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不同次数防治花生疮痂病与常规用农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苯迷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花生疮痂病发生初期进行喷施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害并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维开 《农技服务》2014,(12):70-71
用10%苯醚甲环唑WG6000倍液防治梨黑星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梨黑星病初期、中期和流行盛期各喷雾防治一次,不仅经济有效,并具有预防和兼治的双重效果,总体防效达75.54%,流行盛期达80.58%,梨子商品率达91.25%,与对照商品率62.17%相比,提高29.08个百分点,防治挽回损失高达1213.15kg/667m2,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了筛选获得更为有效的水稻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25mL/hm2、300mL/hm2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6.69%与71.37%,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10.4%和12.4%,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的平均防效(71.52%)及增产率(13.1%)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可作为水稻纹枯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4.
苯醚甲环唑防治西葫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西葫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浓度为600倍液,防治效果达60%以上,适宜在西葫芦白粉病发病初期使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6,(2):229-231
为探索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的最佳施药时期,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喷施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效果最好,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大喇叭口期喷施后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都最大,3个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喷施药剂后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鉴于吐丝期植株高大,不便于喷施药剂,所以,建议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玉米大斑病,如果错过了大喇叭口期,可以在玉米吐丝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获得更为有效的水稻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25mL/hm^2、300mL/hm^2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6.69%与71.37%,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10.4^和12.4%,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的平均防效(71.52%)及增产率(13.1%)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可作为水稻纹枯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7.
汪小梅  张锐 《农技服务》2012,(3):300+304
开展了2种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与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破口初期和齐穗时,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按照要求药量用药2次,可以有效地防治稻曲病,降低病穗率,同时增产作用明显,能够作为水稻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措施推广应用。嘉润的防病及增产效果与进口产品相当,且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行军  沈言根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17-2017
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WP对西瓜炭疽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91.2%。苯醚甲环唑10 WP用量1 125 g/hm2对西瓜安全。  相似文献   

9.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西瓜炭疽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代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89-5289
研究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西瓜炭疽病的效果。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是防治西瓜炭疽病的优良药剂,防治效果好,对西瓜安全;在西瓜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用药,施用剂量为900 g/hm2,间隔7~10 d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可有效控制西瓜炭疽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有效成分含量67.5、90.0、112.5 mL/hm2的平均病指分别为22.61、17.98、14.90,平均防效分别为60.32%、68.45%、73.85%,与对照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有效成分90.0 mL/hm2处理在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优于目前生产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能延缓稻叶衰老,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而且安全、有效,可以大面积推广,建议使用剂量有效成分为67.5~90.0 mL/hm2。  相似文献   

11.
以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为供试药剂,对梨黑星病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稀释8000倍药液防治效果好于10000倍和12000倍液,差异显著,防治效果达到96%以上,且与对照相比,不产生药害,是防治梨树黑星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2.
潘以楼  朱桂梅  郭建  肖婷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104-107,12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及其混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并用孙云沛法测定了混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结果表明:氯啶菌酯抑制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2.1793和1.1274μg/mL,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0.6667和0.1041μg/mL。当氯啶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10∶1混配时复配制剂抑制这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CTC最高,增效作用最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试制样品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20%氯啶菌酯+2%苯醚甲环唑)以90~120 g a.i./hm2喷药2~3次对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处理下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密度与产量的最佳配置。【方法】选取3种花育系列花生品种(花育25号、花育33号和花育36号),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1.2×105、1.5×105、1.8×105和2.1×105穴/hm2)处理进行列区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主茎高、侧枝长等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筛选最佳种植密度。【结果】密度为1.2×105~1.5×105穴/hm2主茎高要显著大于密度为1.8×105~2.1×105穴/hm2;密度处理为1.5×105穴/hm2的侧枝长比其他处理显著高出1~6.8 cm;单株果数和饱果数均在低密度下最大,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种植密度对总分枝和结果枝影响差异不显著;花育33号在种植密度为1.5×105穴/hm2时产量为最大,为4 555.58 kg/hm2,其次是花育36号、密度为1.8×105穴/hm2处理,第三是花育25号、密度为1.5×105穴/hm2处理。【结论】花育系列花生品种种植密度为1.5×105~1.8×105穴/hm2。  相似文献   

14.
12%苯醚甲.井冈A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病害的效果研究表明,在水稻发病初期连施12%苯醚甲.井冈A3次基本能控制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害,其内吸性较好,残效期较长;用量为600g/hm2时防效好,且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该剂型使用方便,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打除烤烟田间不适用鲜烟叶,研究3种田间打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打掉底部2片叶、顶部2片叶,可以促进留存叶片的生长,增加叶片长度和宽度;打叶处理减轻了病害的发生,赤星病、青枯病、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有所下降。建议生产上在烟株打顶后适时打掉底部2片叶,以促进叶片开展,减少病害危害。  相似文献   

16.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20,(4):40-42
[目的]进一步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的降解进程,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处理对花生生育时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相比,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更能增加花生出苗率,加快花生生育进程;不同地膜的降解速度按由快到慢依次为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其中降解2和3号最后未完全降解。不同处理的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降解2号处理、降解3号处理、降解1号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0.01 mm厚度的普通地膜影响花生果针下扎穿透地膜入土和荚果发育,从而造成减产。[结论]花生较宜采用降解2号地膜,但0.01 mm厚度普通地膜不宜全生育期覆盖。  相似文献   

18.
利用携带光周期迟钝基因(Photoperiod1简称Ppd1)的6套近等基因系分别与其背景亲本AVALON、BRIGAND、BRIMSTONE、MERCIA、NORMAN及RENDZVOUS相比较,研究该基因在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对冬小麦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基因提高了小麦品种在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2)它明显缩短小麦生育期,尤其是缩短拔节到抽穗的天数,使其提早抽穗、开花及成熟。因此认为该基因对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的小麦早熟育种利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9.
冷型花生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红外测温仪观测了4个不同花生品种的冠层温度,并测定了花生主茎功能叶片的部分光合生理性状。结果表明,自然界花生存在冠层温度分异现象,豫花9331和豫花153冠层温度较对照品种持续偏低,属冷型花生;开农41号和无名2号的冠层温度均高于对照品种,属暖型花生。冷型花生较暖型花生的叶绿素含量高,绿叶面积持续期长,净光合速率(Pn)高,叶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也具有明显优势,说明冷型花生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此外,冷型花生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能够产生和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