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机酸对酸性土壤中铝的溶出和铝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徐仁扣 《土壤》1998,30(4):214-217
五种低分子量的有机酸对酸性土壤中铝的溶出和铝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酸主要通过与铝形成络合物而促进铝的溶解,使土壤溶液中有机络合态铝浓度增加,有机酸对无机铝形态的影响较小。不同有机酸由于本身的性质和结构不同,它们对铝溶解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和稀土肥浓度对金银花叶片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究稀土肥对其抗旱性的影响,本文以四季金银花为材料,设置不同PEG-6000浓度和稀土肥浓度,测定金银花叶片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金银花的叶长、叶宽、叶厚、叶面积均下降,比叶面积和叶组织密度上升,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整体上低于对照,SPAD值显著低于对照(P<0.05),CAT、POD、SOD酶活性和MDA、Pro含量上升,说明金银花能够通过调节形态特征来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并能够有效调动渗透调节物质,防御膜质过氧化,适应干旱胁迫;(2)稀土肥对金银花的抗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够促进其形态发育,调节叶绿素和渗透调节物质,促进其抗旱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成都平原核心区土壤重金属(Cd、Cr、Pb、Cu、Zn)全量、各形态含量及相应点位种植的水稻籽实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空间插值及线性回归方程的模拟,研究了土壤Cd、Cr、Pb、Cu、Zn全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各形态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以及水稻籽实对重金属各形态的累积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污染较轻,除Cd外,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中重金属的可交换态含量均较低,Cd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存在,Cr、Cu、Zn、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水稻籽实对5种重金属的累积效应顺序为:Cd>Zn>Cu>Pb>Cr。与水稻重金属累积关系密切的重金属活性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主要有:Cd的碳酸盐结合态、Cr的可交换态、Pb的有机物结合态和Cu的碳酸盐结合态含量;Zn各活性形态对水稻籽实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活性形态重金属元素的影响效应各不相同。活性态Cd主要受有机质、pH和容重的影响;活性态Cr与pH、有机质、CEC和容重密切相关;活性态Pb与有机质、容重、中细粉粒、砂粒等均有密切的关系;Cu的活性主要受粘粒、有机质含量的影响;Zn的有效性主要受pH、有机质、砂粒、容重的影响。总的看来,对土壤Cd、Cr、Pb、Cu、Zn各活性形态含量影响效应较强的是有机质、pH、容重,而与土壤吸附性能密切相关的颗粒组成、CEC的影响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4.
长期施肥对酸性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晓军  苏达  郑朝元  叶德练  吴良泉 《土壤》2020,52(6):1131-1136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集约化果园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对琯溪蜜柚主产区29个果园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的酸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蜜柚果园土壤磷素累积对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约化蜜柚果园中,土壤磷素累积丰富,随树龄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上升显著,且土壤磷形态在不同土层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全磷含量≤0.5 g/kg时,土壤磷形态主要以有机磷、铁磷为主,随着全磷含量的上升,铝磷含量、占比均显著上升;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中铝磷与速效磷相关性最好。果园土壤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磷库,且有效性较高,可适当减少磷肥投入,降低土壤磷含量,减少经济成本,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流域地貌分形特征与侵蚀产沙定量耦合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流域地貌形态科学、准确和综合量化成为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分形理论的提出为流域地貌形态定量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依据分形理论,在建立小流域概化模型基础上,采用模拟降雨试验、高精度摄影测量和GIS技术,对流域模型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侵蚀产沙定量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消除了降雨特征影响的相对输沙率,可将流域模型侵蚀产沙过程划分为初期、活跃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在不同侵蚀产沙时段,流域模型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Di呈现与相对输沙率Sr基本类似的变化趋势,即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趋于平稳;流域模型相对输沙率Sr与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Dr以乘幂形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指数r^2为0.7423;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Dr较好反映了地貌形态特征对流域模型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可以作为流域模型侵蚀产沙过程预报地貌形态特征综合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与土地退化的土壤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地介绍了土壤微形态研究方法及其在农业生态与土地退化研究中的应用,并回顾了近20a的国际土壤微形态研究的内容与进展,在过去的20a中,土壤微形态学在概念,现象的解释,分析技术以及应用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在样品脱水方法,荧光分析,图象处理及定量分析技术上得到很大的发展,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结构的关系,土壤改良对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利用土壤微形态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根系与根际的生态过程,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过程,人为活动对土壤退化,熟化的微形态指标,以及利用微形态指标评价人为因素的现代土壤过程中的作用等,是土壤微形态研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7.
