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向青色荧光蛋白(CFP)标记的两种根瘤菌菌液Ensifer meliloti LZgn5f (gn5f) 和Ensifer meliloti 12531f (12531f)内添加不同浓度硼并接种于苜蓿幼苗根部,研究硼对荧光标记根瘤菌在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的动态变化及接种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 mg/L硼较利于12531f生长, 100 mg/L硼较利于gn5f生长。添加适宜浓度硼对苜蓿幼苗体内荧光标记根瘤菌运移和定殖具有促进作用,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在根部定殖数量较多,其中添加100 mg/L硼15 d时根部12531f数量最高,达2184.99 cfu/g,添加0.5 mg/L硼60 d时gn5f数量最高,达58307.11 cfu/g;同时可向地上运移,主要运移并定殖于下部茎叶内,1 mg/L硼利于12531f在下部茎叶内定殖,100 mg/L硼利于gn5f在下部茎内定殖。对照各部位未检测到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添加硼处理的单株结瘤数、单株根瘤重、单株叶片数、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均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 mg/L硼+12531f处理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范围在21.31%~909.28%之间;100 mg/L硼+gn5f处理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范围在15.07%~1424.24%之间;虽然单独接种12531f抑制了叶绿素的形成,但添加1 mg/L硼后其含量则升高,分别显著高出对照和单独接菌处理18.31%和36.86%(P<0.05),而接种gn5f则促进了叶绿素的合成,添加100 mg/L硼后含量分别显著高出对照和单独接种处理24.41%和12.92%(P<0.05)。因此,1 mg/L硼与12531f混合接种,100 mg/L硼与gn5f混合接种对根瘤菌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和定殖及对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苜蓿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贮藏方法对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定殖的影响,将甘农5号紫花苜蓿在结荚期用3种根部接种方法(主根微破损浇灌、根部浇灌、添加苦参碱浇灌)接种两种荧光标记根瘤菌Ensifer meliloti LZgn5f(gn5f)和Ensifer meliloti 12531f(12531f),同时根部浇灌无菌蒸馏水获得的种子,采用信封、信封+布袋、铝箔3种包装材料,分别在25℃、25℃硅胶干燥、-4℃和4℃条件下贮藏6个月后,检测种子内根瘤菌的定殖数量。结果表明:主根微破损接种gn5f获得的种子在-4℃以信封包装贮藏时内生根瘤菌的定殖数量(25.54cfu/粒)显著高于信封+布袋和铝箔的两种包装材料(P0.05),主根微破损接种12531f获得的种子在-4℃以铝箔包装贮藏时内生根瘤菌的定殖数量最高(14.98cfu/粒),但与另外两种包装材料无显著差异(P0.05)。根部浇灌接种gn5f和12531f获得的种子,在25℃干燥贮藏,分别以信封(22.08cfu/粒)和信封+布袋(40.84cfu/粒)包装时内生根瘤菌的定殖数量显著高于其贮藏条件(P0.05),添加苦参碱根部浇灌接种gn5f和12531f获得的种子以铝箔为包装材料,分别在-4℃(25.00cfu/粒)和25℃硅胶干燥(18.08cfu/粒)温度下贮藏种子内生根瘤菌的定殖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其他贮藏条件(P0.05)。接种相同目标根瘤菌获得的种子以25℃硅胶干燥和-4℃贮藏时内根瘤菌数量高于25℃和4℃。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WL343HQ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cv.WL343HQ)及3株青色荧光蛋白(CFP)标记根瘤菌株Rzhizobium LH3436f(3436f)、Ensifermeliloti 12531f(12531f)和Rzhizobium GN5f(gn5f)为材料,添加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KH2PO4)于3株标记根瘤菌菌液内,分别筛选出3个有利于各标记根瘤菌生长的KH2PO4浓度,并分别将选定浓度的KH2PO4与相应的标记根瘤菌组合接种于苜蓿幼苗根部。检测根瘤菌侵入根系后在苜蓿幼苗体内运移及定殖的动态变化和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KH2PO4促进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适宜浓度及根瘤菌运移和定殖的效果。