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云南省昌宁县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2015年以昌宁县养猪示范基地、规模户、公猪站为对象,采集7个乡镇115家养猪场的2 943头种猪血液,用ELISA法分别检测了感染抗体和免疫抗体。结果表明:昌宁县种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78.70%,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79%;种母猪的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0.30%,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84%;种公猪的免疫抗体阳性率为60.34%,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22%,猪场伪狂犬病的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昌宁县猪群伪狂犬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7,(1)
为了解富源县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效果,从富源县的10个规模化养猪场和5个散养户中随机采取560份猪血清,应用ELISA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这15个猪场总的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是88.21%。从猪场方面来看,1号猪场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94%,从猪的类别来看,公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4.74%,从不同的饲养模式来看,规模化饲养的抗体水平比散养户要高。从整体检测结果来看,部分猪场的免疫效果不好,应该加强免疫,调整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方法,试验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来自宁夏灵武地区某种猪场的临床血清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的病原诊断。结果表明:在哺乳仔猪、保育猪、母猪及种公猪中均检测出PRV、PCV-2阳性个体,PCV-2的阳性率达87.5%,PRV的阳性率为12.5%,但未检测出PPV。临床样品主要为PCV-2和PRV混合感染,阳性率达45.3%,其中1头主要采精的长白种猪携带有PCV-2和PRV。因此,推断该场仔猪发病可能与种公猪的带毒有关,建议该场仔猪全群免疫,同时对感染与带毒种猪群进行净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陆良县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分布、流行情况,从2009年到2011年3年间对全县的生猪进行随机采集未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血清样品552头(份),应用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血清109份,阳性率达19.75%。其中,规模场阳性率为22.39%,散养户阳性率为15.93%,血清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检测结果为该县的养猪场制定了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龙岩地区9个猪场共35 107份血清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各场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8.77%(6 350/8 061);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91.00%(6 645/7 303);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极低,平均为0.03%(2/7 086);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81.33%(1 311/1 612);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9.06%(2 645/2 970);存在弓形虫感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09%(411/8 075)。各阶段猪群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为生产母猪83.46%(888/1 064),最低为后备公猪66.00%(66/100);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后备母猪最高为93.06%(5 445/5 851),最低为肥育猪53.37%(87/163);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极低,只检出后备母猪野毒抗体阳性2头;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为生产母猪92.93%(552/594),肥育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分别为78.72%(74/94)、76.92%(30/39)、72.55%(592/816);各阶段猪群调查显示,种猪群的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普遍都较高,平均达89%以上;各阶段猪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为生产公猪7.75%(10/129),最低为后备公猪0.88%(1/114)。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2019年陕西省规模化猪场中口蹄疫(FMD)、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CSF)、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PR)的免疫状况及病原感染情况,采用间接ELISA对送检的20 233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采用PCR/RT-PCR方法对送检的1 633份病料样品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口蹄疫抗体的5 154份血清样品中(4 089份免疫血清,1 065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76.69%,感染率为42.25%;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的6 259份血清样品中(5 516份免疫血清,743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5.06%,感染率为28.26%;检测猪瘟抗体的5 165份血清样品中(4 881份免疫血清,284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8.10%,感染率为47.89%;检测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的3 142份血清样品中(2 810份免疫血清,332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84.23%,感染率为21.69%;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的513份血清样品中(420份免疫血清,93份未免疫血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95%,感染率为88.17%。检测猪瘟病毒的328份病料中,阳性率为9.45%;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的218份病料中,阳性率为14.23%;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654份病料中,阳性率为10.86%;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144份病料中,阳性率为2.78%;检测口蹄疫病毒的226份病料中,阳性率为0.44%。通过对5种常见病原和抗体的检测,为陕西省猪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6,(5)