本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污灌对土娄土镍形态的影响,探讨了用土壤镍形态作为指标评价土壤镍污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污灌带入到土壤中的镍聚集在土壤耦层,未向下迁移转化,污灌能明显增加耕层土壤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镍的量,对残渣态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磷素形态及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磷素是红壤地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红壤磷素形态与转化问题的研究,对红壤地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用Hedley方法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土壤磷素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磷肥能明显增加红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和大多数形态有机磷含量;红壤中,对植物最有效的树脂磷和碳酸氢钠磷含量很少,铁铝结合态磷和残留磷含量很多;对有效磷(Bray磷)贡献最大的磷素形态是碳酸氢钠无机磷、铁铝结合态无机磷和存在于土壤团聚体内表面的有机磷。这对于了解不同施肥条件对红壤旱地磷素有效性的影响、探索磷素消长规律、指导红壤旱地磷素管理等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哺乳动物胃肠道发育的研究已经超过三十年,但新生儿患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的几率依然很高,如食物消化不良、生长缓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收障碍综合症和腹泻等。此前的综述文章主要论述营养素以及调控因子对胃肠道形态与功能发育的影响,因此,本文在阐述胃肠道形态和功能发育特征的基础上,论述营养素对胃肠道发育的调控作用以及影响机制,揭示营养素和胃肠道发育的生理相关性以及潜在的早期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土壤对砷的缓冲性与砷的生物效应及形态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韦东甫  华珞  白玲玉  师俊奇 《土壤》1996,28(2):94-97
本文研究了邯郸市马头镇草甸褐土对不同浓度的外源As的缓冲性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并且分析了As在土壤中的形态,从而了解外源As在土壤中形态分布,转化规律及对作物的生物效应,为正确评价土壤中As污染程度及科学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加强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等特定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分类管理。[方法]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结合有关水土保持法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拟定水土保持的分类管理要求。[结果]提出了特定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水土保持工程等级,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最大限度减轻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等。[结论]不同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应该执行特定的防治标准等级、防治工程设计标准等级和水土保持措施综合配置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瑞  盘礼东 《水土保持学报》2021,35(5):10-15,23
基岩裸露是喀斯特地区的常见现象,形成了类似荒漠景观的"石漠化",而石漠化的发生发展影响了区域土壤侵蚀机理和结果,故需加大石漠化因子(D)与水土流失定量关系研究,以便修正土壤流失方程。因此,在中外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了岩石裸露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相关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岩石裸露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论较为离散,主要观点可分为2大类:一类观点认为,随着坡面岩石裸露率的增加,水土流失呈线性、二次函数及指数等趋势衰减,其中以指数衰减为主要方式;另一类观点认为,岩石裸露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与坡度、土壤类型、降雨阶段及岩石裸露率区间等有关,在一定条件下,随着岩石裸露率的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对于我国喀斯特区D因子研究现状,主要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关定量观测试验较少,致使RUSLE等常用土壤流失方程在喀斯特地区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二是野外定位观测作为研究土壤侵蚀各因子的重要手段,但在喀斯特地区建造天然岩溶裸露小区的难度极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喀斯特区石漠化因子(D)的定量研究及相关土壤流失方程的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消费扶贫的益贫性的内在机理,进一步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指明方向,该文以秦巴山区典型贫困县(重庆市云阳县)的78个贫困村为例,分析了消费扶贫的益贫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与消费扶贫的益贫性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消费扶贫的益贫性具有随着村-城空间距离的加大逐渐降低的趋势,县域交界处成为消费扶贫的益贫性盲区。消费扶贫的益贫性具有高值聚集和低值聚集的空间关联特征,高值区集中在城市周边区域,低值区则集中在距离城市较远的高山地带。道路交通对消费扶贫的益贫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营销宣传、公共帮联、家庭特征和市场体系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信息网络建设对消费扶贫的益贫性作用尚未完全凸显。因此,为巩固贫困人口的脱贫稳定性,在保持交通、营销、责任帮扶和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力度,提高网络建设对消费扶贫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志强  马晓双  胡洪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2):222-229,239
[目的]探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揭示碳储量时空演变和未来空间分布趋势,为城市规划和生态脆弱区实施精准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文通过耦合FLUS-InVEST模型,基于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和未来土地预测,反演19902018年广州市土地和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碳储量分布规律,并...  相似文献   

15.
