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1~28周龄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猪,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脑炎,因此该病又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猪副嗜血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与其他病毒、细菌共同作用致病性更强.猪感染此病后病程复杂、死亡率高、治疗困难、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2.
正(一)发病情况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的逐渐升高,空气湿度的加大,猪群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将会随之而上升,在猪群感染细菌性疾病发病率上升季节,养猪场户则更应警惕保育仔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危害。猪副嗜血杆菌一般最易感染2周龄到4月龄的仔猪和育成猪,且主要在仔猪断奶前后和仔猪保育阶段发病较为普遍,通常5~8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可达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由于在临床上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了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3.
正猪副嗜血杆菌病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主要传染病,临床上以关节炎与多发性浆膜炎为主要特征。养猪技术的革新提高了畜群的健康水平,但是新型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使该病日渐流行,危害越来越严重。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是条件性致病菌,保育饲养阶段容易发病,尤以4~9周龄最易感,发病率一般在15%~20%,严重时可达40%。发病后期可使大量感染仔猪转成僵猪,死亡率可达50%左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作为一种机会菌种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圆环2型病毒(PCV-2)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的情况下危害较大,主要影响从2周龄到16周龄的猪,特别是5~8周龄的保阶段的猪,发病率通常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左右。为了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解,笔者主要从其病原形态、血清学、基因型、流行状况、疫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泛嗜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8周龄的保育猪,病死率高。猪圆环病毒病是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危害保育猪和育肥前期的猪,发病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目前,猪场由于集约化养殖,经常出现细菌病和病毒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使病原体多元化,临床症状复杂化,尤其当环境恶劣、管理不当、各种应激以及疾病  相似文献   

6.
进入秋冬季节,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和空气湿度的加大,其猪群感染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将会随之而上升,在猪群感染细菌性疾病发病率上升季节,养猪场户则更应警惕保育仔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危害。猪副嗜血杆菌一般最易感染2周龄到4月龄的仔猪和育成猪,且主要在仔猪断奶前后和仔猪保育阶段发病较为普遍,通常5~8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可达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1]。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危害2周龄~4月龄的青年猪,特别是断乳前后和保育期的仔猪多发。通常见于5~8周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该菌属条件性致病菌,当猪抵抗力下降时,病原可大量繁殖引起发病。1流行特点副猪嗜血杆菌病只感染猪,病猪和带菌猪是传染源,本病一般通过呼吸系统,也可通过消化系统传染。2周龄到2月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以5~8周龄断奶前后猪和保育阶段的猪发病较多,发病率一般在10%~15%不等,致死率约为50%,当混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 引起猪的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生,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近10年来此病在规模化猪场的感染率和所致的死亡率日益增高,已为危害养猪业较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8周龄仔猪和保育猪,也可感染2~4周龄生长育肥猪,发病率达10%~50%,严重时病死率高达50%,是近几年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该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临床特征
  副猪嗜血杆菌为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的主要成员。副猪嗜血杆菌可使2周龄到4月龄的猪感染发病,尤其是5周龄至8周龄断奶前后猪和保育阶段猪感染较常见。病猪高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跛行和被毛粗乱。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副嗜血杆菌(HPS)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目前在规模化猪场多见,且主要危害4~9周龄的仔猪,发病率通常在10%~2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30%以上,特别是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为了促进养猪业经济效益提升,做好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免疫很关键,在此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诊断和免疫试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临床上病猪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都已分离出副猪嗜血杆菌,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病常发生于断奶前后和保育舍阶段的猪,最常感染5~8周龄的猪,发病率通常可达50%。2013年4月某猪场发生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观察,并结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病程多为慢性经过。主要疾病是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发病日龄在哺乳阶段和保育阶段(3-10周龄);发病率正在逐步增加。副猪嗜血杆菌有很多血清型,其中4型和5型流行最广,但也有不能分型的菌株(15.2%-41%),基因型11个(A、B、C、D、E、F、G、H、I、J、K);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广泛存在。副猪嗜血杆菌对散养和规模养猪危害很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副猪嗜血杆菌是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中的常见细菌,该病也称格拉泽氏病。该病目前在集约化养猪场呈多发趋势,主要危害5~8周龄的仔猪,发病率通常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30%以上,危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在环境卫生差、气候突变、饲养密度过大和氨气超标等恶性条件刺激下会增加发病的机率。副猪嗜血杆菌病一般发生在规模化养猪场,常感染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副猪嗜血杆菌病通常由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由交易而感染。母猪在感染猪群中是副猪嗜血杆菌的携带者和传染源,可直接传染仔猪,5-6周龄的仔猪多发。  相似文献   

17.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哺乳阶段、保育阶段猪群高发的一种典型应激性疾病,主要危害4~8周龄的断奶仔猪,10周龄以后感染通常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9,(6)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又称革拉塞氏病(Glasser's disease),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肿为特征病变,发病率15%~90%,主要危害2~28周龄仔猪和生长猪,特别是5~8周龄保育猪,可引发较为严重的身体多部位疾病[1],已成为当前对我国猪场断奶仔猪和保育猪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疫病之一。副猪嗜血杆菌具有条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猪革拉泽氏病。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副猪嗜血杆菌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20.
正副猪嗜血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反应引起的仔猪散发性疾病,如今证实是感染了副猪嗜血杆菌所致。目前我国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血清型以4型、5型和13型为主,其次为血清12型和14型,但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散养户逐渐被淘汰,一些规模化、标准化猪场随之而来。在标准化猪场此病少发,但在场内建设、管理低下的规模养殖场,此病屡见不鲜,危害日渐严重。正常情况下,猪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