结果表明:50mg/L KH2PO4促使3436f长期稳定的大量定殖于苜蓿根系,定殖数量最高达到27075.12cfu/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并快速运移至上部茎和上部叶中,数量分别为19.20cfu/g、9.94cfu/g;50mg/L KH2PO4促使12531f大量定殖于根系,也可运移至上部茎,数量为53.45cfu/g;200mg/L KH2PO4促使gn5f稳定定殖于根系和茎内,接种45d时下部茎内仍有定殖,数量为33.29cfu/g。添加KH2PO4接种可明显提高苜蓿单株结瘤数和单株根瘤重,增加苜蓿叶片数、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和根鲜重,显著促进了标记根瘤菌侵染根系并进入苜蓿体内运移和定殖。结合苜蓿体内根瘤菌运移和定殖以及苜蓿生长各指标优化状况,筛选出标记根瘤菌株与KH2PO4的优良组合为3436f+50 mg/L KH2PO4,12531f+50 mg/L KH2PO4和gn5f+200mg/L KH2PO4,为苜蓿接种目标根瘤菌并促使其在体内运移和定殖至种子,构建目标根瘤菌与苜蓿良种种子共生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贮存方法对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数量的影响,本试验以7种不同处理的甘农5号紫花苜蓿种子(结荚期G切,G浇,G+苦,1切,1浇,1+苦;对照)为试验材料,常温风干两个月后,采用25℃,-4℃,4℃三种不同温度保存,以未用荧光标记根瘤菌处理的种子和常温干燥条件为对照,保存6个月后检测种子内根瘤菌数量。试验结果显示:从种子内根瘤菌数量来看,常温(25℃)干燥和-4℃条件贮存时更利于根瘤菌在种子内的繁殖,而铝箔密封贮存效果优于信封和信封+布袋。从生产实践及种子贮存的方便性考虑,-4℃铝箔纸密封保存更利于种子内根瘤菌的增长和繁殖,但利于更多根瘤菌在种子内繁殖并获得稳定高产植株种子的贮存条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何龙  师尚礼  康文娟  刘旵旵  王文娟  武蓓 《草地学报》2022,30(11):2892-2898
为探寻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有效灭菌方法,试验以‘甘农9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Gannong No.9’)种子为材料,设置DF(碘伏浸泡6min),DS(碘伏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ST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和0.5%吐温80浸1min),SH3(3%次氯酸钠浸泡6min)和SH10(10%次氯酸钠浸泡6min)4种灭菌方法,分别以完整种子、去皮种子、种皮、子叶、胚、子叶+胚、子叶-胚连接处、幼苗为研究材料,以无菌水浸泡相应时间处理为对照,分析4种灭菌方法对供试材料内生根瘤菌的灭菌情况以及对种子萌发能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根瘤菌主要分布于紫花苜蓿种子的子叶+胚(52.7个·粒-1)中,种皮有少量分布(16个·粒-1),而在子叶+胚组织中内生根瘤菌主要分布于子叶-胚连接处(38.33个·粒-1),其余分布数量依次为子叶(9.67个·粒-1)、胚(4.17个·粒-1);DS处理可对种子完全灭菌,且DS处理下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幼苗长与CK差异不显著。综上,子叶-胚连接处是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主要存在部位,DS处理是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最佳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贮藏方法对紫花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传代能力的影响,将青色荧光蛋白标记根瘤菌gn5f(内源)和12531f(外源)接种于结荚期甘农5号紫花苜蓿。收获的种子,在25℃+自然湿度(S1)、25℃+硅胶干燥(S2)、4℃+冰箱冷藏湿度(S3)和-4℃+冰箱冷冻湿度(S4)条件下贮藏3年,然后播种于大田,次代植株苗期进行内生根瘤菌传代能力和传代有效性检测,以无菌水浇灌苜蓿植株后收获的种子为对照。结果表明:标记根瘤菌gn5f和12531f均可通过种子传代到次代植株。S1贮藏条件下,gn5f在次代植株根、茎、叶的定殖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次代植株苗期单株结瘤数、单株根瘤重、根瘤等级、固氮酶活性、单株叶片数、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鲜重、根干重较CK分别增加了37.00%、1 183.54%、47.52%、23 909.07%、38.72%、40.63%、33.82%、68.11%、137.73%、223.70%、600.00%。S2贮藏条件下,12531f在次代植株根部定殖数量最高,为560.63 cfu/g,次代植株苗期单株结瘤数、根瘤直径、根瘤等级、固...  相似文献   

7.
