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酸性电解水猪场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酸性电解水猪场消毒应用的适宜质量浓度,评估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微酸性电解水在养殖业环境消毒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于2018年1月19日至3月18日,在河南驻马店某规模化养猪场,利用有效氯(ACC)质量浓度为20,40,60,80,100,120,15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分别对猪舍、人员通道消毒间和运输车辆进行喷雾消毒,确定猪场微酸性电解水消毒适宜的质量浓度。利用确定的微酸性电解水消毒适宜有效氯质量浓度,与0.2%消毒灵和0.2%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对比消毒试验,比较不同消毒剂对猪舍、人员通道消毒间和运输车辆的消毒效果,以及对猪场养殖设施常见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结果】在喷雾消毒方式下,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可有效抑制猪舍空气、车厢空气及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灭菌率分别高达89.5%,87.5%和90.5%,显著高于0.2%消毒灵和0.2%聚维酮碘溶液(P0.05)。在喷雾4 min,消毒作用5 min后采样的情况下,使用有效氯质量浓度为8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对人员通道消毒间空气以及人体衣服表面的消毒效果最佳,灭菌率分别为92.2%和84.7%,显著高于有效氯质量浓度为20,40和6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P0.05),但与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00,120,15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无显著差异(P0.05)。微酸性电解水可显著减少猪舍内地面、栏杆和墙体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其灭菌效果显著高于0.2%消毒灵和0.2%聚维酮碘溶液(P0.05)。【结论】猪舍和车辆消毒时所需微酸性电解水的适宜有效氯质量浓度为100 mg/L,人员通道消毒间和人员消毒时所需微酸性电解水的适宜有效氯质量浓度为80 mg/L,在喷雾消毒过程中参试人员对微酸性电解水无不良反应,且制作简便,对猪场设施常见金属无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通过对桃豫矮化砧木1号茎段灭菌效果的比较,探讨合理有效的灭菌方法,为桃树矮化砧木离体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75%乙醇和不同浓度的HgCl2(升汞)、NaClO(次氯酸钠)爱尔施牌消毒片浸液等灭菌试剂对外植体进行灭菌。【结果表明】用75%乙醇 不同浓度的消毒片浸液混合使用的灭菌效果要明显好于75%乙醇 不同浓度的NaClO(次氯酸钠)混合使用和75%乙醇 不同浓度的HgCl2(升汞)混合使用的灭菌效果。其中以75%乙醇灭菌30s 1.5g/L消毒片灭菌20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温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并联对鲜切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SAEW中有效氯质量浓度(available chlorine mass concentration,ACC)、料液比、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为自变量,苹果鲜切片表面菌落总数的死亡数量级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得到最佳处理条件;按该条件对苹果鲜切片进行处理,并置于4℃冰箱贮藏,每隔2 d对菌落总数、维生素C含量、硬度、亮度和失重率进行测定。【结果】中温SAEW并联加工鲜切苹果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35℃,浸泡时间6 min、料液比1∶10 (g∶mL),ACC为30 mg/L。在此条件下处理苹果鲜切片,其表面菌落总数的平均对数值由6.54降为4.76,可有效抑制苹果褐变,延缓维生素C含量的衰减,对失重率无显著影响。【结论】中温SAEW并联加工技术既可控制苹果鲜切片表面微生物的总量,又可延长其贮藏期。研究结果可为中温SAEW并联加工技术在水果鲜切片贮藏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光质对黄瓜叶片衰老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明确不同光质对黄瓜叶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黄瓜为材料,研究白光(W)、紫光(P)、蓝光(B)、绿光(G)、黄光(Y)和红光(R)等不同光质对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和CAT、G-POD、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紫光和蓝光诱导了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及活性的上升,延缓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并且使MDA的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延缓了植株的衰老。绿光、黄光和红光则抑制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导致黄瓜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不断下降及MDA含量的持续上升,加速了植株的衰老进程。