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鱼货销售后.对池塘进行修整.保留15~20厘米厚的淤泥.修复池埂:二是用生石灰进行1次全面杀菌消毒.具体使用方法:干法清塘,留水10~20厘米.使用量每亩60-75公斤;带水清塘.水深1米.每亩用量为120~150公斤。待毒性消失后向池塘注水(最好在放苗前10~15天清塘,注水要过滤.防止鱼卵和野杂鱼入池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施根荣 《新农村》2006,(5):19-19
1.池塘条件 虾池应选择远离工业废水,无污染水源,采光好。四周无遮荫物。面积以1-4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为宜。过小容易造成缺氧,不利于青虾生长而影响产量,过大管理和操作不便。水深以1.5~2米为好。塘埂应坚固不漏水,塘滩坡度平缓,塘底淤泥少,进、排水口要布设2.5厘米规格的密网,做好防逃和防止塘外野杂鱼入侵。池水溶氧为4毫克/升以上,pH值7-8。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黄辣丁在新疆各水产市场走俏,价格和销量较好。黄辣丁,就是叫美国云斑鮰的一种水产养殖品种。云斑鮰的养殖具有耐低氧、得病少、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现将云斑鮰的养殖方式及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巴西鲷学名小口脂鲤,属鲤科脂鲤属,是我国从巴西引进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其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广泛,抗病力强,易起捕,肉质细嫩,经济价值为一般养殖鱼类价格的2~3倍,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巴西鲷属热水性鱼类,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它体侧扁,体型与鲤、鲫鱼相似,体色银白,尾叉型,体长为体高的3倍,成鱼长30厘米,胸、腹、臀鳍红色,背鳍和尾鳍末端发红,中间有一脂鳍。巴西鲷为杂食偏植物食性,对水质要求不高,耐低氧,水体pH值要求6~7.5,临界温度上限39℃,  相似文献   

7.
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架设网箱,实施牛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池塘鱼蛙立体养殖,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技术自1998年以来,经过反复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全期共实施池塘面积9.13hm^2,设置网箱3636米^2,养鱼产  相似文献   

8.
随休闲渔业兴起,垂钓池塘越来越多。垂钓池塘不同于一般的养殖池塘,特别是在垂钓季节,随着补充成鱼的投放和垂钓活动的影响,其管理显得格外重要。1.池塘选择要适宜池塘保证面积1300平方米以上,水深在2米以上,不渗不漏,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  相似文献   

9.
鱼种放养前,必须对养殖池塘进行清塘,以杀灭池塘中各种凶猛小野杂鱼、有害水生动植物、寄生虫及卵、致病菌等,为成鱼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介绍以下五种清塘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建池鳖喜静怕声、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建池地宜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配套建设。塘底没沙性土的要掺一部分沙性土,塘边和池边分别建晒台和饵饲台,供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06,(5):39-39
1、彻底清淤消毒 鱼种放养前必须清除池塘过剩的淤泥,然后再对池塘进行消毒或曝晒,改善水质和底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1.彻底清淤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清除池塘过剩的淤泥,然后再对池塘进行消毒或曝晒,改善水质和底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14.
15.
鱼种放养前,必须对养殖池塘进行清塘,以杀灭池塘中各种凶猛小野杂鱼,有害水生动植物,寄生虫卵,致病菌等,为成鱼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介绍以下五种清塘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一、正确引进鱼种 养殖户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鲫鱼的生物学特征,正确分辨鱼种的优劣,避免上当受骗. 二、鱼种放养密度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采用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667平方米(1亩)水面放养鲫鱼苗0.8万~1 2万尾,可以达到养成尾重50~ 60克大规格鱼种的目的. 进行成鱼养殖时,鱼种规格为50~ 60克,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鲫鱼鱼种1500~ 1800尾最为理想,养成商品鱼规格可达350~400克.  相似文献   

18.
19.
薛勇 《农村科技》2005,(3):25-25
近年来,由于部分鲤鱼、鲫鱼品质的下降,很多养鱼户把目光转移到草鱼养殖上。下面介绍养殖草鱼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正>一、稻田生态养鱼技术稻田养鱼是一种共生互利生态养殖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可增产成鱼约20千克,水稻增产约10%。(1)稻田选择。选用光照强、水源足、排灌便利、保水性好、便于管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