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龄茶园和未封行茶园是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本试验通过覆盖一种新型材料——防草布,研究其对茶园杂草的防治效果,同时探究对茶园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覆盖防草布可以降低夏季茶园不同深层的土壤温度,同时可以提高0~2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覆盖防草布对茶园行间杂草防治效果可达100%,比黑色地膜的93.5%高6.5%;覆盖防草布的防草成本仅为清耕除草的56.9%.覆盖防草布可以改善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茶树的生长,同时对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茶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茶园杂草物种丰富,组成差异较大,对茶树生长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为通过优化幼龄茶园管护,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探索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的覆盖防草技术,以降低草害防控成本,同时达到提高茶叶产量的目的,于2022年进行了茶园覆盖防草试验。试验在同一幼龄茶园以清耕露地为对照,设置黑色地膜、PP防草布、PE防草布、水稻秸秆、银灰色地膜5种覆盖材料,分析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杂草鲜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各覆盖处理具有增温和降温双重效应,其中0~25 cm土层温度以PE防草布覆盖增温幅度最大,较CK增温1.9℃;除银灰色地膜出现降墒效应(平均含水量20.5%),黑色地膜、PP防草布、PE防草布、水稻秸秆覆盖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较CK提高2.4、2.0、3.3、2.3个百分点;各覆盖处理对杂草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中PP防草布对杂草的防效达100.0%;通过成本核算,PP防草布第一年投入的材料成本最高,人工成本最低,从长远看,PP防草布综合效益最好,即PP防草布更适合作为茶园杂草绿色防控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3.
我县茶园常见杂草有二十余种,生产旺盛蔓延侵染迅速的有香附子、茅草、狗尾草、三叉草、鸡爪草、牛屎艾等恶性杂草,这些杂草,除了为茶树病虫创造寄生,繁殖条件外,而且还徒耗大量土壤养分和水分,影响茶树正常生育,给茶树高稳产带来很大威胁。为了减少杂草为害,茶农习惯以耕锄法进行除草,每年锄草三次,亩需六个工,每  相似文献   

4.
系统调查海南芦笋种植区的主要杂草种类,明确芦笋园的杂草优势种群,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盆栽芦笋化学除草药效试验及覆盖控草试验。结果表明,海南芦笋园常见杂草有21科106种,其中优势种群由马齿苋、红尾翎、短颖马唐、龙爪茅、牛筋草、砖子苗、假臭草、伞房花耳草及鳢肠9种构成。采用覆盖控草和化学除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发生:覆盖9种植物60 d后,防效可达60%以上,且覆盖葛藤、毛蔓豆、飞机草、薇甘菊、肿柄菊后,芦笋抽笋数和新笋径围都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施用4种除草剂60 d后,盖草能和乙草胺对盆栽芦笋的防效较高且安全。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覆盖控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可最大限度的控制芦笋园中杂草。  相似文献   

5.
茶园铺草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园行间铺草覆盖能保水、保土、保肥,稳定土层温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繁荣土壤微生物,抑制杂草滋生,是一项古今中外所公认的茶园管理有效措施,在茶区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于铺草覆盖对茶园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尚少见报道.人们知道,由地表及土层内的土壤动物所构成的生物群落,是整个茶园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对保持生态平衡、生产无公害茶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进行了本项调查,旨在为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类、研究方法和培肥、套种绿肥与食用菌及覆盖等农业措施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构建"茶-草-菌"耦合生态茶园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类、研究方法和培肥、套种绿肥与食用菌及覆盖等农业措施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构建"茶-草-菌"耦合生态茶园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8.
有机茶生产必须十分重视茶园绿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洵 《中国茶叶》2010,32(5):31-31
茶园绿肥是我国传统有机农业中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它所具有的优点,如提高土壤养分,活化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抑止杂草生长等,是化肥、普通农家肥、商品性有机肥及各种生物菌肥都无法相比的。因此,国家对茶园绿肥十分重视,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生产标准中都把发展茶园绿肥作为解决山区肥源不足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茶园间作绿肥是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它具有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等优点。普洱市现有茶园143.66万亩,正大力建设生态茶园,种植茶园绿肥对普洱市生态茶园建设有重要意义。为了向广大茶农提供优良的绿肥品种和种植技术,2011年在云南普洱茶树良种场的幼龄茶园中进行绿肥种植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绿肥品种及试验方法2011年选取大叶千斤拔、光萼猪屎豆、望江南三个绿肥  相似文献   

