ,猪抗体阳性率为 40 0 7% ,其中母猪为 50 2 4 % ;猪蓝耳病抗体阳性血清数为 362份 ,占 39 74% ,其中 ,种猪最高 ,为 50 6 % ,其余依次为肥育猪 (48 3 % )和母猪 (35 4% ) ,猪蓝耳病抗体阳性场数为 1 7个 ,占 70 83 %。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通过对规模猪场猪瘟流行情况的调查发现,规模猪场的猪瘟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并且呈现新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在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无规律的散发性流行,自然病例中常见病理变化不典型、临床症状轻微的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出现持续性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以及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目前,对于猪瘟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接种猪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因此,笔者开展湖南省规模猪场的猪瘟免疫情况调查研究,对猪场的猪瘟免疫效果、猪群的整体免疫保护水平和抗感染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为湖南省规模猪场的猪瘟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8.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规模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是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天然宿主和感染后唯一的散毒动物并终身带毒排毒〔1〕。据报道,PRV会侵害免疫系统〔2〕,导致猪的免疫应答低甚至失败,严重影响猪群免疫效果,同时也是造成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的原因之一〔3〕,因此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和净化关系到整个猪群其 相似文献
9.
10.
11.
1999年,我站对七个乡镇的89个规模猪场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共检测公母猪血清577头份,各场的种猪受检率在20%-30%之司。检测用诊断液为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抗原,由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批号为990521,每批检测均设阳性、阴性、稀释液对照,在对照合格前提下,观察被检血清中抗猪瘟抗体效价,以1:64为免疫合格。检测结果如下:猪瘟抗体效价在1:64以上的猪444头,占总检测数的76.95%(合格率)。各个猪场的猪瘟抗体合格率相关悬殊,合格率为100%的仅21个场,合格率在50%以下的有22个场(其…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防治猪瘟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进行,对猪场仔猪猪瘟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监测,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很有必要。在7、14、21、28、35、42、49、56、63日龄,对试验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得到猪瘟抗体的消长规律以及猪群抗体离散度并加以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该试验猪场的2个分场的猪瘟免疫程序一免时间并不合适,应该进行调整,分别推后至37日龄和33日龄。通过对猪场猪瘟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有助于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调整,提高猪场猪瘟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流行规律及血清驯化效果,对某规模猪场种猪群进行了PRRS血清驯化,在血清驯化后每半年抽样共采集7批次210份血清进行了PRRS-ELISA检测。结果表明:PRRS血清驯化后,该猪场种猪群获得稳定且相对一致的PRRS抗体水平,同时也提升了种猪群的繁殖性能,但此状况只维持了约2年的时间。本研究为制定规模猪场PRRS的防控策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喜荣;张鑫杰;薛少华;吕紫欣;邱飞铭;蒙宁;陈瑶;戴爱玲 《福建畜牧兽医》2024,(3):18-22
为了揭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水平在免疫猪群与非免疫猪群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取福建省龙岩市两个规模相似的自繁自养猪场,其中一个场免疫国内某厂家的TJM-F92株,另一个场不进行免疫。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两个场不同周龄的商品猪进行PRRS抗体检测及分析,通过RT-PCR方法对临床样品中检测到的两株PRRSV的ORF5基因进行测序,并结合参考株进行序列分析。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未免疫场248份血清中PRRS抗体阳性率从4周龄的70.0%下降至10周龄的26.7%,14周龄后抗体阳性率开始上升直至18周龄,保持在97.1%~100%;免疫场170份血清中未免疫的2周龄抗体水平较高,阳性率为100%,免疫后除6周龄、8周龄、10周龄分别为80%、70%、90%,其他周龄均为100%。ORF5基因遗传演化分析表明,免疫场检出毒株为HP-PRRSV,与HP-PRRSV(JXA1、HuN4等)、疫苗株HP-PRRSV TJM-F92等的同源性为70.5%~93.8%,并与JXA1、HuN4等处于同一小分支。未免疫场检出毒株与PRRSV NADC30株同源性为87.2%,属于NADC30-like分支。因此,当发现PRRS抗体阳性率较低、出现个别S/P值高且离散度大时,猪场要立刻采取处理措施预防因PRRSV感染而引起的继发感染。表明抗体定期监测在疫苗免疫场和阳性稳定场PRRS防控上可发挥有效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受近年来的环保、疫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散养户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规模猪场在我国养猪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整体促进了养猪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虽然猪场密度降低有利于疫病防控,但一些猪场距离现代化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和疫病净化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一些规模猪场由于缺乏完善的实验室监测体系,无法确保猪群特别是核心母猪群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猪伪狂犬抗体ELISA方法对山东日照市8家猪场的240份血清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合格样品195份,合格率81.25%,说明猪伪狂犬的抗体水平检测合格率均在80%以上,能为猪群提供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贵阳市花溪区猪群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免疫水平情况,2014年对花溪区15个规模猪场随机采集958份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5个规模场的958份血清,免疫抗体合格数为798份,合格率为83.30%。结果表明贵阳市花溪区猪蓝耳病抗体免疫状况较为良好,有效地控制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隋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9.
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和呼吸障碍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热、厌食,妊娠母猪后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因为一些病猪耳朵发紫,所以称"蓝耳病"。猪只接种蓝耳病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借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相似文献
20.
猪O型口蹄疫(FMD)、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猪瘟(CSF)三种疫病都是当前国家强制免疫的猪重大疾病,危害极大,其免疫预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摸清我县规模猪场中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抗体水平和免疫状况,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措施,我们抽查检测了28个规模猪场184份血清中的口蹄疫、猪瘟及猪蓝耳病抗体,并对其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及保护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提高猪三种疫病免疫抗体的措施,以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