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城乡关系演进的基本态势。为有效解决甘肃省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2012 — 2020年甘肃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市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新型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发展、生活状况、要素流动是影响甘肃省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要素流动、交通通达性、土地要素流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程度对城乡融合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应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要素流动机制,促进人口、土地双向流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进甘肃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Endemic giant tortoises and introduced feral goats are the two major terrestrial herbivores on Aldabra atoll and have similar distributions. The tortoises vastly outnumber the goats, however, and the impact of the goats on the tortoises is minimal.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is a much greater factor for the tortoises than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eeding habi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goats being primarily browsers and tortoises primarily grazers. Both species affect of the growth forms and regeneration of many plant species, but again due to sheer numbers, the tortoises' impact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goats. Direct behavio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ortoises and goats are rare. Goats may, however, indirectly benefit tortoises by depositing heavy loads of faeces at coastal sleeping sites, thus acting as fertilizing agents, moving nutrients from tortoise-inaccessible to tortoise-accessible areas.  相似文献   

17.
塔拉滩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特别是植被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定量描述这种影响,该研究利用CASA模型和区域蒸散模型,对塔拉滩地区潜在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实际净初级生产力分别进行估算,并以二者之差表征人类活动的影响,评估了塔拉滩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对植被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0—2020年塔拉滩植被的实际NPP和潜在NPP处于上升趋势,年均实际NPP和潜在NPP分别为58.03和204.05 g/m2(以C计,下同);2)塔拉滩2010—2020年间人类活动的年均贡献率为68.90%,人类活动是导致塔拉滩植被NPP变化的主导因素;3)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和阶段性特征,光伏电站建设前期由于机械开挖等因素对表层植被具有负面影响,而后期由于光伏板增温增湿、降低风速等方面产生的环境效应,能够促进植被生长。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活动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的影响,并为塔拉滩的植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重大线性工程建设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健  王健  吴文良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4):236-246
区域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对传统山区乡村聚落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乡村聚落发展步伐被打断或加快,驱动乡村聚落发展演变与重构,对这一影响和演变过程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重大线性工程与社会经济对传统山区乡村发展产生的外部性,为山区乡村振兴政策制定与发展策略选择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河北省赤城县大海陀乡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2009、2019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Voronoi图及Logistic回归模型,科学识别重大线性工程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大海陀乡的乡村聚落在高速公路建设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散乱式的斑块数量增长型扩张、集聚式的斑块面积增大型扩张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重大线性工程建设加快了乡村聚落的扩张速度,促进了村庄聚落的内部集聚。2)重大线性工程的建设为构建聚落环境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具有瞬时性与外界强干扰性,驱使大海陀乡乡村聚落从自然资源依附到经济社会依附的演变,形成跨域式的影响效应。3)大海陀乡乡村聚落呈现出"要素-结构-功能"的循环演变机制,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主体行为的多元模式、自然发展演变与外界力量冲击下三生系统的耦合关系是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重大线性工程建设是加强城乡要素流通与转变村民生产生活观念的基石,需统筹城乡资源,加强规划引导与整治措施,促进村镇体系重构。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fact that streamwater quality reflects landscape condition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nitrogen (N), carbon (C), and major ion concentrations in six streams crossing minimally disturbed Atlantic Forest areas, with similar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determine N and C fluxes in one of these pristine streams (Indaiá); and asses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biogeochemistry of two other streams in the same region, crossing urbanized area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arbon and inorganic nitrogen dissolved forms, as well as the major ion and biogenic gas concentrations in the streamwater, was similar in pristine streams, indicating that the C and N dynamics were determined by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atmospheric deposition, geology, soil type, and land covering, which were analogous in the forested watersheds. The urban stream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pristine streams, showing low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s, high respiration rates,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and major ion. These differences were attributed to anthropogenic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especially 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 Additionally, in the Indaiá stream, it was possible to observe the importance of rainfall over temporal dynamics of dissolved carbon forms, and also, the obtained specific flux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was relatively elevated (approximately 11 kg ha?1 year?1). These results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y over the biogeochemistry of coastal streams and also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N export of Atlantic Forest to the ocean.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边境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广西边境地区2000年、2010年、2018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识别18年间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过程,结合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探讨了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广西边境地区土地转型前期平缓,后期剧烈,耕地向建设用地、水域的转移是主要的转型驱动因素;(2)2000—2018年ESV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态势,地均ESV高值主要集中于防城区、宁明县南部以及那坡县南部生态环境本底优越的一带,地均ESV低值出现在宁明县北部、龙州县、大新县以及靖西市的中心城区生态系统较为薄弱的岩溶地区;(3)耕地、林地、水域与其他地类相互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为敏感,其中最敏感的是林地与建设用地的转型,草地、未利用地与其他地类的转型缺乏敏感性。(4)生态敏感性空间演化分异特征显著,耕地与建设用地高生态敏感性重点分布在东兴市、宁明县、龙州县、靖西市,林地与建设用地高生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防城区和东兴市主城区、凭祥市以及靖西市北部等重要的贸易出口通道。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边境国土空间格局,实现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