【结论】紫光和蓝光可以使叶片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水平,从而延缓了植株的衰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 -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 -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 【结果】20、40和60 mg?L -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 7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 -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 -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20、40和60 mg·L -1酸性电解水处理后菌体膜完整性分别降低到2.26%、1.87%和1.20%,膜电位分别消散40%、50%和50%,胞内pH由7.50分别降低到6.53、5.90和5.83,3种浓度处理后胞内ATP浓度已降至最低。杀菌效果显著依赖于酸性电解水浓度的升高,当处理浓度高于40 mg?L -1时,胞内pH、膜电位和胞内ATP浓度的降低无显著差异。酸性电解水处理下EPS中蛋白、总糖含量显著降低,松散胞外聚合物 (L-EPS)中蛋白和总糖分别降低71.08%和62.23%,而紧密胞外聚合物(B-EPS)中蛋白和总糖分别降低99.32%和40.62%。当EPS反向添加到酸性电解水中时则可显著降低酸性电解水氧化还原电位(ORP)(P<0.05),但对有效氯浓度(ACC)和pH没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淼  宿时  王传凯  陈雪洋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1):1921-1925
【目的】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鲜切冬瓜的保鲜效果,为鲜切冬瓜的保鲜提供新途径。【方法】在25℃下将鲜切冬瓜分别采用200、400和600 MPa加压处理10 min,再于4℃下贮藏9 d,以未经超高压处理为对照,每3 d测定1次鲜切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硬度和亮度。【结果】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PPO和POD活性逐渐升高,硬度和亮度逐渐下降;贮藏至第9 d,对照冬瓜的细菌菌落总数、PPO活性、POD活性、硬度和亮度L*分别为7.17±0.13 logCFU、(120.3±1.2)%、(136.5±0.8)%、1210±69 g和32.5±0.9,而4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分别为1.20±0.06 logCFU、(12.8±0.6)%、(9.2±0.5)%、2295±68 g和67.5±1.1,各项指标与对照存相比均在显著差异(P<0.05);2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600 MPa处理的鲜切冬瓜各项指标与400 MPa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400 MPa以上超高压处理可杀灭鲜切冬瓜的微生物、抑制PPO和POD活性,有效保持硬度和亮度,保鲜期延长至9 d。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新型安全的草莓抑菌清洗剂及其清洗方法,选用自来水、0.02%次氯酸钠、2.0%乳酸、2.0%苹果酸、2.0%柠檬酸、0.1%亚氯酸钠和0.1%酸化亚氯酸钠(p H 2.3)分别浸泡清洗草莓2和10 min,检测其对草莓表面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酵母、霉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去除效果。然后根据各抑菌清洗剂对草莓表面微生物的去除效果,获得最佳的草莓抑菌清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0.1%酸化亚氯酸钠清洗2 min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2.0%乳酸、2.0%苹果酸和2.0%柠檬酸清洗10 min,柠檬酸酸化亚氯酸钠为草莓及其同类果蔬抑菌清洗的最佳候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如东紫菜养殖海区的绿藻群落构成种扁浒苔(Ulva compressa)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绿素提取法、叶绿素荧光技术及液相氧电极研究了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对其叶绿素组成、荧光特性和光合速率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扁浒苔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随着NaClO浓度的升高均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经10.0 mmol/L的NaClO溶液处理后,藻体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为0.030 mg/g,0.039 mg/g;0~6.00 mmol/L的NaClO对扁浒苔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有显著影响;10.0~100.0μmol/L次氯酸钠在3 min就能使扁浒苔的光合放氧速率大幅下降,其中100μmol/L组从对照组的1 315 nmol O2/(min·g)降至-472 nmol O2/(min·g)。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际海区验证,4.0mmol/L的NaClO可以作为清除紫菜养殖海区绿藻的理想试剂。  相似文献   

9.
