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找到适合生菜生长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铵硝比)。【方法】以‘北散生1号’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设置全铵态氮处理,75:25,50:50,25:75和全硝态氮处理5个,测定不同铵硝配比下生菜叶绿素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的含量。【结果】在铵硝比为25:75时的生长状况最佳,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干鲜质量均最大,且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铵硝比为75:25时生菜与铵硝比为50:50时的长势相对较差;叶绿素总量与叶绿素a/b均为完全硝态氮处理最高,完全铵态氮处理最低,且两个处理间有显著性差异;在铵硝比为25:75时,叶绿素及5–氨基酮戊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啉原Ⅲ(UrogenⅢ)、原卟啉Ⅸ(ProtoⅨ)、原叶绿素酸(Pchl)含量最高,铵硝比为75:25时含量最少;铵硝比为25:75时,尿卟啉原Ⅲ(UrogenⅢ)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合成前体的关键酶,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ALAD)、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尿卟啉原合成酶(UROS)、原卟啉原氧化酶(PPO)均在铵硝比为25:75时最高。【结论】铵硝比为25:75时生菜植株形态较好,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合成前体含量相对较高,较适宜生菜生长。  相似文献   

2.
氮素形态对菠菜体内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质培养试验,研究营养液不同铵硝配比(0∶100,25∶75,50∶50,75∶25,100∶0)对菠菜叶片抗坏血酸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植株鲜重和干重以铵硝比为25∶75处理最高,铵硝比超过50∶50时则显著下降.菠菜叶片抗坏血酸(AsA)、总抗坏血酸(AsA+DHA)含量随着铵硝比的提高逐渐增加.菠菜叶片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在铵硝比小于50%时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提高铵硝比则显著降低;铵硝比不影响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活性均随着供铵比例提高而逐渐提高,且与As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表明提高营养液中铵硝比增加菠菜叶片AsA含量,与其提高MDHAR、DHAR活性和加快AsA的再生循环有关,而与其对GalLDH和AAO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用量水葫芦沼液对青菜体内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进而阐明其与青菜体内ASA-GSH循环的关系.以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为材料,在25%沼液+75%霍格兰营养液、50%沼液+50%霍格兰营养液、75%沼液+25%霍格兰营养液和100%沼液处理下,测定幼苗内ASA-GSH循环各组分(ASA、脱氢抗坏血酸(DHA)、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或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25%沼液+75%营养液处理组与对照(营养液组)相比,对促进青菜生长和其体内ASA-GSH循环有显著影响,还可能对提高青菜抗氧化防御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在等氮(12 mmol/L)条件下不同铵硝比对富贵菜、人参菜、紫背菜3种野菜的生长、安全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铵态氮的降低,3种野菜地上部鲜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富贵菜、人参菜在铵硝比为25∶75时鲜重达最大值,紫背菜在铵硝比为0∶100时鲜重达最大值,人参菜、紫背菜在铵硝比为25∶75时干重...  相似文献   

5.
氮素形态和光照强度对菜豆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弱光下,氮素形态不影响植株生长,但在强光下,铵态氮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铵态氮供应的植株叶片中游离铵含量高于硝酸盐供应的植株.在增加光照强度情况下硝态氮供应植株的抗坏血酸含量高于铵态氮供应的植株;但对脱氢抗坏血酸含量来说,它不受氮素形态的影响.光照强度的增加和铵态氮的供应,都增加依赖于抗坏血酸的H2O2清除酶系统(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但对SOD活性影响较小.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云南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合作88号、丽薯6号、青薯9号和宣薯2号抗氧化系统的生理响应机制,为抗旱马铃薯品种筛选及抗旱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设置PEG6000浓度0%(CK)、15%、20%、25%和30%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后马铃薯叶片中的过氧化氢(H_2O_2)、可溶性蛋白(SP)、类胡萝卜素(Car)、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结果】干旱胁迫下,合作88号、丽薯6号、青薯9号和宣薯2号4个品种均对干旱胁迫作出响应,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4个马铃薯品种中过氧化氢含量呈上升趋势,合作88号过氧化氢(H_2O_2)积累量最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4个马铃薯品种SP、AsA、GSH、APX、DHAR和GR、Car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EG6000浓度0%),其中PEG6000浓度为25%时,马铃薯叶片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活性达峰值,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在30%浓度胁迫下酶活达峰值, APX、DHAR在PEG浓度20%时含量最高。【结论】马铃薯可通过抗氧化的酶促及非酶促系统的协同作用来清除活性氧,4个主栽马铃薯品种中,合作88号抗氧化防御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较其他品种强。  相似文献   

7.
