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采用分期播种,不同发育期接种的方法,对29个大豆品种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MV)4个毒株,以观察大豆花叶病毒致病后的症状类型、研究影响症状产生的有关因素。为大豆花叶病的症状识别、品种及杂交后代的抗性鉴定以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的症状主要有10种:轻花叶、花叶、黄斑花叶、曲叶、卷叶、疤叶、畸型叶、皱缩、矮化和顶枯。 品种、毒株和环境条件均影响着大豆花叶病的症状类型和病情指数。方差分析表明:它们不仅单独起作用,还存在着环境与毒株、环境与品种和品种与毒株的交互作用,其作用顺序依次为毒株>环境>品种>毒株×品种>毒株×环境>环境×品种>毒株×环境×品种。 同一发育期接种的品种早播发病较轻,随着播期的推迟症状逐渐加重。正常播种的品种接种愈早发病愈重。  相似文献   

2.
应用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网室中用SMV的10个毒株分别接种8个大豆品种。根据SMV毒株对大豆品种的浸染型资料,直接推导出大豆品种抗病性和SMV每株致病性的基因数和基因型。大豆品种和SMV毒株间存在11个限定性相应基因对,不同品种所含的抗病性基因数有所不同,其作用是品种的抗病性基因愈多,可能抗病性愈强。  相似文献   

3.
网室接种和田间调查测定SMV引致大豆的产量损失证明,SMV侵染大豆植株愈是在生育早期产量损失愈重。盛花期以后发病的植株产量损失显著减小,鼓粒初期的病株几乎无产量损失。SMV不同毒株引致的产量损失显著不同,强毒株的侵染,引致感病品种的产量损失平均超过弱毒株的40%。根据不同初侵染水平的30组SMV流行与产量损失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准确度较高的产量损失预测多点模型和单点模型。根据损失测定,大豆盛花期的SMV病株率低于3%可控制SMV流行所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后引发症状的不同类型及比例,对726个大豆品种接种SMV弱毒株系SC3和强毒株系SC7后引发的症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SC3可系统侵染726个供试大豆品种中的643个,有313个表现花叶和坏死混合症状,275个表现花叶症状,57个表现坏死症状。在坏死症状中,有154个表现为枯斑坏死症状,156个表现叶脉坏死症状,60个表现叶脉和枯斑混合坏死症状;SC7可系统侵染726个供试大豆品种中的607个,有359个表现花叶和坏死混合症状,203个表现花叶症状,45个表现坏死症状。在坏死症状中,有167个表现为枯斑坏死症状,152个表现叶脉坏死症状,70个表现叶脉和枯斑混合坏死症状,15个表现顶端坏死症状。结果说明SMV引发的症状以花叶和坏死混合症状为主,花叶症状次之,坏死症状最少;而坏死症状多以单独类型出现,混合坏死症状出现比例较低,顶端坏死出现比例最低。  相似文献   

5.
大豆花叶病毒病(SMV)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将我国SMV划分为SC1~SC22共22个株系。大豆对SMV存在抗侵染和抗扩展两类不同的抗性机制,抗侵染具有株系专化性,并且大豆SMV株系不断发生变异和进化。湖北省大豆区试根据参试品种对SC3和SC7接种鉴定结果一票否决,这个标准在执行大豆区试过程中,发现有的品种综合表现很好,田间根本没有感染SMV而接种鉴定结论是高感,有的品种田间SMV发病比较严重而接种鉴定结论是中抗或高抗,针对这一现象查阅了大量文献,综合各种因素,提出对湖北省大豆区试中SMV鉴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豆对SMV数量抗性的育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证实潜育期长、病情发展缓慢、最终病情轻的数量抗性的利用价值,在接种SMV-Sa株系条件下,比较了同一遗传背景、不同发病时期、不同病情下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研究表明早期感染SMV对大豆产量、褐斑率等的影响显著大于花期感染;病情指数与大豆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存在显著负相关,病情指数越高,对产量等危害越大;通过比较SMV对质量抗性、数量抗性和感病3类大豆品种的影响,证实数量抗性品种在株高、单株粒数以及大豆产量等方面受SMV影响显著小于感病品种,与质量抗性品种接近.说明选育数量抗性品种对控制SMV危害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院经作所保存的 248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田间的种植表现,来研究我省夏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感染程度,再通过观察其相应品种籽粒的褐斑粒率来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发病程度与籽粒褐斑粒率的相关系数为0.1869,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褐斑率低的品种中,一级病害的发生率明显多于三级;在褐斑率高的品种中,三级病害的明显多于一级病害的发生率。这说明病毒病的发生与褐斑率的高低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试验还选出启东八月白、苏豆 4号、南农 88-31等病害程度轻、褐斑率低的品种,可供杂交时做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病性鉴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淑梅 《大豆科学》1991,10(3):240-244
本试验是在日本国农林水产省东北农业试验场作物开发部大豆育种研究室进行的。试验在网室内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用日本的大豆花叶病毒(SMV)病五个生理株系(SMV—A.—B.—C.—D.—E)对我国125份大豆品种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认为,对SMV—A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26%;对SMV—B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6%;对SMV—C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16%;对SMV—D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15%;对SMV—E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8%。在供试品种中对SNV五个株系表现全抗的品种只有铁丰18,抗两个以上株系的品种有27个,占供试品种的22%。  相似文献   

