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现代旱地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宁南旱地农区退耕还林还草及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干旱加剧的趋势,使宁南半干旱——半干旱偏旱区苜蓿种植目前出现严重障碍。海原县气象资料表明,90年代年平均降雨量较60年代减少50mm以上,90年代年平均气温较60年代升高0.89℃。宁南山区旱情仍在加剧,特别是春旱、春夏早。……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的轮作倒茬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一年生苜蓿是一种适应性强,且品质好的豆科牧草,由于其独特的种子休眠特性,给作物的不同轮作倒茬提供了可靠保证,其后茬作物的产量可以得到保证和提高,是解决宁夏南部地区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发展畜牧业及保持水土的非常重要的作物品种,宜于进行推广种植[1]。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国外苜蓿品种在吉林中西部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试验以引进的14个丹麦苜蓿品种为材料,以国内2个主栽品种做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越冬情况、秋眠习性和产草量等10个性状指标进行连续两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苜蓿品种相比,国外苜蓿品种在越冬性和产草量等性状上没有优势,普遍表现出越冬性能差、产草量较低等特性,说明这些国外品种不能较好地适应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但国外苜蓿品种表现出的株型直立、个体间性状一致等优良特性,可作为我国优良苜蓿品种选育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在牧草引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对引进品种进行试验观察,并做出评价,因此对引进牧草应以综合的多指标进行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而被用于牧草评比试验中各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宁夏南部山区供试的7个苜蓿品种(Medicago. spp)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绿苜1号在供试苜蓿品种中表现最好,其次为阿尔冈金,再次为美国金皇后和赛特,这4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都大于0.60.其余表现较差的依次为陇东苜蓿、WL323和美国大叶.  相似文献   

5.
红薯能够适应宁南山区种植,采用正确的栽培管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安排适当种植面积,丰富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薯能够适应宁南山区种植,采用正确的栽培管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安排适当种植面积,丰富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荷花是典型的湿地植物,为筛选出适合枣庄湿地栽植的新品种,从供种单位引进荷花新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种植,观察记载不同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初步比较,结合现场鉴定和考种结果,对筛选出的6个较优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产量结果方差分析,F品种=30.5281>F0.01(5,10)=5.6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对试验品种产量结果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和丰产性、稳产性综合分析,红台莲、千瓣莲变异系数3.3059%、3.1218%,小于5%,表现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高产、稳产,为原适性、广适性优良品种,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宁南山区步入小康及生态重建微观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以典型村为个案对生态重建模式及尽快步入小康社会的研究。将模式归纳为退耕还林还草、机修梯田、舍饲养羊、科技进步等四项工程,并解读了四项工程的逻辑关系,最后是有关完善模式的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9.
7个引进烤烟品种在环神农架地区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7个引进烤烟品种在湖北环神农架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筛选适宜在当地种植的优质烤烟品种,为当地烤烟生产的合理布局及优良烤烟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于2006—2008年以云烟87、CF205、云烟202、中烟100、中烟103、K326(CK)和红花大金元7个烤烟品种为材料在湖北的竹山、房县、保康和兴山县4个试点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并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在试验区域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其中,云烟87的农艺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与K326相当,但抗病性较K326好,综合性状较K326优,是较理想的优良品种;红花大金元抗普通花叶病,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但其他各项技术参数较差;CF205前期生长缓慢,生育期偏长;云烟202经济性状、评吸质量偏差;中烟100和中烟103的大田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结论:7个烤烟品种中,云烟87和K326可作为优质烤烟品种在环神农架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的长沙、常德市鼎城区、湘乡市、邵阳县、洞口县5个试验地点对武运粳7号、南粳44、常优2号等14个通过全国或江苏省审定的粳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引进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武育粳20号、镇稻13号、南粳46等品种表现产量较高,适应性好,可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双华  郭荣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16-16518
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并从市场层面、管理层面、道德层面和人口层面探讨了水源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调查基础上从理化指标和浮游生物角度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表明,2004~2006年的水理化检测指标中除总氮指标外,其他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水源区浮游动物27属41种(含变种)和浮游植物8门67属161种(含变种);在检出的浮游生物中未发现水体重污染指示种,污染指示种中有浮游动物3种和浮游植物21属24种(含变种)。综合评价中线水源区为寡污型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华北高寒区不同潜水位萝卜田耗水特性与覆膜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亚丽  张立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481-2485
