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增生性回肠炎是集约化猪场的一种常见病,目前,我国对该病尚未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然而,近年来,可能受环境污染严重,气候变化多端,长途运输,饲料密度过高、转换饲料、转栏等应激,及抗生素类添加剂使用不当等因素影响,世界各地对该病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报道逐渐增多.我国已有15% ~ 30%的猪场发生过该病. 猪增生性回肠炎有称坏死性肠炎、增生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猪肠腺瘤等,病原为细胞内劳森菌,是革兰氏阴性菌(用药需有针对性).该菌主要感染6~ 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偶见保育猪和成年公、母猪,侵害其回肠粘膜,使回肠粘膜增厚.  相似文献   

2.
<正>猪回肠炎又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细菌性腹泻疾病,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猪和生长猪、育肥猪,表现为病猪间歇性下痢、排出灰黑色石灰样稀便,有的呈黑色血便,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猪群整齐度差,一般不会引起猪的高死亡率,由于猪只死亡、淘汰以及饲料转化率降低,往往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相对来讲是一种新传染病,感染发病率呈逐  相似文献   

3.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猪小肠腺瘤病、猪回肠炎及坏死性肠炎等,是一种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表现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皮肤苍白和生长速度缓慢等,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育肥猪,偶见成年猪,断奶2月龄的仔猪及种猪也能够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猪回肠炎,又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以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育肥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及后备母猪血痢,使感染猪生长速度减慢,有时引起死亡。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一般不太被在意,因而容易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1发病情况2014年10月,某规模猪场存栏母猪140头,育成猪250头,仔猪220头。猪场猪按免疫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回肠炎或增生性出血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所引致的以回肠黏膜呈现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疾病。回肠炎广泛的发生于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大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我国,从6周龄的保育猪到接近上市的育肥猪均存在感染。12-15周龄为感染高峰。  相似文献   

6.
<正>猪增生性肠炎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也发生于母猪,感染猪群死亡率虽不高,仅有5%~10%,但由于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比正常猪下降17%~40%),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近几年,猪增生性回肠炎发病率上升,应引起养殖生产者重视。  相似文献   

7.
猪回肠炎也称猪增生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局限性肠炎、猪肠腺瘤病等,主要是3~20周龄保育猪或者育肥猪容易发生。病猪主要是小肠部位发生病变,导致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受到影响,从而使其临床上表现出生长发育速度减缓,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下降,并伴有腹泻或者下痢,生产水平降低,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规模养猪场中该病的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因此养猪户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病,是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是细胞内劳索尼亚氏菌,不同的文献资料翻译有所差别,如细胞内劳森氏菌、细胞内劳森菌、细胞内罗松菌、罗森氏菌等。该病也有不同的名称,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该病主要发生于3~12月龄的育肥猪,2月龄以内和1周岁以上的猪不易发病,但也可以感染。近期,笔者治疗了一例该病  相似文献   

9.
猪回肠炎义称猪增生性肠炎或坏死性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目前该病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猪行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海市不同地区lO个规模猪场的猪群进行了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规模猪场的健康猪群中猪增生性肠炎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34%.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猪增生性肠炎抗体阳性率(50%和6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猪群.  相似文献   

11.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猪回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是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或生长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使感染猪生长速度缓慢,猪群均匀度变差,引起猪只死亡、淘汰或饲料转化率降低,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在饲料禁抗和养殖端限抗背景下规模化猪场胞内劳森菌的流行情况,为猪增生性肠炎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该研究运用巢式PCR和间接ELISA方法对饲料禁抗后不同来源的粪便样品和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饲料禁抗背景下,对采自不同猪场695份粪样的巢式PCR检测显示,猪群胞内劳森菌的总体感染率为23.88%,保育猪、肥育猪和种猪感染率分别为16.56%、29.58%和24.63%。对饲料禁抗和饲养期间限抗猪群的跟踪调查结果为,保育猪在30、44、58、72日龄的感染率分别是16.67%、20.00%、50.00%和70.00%;后备母猪的感染率44.44%—66.67%。对338份不同猪场送检血清样品的ELISA检测显示,胞内劳森菌的抗体阳性率为42.6%,不同猪场的阳性率10%—75.90%。上述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规模化猪场胞内劳森菌PCR检测阳性率和ELISA检测的阳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饲料禁抗以及饲养期间限抗的保育猪和后备母猪群跟踪调查的最高感染率分别达70%和66.67%,保育猪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感染率呈明显地升高趋势。因此,在饲料禁抗背景下,规模化猪场应更加重视猪增生性肠炎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回肠炎或增生性出血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所引致的以回肠黏膜呈现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疾病。回肠炎广泛的发生于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大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我国,从6周龄的保育猪到接近上市的育肥猪均存在感  相似文献   

14.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以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发病后患猪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生长速度缓慢等症状。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呈现高发多发态势,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影响生长,降低饲料转化率,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1病原与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5.
<正>猪回肠炎全称为"猪增生性回肠炎(PPE)",其致病原为"胞内劳森菌(LI)"。L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对30g/L溴棕三甲胺(cetrimide)呈高敏,对季铵盐和含碘消毒剂中度敏感,对其它消毒剂低敏或不敏感,所以,发病猪场防疫消毒宜合理选择相宜的消毒剂。LI对某些抗革兰氏阴性菌抗菌素敏感,目前临床上较敏感、较常用的包括"复方青霉素、复方长效磺胺、氨基糖苷类、多西环素"等。1流行病学特点PPE在国内猪场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型及亚临床型回肠炎常发生于传统生产模式连续养殖多年猪场;发病日龄较集中于保育后期、生长猪阶段猪群(3~12月龄),以育肥猪群较高发,其它猪群发病率相对  相似文献   

16.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伟业 《养猪》2007,(3):53-55
猪增生性回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造成感染猪的生长速度减慢,猪群生长均匀度变差,饲料转化率降低,而使猪场损失严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慢性型回肠炎、亚临床型回肠炎和急性出血型回肠炎。  相似文献   

17.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以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发病后患猪食欲明显减退,生长速度缓慢等。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呈现高发多发态势,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影响生长,降低饲料转化率,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8.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断奶后的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多发,尤其以2~3月龄育肥猪发病率最高,并在冬春季节多发。临床上以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为特征,发病后病猪食欲明显减退,生长速度放缓,饲料转化率降低,严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现将某猪场的猪增生性回肠炎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增生性回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食欲下降,皮肤苍白,生长速度缓慢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出血型回肠炎、亚临床型回肠炎和慢性型回肠炎。  相似文献   

20.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I)感染引起的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食欲下降,皮肤苍白等。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出血型回肠炎、亚临床型回肠炎和慢性型回肠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