以3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内生根瘤菌株(LP3、WLP2和WLG1)为材料,进行抗逆和促生能力研究,并采用试管砂培法对WL168HQ苜蓿(M.sativacv.WL168HQ)进行接种试验,以不含根瘤菌的培养液为对照,分析菌株的共生固氮能力。结果表明,菌株WLP2能耐受除红霉素和庆大霉素外的所有抗生素≥300μg·mL~(-1);能在6%NaCl、pH 5~11和温度8~40℃的环境下生长,对盐、pH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能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分泌IAA能力强。菌株WLG1接种,单株结瘤数、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08.16%、72.35%和122.33%;单株有效根瘤重、根长和单株叶片数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比对照高了6.68%、9.57%和53.59%。综上所述,菌株WLP2对抗生素、盐、pH和温度的抗性以及促生能力较强,菌株WLG1对WL168HQ苜蓿接种效果最佳,共生固氮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不同磷水平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培方法,以NaH2PO4为磷源,设8个磷水平处理,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接菌"甘农3号"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根瘤菌并且在营养供应充分的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随着营养液中磷水平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各指标出现最大值时的磷水平并不相同。株高和叶片数在磷水平为500μmol/L时最大(P<0.05);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在磷水平为1 000μmol/L时最大(P<0.05);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在磷水平为1 500μmol/L时最大(P<0.05)。而根瘤数和根瘤重则随磷水平的增大而一直增大,并在磷水平为2 000μmol/L时出现最大值(P<0.05)。表明紫花苜蓿各器官对磷素的需求量并不相同,并且磷素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磷反而不利于紫花苜蓿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成团泛菌CQ10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CQ10 Lipopolysaccharide,CQ10-LPSp)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幼苗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根瘤菌(Rhizobium)的影响,本试验首先研磨分离‘巨能551’紫花苜蓿幼苗内生细菌,后设置6个不同浓度梯度(0,0.133 5,0.200 3,0.267 0,0.333 8,0.400 5 EU·mL-1)的CQ10-LPSp与紫花苜蓿互作,再分离并测定了其根系内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根瘤菌的数量。结果显示,随着CQ10-LPSp浓度的增大,紫花苜蓿内生根瘤菌的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0.267 0 EU·mL-1 CQ10-LPSp下根瘤菌数量最多,为6.98×107 cfu·g-1,且该浓度下根系内生细菌种类较种带细菌多样性减少。结果表明,CQ10-LPSp处理下会影响植物内生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增加紫花苜蓿内生根瘤菌的数量。本研究结果为开发促进紫花苜蓿内生根瘤菌生长的外源添加剂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瘤菌拌种量对库布齐沙地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库布齐沙地研究了根瘤菌拌种比例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和结瘤的影响。紫花苜蓿品种为"4010",按根瘤菌与苜蓿种子的质量比,设0、10、20g·kg~(-1) 3种处理,测定株高、根瘤数随时间的变化和两茬的产量和营养含量。结果表明,根瘤菌拌种对苜蓿株高、根瘤、产量以及第1茬的茎叶比和营养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经拌种处理的根瘤数比不拌种的对照组多14倍。20g·kg~(-1)拌种时株高和产量最高,株高比不拌种高6.8cm;两茬干草总产量比不拌种高1.79t·hm~(-2);10g·kg~(-1)拌种使第1茬的茎叶比减小、粗蛋白含量增加、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减少。产量和营养没有同时达到最佳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连同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佳根瘤菌用量。