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2012~2014年,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900份、羊血清115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血清阳性34份,阳性率为3.78%,羊血清阳性105份,阳性率为9.13%。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2013-2017间,逐年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1600份、羊血清246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血清阳性146份,阳性率为9.13%,羊血清阳性292份,阳性率为11.87%。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有逐年上升趋势。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羊、牛等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临床病理特征为流产、肺炎、肠炎、多发性关  相似文献   

3.
2012-2015年间,为掌握共和县牛羊衣原体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牛血清1200份、羊血清1650份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检出牛阳性血清99份,阳性率为8.25%,羊阳性血清216份,阳性率为13.09%。结果表明共和地区牛羊群中有衣原体病感染,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海北四县的1223份羊血清、1410份牛血清,进行了衣原体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出阳性羊血清91份,阳性率为7.44%,阳性牛血清35份,阳性率为2.48%。结果表明环湖海北州境内牛羊衣原体分布地区广,感染率高,是引起牛羊流产危害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实验(IHA)对来自青海省门源县东部地区的200份牛血清、200份羊血清进行了衣原体间接血凝抗体试验的检测。结果检出:牛阳性血清16份,血清阳性率为8.0%;羊阳性血清35份,血清阳性率为17.5%;说明在该县东西部地区的牛羊群中存在衣原体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布鲁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病是造成海晏县放牧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率和阳性率在2011-2014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对布病阳性牛羊进行淘汰扑杀处理,藏羊血清阳性率降为零,但牦牛仍然徘徊在5%左右。目前海晏县藏羊流产主要由衣原体引起,牦牛为2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建议对牦牛进行布病、衣原体2种疫苗注射,藏羊进行衣原体疫苗注射;要求对布病血清阳性牦牛淘汰扑杀适当给予补偿,供种场牛羊进行衣原体病检测,阳性种畜淘汰处理,不得供种销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送检的牛羊血样进行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与竞争ELISA两种方法分别对来自某养殖场的40份疑似布氏杆菌病的牛血样、10份学生用实验牛血样及16份羊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40份疑似布病牛血清均为布病双阳性,10份实验用牛的血清均为布病双阴性,16份羊血清有6份为双阳性。该检测结果将为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几年贵州省各地区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及与温度、海拔高度等环境地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9个地州市采集4 058份(牛1 932份,羊2 126份)血清样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血清阳性检出率,牛为14.44%,羊为3.77%;试验管凝集试验的血清阳性检出率,牛为7.66%,羊为3.17%。与后者相比,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牛、羊血清的敏感性均为100%,对牛血清的特异性为92.66%,符合率为93.22%;而对羊血清的特异性为99.37%,符合率为99.39%。对不同饲养方式牛羊布氏杆菌感染阳性率进行比较,总体趋势表现为牛: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农村散养户;羊:规模养殖场>农村散养户>养殖小区。通过偏相关分析环境因子与布氏杆菌感染阳性率关系为年平均温度与布氏杆菌感染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海拔高度与布氏杆菌感染抗体阳性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2012-2016年,采用逐年应用间接法(3ABC-I-ELISA)试验对牛血清680份、羊血清680份进行了口蹄疫自然感染检测,以期掌握青海共和县口蹄疫自然感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检出牛血清阳性69份,阳性率为10.15%;羊血清阳性52份,阳性率为7.65%。  相似文献   

10.
用试管凝集法(SAT)、间接血凝抑制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方法,对来自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镇某奶牛场发生过流产群的95份奶牛血清,进行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1份,衣原体阳性血清15份,弓形虫阳性血清2份,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05%、15.79%和2.11%。初步说明引起该牛场流产的病因为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及弓形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贵州省内838份牛血清、515份羊血清进行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抗体阳性牛血清24份,阳性率为2.86%,牛群阳性率为39.13%;抗体阳性羊血清186份,阳性率为36.12%,羊群阳性率为89.47%。调查表明贵州省部分牛群和羊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地区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虎红平板凝集法和试管凝集实验对2014~2015年采的1746份牛、羊血清进行布氏杆菌血清抗体的检测,受检的232份牛血清,检出1份阳性,阳性率为0.43%,3份可疑血清。受检的1514份羊血清,检出4份阳性,阳性率为0.26%,9份可疑血清。但经试管凝集实验进行验证试验未检出阳性血清,说明我国对布氏杆菌病采取的监测净化防控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笔者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青海省湟中县绵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进行了调查,共检测400份生产母羊血清,检出阳性样品3份,阳性率0.75%。其中,检测上新庄镇的羊血清140份,阳性0份,阳性率为0;检测大才乡的羊血清100份,阳性3份,阳性率3%;检测田家寨镇的羊血清60份,阳性0份,阳性率为0;检测海子沟乡的羊血清100份,阳性0份,阳性率为0。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实验室病原分离、血清学检测技术对西昌市某规模化奶牛场流产牛进行衣原体、布氏杆菌病原分离及血清学检查。结果表明,西昌市奶牛场以孕牛流产、早产、死产、干尸化胎、胎衣不下等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与衣原体和布氏杆菌混合感染有关。采集病料分离出3株衣原体,5株布氏杆菌;从7个牛群集血清97份血清,阳性率为:衣原体病22.68%,布病47.43%,两病均阳性者13.40%。  相似文献   

15.
用琥红平板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对498份牛血清分别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9.2%和6.6%;对1059份羊血清分别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37.1%和5.4%。结果表明,本次从牛羊血清样品中检出了较高的衣原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海南州5县的1202份牛血清和1732份羊血清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牛阳性血清91份,阳性率为7.6%,羊阳性血清63份,阳性率为3.6%。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两个种畜场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方法,对我省发生流产的一个种羊场和一个种猪场送检的各20份血清,作布氏杆菌病检查,结果:19份流产羊血清判为阴性,l份为可疑:20份流产猪血清,2份阳性,阳性率达l0%(2/20)。表明:感染布病是猪场发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没有查出血清学阳性羊,据资料显示羊布病检出率较低,所以不能排除羊场感染布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青海民和县3个种羊场饲养的448只种羊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试验结果发现,检出衣原体病阳性血清26份,阳性率为5.8%;不同品种的羊均有感染,检测小尾寒羊血清141份,检出阳性7份,阳性率为5.0%;检测陶赛特羊血清307份,检出阳性19份,阳性率为6.2%。  相似文献   

19.
2020年采集青海省刚察县、门源县、乌兰县、海晏县部分地区流产母羊血液,分离血清进行了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的检测,结果显示,183份样品中,布氏杆菌病阳性6份,阳性率3.28%;衣原体阳性10份,阳性率5.46%;弓形虫阳性1份,阳性率0.55%。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海西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牛羊流产现象也伴随多发,给牧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调查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在青海省海西州畜群中的整体流行状况,了解海西州牛羊流产多发的主要病因,对海西州31个乡镇97个牧业村的空怀牛羊群随机抽样,集中采血,分离血清,共分离牛羊血清共14114份,其中羊血清12620份,牛血清1494份。分别采用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弓形虫快速检测卡对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进行抗体检测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羊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56%、8.7%、0.11%;牛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69/1494)、5.8%(74/1494)、9.9%(87/1494),其中有15头牛同时检测到上述3种病原的抗体。海西州空怀羊群中衣原体阳性率最高,可能是导致羊流产的主要病因;空怀牛群中3种病原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感染,流产病因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