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不只危害牛羊健康,还威胁人类健康,应对该病高度重视。虽然布鲁氏菌病的致死率不高,但其病程漫长,对牛羊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饲养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提高防疫水平和饲养技术,减少牛羊患病的概率,保障牛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棘球蚴病也叫囊虫病或包虫病,俗称肝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狗的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肝脏、肺脏以及其它器官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人畜共患疾病,又被称为寄生虫癌症。包虫病的流行受到当地社会、民族、生态地理和风俗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病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青海省是狗肝包虫病的重要发生区域。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很多农民牧民会饲养犬科类动物看家护院,放牧过程中驱赶羊群和牛群。由于牛羊是该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牛羊发病后常常会将幼虫传染给狗,最终导致狗发病。笔者主要就一起狗肝包虫病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牛羊饲养量不断增加,牛羊在饲养中也会出现很多疾病,其中牛羊布鲁氏菌病是当前牛羊饲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本文就通过对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明确其病发因素,并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降低牛羊饲养中该病症的发病率,提升牛羊饲养质量,这样不仅能够为饲养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也能为人类健康和正常的生活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牛羊瘤胃酸中毒现象在饲养牛羊时经常发生,其已成为牛羊间的流行病。该病与用精细饲料喂养牛羊有着直接关联,所摄入的精细饲料不能被牛羊所直接消化,致使其堆积在牛羊的胃部,与体内胃酸产生化学反应产生乳酸,从而影响到牛羊的胃功能。该病致死率极高,牛羊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难忍、严重者将脱水休克。我国基层兽医需明确了解该疾病的背后成因及其应对方法,提升牛羊存活率,推动我国畜牧业的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5.
羊痘病是羊生长过程中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对饲养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高的特点,患该病的羊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该病目前已被我国划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只能通过扑杀病羊来阻止疫情的传播。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羊痘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及诊断治疗,提出预防该病的防控措施,以期降低羊饲养管理中羊痘病的发病率,减少我国养羊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的高接触性、高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在牛羊养殖中十分常见,牛羊患病后会影响其生殖功能,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会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本文针对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牛羊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疾病对牛羊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同时也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牛羊养殖的规模化发展,牛羊布病的流行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对人的危害性明显增加。为此,应该做好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做好该病的宣传工作、重视该疾病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病,必须及时上报,采取科学的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人畜共患疾病,主要感染偶蹄类动物。该种疾病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对畜牧业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牛是该种疾病主要危害的动物之一,最近几年随着各个地区牛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牛羊口蹄疫呈现高发趋势,做好该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羊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会引起家畜繁殖障碍、关节炎等症状。布鲁氏菌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会影响牛羊的健康生长,进而对我国养殖经济造成一定危害。文章从布鲁氏菌病的病原特点、诊断技术和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探究有效的防控布鲁氏菌病的方法以及牛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牛羊焦虫病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相关的病原体寄生于牛羊血浆中及红细胞内外而引起。临床以高热、体表淋巴结肿大、消瘦和贫血为特征。该病的流行与传播与蜱的出没、蚊虫的活动相关,一般发生在温暖的夏秋季节较多;遇到应激因素,例如,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寒冷或其他疾病感染等也可在其他季节暴发。新购进牛羊易暴发。治疗不及时,可能畜群全军覆没。此病危害很大,新购进牛羊户应密切关注此病。笔者多年来遇到新购进牛羊发生焦虫病及附红细胞体病40起,病畜850只,经过治疗后,死亡80只,病愈770只,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羊棘球蚴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在我国西北放牧地区,羊棘球蚴病的发病率极高,农牧民感染该种疾病的几率也十分高。羊棘球蚴病属于体内寄生虫病,该种疾病又被称为包虫病,棘球蚴能够寄生在牛、羊等动物的肝脏、肺脏、脾脏中,从而造成动物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成熟的棘球蚴以孕节片形式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孕节片中含有大量虫卵,健康羊接触到被虫卵污染的牧草、饲料、饲养用具、饮用水之后,虫卵通过消化道进入机体,导致患病。  相似文献   

12.
<正>牛羊肝蛭病又称牛羊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慢性及营养障碍性寄生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之一。根据《施甸县畜禽疫病志》记载,该病在我县不同海拔、不同地域都有分布。尤其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散养牧区有低洼、潮湿沼泽的地方。牛羊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区对牛羊屠宰的检验,重点是放在宰前,这一点我们在多年的牛羊检验体会最为深刻。1牛羊屠宰检验的原则⑴检验重点应放在控制烈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上。做到有宰必检,分别处理,盖章出场;⑵凡是牛羊进入屠宰场之前,检疫员必须检查三证(动物检疫合格证,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非疫区证明书),凭三证齐全的,方可入场;⑶检疫员对宰前牛羊的要进行进检疫,登记签证,发现病畜的,隔离观察或急宰处理,隔离饲养的要给饮水和饲料,饲养管理员要及时观察体状与对栏舍要定期消毒等必要的卫生防疫措施;⑷宰后主要抓有宰必检和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山东省威海市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基线,分析人畜间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查找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风险因素,为该地区布鲁氏菌病防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两级采样策略,选择牛羊群和选定群体中的个体,采集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档案查阅等方式,分析人畜布鲁氏菌病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因素。[结果] 在牛群中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羊群布鲁氏菌病表观群体流行率为0.48%(95%CI:0.10%~0.86%),个体表观流行率为0.41%(95%CI:0.33%~0.49%)。[结论] 威海市家畜布鲁氏菌病净化效果较好,疫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羊饲养户跨地区调入活羊时不申报落地检疫,未隔离就混群饲养,是导致布鲁氏菌病传入的主要风险因素;多途径接触发病动物、产品及污染物是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主要原因。需持续通过定期监测、禁止免疫、控制流通、强化监督等综合防控策略来净化和根除该病;应继续加强有关布鲁氏菌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牛羊屠宰加工人员等风险人群的风险防患和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布鲁氏菌病传入以及感染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牛羊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牛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满足消费者对牛羊肉制品需求的同时,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概率也呈现增加趋势。该病是牛羊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和感染率高的特点,不仅对牛羊养殖业构成威胁,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全面了解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该病的传播和扩散,推动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疾病,对于该病的诊断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临床诊断和病理特点能够进行初步诊断,依靠实验室诊断可确诊。布氏杆菌病预防重于治疗,应该采取加强饲养和消毒管理、免疫接种、加强检疫等综合性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7.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通常被称为布病。在实际生产中,牛羊养殖业者是布病的高发人群,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1深入了解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在饲养牛羊之前,牛羊养殖业者要全面掌握牛羊易感染疫病情况,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防控政策,便于在实际养殖中做好防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市场上肉制品的大量需求,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而在牛羊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牛羊疾病,危害牛羊健康,进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且人畜共患的恶性传染病。笔者分析了在牛羊养殖过程中防治布病的措施,以求在今后牛羊养殖的过程中提高对此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牛羊布病)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为了让牧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牛羊布病,从而有效做好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以牛羊布病为研究对象,以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为个例,开展1次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针对此次调查提出加大牛羊布病的宣传力度,提高牛羊饲养管理水平,加大牛羊布病监测经费投入等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近20年来,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牛羊养殖业的发展速度迅猛。然而,由于规模化的大量引种、舍内饲养密度加大、饲养管理不科学、卫生防疫制度和隔离措施的不规范,致使各种疫病(特别是传染性疫病)流行,严重影响我国牛羊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牛羊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近几年新增疫病不少,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对疾病的控制也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