为了解新疆北疆地区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的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免疫抗体水平及PCV2野毒感染情况,试验从北疆地区的18个规模化猪场中采集血样984份,检出免疫抗体阳性个体902份,占91.67%。18个试验猪场中有11个猪场的抗体阳性率在90%以上,占61.11%,免疫抗体阳性率超过85%的猪场有17个;种公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8.78%。研究结果表明:北疆地区的猪圆环病毒2型免疫抗体阳性率较高,整体免疫水平较好,但也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野毒感染或免疫失败的情况;0~30 d仔猪的免疫抗体阳性率虽然较高,但有随日龄增大而免疫水平下降的趋势。希望试验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对养猪企业的生产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疆地区2020年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抗体水平,选择新疆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针对不同日龄段的猪采集血清样品333份,采用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抗体检测分析。结果发现,2020年新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7.78%(259/333),平均抗体阳性率符合国家标准。但各猪场免疫效果参差不齐,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A场,阳性率达100.00%;阳性率最低的为C场,仅48.78%,低于(70%)的国家标准。不同日龄段的猪抗体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抗体阳性率最高为种公猪,达96.30%;而保育阶段猪抗体水平最低,仅有47.92%,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福贡县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2012~2015年,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全县7个乡(镇)97个村(场)786份农村散养户猪血清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出阳性血清463份,平均阳性率为58.90%(463/786),变化范围为37.94%~78.26%,PCV-2在不同畜别间均可交叉感染,母猪感染率显著高于公猪(P0.05)。结果表明:福贡县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较为严重,建议在今后防治工作中将此病列入福贡县防治规划,做好猪圆环病毒2型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防控由精液垂直传播的病毒病,采用RT-PCR/PCR技术对广西15个中小规模种猪场共248份公猪精液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等5种与猪繁殖障碍有关的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广西部分中小规模种猪场种公猪精液中垂直传播病带毒严重,PRRSV检出率最高,达48.39%(120/248),其次依次为PPV占42.34%(105/248),CSFV占16.94%(42/248),PRV占5.24%(13/248),PCV-2占3.23%(8/248);存在二重、三重和四重混合感染。二重感染中以PRRSV+PPV最为严重,检出率达14.92%(37/248);三重感染以PRRSV+PPV+CSFV检出率最高,达到5.65%(14/248)。检测结果表明部分种猪场公猪精液中垂直传播病带毒情况严重,PRRSV仍然是危害养猪生产的头号大敌,PPV带毒率的迅速升高值得重视。整顿公猪精液市场,加强检疫,淘汰健康带毒猪,搞好种公猪疫病的净化,是控制垂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云南省永德县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以永德县养猪示范基地、散养户、公猪站为对象,采集2个乡镇229头种母猪血液和30头种公猪精液,采用ELISA和PCR方法分别检测猪伪狂犬病毒gB免疫抗体、gE感染抗体和病原。结果表明永德县种公猪伪犬病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种母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阳性率为53.28%,感染抗体阳性率为3.06%,为永德县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方法对全县14个县级以上规模猪场、六个乡镇的33个散养户共260份未免猪圆环病毒2型血样用ELI SA试验方法进行感染抗体检测及调查。结果260份猪血清样品,阳性数225份,阳性率86.5%;对合肥华杰畜禽有限公司圆环病毒2型未免场作圆环病毒2型感染血清横断面调查结果:种公猪血清数5、检验数5、阳性数5、阳性率100%;种母猪血清数5、检验数5、续阳性数5、阳性率100%;后备母猪血清数5、检验数5、阳性数5、阳性率100%;产房仔猪血清数5、检验数5、阳性数5、阳性率100%;断奶仔猪血清数5、检验数5、阳性数5、阳性率100%;生长中猪血清数20、检验数20、阳性数18、阳性率90%;育肥猪血清数5、检验数5、阳性数5、阳性率100%。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已广泛分布全县各乡镇、各类型养殖场(户)、各层次的猪群(只)中,且感染率高、感染面广,呈地方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此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规模化猪场的1498份猪血清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猪日本乙型脑炎(JE)、猪瘟(HC)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9.0%(156/226);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9.9%(175/219)、87.2%(191/219)和74.8%(217/29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58.8%(67/114),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达61.5%(150/244);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6.7%(98/147)。结果表明,引起繁殖障碍的疾病中,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较好;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效果较差,并与猪圆环病毒病困扰某些猪场。