以甜樱桃品种‘红玛瑙’(Prunus aviumL.‘Hongmanao’)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2℃)下5-氨基乙酰丙酸(ALA)(25、50、75、100 mg·L~(-1))处理对甜樱桃花柱和子房活性氧的产生、抗氧化剂含量及AsA-GSH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质量浓度ALA均可降低低温胁迫下甜樱桃花柱和子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氧化型抗坏血酸(DHA)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使AsA/DHA和GSH/GSSG比值升高,外施50 mg·L~(-1)ALA处理效果最佳;25、50 mg·L~(-1)ALA可提高低温胁迫下花柱和子房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酶(DHA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外施50 mg·L~(-1)ALA提高酶活性最大;25、50、75 mg·L~(-1)ALA可提高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以75 mg·L~(-1)ALA提高的幅度最大。说明低温胁迫下喷施适量ALA可有效降低甜樱桃子房和花柱活性氧的积累,提高抗氧化剂含量和AsA-GSH循环中相关酶的活性,减轻低温对甜樱桃花器官的氧化伤害。其中以50 mg·L~(-1)ALA作用效果最好,75mg·L~(-1)ALA作用效果次之。该研究结果为明确ALA缓解甜樱桃花器官低温伤害作用机制以及生产上花期低温伤害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0: 100、10: 90、25: 75和50: 50(质量比)4种铵硝比的营养液,研究了其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铵硝比为25: 75时,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最高.随着NH+4-N比例的进一步增加,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反而有所下降,表明适量增铵对生菜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不同铵硝配比对生菜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与对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相反.申选1号的光合特性对不同铵硝配比比耐热耐抽苔生菜敏感.  相似文献   

9.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0: 100、10: 90、25: 75和50: 50(质量比)4种铵硝比的营养液,研究了其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铵硝比为25: 75时,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最高.随着NH 4-N比例的进一步增加,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反而有所下降,表明适量增铵对生菜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不同铵硝配比对生菜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与对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相反.申选1号的光合特性对不同铵硝配比比耐热耐抽苔生菜敏感.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诱导脐橙果实抗病性、水杨酸及活性氧代谢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壳聚糖处理对脐橙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脐橙果实为试材,采收后不同时间用2%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1min,测定壳聚糖处理对果实青霉病抗病性、水杨酸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脐橙果实接种发病率的升高和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诱导2d时抗病效果最显著。2%壳聚糖处理果实果皮内游离态S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果实;壳聚糖处理提高脐橙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下降,引起诱导初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积累。【结论】2%壳聚糖处理可以诱导脐橙果实对青霉病的抗病性,其诱导的脐橙果实抗病反应涉及果皮内S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的调节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欧丽特菠菜叶片为试材,研究了菠菜叶片发育过程中3个时期叶片(幼叶、成熟叶、衰老叶)的抗坏血酸代谢变化及抗坏血酸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坏血酸(AsA)和氧化型抗坏血酸(DH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呈此消彼长。同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有助于AsA的再生。说明通过增加GalLDH和再生酶活性能提高菠菜叶片AsA的含量,并延缓其衰老。  相似文献   

12.
