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茶叶制作工艺和饮茶方式的改变,明代迎来了茶器变革创新的重要阶段。《遵生八笺》这本书虽为养生巨著,书中却系统记载了明代文人阶层所使用的茶器种类,本文通过整理书中关于茶器的文献内容,探析每件茶具的用途与存在价值,并建立起茶器的空间布局与瀹饮程序。明代文人阶层对茶器的选择既生动反映着当时的饮茶习俗,也引领着明代饮茶审美的时代潮流,这些丰富多彩的茶器展现了文人们“以茶为本,实用为佳”、“雅玩清赏,追求意趣”、“以具传情,以器鸣志”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茶器是茶道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既要符合功能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又要满足精神性和审美性的需要。本文以茶器中的现代设计美学为主题,首先介绍了现代茶器的美学设计趋势,指出当今设计的重心在于以人为本,而后从功能美、生态美、造型美、文化美四个方面分析了茶器现代设计的美学特征,以期为茶器设计工作提供借鉴,使茶与器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茶叶起源于我国。茶叶从中国向世界各国传播,较早的有亚洲的朝鲜,日本,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和苏联等国.17世纪初,茶叶传入欧洲,并渐渐风行.茶叶传入美洲约在17世纪中叶,而非洲在19世纪中期开始普遍饮茶.而今,茶叶饮用已遍及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广东茶业》2005,(1):42-45
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来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东汉年间(25—220年),广东开始利用茶叶。19世纪中叶,全省茶叶面积已超过30万亩,19世纪60年代前,茶区生产保持向上发展的趋势,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到清同治九年(1870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浙、闽、湘,居全国第四位。19世纪末,印度、锡兰、日本等国茶叶挤占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5.
茶器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当然,茶器生产的机械化、批量化已经成为重要趋势。手工技术无疑是一种"复古型"技术,其中所诠释的是一种生态化应用,同时更是大众饮茶诉求的展现与表达。本文拟从茶文化内涵探究入手,结合茶器应用历史及文化认知入手,结合手工茶器的设计创意诉求变化分析,从而具体探究茶文化背景下手工茶器的创意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茶具的变迁     
茶具与茶器同名。最初多用茶具这一名词,如王褒《僮约》中的“烹茶尽具”,意思是在烹茶时要将茶具洗净备妥。晋代以后的一些古书中多用茶器这一名词,唐代陆羽《茶经》中把采制茶叶的工具称为茶具,饮用茶叶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以后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了。我国古人重视品茶艺术,使用茶具也极为考究。《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众人在栊翠庵品茶,所用的茶具各具特色:贾母身份最高,用的是成窑珍品;妙玉是主人,用的是绿玉斗;宝钗和黛玉是小姐,用的是“古玩奇珍”;宝玉是少爷,用的是“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其余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相似文献   

7.
王文生 《福建茶叶》2016,(11):170-171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饮茶的习惯,招待来访友人时更喜欢用茶。伴随着茶叶而来的是茶器的制作和使用,中国的茶器也有悠久的历史,茶器的种类和样式也不断增多,人们对茶器的质量和款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因此,给茶器的造型设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茶器设计如何满足和提高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本文讨论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唐艺菱 《福建茶叶》2016,(11):161-162
陶瓷茶器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饮茶器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陶瓷茶器的使用不仅仅局限在其实用功能方面,而同时也更注重其审美价值的体现。景德镇是陶瓷茶器的著名产地和品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研究,从中分析了我国当前的陶瓷茶器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互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适宜的茶器不仅是呈现茶叶优良品质的必备工具,更是传播茶叶品饮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长沙铜官窑曾谱写了我国陶瓷史上的灿烂篇章,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更肩负着湘茶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使命。本文在挖掘、整理铜官窑深厚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历代铜官窑茶器制作特点的探究及当代优秀作品的赏析,分别探讨了铜官窑茶器"质朴多样的材质之美"、"千姿百态的造型之美"和"别具一格的装饰之美",以期丰富茶审美理论,并为当代铜官窑茶器的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由千利休最终确立的草庵茶是日本茶道的主流。草庵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日本人的传统审美意识——"侘寂"、"幽玄"和"物哀"。本文综合分析了草庵茶的茶花、茶器、庭院等的特点,总结了草庵茶和日本人的传统审美意识的关系。从分析中看到简单素朴的"侘寂"、含蓄而朦胧的"幽玄"、感物伤情的"物哀"的理念融入到了草庵茶的茶室和庭院的元素和形式当中。  相似文献   

