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养殖池塘溶氧平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ambicus×O.niloticus)和投饵养殖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海水池塘中溶氧的昼夜平衡。测定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水柱呼吸耗氧量和底泥呼吸耗氧量;用估测模型计算鱼、虾呼吸耗氧量及用差减法估计大气扩散作用引起的得氧或失氧。结果表明:在海水池塘溶氧的收入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90%以上,大气扩散溶入低于10%;在海水池塘溶氧的支出中,水呼吸耗率约占62.48%,鱼、虾呼吸耗氧约占18.18%,底泥呼吸耗氧约占19.35%。且施肥鱼池和投饵虾池的溶氧平衡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2.
极大螺旋藻培养液中微量元素的最佳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法 ,研究确定了极大螺旋藻培养液中 5种微量元素Cu、Zn、Mn、Mo、Co的最佳浓度 ,分别为 2× 10 -7、4 3× 10 -6、1× 10 -5、1 3× 10 -6、1 1× 10 -5mol/L。Cu、Zn、Mn、Mo、Co为极大螺旋藻必需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3.
饲在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过程中,海水单胞藻是不可替代的活性生物饵料。不同种类的海水单胞藻在适口性、营养价值、消化难易及对牡蛎幼虫的毒性等方面情况差异,这必然要影响到牡蛎浮游幼虫的生长变态及成活率,从而影响到育苗结果。在本试验中,使用包括云微藻在内的六种在贝类育苗中常用的海水单胞藻作投喂试验,观察、比较了太平洋牡蛎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及成活情况,并据此对这几种海水单胞藻及其组合的优势、生产上的适用性进行评判。目前,大部分太平洋牡蛎育苗场在育苗生产中使用云微藻,甚少使用其它藻类虽然也能够培育出种苗,但使…  相似文献   

4.
极大螺旋藻培养液中5种微量元素最佳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极大螺旋藻培养过程中5种微量元素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铜、锌、锰、钼、钻的最佳浓度依次为2.0×10-7mol/L、4.3×10-6mol/L、1.0×10-5mol/L、1.3×10-6mol/L、1.1×10-5mol/L。与原始Zarrouk培养基相比,铜、锰的浓度与Zarrouk培养基基本相同,锌、钼高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铜,锌离子在球等鞭金藻的培养液中最佳存在活度。采用了一种新的海水处理方法,除去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计算了培养液中铜,锌离子活度,结果表明,金藻培养液中,铜,锌离子的最佳活度为10^-13.57-10^-8.80mol/L和0-10^-6.00mol/L;铜离子表现了对金藻生长繁殖的必需性,而锌离子未表现出对金藻生长繁殖的必需性;当铜,锌离子活度分别大于10^-8.80和10^-6.  相似文献   

6.
7.
单胞藻是一类体型微小的单细胞藻类,是海洋中最基础的生产力,也是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基础饵料之一。在海水养殖中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见表1。表1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及饵料动物注:1.√:适宜;×:不适宜;-:不确定。2.投喂效果以2~3种单胞藻混合投喂为佳。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单胞藻供应主要是活体单胞藻。由于活体单胞藻的培养常常受其自身固有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培养设施、天气情况、培养技术等条件的制约,致使育苗期间经常发生饵料短缺,影响了人工育苗的稳定性。特…  相似文献   

8.
长江河口区叶绿素a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9月、1997年5月对长江河口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长江河口区叶绿素a含量范围为0.78~6.12mg/m^3,其总体分布从河口上游向下游呈递增,底层含量略高于表层。在影响叶绿素a分布与变化的众多因子中,盐度、潮流、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营养盐类、光照、海水浊度等环境因子与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95年6月1日至15日江苏省如东县东凌河口船挑网采集的海水蟹苗大眼幼体作了连续观察,发现海水蟹苗主要为中华绒螯蟹、天津厚蟹和一小型蟹类三种,其平均体长分别为480mm、385mm、165mm。比较了三种大眼幼体头胸甲、尾部、胸足等部位的形态特征差异。中华绒螯蟹蟹苗出现的时间为6月8日至13日,历时6天,以6月11日比例最高,达61%。同时,对海水蟹苗进行了淡水驯化试验,蟹苗变态率约为50%,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存活率约为80%,淡水驯化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周。  相似文献   