铵硝氮配比对烤烟生长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铵硝比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为优质烤烟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设N1(铵硝质量比100∶0)、N2(75∶25)、N3(50∶50)、N4(25∶75)、N5(0∶100)5个处理,以吉烟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铵硝比对烤烟生长、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经济性状、烤后烟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含量的影响。【结果】(1)硝态氮及其比例较高的N4和N5处理烟株前期生长较快,铵态氮及其比例较高的N1、N2处理烟株后期生长较快,N3处理可使烟株持续稳定生长,尤其以叶片生长较快。(2)铵硝态氮配施可不同程度增加烟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强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延长叶片生理功能期,其中N3处理烟叶的SOD、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也最高。(3)与纯施铵态氮相比,硝态氮比例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明显升高,N3处理烤烟综合经济性状最优,若再增大硝态氮比例,其综合经济性状变差。(4)N3处理烟叶水溶性糖、还原糖含量明显较低,烟碱和钾素含量明显较高,各处理总氮、蛋白质和氯含量均在适宜范围之内。(5)不同铵硝比导致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有所差异,N3处理烟叶的新植二烯含量较低,但除新植二烯外的致香物质含量、致香物质总量相对较高。【结论】综合分析认为,N3处理有利于烟株稳定生长和叶面积增大,且烟叶膜脂质过氧化水平较低,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组成较为协调,使烤烟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说明在优质烤烟生产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各50%配合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早熟花椰菜品种丰喜45天'为材料,在花球开始形成期进行遮荫处理,以研究遮荫对花球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荫处理使花椰菜花球纵径、横径和鲜重分别比对照减少17.97%、18.9%和38.59%.(2)除了叶片中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活性显著提高外,遮荫处理降低了花椰菜叶片、花蕾和花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G-POD的活性,但与叶片相比,花蕾和花茎中这些酶活性的下降幅度较小.(3)遮荫处理显著降低了花椰菜叶片、花蕾、花茎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4)遮荫处理降低了花椰菜叶片、花蕾和花茎中抗坏血酸含量(花蕾中还原型抗坏血酸除外)和叶片中谷胱甘肽含量,但花蕾和花茎中谷胱甘肽反而有所提高(花茎中还原型谷胱甘肽除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总氮浓度为5mmol/L,铵硝配比为10∶90可以促进弱光胁迫下娃娃菜幼苗的生长,本试验验证一氧化氮(NO)是否参与铵硝营养缓解弱光下娃娃菜幼苗生长及抗性的调节,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娃娃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处理第8d,对其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弱光下,单独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后,抗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铵硝比10∶90处理(CK),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小于CK,说明SNP可缓解弱光胁迫对娃娃菜幼苗的氧化损伤;铵硝比中添加NO抑制剂(L-NAME,NaN3)和清除剂Hb后,地上地下鲜重及总叶面积较CK减小,SOD活性、MDA和Pro含量显著增加.【结论】NO抑制剂和清除剂逆转了铵硝对弱光胁迫下植株抗氧化系统及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因此,NO参与了铵硝比10∶90缓解弱光胁迫对娃娃菜幼苗的SOD活性、MDA及Pro含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苹果叶片抗坏血酸(ASA)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干旱胁迫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关系,为植物抗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嘎拉苹果(MalusdomesticaBorkh.)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检测其叶片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ASA-GSH循环各组分(ASA、脱氢抗坏血酸(DHA)、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或活性的变化。【结果】苹果叶片相对膜透性、MDA、H2O2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上升,复水后下降。ASA-GSH循环各组分,除ASA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时上升之后略有下降、GSSG含量持续增加外,DHA和GSH含量,APX、DHAR、MDHAR和GR活性均在中度胁迫时达最大值,之后下降;ASA/DHA、GSH/GSSG比值均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复水后上升。【结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苹果叶片ASA-GSH循环系统的防御能力在达到最大防御机能后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气雾培法栽培,探讨不同形态氮素及其配比对雾培黄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明确了适宜雾培黄瓜植株生长硝铵比,为黄瓜植株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硝铵比为75∶25的处理时,雾培黄瓜植株的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株产量都要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说明硝铵比75∶25的处理对雾培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增铵营养有利于改善黄瓜的品质。单独供应硝态氮时,会显著提高黄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适当增施铵态氮有利于降低黄瓜中硝酸盐的含量。