10.
六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6):30-31
1.茶叶采摘生产茶园采摘夏茶,有条件地区尽量实施机采。2.茶园除草施肥茶同杂草生长影响茶树生长的要进行一次除草,北方茶区注意适量增施肥料,施肥与除草相结合。幼龄茶园施肥量适当增加,还可根据当地特点选择种植夏季绿肥。  相似文献   

11.
柳丽萍  臧聪  钱义荣  王校常 《茶叶》2021,47(3):174-176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湖州地区生产茶园实施的一种新的以草抑草技术,即通过选择性去除一些恶性杂草,留养一些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的杂草,如马唐,一点红等,最后形成这些保留杂草为主的茶园杂草生态,达到抑草目的,免去茶园除草.这些杂草一个共同特点是根系浅,高度中等以下,生物量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云南干旱地区芒果园管理技术和水平,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豆科植物行间间作后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草间作两年后,0~60 cm土壤有机质降低;20~60 cm土壤全氮和全磷增加,0~60 cm土壤全钾增加;新诺顿豆和大翼豆将20~60 cm土壤pH从酸性提高至中性;饭豆+绿肥提高了0~60 cm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饭豆+绿肥、饭豆以及田箐提高了0~60 cm土壤速效钾。试验所选生草可以增加20~60 cm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积累,饭豆+绿肥轮作可以有效提高0~60 cm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来,高山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但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不便管理,致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危害相当严重,成为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要加强人工除草,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也可将地表的树木植被或农作物的秸秆进行垄面敷盖,也可进行外圆半覆盖,做到园区水能排除、泥不外流。茶园覆盖与敷盖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结合茶园实际管理,将覆盖与敷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茶园土壤管理有简略化趋向。以铺草代替中耕除草,由于杂草、稻草来源困难,用其它有机物代替,如垃圾制造的垃圾堆肥和造纸、木材加工的废物以及农用聚乙烯薄膜。铺草、铺稻草铺草认为有:(1)防止土壤干燥和肥料的流失;(2)增加腐殖质、维持地力;(3)改良土壤物理性;(4)防止杂草发生;(5)调节地温;(6)补充养份等多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贵刊1982年二期介绍的日本草,确是一种栽培管理简单、生存力强、繁殖速的好绿肥。我场曾在文革前引进多品种绿肥,十年动乱大都绝迹,独有日本草至今还在一些茶园及零星荒地成群成片与杂草共存,很可以说明它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茶园间作鼠茅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杂草是制约茶园生产管理的一大难题,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对劳动力需求较大且人工成本较高,化学防治方法又给茶叶品质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环境友好且可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除草技术.鼠茅草种植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果园杂草控制技术,它的生长可抑制果园中大部分杂草的生长,若将鼠茅草引种于茶园,或将有利于茶园的生产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徐良 《茶叶科学》2014,34(4):396-400
贵州省是茶叶生产大省。中耕机械是茶园管理中常用的机械,中耕除草是茶园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田间试验中,发现中耕机械缠草是常见问题。本文对贵州省茶园杂草种类和长度进行调查,并对缠草现象分析,通过对杂草缠绕力分析和计算,建立了缠绕力数学模型,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得出了防缠草和减少缠草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省茶园面积172.4万亩,部分茶园由于管理粗放,已造成草害而荒毁。即使管理较好的茶园历年来也多利用人工除草,花费大量的人力,杂草还是防不胜防。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很多茶农越来越感到杂草防除的困难,因而茶园  相似文献   

19.
茶园铺草覆盖效应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园铺草覆盖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因而,国内《有机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有机茶培训教材中将茶园铺草覆盖措施列入其中。在茶园管理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茶园管理者认识到茶园铺草覆盖的重要性,开始白发地采用这一生产措施。本文从土壤管理、茶树营养生理的角度.阐述了有机茶园铺草措施的增产效应,并从茶园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利用该措施控制茶园有害生物的生态学机理,为生态茶园建设、绿色食品茶和有机食品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绿肥—玉米—大豆轮作体系对在华南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将冬种绿肥作物(黑麦草、白三叶草)作为植生覆盖作物,以冬季杂草休闲为对照,配合不同的耕作方式(免耕、旋耕),探究绿肥—玉米—大豆的轮作体系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覆盖作物和耕作方式对绿肥作物的养分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免耕黑麦草较适合作为玉米的前茬,可有效抑制玉米种植期间杂草的发生。绿肥—玉米—大豆的轮作对于大豆的产量及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黑麦草作为冬季覆盖作物对增加夏大豆的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