10.
《海洋渔业》1985,7(2):83-84
为适应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开辟“海水养殖技术问答”专栏。欢迎各地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将请有关同志作答。如何搞好这个专栏,并请你们提出宝贵意见。来信请寄《海洋渔业》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海洋渔业》1985,7(4):182-184
十、如何防止养殖扇贝大量死亡?扇贝海上养殖常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扇贝死亡前的症状,贝壳边缘缺刻不全,贝壳内面呈黄褐色,外套膜边缘向里萎缩,症状越重的个体萎缩越厉害,得病的个体虽已过了繁殖季节,但腹嵴内仍剩有大量的生殖细胞,雌雄易辨等。这些症状说明扇贝处于病态,是发生海上大量死亡的前兆。应立即分析病态的原因,如是养殖密度过大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前言二十一世纪将迎来“兰色革命”,向海洋要蛋白质,是各国的共识。其手段以前主要靠捕捞,捕捞渔业依赖资源和环境,由于传统渔场的过度捕捞,生态环境受污染日益恶化,周边国家先后扩大渔业专管区,致使我国捕捞渔业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普遍下降。农业部审时度势,要求各省实行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全国海洋渔业增产的希望寄托在海水养殖上。建国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确实做出了较大业绩。有人把海水养殖发展史,描绘成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从五十年代藻类养殖大发展开始的,育苗技术、养殖面积、产量均在世界领先,成为世界藻…  相似文献   

13.
单胞藻是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单细胞藻类或单细胞藻群体,具有很高的生产价值.本文对单胞藻常见种类、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营养和饲料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规模化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和生产开发展望.  相似文献   

14.
青蛤(Cylina sinensis),是我国新兴的一个海水养殖优良品种,而人工育苗主要在7~9月高温季节进行,此时单胞藻培养难度大,经常由于单胞藻供应不足造成育苗失败,成为决定育苗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我站在2007年高温期单胞藻培养中,通过方法改进,取得良好效果,利用40个10000ml和5个20000ml细口玻璃瓶,每天提供单胞藻8~12m^3,成功培育出壳长2.5~5mm的青蛤幼贝1.2亿粒。  相似文献   

15.
在烟台北部沿海进行了砂海螂底播增养殖技术研究,选择风浪小、流速不大于0.1m/s的砂泥底质内湾海区。底播前应松动底表层,清除敌害。10~11月播放壳长12cm的贝苗。经约3年的生长,平均壳长达7.3cm,平均个体重50g,存活率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innaeus)自1992年首次从英国引进以来,黄海水产研究所课题组先后在青岛,威海,蓬莱,莱州等地进行养殖试验,均取得较好研究成果,作者在国内首次建立起深井海水养殖大菱鲆的初步养殖工艺,作扼要的概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海洋渔业》1985,7(3):137-137
七、贻贝何时收获最经济合算?答:贻贝一年有2个最肥满的时候,它是春季的3~4月份(6~8℃)和秋季的9~11月份(24~20℃),此时干出肉率为7~9%和5~6%。但是,我国沿海不同地区其最肥满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收获季节也应该不同,辽宁、河北沿海最肥满的时候为3~4月和9~11月,山东北部沿海是3~4月中旬和9~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在莆田市秀屿区北江围垦单口1960亩的池塘内开展大水面海水健康养殖模式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继藻、虾、贝养殖高潮之后,又迎来了海水养殖的第四次高潮,以牙鲆、真鲷、大菱鲆、黑鲷、黑等为主要养殖对象的海水鱼类养殖正在我国蓬勃兴起。饲料是鱼类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而全价优质的饲料又以深入系统的营养学研究为前提,但我国目前海水鱼类营养学研究比较滞后,势必制约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为此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海水养殖鱼类———鲆鱼、鲷鱼、鲽鱼、石斑鱼等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海水鱼类养殖提供理论参考。一、脂类营养研究脂类是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又为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所以脂类营养的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与罗非鱼施肥混养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5m×5m),进行了封闭式施肥混养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与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ambicus×O.niloticus)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虾成活率45.0%~86.7%(平均664.2%),产量为75.7~111.8kg/hm2(57d),生产力为0.19/m2·d。池塘对中国对虾的负荷力为170.0kg/hm2。其中某些围隔对虾死亡较多的原因是负荷量超过了负荷力,发生饵料缺乏和自残。在限定罗非鱼放养量(8×103尾/hm2)的条件下,鱼虾最适放养尾数配比为1∶3,中国对虾(体长5.55cm)的最适放养量为24×103尾/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