11.
漆工艺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它承载着独特的中国韵味和精神文化。新时期的大背景之下,将漆工艺与茶器相结合不仅能够传承中国独特的精神文化,同时也能够将美观和实用的理念融合到茶器的设计之中。本文主要是从漆工艺的角度出发,探索将其应用在茶器中的具体措施,分析如何艺术化的展现茶器设计中的个性化和民族性,切实的借助茶器这一载体深度的保护和传承漆工艺这一传统艺术,同时也为茶器的设计增添新的活力,为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寻找创新型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书讯     
《茶叶之路》1638年,茶叶首次作为一种政治上的试探,正式介绍到俄国。1689年,"茶叶之路"始于北京、经蒙古至俄国圣彼得堡的商路正式开通,并成为东西方两大帝国之间直接的贸易和政治接触面。在18至19世纪达至巅峰时代。19世纪中叶,随着海上运输变得更为便捷,海上贸易的增长沉重地打击了陆上的茶叶之路,自此之后逐渐式微。本书作者艾梅霞(美国)与东方文化有  相似文献   

13.
茶器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而茶器艺术衍生品则将传统艺术更多的结合了现代的市场化商品,打入大众生活之中。因此,茶器艺术衍生品的发展不仅要依托于现代产业形态,更要始终以茶文化主题为核心,进行设计的创新发散。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产业形态下茶器艺术衍生品的设计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名宜昌工夫红茶,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典型代表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早在19世纪中叶,宜昌红茶就已大量出口英国、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历经150年以上的传承与积淀,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湖北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升绿茶,振兴红茶"的茶叶发展战略,振兴宜昌红茶成为优化茶叶产品结构,促进茶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宜昌红茶生产现状宜昌是"宜红茶"的核心产区。近几年,由于市委、市政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抗晚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晚疫病是马铃薯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绝大数栽培马铃薯的冷凉地区广泛传播。19世纪中叶,晚疫病大流行使800万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人口因饥饿或移民失去1/4,进入20世纪80年代,晚疫病在世界各地马铃薯种植区的频频发生,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早在199  相似文献   

16.
1802年在德国建成了第一所制糖工厂。甜菜作为制糖工业原料,已有近180年历史了。当时原料根含糖虽然不高,却很有前途。科学家根据园锥形根,白色根肉,叶丛繁茂,叶色深绿等外部形态选种,使甜菜块根含糖率上升为9.8%。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用盐水选种:块根收获后,放入一定浓度的盐水中,含糖多的下沉,即留作种用。19世纪80年代采用“比重计法”,测定块根液汁中可溶物质百分率。含糖率提到13.7%。90  相似文献   

17.
陶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茶器作为中国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交叉点,其在艺术造诣与文化内涵上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与典型意义。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茶器审美与文化,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是对当代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完善,可以推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更好地发展。本文就以我国古代陶瓷茶器审美与文化为内容进行几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赵虹 《中国茶叶》2014,(4):25-25
正来到武夷山市,最让我难以忘怀就是一家叫"金日良茗"的茶会所,里面清静而优雅,茶具摆设别有风格,当你看到那些精致的茶器,你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打扰到那一个个精美而有活性的茶器,更怕打扰到别人品茶的雅兴。进入雅间,茶艺师礼貌地欢迎我们入座,随后熟练而有序地泡茶,给我们介绍所泡茗茶来历、历史文化,让我们闻、看、品,那种感觉正如武夷山释道大师所说,静下  相似文献   

19.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5,27(1):28-30
46.电击型自动计数性信息素诱捕器的开发 近年来,害虫防治的趋势是"保护天敌"和"减轻环境负荷",由此开发了昆虫生长调节剂、BT制剂和GV(颗粒体病毒)等高选择性的防治资源.在茶树害虫防治上,日本国立试验场、病虫害防除所和农协等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和茶细蛾发生消长情况调查和药剂使用适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正> 能源是我国实现四化,提高人民生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燃料储量减少,能源不足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新能源,充分利用风能,是解决新能源的途径之一。风能利用在世界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十八世纪中叶前后,美、英、法、荷兰等国就把风能广泛用于灌溉排水,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