氯化钙和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苹果品质和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巍  刘晶  吕春晶  王杰  张素敏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6):3402-3410
【目的】明确苹果鲜切后品质和褐变的变化规律;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与氯化钙(CaCl2)处理的生理作用,筛选理想的保鲜剂。【方法】取成熟期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经去皮、去核后,切分成厚度约为1mm的果片,分别于蒸馏水、1.0%AsA、1.0%CaCl2水溶液中浸泡5min,吸干水分后,用培养皿盛装,置于室温(25℃)条件下于0、0.25、0.5、1、2、4、6、8、10、12h后进行褐变指数、失重率调查和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AsA)、总酚、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结果】苹果切分后,蒸馏水浸泡的果片褐化迅速、褐变严重,水分及其它易挥发性物质大量散失,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下降,糖酸比值上升,PPO、POD活性迅速升高,MD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1.0%AsA和1.0%CaCl2处理均能有效延迟果肉褐化进程,降低褐变程度,抑制水分及其它易挥发性物质、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下降,延迟糖酸比值上升以及PPO、POD活性高峰的到来,MDA含量升高。两者相比,1.0%CaCl2的处理效果更好。初步建立了鲜切苹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总酸、酚类物质含量高,易挥发性物质散失速率低,不易褐变的品种属于良好的鲜切苹果加工品种。【结论】1.0%CaCl2是鲜切苹果理想的保鲜剂及褐变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用短波紫外线(UV-C)分别照射鲜切鸡毛菜0 min、3 min、6 min、9 min,定期测定鸡毛菜失重率、黄化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细菌菌落总数,研究紫外线照射对鲜切鸡毛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鸡毛菜9 min,可使4℃下贮藏时间由6 d延长至10~12 d;与对照相比,贮藏末期失重率、黄化指数降低,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菌落总数未超过1×105CFU/g,符合鲜切菜的卫生要求。UV-C处理对鲜切鸡毛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植物的种子灭菌和生根培养是组织培养的重要步骤。目前已报道的用于甘蓝型油菜种子灭菌的次氯酸钠(NaClO)浓度、灭菌时间和生根培养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出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最佳NaClO灭菌处理方法和生根培养基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方法】比较了甘蓝型油菜的种子经不同浓度(浓度范围为0.1%~30.0%)NaClO灭菌后的发芽率、健康芽率和菌落率,筛选出最适的种子灭菌NaClO浓度,再在该最适NaClO浓度基础上找出了最适的种子灭菌时间;通过比较不同质量浓度(0.1~2.0 mg·L~(-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对甘蓝型油菜再生根的促进作用,找出油菜生根培养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结果】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最佳灭菌NaClO浓度为2.0%或3.0%,在3.0%NaClO下的最适灭菌时间为15 min,种子经该灭菌方法处理后的发芽率和健康芽率分别可达97.4%和85.9%,且菌落发生率最少。该油菜种子灭菌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9个植物品种,尤其适合于甘蓝型油菜、大白菜和拟南芥的种子灭菌。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 NAA对甘蓝型油菜再生根的促进作用最强,油菜培养7 d后即有92.5%的累积生根率,再生根从切点处生长,且再生的须根数最多。【结论】本研究优化了甘蓝型油菜种子的NaClO灭菌方法和生根培养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为高效的油菜组织培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弢 《南方农业学报》2011,(12):1466-1468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探讨作物耐旱机制及黄瓜抗旱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黄瓜幼苗,研究模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脯氨酸、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活性可以作为鉴定黄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自生  张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2):4694-4700
【目的】探讨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的保鲜效果。【方法】在(4±1)℃下,1%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 鲜切竹笋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迅速增加,促进总酚积累增加,导致亮度(L)值减小,褐变指数(BI)上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不仅抑制了鲜切竹笋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而且还延缓了PAL、PPO和POD的活性,从而保持较高的L值和较低BI水平。【结论】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在鲜切竹笋保鲜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复合型保鲜剂对鲜切莲藕PPO活性、褐变指数、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菌总数等生理生化指标在货架期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型保鲜剂(0.25%柠檬酸+0.15%D异-抗坏血酸钠+0.15%EDTA-2Na+2.0%双乙酸钠)能较好的抑制鲜切莲藕的褐变,减缓鲜切样品中可溶性固形物Vc的降解消耗,显著抑制样品中PPO的活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以鲜切山药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杀菌液处理、4组护色液处理和乙醇熏蒸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处理对鲜切山药的杀菌效果最好。1.0%柠檬酸+0.5%氯化钙浸泡10min对常温真空包装鲜切山药的护色效果最佳。乙醇熏蒸处理能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长,抑制褐变,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以乙醇熏蒸3 h、熏蒸浓度200μL/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黄瓜商品果采后品质与果皮色素变化及其相关性,为根据皮色变化来判断黄瓜品质提供依据。【方法】以果皮绿色和褪绿进程有差异的华北型黄瓜品种"39-1"(果皮绿色较浅,褪绿进程较快)和"39-2"为试材,采集其商品果,置于20℃、空气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保存,分别于采后0,3,6,9,12 d取样测定商品果硬度、失重率、瓜头直径、瓜尾直径及可溶性固形物、V_C、亚硝酸盐含量和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采后0~12 d黄瓜各品质指标与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随着采后时间的延长,"39-1"果实外观的失水萎蔫、瓜头膨大、瓜尾皱缩现象较"39-2"严重。采后0~12 d,"39-1"和"39-2" 2个品种果实硬度分别降低16.6%和13.6%;失重率分别达4.9%和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降低率分别为17.4%和1.9%;果实V_C含量分别降低29.8%和24.6%;亚硝酸盐含量稍有上升。综合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39-2"比"39-1"外观变化小,营养损失少。两品种果皮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39-2"的总叶绿素含量高于"39-1","39-1"的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含量比值高于"39-2"。总叶绿素含量与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含量的比值与失重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_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后12 d内,黄瓜商品果品质呈下降趋势,其品质变化与果皮色素含量变化有一定关系,果实皮色可作为判断果实品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瓜耐热性芽苗期鉴定指标筛选及预测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下黄瓜芽苗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筛选芽苗期黄瓜耐热鉴定的形态指标。【方法】以25℃为对照(CK)温度,以4个已知耐热性的黄瓜品系种子为试材,在不同高温(35,38,42℃)下发芽6d后,测定芽苗形态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38℃高温发芽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全鲜质量(X1)、去子叶鲜质量(X2)、根鲜质量(X3)、下胚轴长(X4)、活力指数(X5)与黄瓜品系耐热性的相关性比35和42℃下更密切,可作为耐热种质筛选的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二主成分对耐热性评价的贡献率分别为89.03%和9.86%;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黄瓜耐热性预测方程。【结论】在38℃高温条件下发芽后6d测定的X2和X5,可作为黄瓜耐热性芽苗期鉴定的简易指标,利用回归方程Y=-0.347 3+0.245 0 X2+0.073 5 X5,可以预测黄瓜品种资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8.