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应用PCR技术,2006年对广西11个猪场的公猪精液235头份进行猪伪狂犬病(PRV)、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小病毒(PPV)混合感染情况的检测。结果,235份样品中PRV阳性率为5.53%,PCV2阳性率为17.02%,PPV阳性率为13.62%;PRV与PCV2、PPV均存在不同的混合感染现象。结果表明,我区公猪精液PRV、PCV2和PRV带毒情况比较严重,成为当前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规模场猪群发病的主要原因,这将为今后种猪场对PRV、PCV2和PRV的控制与净化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2.019年新疆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水平,本试验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法对采自5家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猪的338份血清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0.71%(239/338),刚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70%),平均S/P值为1.69,各猪场间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水平差异显著。各日龄段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在26%~92%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保育猪平均阳性率最低(26.56%),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0%),只有经产母猪、后备猪和育肥猪的猪群抗体阳性率在70%以上。表明在新疆地区5个规模化化猪场中,有3个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未能达到国家标准(70%),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种公猪平均阳性率低于国家标准,需加强免疫防控。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新疆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防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云南楚雄地区某中小规模猪场的疫苗接种情况及免疫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集云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100头母猪的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75%,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为100%,猪伪狂犬病毒gB抗体阳性率为100%,猪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5%。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支原体、猪伪狂犬病毒gB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国家标准(>70%),免疫抗体水平均合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临汾市某县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瘟病毒(CSFV)的抗体水平.方法分别从该县的企业、散户、大户的猪只中采集血清186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PCV2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3.33%,CSFV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4.83%.结论该县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严重,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偏低,与猪瘟疫苗使用不当、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乌鲁木齐市动物疾控中心门诊接诊的猪病病例中随机挑取了10份病料,根据畜主叙述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变化,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病料样品进行了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瘟病毒(CSFV)与猪细小病毒(PPV)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PRRSV阳性率60%,PCV2阳性率80%,CSFV与PPV全为阴性,猪蓝耳病(PRRS)和猪Ⅱ型圆环病毒病(PCVD)混合感染率60%,本试验为乌鲁木齐市猪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种猪群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净化控制措施,通过对种猪群实施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免疫(基础免疫2次,以后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检测(基础免疫前、二免后20d和二免后3个月、加强免疫后3个月分别采集前腔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PCV-2抗体、猪瘟抗体,PCR方法检测PCV-2核酸),淘汰加强免疫后PCV-2核酸仍为阳性的种猪,结合分析母猪PCV-2疫苗免疫前后繁殖性能的差异。为期1年净化措施实施的结果显示,种猪群的PCV-2核酸阳性率从33.33%显著下降到3.42%,其中后备猪的PCV-2核酸阳性率从39.02%下降到8.57%,种公猪从33.33%下降到0、经产母猪从15.38%下降到1.56%;母猪窝产仔数增加0.52头(P0.05),窝产活仔数增加0.78头(P0.01),窝产木乃伊胎数减少0.3头(P0.01);种猪群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从53.73%提高到83.49%,平均阻断率从43.31%升高到63.46%,与种猪群PCV-2核酸检测阳性率呈现负相关。结果表明,实施免疫、检测、淘汰措施对于种猪群PCVD的净化成效明显,该技术可为规模化猪场开展PCVD的净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猪细小病毒病在武威市凉州区规模化猪场中的流行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随机选择的60个规模化养殖场的782份猪血清进行PPV抗体检测.猪细小病毒在非免疫仔猪、母猪、公猪群体中抗体阳性率依次为37.7%、47.2%、39.6%;母猪、公猪群体中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92%.本次调查,证实武威市凉州区规模化养殖场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较为严重,特别是母猪和公猪的带毒较为严重.建议养殖场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制定合理的净化方案,建立免疫抗体较高的健康免疫猪群,此次调查,为武威市凉州地区猪病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