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关中新蚕区蒲城县,在实行蚕茧“产、供、销”一体化管理后,蚕桑生产稳步发展,形势喜人,1985年蚕茧产量较1984年翻了一番,1986年新栽桑100余亩,养春蚕540张,总产蚕茧12.5吨,比上年同期增产68.9%。蚕茧价格稳定,平均斤茧价1.94元。饲养的陕蚕二号,茧层率最高达27%,茧价2.43元。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逐渐高  相似文献   

2.
王军  仲济森 《江苏蚕业》1998,20(2):28-30
<正>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乡是全县蚕桑重点乡镇之一。全镇现有桑田3430亩,1996年生产蚕茧398.44吨,蚕茧收益571.07万元,平均亩产茧116.20公斤,亩产值1664.90元,养蚕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全县名列前茅。为实现省力化养蚕,提高养蚕劳动工效,近几年该镇大力推广大棚养蚕、蚕台育、地蚕育及条桑育等省力化饲养技术,全乡全年省力化养  相似文献   

3.
<正> 我市蚕桑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现有桑田面积10万亩,蚕茧产量0.95万吨,连续十一年增产,但是蚕桑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蚕茧大战”后遗症仍然严重,蚕茧收购秩序尚未理顺。具体表现:一是为竞相抢购、多收蚕茧,有些地区擅自增设收购点,抢购临近地区的蚕茧;二是不适时开秤,大量收购统货茧、毛脚茧;三是不执行价格政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我省的桑田面积已达到150万亩,1985年蚕茧产量7.214万吨,栽桑养蚕已遍及全省的71个县、市(郊区),尤其是以江淮沿海平原为主体的苏北蚕区的突起,已彻底改变了历史上蚕桑生产偏于太湖平原一隅的  相似文献   

5.
<正> 在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中,我县今年蚕桑生产在竞争中得到了发展,桑田面积在46475亩的基础上去冬又发展了3万亩,春茧在连续八年增产的基础上又获得了“三增”的好收成。春蚕发种34500张,比去年同期增8%,生产蚕茧1400多吨,比去年同期增21.7%;农民实得茧款收入约850万元,比去年增加近300万元,增长53.2%;平均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县针对部分地区挖桑、毁桑、抛荒现象严重,蚕桑生产出现“滑坡”旧状况,因地制宜有步骤地对桑田的区域布局进行了调整。稳定了桑田面积,蚕茧产量逐年增加。一、确立桑田布局调整的战略思想我县蚕茧生产是从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1981年全县仅有桑田6641亩,总产茧618吨,桑田主要分布在九圩港两岸。1982年开始,在通吕河沿线13个乡镇扩桑,三年中,新建桑园2.7万亩,全县累计达到3.91万  相似文献   

7.
《江苏蚕业》2011,(1):54-54
<正>据行业统计,全省桑园面积90万亩,投产桑园80万亩,发种184.33万张,同比增5.1%,产茧7.8万吨,同比增产6%。其中:春蚕发种82.36万张,增1.8%,春茧3.87万吨,增5%,夏蚕发种3.45万张,秋蚕发种98.52万张,夏秋蚕发种增6.9%,夏秋茧3.93万吨,增8%。蚕茧平均收购价1820元/50kg,同比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 吴江县坛坵丘乡是蚕茧生产的重点老蚕区,广大社员群众喜爱蚕桑生产,在实行蚕桑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大家都争着要承包桑田。因此,大部分村当时解决不了争包桑田的矛盾,只好将桑田按人口平分到户。全乡2865亩桑田,分给5983户承包,平均每户不到半亩,而且有的还要好坏、远近搭配,分成几块,不便管理,难以养蚕。1983年有叶不养蚕的户,春蚕占  相似文献   

9.
<正>80年代,我市的夏蚕年平均饲养量为春蚕饲养量的51.6%,每亩桑田饲养夏蚕0.26张,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量的13.8%。自1990年起夏蚕的饲养量便直线下降,到1997年夏蚕年平均饲养量为春蚕饲养量的22.3%,每亩桑田饲养夏蚕0.13张,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量仅为7.05%。与80年代相比,8年时间夏蚕饲养量、每亩桑田饲养夏蚕张数、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  相似文献   

10.
<正> 句容县在抗日前蚕茧产量曾达750吨。但以后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摧残,蚕桑生产被破坏殆尽,建国前夕,桑田面积仅存72亩,年产茧仅有1.35吨。建国后,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并领导下,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9年桑田面积曾一度扩大到39,000多亩,并出现了“桑海”、“桑带”。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能巩固。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才出现新的局面。目前全县有桑田12,000多亩,其中新投产的速成密植桑园占50%,1986年产茧324吨,  相似文献   

11.
<正> 如东县于港乡东临黄海之滨。近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全乡现有桑田3700亩,85年全年产蚕茧235吨,预计86年可产蚕茧300多吨,全年蚕茧收入可超120万元,人平均收入可逾百元。该乡为提高经济效益,指导面  相似文献   