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品种根瘤菌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选用52株分离自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根瘤菌和34株已知参比菌株,进行生长温度、营养利用、抗生素抗性和耐逆性等113个表型性状研究,结果表明:NWMSH022、NWMSH023和NWMSH028这3株菌抗逆性较强;通过MINTS软件分析,得到数值分类树状图;在89%的相似水平上,除NWMSH009和NWMSH023,供试未知菌株聚为不含已知参比菌株的新表观群,该表观群是否为新属种有待进行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其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运移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用菌液中分别混合3-吲哚乙酸、LaCl3和其他根瘤菌的胞外聚合物(EPS)(过滤除去活菌菌体)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Gan Nong 5’)芽苗浸根处理,比较青色荧光蛋白(CFP, cyan fluorescent protein)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动态及数量分布,探明内源根瘤菌(分离自宿主植株根瘤)与外源根瘤菌(购自中科院菌种保存中心)在宿主体内的运移差异。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使Rhizobium meliloti.GNf (内源标记菌)在芽苗根和茎内的数量为对照(未添加外源物质的菌液处理)的11.43和1.71倍。50 mg·L-1的LaCl3使根内R.meliloti GNf和S.meliloti 12531f(外源标记菌)的菌体增加656.83%和303.19%,且使S.12531f在茎内的菌体仅为对照的3.64%。IAA处理使芽苗根内R.GNf和S.12531菌体增加18.34和12.11倍,使茎中S.12531增加163.09%,但R.GNf降低为对照的75.45%。IAA处理能降低芽苗子叶内R.GNf数量至对照的4.13%,表明三种外源物均能增加标记菌在芽苗根系中的数量。无外源物时,标记菌在芽苗各部位的数量差异表明,根瘤菌由根系向茎和子叶的运移通道存在仅允许内源菌通过的选择性屏障。  相似文献   

13.
以常用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金皇后为材料,种植前土壤喷洒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0ml/L、0.6ml/L、3ml/L及6 ml/L)模拟有草甘膦使用史的耕地.60d后测定金皇后地上部分鲜重、茎粗、株高、根鲜重、根长、根瘤数、结瘤率、含氮量、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反映土壤中不同草甘膦残留量对金...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在酸性土壤中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以酸性紫色土(pH值5.45),粘黄壤(pH值4.99)和砂岩黄壤(pH值4.30)为供试土壤,利用盆栽试验比较分析了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酸性粘黄壤和砂岩黄壤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生长与结瘤,而在酸性紫色土中,紫花苜蓿生长相对良好,且能正常结瘤;3种土壤不同的pH值水平是引起紫花苜蓿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酸性土壤的耐受性也不同,使紫花苜蓿品种间存在较大的生长差异。酸性粘黄壤和砂岩黄壤施用一定量的石灰,可提高紫花苜蓿生长高度,增加生物量的积累,且粘黄壤中根瘤数极显著增加;酸性紫色土经石灰改良后,部分品种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降低,所有品种的根瘤重显著下降;相比之下,酸性粘黄壤和砂岩黄壤不经改良没有种植紫花苜蓿的可能,酸性紫色土较适宜种植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2个苜蓿品种在不同环境pH值(pH值4.8,5.2,5.6)下接种6株苜蓿根瘤菌株的效果。结果显示,pH值和接种菌株对苜蓿整株鲜重、有效根瘤数、固氮酶活性和全氮含量的影响均较显著。pH值从5.6降低到4.8,苜蓿整株鲜重、固氮酶活性、全氮含量平均降低约66.64%,39.20%,25.84%,有效根瘤数平均减少约8个。接种菌株4(91512)对整株鲜重(0.517 1 g)和有效根瘤数(19.888 9个)影响最大,菌株5(91522)对整株鲜重(0.554 4 g)、固氮酶活性(C2H416.809 3μg/g.h)和全氮含量(3.307 0%)影响最大。植株品种对有效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整株鲜重和全氮含量均以苜蓿“露”的效果优于保定苜蓿。上述结果说明,在酸性环境中,环境pH值是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子,接种高效耐酸苜蓿根瘤菌、选择优良的苜蓿植株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pH值对苜蓿生长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铝和酸胁迫对苜蓿根瘤菌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铝和酸胁迫下,比较分析了天蓝苜蓿和紫花苜蓿根瘤菌的生长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及GR(谷胱甘肽还原酶) 等抗氧化酶系响应特点。铝胁迫设5个梯度,即0,25,50,75,100 μmol/L;酸胁迫设4个pH水平,即4,5,6,7。结果表明,铝和酸胁迫下,2种苜蓿根瘤菌的ODA600均显著降低,生长受到抑制,且天蓝苜蓿根瘤菌的ODA600显著高于紫花苜蓿根瘤菌。在pH水平为4和5时,紫花苜蓿根瘤菌没有生长。在铝毒胁迫下,天蓝苜蓿根瘤菌的SOD酶活性一定程度减小后缓慢上升,而CAT、POD和GR酶活性随铝浓度增大显著下降;紫花苜蓿根瘤菌的SOD,CAT及GR酶活在低Al胁迫下无显著变化,在高铝胁迫下显著下降。随着pH水平的下降,天蓝苜蓿和紫花苜蓿根瘤菌均表现为SOD、CAT、POD、GR酶活性的显著下降。在不同铝及酸胁迫下,天蓝苜蓿根瘤菌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紫花苜蓿根瘤菌。综合分析认为天蓝苜蓿根瘤菌较之紫花苜蓿根瘤菌有较强的耐酸、耐铝性。  相似文献   

17.
