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茶角盲蝽是茶树芽叶害虫之一,本文结合茶角盲蝽的生活习性,从茶角盲蝽发生动态,不同管理模式下茶角盲蝽危害情况、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不同品种茶树的抗虫性等角度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揭阳生态防治茶园茶角盲蝽大面积爆发期从6-7月开始,生态防治茶园比化学防治茶园物种多样性更丰富,茶树品种金观音更容易吸引茶角盲蝽危害。本文的调查结果以期为茶角盲蝽的绿色防控、抗虫品种选育和病虫害监测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崂山茶区茶树害虫的发生及生态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明祥  姜瑞德 《中国茶叶》2010,32(2):10-11,37
崂山茶区茶树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害虫为主。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绿盲蝽是危害茶树的主要种类。目前,防治这些害虫仍然以化学农药为主,出现了农药用量大、茶园害虫种类单一、天敌种类和数量锐减等生态环境脆弱现象。根据南方茶区开展害虫生态控制的经验和崂山茶区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崂山茶区开展害虫生态控制的可能性,以及可供采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东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绿盲蝽在山东茶区发生量小,危害轻,无需单独防治。1997年我们对全省茶树害虫发生情况进行普查时,发现绿盲蝽在每个茶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受害较重的东港区发生面积已占茶园总面积的41%,莒南县为39%,青岛市为31%,发生较轻的潍坊市为28%。特别是2004年,绿盲蝽已在全省茶园普遍发生,危害加重。绿盲蝽已成为山东茶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南岛种植的腰果遭受茶角盲蝽Helopetlis fasciaticollis Poppius及安妥角盲蝽H. antonii Signoret严重危害。两种角盲蝽的成、若虫均危害腰果嫩梢、花枝、未成熟的果及果梨。据1982年调查,果被害率达100%,其中被害至干枯的达7%。茶角盲蝽广布于海南岛,除危害腰果外,尚危害可可、茶树、胡椒、红毛榴裢、洋蒲桃、番石榴等多种作物;此虫年发生12代,一代需时16~80天。安妥角盲蝽仅分布于海南岛陵水,只危害腰果,一代需时20~51天。根据两种角盲蝽的危害及生物学特性,对其防治可采取选用合理种植规格,除去带卵枝条及梢期、花期、座果期喷射农药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鱼藤酮和吡蚜酮防治茶绿盲蝽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绿盲蝽是日照春季茶树主要害虫,该虫在日照茶区一年发生1代,山区个别地方发生2代,一般以卵在茶树、苜蓿等作物上越冬,常年4月中下旬卵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若虫盛发,5月中下旬成虫出现,5月底6月初成虫羽化。日照茶区长期施用辛硫磷、菊酯类农药防治该虫,但近年来防效下降。为更好地推荐防治茶绿盲蝽新型农药,开展了7.5%鱼藤酮EC和25%吡蚜酮sc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研究5个不同腰果品系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结果表明:CP63-36和FL30的抗虫性最弱,均为高感品系,大面积推广种植时应注意茶角盲蝽的防治;HL2-13也有较强的抗虫性(中抗);GA63的抗虫性较弱(感虫);HL2-21对茶角盲蝽的抗虫性最强,为高抗品系,可作为抗茶角盲蝽的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茶盲蝽是茶树幼叶和芽上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解这种盲蝽的取食特性,对该虫唾液腺和中肠中的消化酶和氧化酶类进行了分析。在唾液腺和中肠的匀浆物中发现有3种普通的水解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脂酶(三酰基甘油脂酶)。还发现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唾液腺中还原酶的活性高于中肠。  相似文献   

8.
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是一种重要的茶树刺吸类害虫,近些年在西南茶区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并逐渐向北蔓延。本文介绍茶网蝽的分类地位、发生情况、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为生产上进行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
绿盲蝽象LyguseucorumMeyer-Dur属半翅目盲蝽科,谷称破叶疯,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棉花、苜蓿、蚕豆、豌豆、玉米、苹果等。近年来,该虫在山东对春茶为害逐年加重,特别是对高档茶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是山东茶树春季最早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绿盲蝽象以成虫和若虫用针状口器吸取茶树幼嫩芽叶汁液,为害后芽面呈现红点,2~3天后变为红褐色或黑色枯死斑点,芽稍弯曲,继之随芽叶伸展,叶面形成不规则的孔洞或破烂,边缘略呈褐色。被害芽叶粗老,严重时芽叶伸展停滞,甚至芽尖焦枯死亡。被害芽叶采制的干菜,条索粗松,味谈且涩,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云南保山县部分茶区发现茶盲蝽蟓为害,被害严重的茶树几乎全部死亡。被害之初叶子和茎上呈现小黑点,一个成虫每天能刺100个以上的小点,其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又强,因而严重地影响了生产。这种害虫在茶树上的活动时期是在上午10时以  相似文献   