12.
1985年,湖州市郊区蚕茧生产取得了超历史的大丰收,蚕茧总产量达到16814吨,比1984年增产2502.4吨增长17.5%.但夏秋蚕期由于大量发生蚕病,总产茧量虽然增加,张产茧量却比1984年同期下降,特别是中、晚秋蚕,张产茧下降幅度达14~29%.现将1985年蚕病为害情况及原因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80年打破蚕茧产量长期停滞在2000吨的局面,1983年全省蚕茧达到4300吨,桑园发展到70多万亩,三年的增产速度超过建国后30年的发展速度总和。但到了1983年下半年后,由于有关部门的一些领导同志,对我省蚕桑生产如何发展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在指导工作上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一部分基层商业收购单位怕超收蚕茧后亏损,便压级压价,限收甚至拒收农民的蚕茧,严重挫伤了蚕衣的积极性。一些蚕区尤其是新区毁桑成风,蚕茧产量急速下降。  相似文献   

14.
胡建 《江苏蚕业》2006,28(4):22-22
<正>据江苏省茧丝办统计,2006年江苏全省年饲养蚕318.97万张,生产蚕茧11.76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7.2%和17%。其中春蚕145.6万张,产茧5.9万吨;夏秋蚕173.38万张,产量5.88万吨。全省全年平均收购茧价1520元/50公斤,同比增长了29.4%,全省蚕茧生产收益达到35.75亿元,与去年相比蚕农增收总值增加了50%以上。今年江苏蚕茧生产收购的特点有:一是重点产区发种增加幅度大,南通、盐城两集中产区蚕茧分别增产18.6%和20.5%,全省蚕茧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产茧总量达到“十五期间”最高年份2002年的水平;二是蚕茧生产事故损失少,单产和质量提高。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生产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蚕茧产量1949年为300吨,1987年增长到5700吨,特别是1979年党的三中全会后,8年时间增产3300吨。蚕茧增产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改革、开放”一系列政策得到落实;蚕桑战线有一批会员长期以来忠于职守,艰苦奋斗,为振兴陕西蚕业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省、地、县都有一批长期关心和支持蚕业生产的领导干部,他们从人力、物力、财力、宣教等方面推动了蚕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毅 《江苏蚕业》1991,(2):63-64
<正> 在日学习期间,笔者应邀参观访问了获得1988年日本农林渔业振兴会长奖的群马县北群马郡吉冈村下野田南部养蚕组合。该组合是日本蚕茧产量最高的养蚕组合,在日本蚕茧产量连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他们靠加强技术管理,改善养蚕经营,在巩固提高蚕茧质量的前提下,蚕茧产量稳步增产,蚕桑生产效率逐步提高,被日本蚕业主管部门指定为优质蚕茧生产的模范区。下野田南部养蚕组合位于群马县的中部偏北,处在海拔200至450米的山坡地上。该组合是1964年随着小蚕共育所的建造而创立的。当时共有组合成员26人,现由18人组成。耕地面积255公顷,其中桑田面积为144公顷,占57%。除桑田外,还有水田56公顷,旱田  相似文献   

17.
周月明 《四川蚕业》2001,29(2):37-39
<正> 吴县市横泾镇地处东太湖地区,八十年代中期起大面积发展蚕桑生产,并逐渐成为江苏省有名的重点蚕桑乡镇。1992年全镇12358亩桑田,年产茧达1160多吨,蚕茧质量列全省重点蚕桑乡镇第三名。1994年与东台市富安镇一起被省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乡级茧丝绸一体化管理性公司,受江苏省丝绸集团总公司委托收购和经营蚕茧。近年来,由于多次蚕茧大战的冲击,该镇的桑田面积  相似文献   

18.
<正>蚕桑是我市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市有近6.0万户蚕农,经营着62000多亩桑田,年产蚕茧5000吨,蚕茧质量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蚕桑生产正常、收烘秩序稳定,那么基本能满足全市四个缫丝厂(1200台立缫车、200台自动缫车)年加工5150吨鲜茧的需求。这样,不仅对稳定蚕桑生产,确保蚕茧优质高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  相似文献   

19.
<正> 铜山县何桥公社岗义楼前队郑良善,全家九口人,四个劳动力。八二年承包粮食责任田8.5亩,桑田5.4亩。八二年生产粮食10200斤,蚕茧993.5斤,农副业总收入10560元,比八一年5000元翻番,蚕桑一项总收入接近上年农副业总收入。承包当时5.4亩桑田长势不好,仅有2亩可养春蚕,其余3.4亩春伐复壮。通过精心培管改观很快,全年四期蚕养19张种,产茧993.5斤,茧款收入  相似文献   

20.
如东县是江苏省蚕桑生产重点县,桑田面积7.5万亩,年发种量近20万张,产茧7100吨左右,多年来本县一直实行小蚕集中共育。全县现有1130座小蚕共育室,参与共育人员10000人以上,拥有一套比较全面的小蚕共育技术,承担着全县1~3龄蚕的共育任务,通过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减少了广大蚕农饲育小蚕的麻烦,省工节本,尤其给小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饲育微环境,为生产优质高产的蚕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如东的蚕桑事业的稳步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