单独供应铵态氮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硝铵比为75∶25的处理是较适合雾培黄瓜生长的氮素配比。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大豆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大豆耐旱机制,以黑农44(耐旱型品种)和黑农65(敏感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于大豆初花期作胁迫处理,而后复水。研究不同土壤含水率及复水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降低改变ASA-GSH循环非酶和酶成分,诱导丙二醛(MDA)积累。ASA-GSH循环中,干旱胁迫处理下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脱氢抗坏血酸(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呈升高趋势,ASA/DHA呈先升后降趋势,GSH/GSSG呈高-低-高-低变化趋势,复水后ASA、DHA、GSH含量升高,GSSG含量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复水后APX、GR、MDHAR、DHAR活性升高。黑农44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高于黑农65,MDA含量低于黑农65。研究为大豆抗旱筛选及抗氧化机制探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土壤紧实胁迫对黄瓜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土壤紧实胁迫对黄瓜产生伤害的机理,为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容重为1.20 g•cm-3的疏松土壤和1.55 g•cm-3的紧实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土壤紧实胁迫对‘津春4号’黄瓜叶片及根系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AsA-GSH)的影响。【结果】在土壤紧实胁迫条件下,黄瓜叶片及根系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且根系中两种物质的增幅高于叶片,表明根系的伤害程度高于叶片。与此同时,叶片及根系中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AsA+DHA量、ASA/DHA显著降低,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显著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下降,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GSSG/GSH比值显著提高,GSSG+GSH变化甚微,表明AsA及GSH被消耗以清除H2O2。叶片及根系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升高,且APX的活性水平远远高于MDHAR、DHAR及GR,表明APX在清除H2O2的过程中氧化AsA的能力远远高于MDHAR和DHAR再生AsA的能力及GR将GSSG还原成GSH的能力。【结论】在土壤紧实胁迫条件下,黄瓜秧苗(叶片及根系)中的AsA-GSH循环加强,削弱了土壤紧实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不同氮素形态(铵硝配比)对芝麻苗期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究适合芝麻生长的铵硝配比,采用营养液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铵硝配比(10∶0、9∶1、3∶1、1∶1、1∶3、1∶9、0∶10)对芝麻品种中芝13(ZZ13)和漯12(L12)苗期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比例过高显著抑制芝麻生长,铵硝配比为10∶0和9∶1时植株死亡,高比例铵态氮(铵硝配比3∶1)处理的芝麻幼苗地上部干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随着铵态氮比例降低,抑制作用减弱,并且适当配施硝态氮(铵硝配比1∶9)时2个芝麻品种地上部干质量达最大值,ZZ13和L12的叶绿素a、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分别在铵硝配比1∶9和0∶10时达到最高,而铵硝配比3∶1时上述光合色素含量大幅降低。铵硝配比1∶9时,ZZ13和L12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最大,而高比例铵态氮处理时Pn和Tr均显著降低,两者对铵态氮的响应较为明显。此外,与纯硝态氮处理相比,铵硝配比1∶9显著提高了ZZ13的光系统活性,表现为光系统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显著增加,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显著降低,但对L12光系统Ⅱ活性的提高不明显;而铵硝配比3∶1显著抑制了ZZ13和L12的光系统Ⅱ活性,表现为Fv/Fm、ΦPSⅡ和q P(光化学猝灭系数)值显著降低,Fo(基础荧光)和q N值显著增加。可见,铵硝配比1∶9最适合芝麻生长,尤其是对于ZZ13,其促进光合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显著提高了光系统Ⅱ活性,而对芝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组成比例的影响不显著;高比例铵态氮对芝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组成比例、光系统Ⅱ活性、Pn和Tr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进而严重抑制芝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适宜杉木和木荷生长的最佳铵硝态氮(N)的配比,提高其针阔混交林的生产力和N素利用效率。【方法】试验设置NH4+-N∶NO3--N的5个配比(10∶0、0∶10、7∶3、3∶7、5∶5),比较2个树种在不同N素形态与配比下的光合特性、苗木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差异。【结果】铵硝混合处理的5∶5、7∶3和3∶7配比较单一形态N素的10∶0和0∶10配比提高了杉木和木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生物量增长量以及杉木的苗高增长量。较高铵态N浓度的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的净光合速率、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生物量增长量,而较高硝态N浓度的处理提高了木荷的净光合速率、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生物量增长量。较高铵态N浓度的处理降低了杉木的根冠比,促进杉木地上部生长,较高硝态N浓度的处理降低了木荷的根冠比,促进木荷地上部生长。【结论】不同氮素形态与配比显著影响杉木和木荷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铵硝比例相等的混合处理最有利于杉木的光合作用、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较高硝态氮浓度的混合处理最有利于木荷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