11.
海南腰果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腰果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为害海南腰果的害虫有28种,病害有6种。主要害虫有腰果角盲蟠、腰果细蛾、咖啡胖天牛、脊胸天牛;主要病害是流胶病。笔者还对主要腰果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多环芳烃在茶树鲜叶及绿茶加工过程中残留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监测了茶树鲜叶及其绿茶加工中多环芳烃(PAHs)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树一芽二叶样品PAHs含量差异明显,产地环境PAHs污染程度对茶鲜叶PAHs含量影响较大。茶芽、嫩叶、老叶PAHs含量分别在40.5~52.8μg·kg~(-1)、50.0~67.4μg·kg~(-1)和91.5~97.6μg·kg~(-1)之间,PAHs含量大小顺序为老叶嫩叶芽。汽车尾气对交通公路旁茶树芽和嫩叶PAHs含量影响较大,且对50 m范围内茶树鲜叶影响更明显。电加热干燥模式下,水分散失和PAHs挥发是影响绿茶加工过程中PAHs含量的两个关键因子。加工环节过后,茶叶PAHs含量由61.0μg·kg~(-1)上升到166.1μg·kg~(-1)。摊放和干燥过程中PAHs大量挥发,造成茶叶干重中PAHs残留量由292.0μg·kg~(-1)降低到171.9μg·kg~(-1)。  相似文献   

13.
应用HPLC-PDAD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4~5叶初展的福云6号沙培茶籽苗各部位儿茶素类、嘌呤碱、氨基酸(茶氨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儿茶素类、嘌呤碱(咖啡碱、可可碱)主要分布于茶籽苗叶片及嫩茎,子叶下部含量明显降低;EGCG、茶氨酸在茶籽苗嫩叶中含量较高,并随叶片成熟不断减少,但茶氨酸以侧根和主根最为富集,其代谢前体氨基酸(Glu、Ala)在根部亦具较高含量。随着茶籽萌发,茶氨酸在胚根大量合成,初露紫红色嫩茎的茶籽苗根系茶氨酸含量达13.429mg/g鲜重。据此认为培育茶籽及其无性系幼苗,并以幼嫩根系为材料,有望成为茶籽综合利用及天然茶氨酸获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茶树体内铅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茶树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季节、品种、树龄新梢铅含量的变化较系统地研究了茶树本身对铅吸收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铅含量最高,其次为生产枝、侧枝和老叶,茶籽和幼嫩新梢的铅含量较低。新梢和叶片铅含量随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茶树成熟叶片和新梢铅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成熟叶片表现为4~6月最高,7月最低,而新梢表现为春梢明显高于秋梢,秋梢高于夏梢;成熟叶片与新梢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树龄的增高,新梢铅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不同茶树品种新梢铅含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坦桑尼亚腰果主产区对腰果病虫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为害腰果的病害12种,害虫24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叶果回枯病和炭疽病,主要害虫有棉角盲蝽和安氏角盲蝽。还对坦桑尼亚主要腰果病虫害防治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茶饼病是真菌病害,可为害茶树嫩叶、茎和果实,主要发生在嫩叶上。文章介绍了茶饼病的分布与为害、病原菌生物学特征、流行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该病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缩短茶树无性苗繁育周期,提高无性苗质量,本试验以3年生台茶12号(又名金萱)茶树嫩枝为扦插材料,采用全光照弥雾快繁育苗技术,研究了插穗顶梢保留与摘除、不保留成熟功能叶、保留1~3片成熟功能叶对茶树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并于扦插前对茶树嫩枝不同部位芽叶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叶片成熟度增加,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呈递增趋势。净光合速率也随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以第2片成熟功能叶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顶部一芽一叶含量最高。带成熟功能叶插穗成活率和生根率均为100.00%,而不带成熟功能叶的一芽一叶插穗和一芽二叶插穗成活率和生根率均仅为5.00%和23.33%。根系生长以带3片功能叶留梢插穗最好,生根早且根量大,10βd内就有大量白色根点从茎段基部冒出,60%~70%茶苗形成二次根仅需37βd,且地上部新形成的成熟功能叶数也最多,但是新梢高度增长值小于保留顶梢带1片成熟功能叶插穗,基部茎粗增长值小于带2片成熟功能叶插穗。成熟功能叶片数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和生根率;保留顶梢插穗的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优于去梢插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选择性试验研究了茶角盲蝽(Helopeltis theivora Waterhouse)对26份可可种质果实的取食偏好性,以具有相对抗性差异的2-7和STS-17种质为材料,采用HS-SPME/GC-MS鉴定分析上述2份特异种质果实挥发物的组分和含量,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该虫对2份特异种质及其挥发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菠萝蜜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素背肘隆螽的生物学习性.该虫在海南每年发生2代,以若虫或成虫越冬.6月中旬~7月下旬、10月下旬~12月上旬是为害高峰期.笔者详细描述素背肘隆螽的形态特征、取食与为害、活动与栖息、蜕皮与羽化、交尾与产卵等习性,并提出剪除着卵枝条和人工捕杀等防治方法,为今后生产上防治素背肘隆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