9.
大豆病毒病与籽粒褐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薛守贵 《大豆科学》2000,19(4):377-380
通过对我院经作所保存的248份大豆种质资源在田间的种植表现,来研究我省夏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感染程度,再通过观察其相应品种籽粒的褐斑粒率来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花叶病发病程度与籽粒褐斑粒率的相关系数为0.1869,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褐斑率低的品种中,一级病害的发生率明显多于二级;在褐斑率高的品种中,三级病害的明显多于一级病害的发生率。这说明病毒病的发生与褐斑率的高低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试验还选出启东八月白、苏豆4号1南农88-31等病害程度轻、褐斑率低的品种,可供杂交时做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1953年—1985年共测了省院大豆所、资源室等单位提供的236个品种,以东农82—11(1983年)及东农83—07(1984,1985年)毒株均属3号株系进行接种,将接种后的感病种子种在防虫网室内,用症状观察结合Top Crop局部枯斑反应及免疫电镜等方法测种传率,83年接种64份;84年96份,85年78份在防虫网室内经三次重复初选(每品种150粒),第二年将初选出的品种,每品种1500粒用症状观察结合Top Crop局部枯斑反应及免疫电镜观察选出维尔金等三个种传率低、褐斑粒率低的品种,1985年选出合交83—590等七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大豆病害日趋严重,特另近几年来,大豆灰斑病和病毒病(SMV)交替发生。病毒病由南向北逐步蔓延,一般发生年可减产5%~7%,严重发生年份减产50%~70%,同时使大豆籽粒产生褐斑,一般褐斑粒率达10%,严重发生时可达40%~100%。1.大豆褐斑粒的产生大  相似文献   