硅肥浓度对温室黄瓜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究硅肥对温室水培黄瓜植株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筛选适宜温室水培黄瓜的硅肥施用水平。【方法】用硅浓度分别为0(对照),0.5,1.0,1.5和2.0mmol/L的营养液水培黄瓜(津优35号),于苗期和结果期进行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随着硅浓度的增加,黄瓜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荧光参数中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各指标峰值大多出现在硅浓度为0.5~1.0mmol/L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随硅浓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随硅浓度的升高无显著变化。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硅浓度的变化表现为苗期较结果盛期显著。【结论】硅浓度为0.5~1.0mmol/L的营养液对黄瓜植株光合和荧光特性影响最为显著,也最有利于植株光能利用率的提高;过量施用反而会导致黄瓜植株光合效率、ETR、qP降低和qN升高;苗期及时施用硅肥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对红叶石楠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高品质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叶石楠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ED光源的红光R(主波长640nm)和蓝光B(主波长464nm)设计5种不同光质配比(100%R、80%R+20%B、70%R+30%B、60%R+40%B、100%B),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CK),探究不同光质比对红叶石楠试管苗形态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根系活力、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红叶石楠试管苗株高、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总鲜质量在100%R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数、叶长、叶幅、地上部干物率、总干物率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0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根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地下部干物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根系活力在70%R+3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各处理试管苗的可溶性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70%R+30%B处理最高。(3)叶片POD和SOD活性以70%R+30%B处理最高,CAT活性以100%R处理最高,MDA含量以80%R+20%B处理最高。【结论】红蓝光比为7∶3时有利于提高红叶石楠试管苗叶绿素、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有效促进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长,可以作为红叶石楠植物离体培养的最佳光质比。  相似文献   

20.
不同高压与温度处理对鲜切生菜及其货架期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学杰  叶志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60-4667
【目的】鲜切生菜存在微生物安全问题,通过开展高压与温度的协同研究,以获得鲜切生菜的冷杀菌加工技术,并确定高压处理对鲜切生菜货架期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在5℃、15℃、25℃下,采用高压50、100、200 MPa分别处理鲜切生菜5 min、20 min,检测鲜切生菜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并在确定的温度、压力与时间下,开展高压处理后鲜切生菜货架期(4℃,6 d)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变化研究。【结果】压力(50-200 MPa)与保压时间(5-20 min)在降低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方面具有极显著的协同作用(P<0.01),但温度(5-25℃)在高压杀灭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方面没有产生协同作用,200 MPa处理20 min,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量下降最多,分别降低了0.42 log CFU/g和0.71 log CFU/g。货架期间(4℃),尽管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与对照一致,均随着货架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到第6天,不论高压还是非高压处理(对照),菌落总数均增长了1.0 log,但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增长速度高于对照;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大肠菌群数量在货架期间下降较快,到第6天时未检出,而对照仍然存在9%的大肠菌群。【结论】高压处理可显著降低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但温度(5-25℃)没有产生协同作用;4℃贮存6 d期间,高压处理鲜切生菜的大肠菌群被显著抑制,但菌落总数增长超过对照;与其它加工技术相似,在鲜切果蔬加工方面,高压需要其它与产品品质及安全有关的因素如耐高压的品种、HACCP等的协同作用,以保证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