单宁酸溶液对低温胁迫下紫花苜蓿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植物叶片膜透性的测定方法研究了外施单宁酸溶液,对紫花苜蓿幼苗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处理的苜蓿叶片膜透性都有所增加,但增加速率不同,为:V0>V0.25>V0.5>V1;经浓度为0.5%,1%的单宁酸溶液处理过的苜蓿幼苗,其膜透性均明显高于未经单宁酸溶液处理的苜蓿幼苗(P<0.01);经浓度为0.25%的单宁酸处理过的苜蓿幼苗,其膜透性变化在低温处理时间为0 h,2 h和4 h差异不显著,但在处理6 h的时候差异性显著(P<0.05);随着单宁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每个处理时间上苜蓿幼苗的膜透性逐渐减小,保护性作用逐渐加强。此研究结果为单宁酸溶液能提高苜蓿抗寒性,减轻低温伤害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料,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WN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N5,保藏号为CGMCC NO.7469)和干酪乳杆菌SN3(L.casei SN3,CGMCC NO.7470)的菌液,以及菌液与蔗糖、纤维素酶的混合液后青贮,探讨添加剂对苜蓿青贮料品质和乳酸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直接青贮发酵品质差;添加剂可改善苜蓿青贮料的发酵品质;添加乳酸菌和蔗糖对于苜蓿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乳酸菌群有更明显的改善,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群占绝对优势,植物乳杆菌WN5和其他乳酸菌存活,但乳酸菌种类因蔗糖浓度不同而有差异;添加10 mL乳酸菌和2.0 g蔗糖的效果最好,其苜蓿青贮饲料的pH最低,粗蛋白、甲酸、乙酸和丙酸的含量最高,乳酸菌群的遗传差异大。乳酸菌和蔗糖作为优质添加剂,在苜蓿青贮发酵过程中可以保留大量不同种类的乳酸菌群,从而有利于形成品质良好的青贮苜蓿。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黄花苜蓿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为了选择适宜松嫩地区轻度盐碱化草地种植的牧草,解决饲草蛋白质含量低的问题,发展耐盐碱的优质豆科牧草是关键。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是植物生活史最关键的阶段,决定着植株的后续生长。本实验研究了盐对黄花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与紫花苜蓿CW400和紫花苜蓿公农2号对比,在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mmol/L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研究了3种材料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Gi),胚根、胚轴生长状况及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3种苜蓿的发芽率、发芽指数(Gi)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盐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与紫花苜蓿CW400及公农2号相比,黄花苜蓿在发芽百分数和发芽指数上显著降低,但是胚根生长不受盐浓度的影响,各处理与对照间没有显著差异。复萌实验结果显示3种苜蓿种子在盐溶液中能够保持活力。紫花苜蓿CW400,黄花苜蓿均在60mmol/LNaCl中达到最大总发芽率100%,但只有黄花苜蓿在所有盐浓度下总发芽率全部达到90%以上,各盐处理间复萌率无显著差异,复萌率最高。脯氨酸作为渗透调节剂在幼苗中能够迅速积累,黄花苜蓿、紫花苜蓿CW400和紫花苜蓿公农2号在100mmol/LNaCl中的脯氨酸量分别是对照的3.1,2.3和1.4倍。黄花苜蓿耐盐性较紫花苜蓿CW400和紫花苜蓿公农2号强,更适合在松嫩草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