12.
危害我国大豆的主要病毒病有三种,即花叶病、芽枯病和矮化病。应用差速离心法成功地从京黄3号、科黄2号和铁丰18号分离出花叶病的病毒;从丹东青豆的杂种中分离出芽枯病毒。花叶病毒颗粒为长而弯曲的线形,平均长度为661.2nm,宽度为13.9nm。芽枯病的病原为球形的烟草环斑病毒、平均直径为29.5nm。花叶病与籽粒褐斑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证明,种子产生斑驳是由大豆花叶病毒引起的。抗病品种的褐斑率明显低于敏感品种。根据病毒病的鉴定结果,京黄3号等感染的花叶病,植株矮化不明显,种子容易生褐斑,称之为典型的普通花叶病(SMV—G);而铁丰18号感染的花叶病,植株矮化明显,籽粒不生褐斑,称之为矮缩型花叶病(SMV—D)。供试品种中抗花叶病最强的品种是科黄3号。丹东青豆的杂种以及日本的宫城白眉和大青豆则是烟草环斑病毒(TRSV)感染的芽枯病。这些品种严重染病,颗粒无收,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3.
杨德中  顾德军 《大豆科学》1995,14(4):303-309
铁丰24号大豆两年在水田埂种植比旱田褐斑粒率平均降低32.35%,相对减少87.79%。并且,在在水田埂种植,不同播期褐斑粒率呈规律性变化。播期间F值(9.404)达到显著水准(F0.05值=6.39),早播褐斑率高,相关20匡以上褐斑粒率即可达到差异显著程度。如第3播期与第5、第4、第1播期间差异达到显著。进一步分析水田埂种植铁丰24号大豆褐斑粒率变化的原因,论文民鼓粒期的气温、光照、降雨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寻找与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流行株系SC3抗病基因(Rsc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促进SMV抗病基因挖掘及抗病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96份品种(系)对SMV抗性位点Rsc3附近新设计的30个SSR标记和50个已知与Rsc3连锁的SSR标记进行初筛,然后采用基因型与表型和血清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288份2016-2019年中国新育成的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到1个新开发的SSR标记CH0211,与大豆品种抗性表型选择的符合率为87.8%;进一步利用该标记对288份大豆品种(系)进行检测和分析,结合人工接种表型和血清学联合鉴定,抗病表型与基因型符合率为80.56%.288份大豆品种(系)中共鉴定出158份对SC3表现抗病的大豆品种(系),占参试材料总数的54.86%.鉴定出与抗病品种带型一致的材料144份,PI96983、齐黄34、汾豆104、山宁28等116份品种(系)的抗性表型与抗病分子带型一致.本研究开发和鉴定了1个与Rsc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H0211,该标记可有效用于大豆品种抗SMV SC3的种质资源筛选,加速大豆抗SMV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5.
“合丰4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育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为超高产品种,脂肪含量22·06%,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MV1号株系,为超高产、优质、抗病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大豆生产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种病毒病害。为筛选抗SMV品种,采用我国黄淮大豆产区SMV优势株系SC3和SC7,人工摩擦接种评价了815份大豆品系对SMV的抗性并分析了其亲本来源。结果表明:对SMV株系SC3和SC7分别表现高抗的有136和42份,占鉴定品系数的16. 69%和5. 15%;对SC3和SC7均表现高抗的有13份,占比为1. 60%;对两个株系均表现抗病的有215份,占26. 38%。表现高抗和抗病的大豆品系如H62509、H63001、H61927、W633619和W636513等通过审定后进行推广将对SMV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对选育品系的亲本来源进行分析发现,以山东材料作为母本育成高抗品系的概率最高,而用安徽材料作为父本育成高抗品系的概率最高。研究结果将为大豆抗SMV育种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近年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病性水平的演化,为大豆生产提供更好的育种思路和抗性育种材料,本研究利用中国北方春大豆种植区主要流行的SMV Ⅰ、SMVⅢ株系和大豆灰斑病菌1号、7号混合生理小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评价2016-2019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不同生育期组品种(系)对流行病害的抗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8.
Spet.  JE 孙志强 《大豆科学》1992,11(3):204-213
以25份克拉克和6份哈罗索近等基因系为试材,研究了播种时期,成熟期,结荚习性,抑制褐斑形成,抗病毒病及某些控制种皮颜色基因对大豆籽粒斑驳形成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裂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时期对大豆的成熟期,大豆花叶病毒病及籽粒斑驳的严重度具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从苗期到成熟所需要的日数明显减少,病毒病、斑驳粒率(PMS)和斑驳指数(MI)明显减轻。基因替换效应分析表明,tE1,E2,E3,Im和Rsv1对减轻籽粒斑驳症状具有显著的效应。当上述基因被其隐性等位基因替换时,斑驳粒率和斑驳指数分别减少32.1%和0.205,8.8%和0.043,6.3%和0.031,27.1%和0.212,25.3%和0.156。TE1,i—k和iR对加重籽粒斑驳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效应,当这几个基因或基因组合被tel,i—i和Ir所替换时斑驳粒率和斑驳指数分别降低13.8%和0.126,28.7%和0.449,6.43%和0.115。虽然R和Dtl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症状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籽粒斑驳的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大豆花叶病毒及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智海剑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06,25(2):174-180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大豆主要病害之一,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SMV株系划分体系,各地分别采用一套不同的鉴别品种对当地SMV进行株系划分。美国已鉴定并命名了对SMV4个不同位点的抗性基因Rsv1-Rsv4,多数研究认为,大豆对SMV不同株系的抗侵染分别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据报道,分别对6个株系的抗性基因Ra、Rsc7、Rsc8、Rsc9、Rn1、Rn3相互连锁,位于N8-(D1b+W)连锁群上;大豆对SMV的抗病、坏死以及花叶三类症状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大豆不仅存在时SMV的抗侵染,而且存在抗扩展,抗扩展由一对加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共同控制;国内利用杂交或回交方法,培育出齐黄22、汾豆60等一批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SCN3和大豆花病毒1号株系SMV1的大豆品种互交,F1,F5用5种不同选择方法,产量LSD0.05测定处理间表现为A,B,C三个等级,不同选择方法的6个产量性状变异系数差距大。SCN3和SMV1双抗性基因RSVRSN互作对产量具有累加增产效应达8%-35.9%,品系产量和品系抗性基因聚合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2^**)。不同选择方法F2RSVRSN出现率0%-100%。双接种法或交叉接种法F5RSVRSN出现率100%,株系间变异大,结合异季南繁加代,是较好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