 针对华北高寒区蔬菜雨养旱作生产,通过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不同潜水位水平及其地膜覆盖的萝卜田耗水量与耗水组成,菜田耗水的时空特征及覆膜的水分产量效应。结果表明,3 m以下潜水对菜田耗水极少贡献;2 m与1 m潜水位菜田潜蒸水可有25.79 mm与71.78 mm,对萝卜旱作生产具重要作用。萝卜田生育期平均耗水强度2.94 ~3.41 mm·d-1 ,30~60 cm土层是主要供水层次。覆膜萝卜田,较裸地水分蒸失减少15.51~39.19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00%~81.70%。地膜在萝卜生育期间"前保后供"的土体水分调节效应,成为旱区农作水分时序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宁夏干旱地区饮用水源地缺水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的饮用水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坤  李晓  李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4):121-127,136
以公众对东北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支付意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层线性模型原理,构建了支付意愿的评价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政区划内的公众支付意愿差异极其显著(P<0.01);公众支付意愿的95.43%取决于公众的主观意愿、10.75%取决于月均收入、7.30%取决于受教育程度、7.28%取决于居住地、2.72%取决于年龄;公众支付意愿中,还有32.25%来源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公众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主观意愿交互作用、8.43%来源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年龄的交互作用。说明,公众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支付意愿,受其主观意愿及其自身社会经济特征影响的同时,还受其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相关支付意愿研究,应将研究对象所在行政区划的经济环境指标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6.
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营养度做出及时、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为水资源合理有效地监测、改善和利用服务。【方法】2004-03~2006-08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渠首(S1)、库心(S2)、丹江口水库上游大石桥(S3)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应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9个理化指标在3个采样点上有差异;由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加权海明距离最小值(在S1、S2和S3 3个采样点分别为0.1289,0.1585和0.1424)可知渠首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库心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丹江口水入库上游大石桥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由叶绿素营养状态指数(44.169)可知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结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营养状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中营养状态,还有待改善;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较单指标评价法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7.
摘要:通过对汉水流域退耕还林地5种5年生林分的典型配置模式进行调查和水土流失监测分析.认为不同配置模式其生物生产量及水土流失状况各不相同.其结果为:不同配置模式生物量排序依次为竹林〉杨树林〉杉木林〉松树林〉椿树林。不同配置模式总生产力比较的结果与生物量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与总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地表径流总量及泥沙量依次为竹林〈松树林〈杨树林〈杉木林〈椿树林。  相似文献   

18.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退耕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退耕还林、退耕还灌、退耕还草不同退耕方式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耗水主要靠降水满足;3种不同退耕方式的植被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均随降水量而变化;土壤表层(0~30 cm)水分含量相差不大;在30~100 cm土层,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始终高于灌木地和草地,草地的最低;对于0~100 cm土层,林地相对于灌木地和草地能更好地维持土壤水分;2005年3种退耕方式的植被在生长季中对水分的消耗均超过降水补给.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从2004年3月~2006年8月间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和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对浮游植物的数量、种类的生长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96种及变种,隶属于8门63属,其中种类最多的藻类植物,依次是硅藻、绿藻和蓝藻。每一门藻类只与少数环境因子有直接相关性,与部分因子具有间接的群体相关性。硅藻门、绿藻门都与氮浓度有直接相关性,蓝藻门与氮浓度具有间接相关性。磷浓度较低,每一门藻类都与磷浓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浮游植物主要因素为硅藻门和蓝藻门,环境因子主要因素是总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表现出的群体显著相关性将为水库的环境监测、分析、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所面临的语码选择、家庭语言规划等语言问题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合肥两所小学的调查发现,普通话在该群体语言使用和家庭语言规划中具有较高的取向度,而合肥话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更强相关性。语言取向度高的原因在于合肥言语社区中普通话社区的互动人口和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而合肥话与城市融合的相关性更强则体现了语言认同在城市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提高城市方言取向度是促进城市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