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油20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6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贵油7号是由贵州大学油料所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超高产油菜新品种,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7,(16):12-13
为晚熟杂交油菜新品种的审定、推广提供依据,对贵州省自育的10个油菜新品种在贵州省贵定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品种生育期没有明显的差异;10个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筑油09和4204,均极显著高于油研50。  相似文献   

4.
杂选1号是贵州省种子总站李厚英研究员用核不育两用系156A-3作母本,92-6品系作父本选配育成的优质双低甘兰型油菜新品种.1999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志远油8号是贵州省遵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抗性好、增产潜力大,2013年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在遵义县大面积生产示范,每亩平均达181.4公斤,比遵义县过去油菜每亩平均149.6公斤增加31.8公斤,增产21.3%,增产效果显著。志远油8号属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全生育期226.6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色,种皮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品质优、产量高的花生新品种应用于生产,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自育的黔花生一号为母本、引进的粤油200为父本组配,经8年7代成功选育出花生新品种黔花生六号,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蛋白质含量高,抗旱性、抗倒性及休眠性强,高产等特点.适于贵州省海拔1 300 m以下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黔花生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品质优、产量高的花生新品种应用于生产,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自育的黔花生一号为母本、引进的粤油200为父本组配,经8年7代成功选育出花生新品种黔花生六号,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蛋白质含量高,抗旱性、抗倒性及休眠性强,高产等特点。适于贵州省海拔1 300m以下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黔油早1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早熟不育系2108A与早熟优质恢复系ZW3255杂交,鉴选出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5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黔油早1号平均产量162.41 kg/667m2,最高产量248.79 kg/667m2,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1.78%;含油量41.16%,芥酸含量2.7%,饼粕中硫甙含量16.42 μmol/g饼;平均全生育期190.4 d.丰产性和稳定性好,抗裂角性较好,适宜在贵州省早熟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黔油早1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早熟不育系2108A与早熟优质恢复系ZW3255杂交,鉴选出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5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黔油早1号平均产量162.41kg/667m2,最高产量248.79kg/667m2,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1.78%;含油量41.16%,芥酸含量2.7%,饼粕中硫甙含量16.42μmol/g饼;平均全生育期190.4d。丰产性和稳定性好,抗裂角性较好,适宜在贵州省早熟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建立、运行与实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并经审定的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总结了黔油系列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运行与实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黔油18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和2007年3月分别通过贵州省和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丰产稳产性较强,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增产潜力较大,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一)油研七号 油研七号系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以22A为母本,1536-119为父本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先后通过贵州、江西、四川、湖南、安徽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贵杂二号是贵州大学油料研究所"八五"期间选育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熟期适中,抗耐病性及抗倒力较好,大面积亩产160~180千克,高产田达200千克以上,尤其在成都、湖北、安徽南部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已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获贵州省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办列为"九五"全国油菜推广良种之一.贵杂四号系贵州大学农学院油料研究所与贵州省种子总站合作,选用贵油201A与贵7~5组配而成的两系隐性核不育优质杂交油菜品种,2002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长江流域种植.大面积亩产170~200千克,高产田达300千克以上,尤其在成都、湖北、安徽南部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50千克以上,是贵州省油菜重大攻关成果;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贵油7号由贵州大学油料所育成的中早熟甘蓝型"三高两低"超高产油菜新品种,在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基础上拟川引认定.在成都、湖北等地表现较好."三高两低"(高产、高油份、高蛋白质、低芥酸、低硫苷)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黔油14号,2002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适于贵州油菜产区及长江流域种植.大面积亩产160~180千克,高产田达250千克以上,在贵州山区、成都、湖北、安徽等地的丘陵地带表现突出,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4.
黔油14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的第一个三高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2002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综合性状好,田间长势强。株型紧凑,生长整齐一致、开花集中、耐旱、抗菌核病、抗倒伏力强。株高198cm,分枝高52c  相似文献   

15.
浙油19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5年度进入浙江省油菜区试,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油19是一个集高产、高抗、优质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蓉油7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为四川省主推油菜新品种。蓉油7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油菜(B. napus)油蔬两用新品种宁杂1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杂15号是在MICMS雄性不育系宁A6改良成功的基础上,以新不育系宁A7为母本,恢复系N131为父本,育成的油蔬两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年测交配组并进入产量鉴定试验,2003年参加江苏省油菜新品种预试,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通过江苏省审定的第1个可用于油蔬两用栽培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浔油8号系江西省九江市农科所和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系501A与恢复系C168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05~2007年在江西省区域试验中表现出产量潜力大、品质优、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等特点。并于200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浙江农业科学》2011,(3):732-732
浙油19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5年度进入浙江省油菜区试,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油19是一个集高产、高抗、优质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杂交油菜宝油85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油85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下游区试审定[1].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品质好、抗耐病性较强,尤以高含油量突出,适合长江流域及与之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