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上高县2014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这几类水稻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条件下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比,对不同处理病虫情况及产量情况进行调查,对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完全不防治产量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完全不防治的效益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效益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2014年上半年雨水多,湿度大,造成纹枯病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和稻瘟病轻发生。  相似文献   

2.
根据全区各地冬后病虫源基数调查,结合长期天气预报、农作物品种布局、抗性、农事活动和历史资料综合分析,1993年上半年水稻病虫发生总的趋势是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对早稻构成较大威胁的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和稻瘟病.预计稻飞螟,全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60%左右.梧州、玉林地(市),以及桂林地区大部、柳州地区东部为偏重发生区,特别是桂东南和桂东北局部可能达到大发生程度.南宁地区北部(大明山南侧)和河池地区中南部也为偏重发生区;稻纵卷叶螟,全区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60%左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早稻叶稻瘟发生面大,流行频率高。为了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笔者对本县1981~1990年有关早稻叶稻瘟发生的历史资料(表1)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将叶稻瘟流行程度分为五级,并依轻发生,中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4.
1998年江西稻棉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江西气候异常,水稻、棉花病虫的发生为害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现分析报告如下:11998年江西稻棉病虫害发生概况1.l水稻病虫害属偏重发生年份,轻于1997年,发生面积5953113.4lunZ。其中早稻病虫重发生,略重于1997年,发生面积3095726.7hlnZ;晚稻病虫中等发生,明显轻于1997年,发生面积2857386.7hm'。重发生的病虫有早稻稻瘟病、纹枯病和晚稻稻自蚊,偏重发生的病虫有早稻和一季晚稻稻飞虱、早稻稻纵卷叶螟、晚稻细菌性条斑病和北部三化螟。l。2棉花病虫害总体发生水平为中等偏重,发生面积504266.67hm',其中棉铃虫重发生,尤…  相似文献   

5.
<正>5月7~8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省长沙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早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与会专家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气候条件和水稻栽培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早稻病虫害呈偏重以上发生态势,重于上年,发生面积2 093.3万hm2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发生面积1 453.3万hm2次;病害以稻瘟病、稻纹枯病为主,发生面积640万hm2次。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站3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地、市、州植保站及湖北的全国区域测报站病虫趋势会商会反映的病虫基数、作物与品种布局,结合中央和省的长期天气预报及病虫历史资料、数值预测进行综合分析,预计1994年全省稻棉作物主要病虫的发生趋势是个中等偏重发生年,其中水稻二化螟、早稻纹枯病为大发生,鄂西南三代白背飞虱及中稻稻瘟病、四、五  相似文献   

7.
早稻抛秧田病虫发生特点与为害损失调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稻抛秧田水稻主要病虫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比移栽田发生为害重,穗期更为突出。在不防治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为害损失也重于移栽田。  相似文献   

8.
广西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的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简析廖皓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在广西5~7月份正值早稻生长的中后期,此时稻田植株生长繁茂,气温高、降水多,很利于各种病虫的发生为害。其间的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  相似文献   

9.
1996年江西稻、棉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省早稻病虫害中等发生,主要病虫是:纹枯病。南部的稻飞虱,中、北部的一代二化螟以及局部地区的稻瘟病。晚稻病虫害偏重发生,主要病虫是:纹枯病、稻飞虱,部分地区的细菌性条斑病和四代稻纵卷叶螟,南部稻区的稻楼蚊和四代三化螟,局部地区穗期二化螟以及新出现的水稻害虫——稻粉虱。今年水稻病虫发生面积5260000hm’,防治面积6409333.3hm’,经过防治挽回稻谷损失19.2亿Kg,占稻谷总产的五里.56%,实际损失稻谷4.8亿Kg.占稻谷总产的2.89%。棉花病虫偏重发生,发生特点是:苗期害虫偏轻,菌病、铃病、红铃虫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是我县早稻的主要病害,对早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预测多采用中短期预测预报。笔者采用灾变预测法对我县早稻稻瘟病超长期预测进行了探讨。据我县1975—1985年早稻稻瘟病发生资料,将发生程度分为偏轻年(A)及偏重年(B)。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我国水稻病害的发生形势,为我国水稻病害分区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2010—2020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重点分析了我国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水稻五大产区间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是我国水稻的三大病害,广泛发生于我国水稻主产区。我国水稻五大产区病害发生为害情况不同,华中稻区和华南稻区以水稻纹枯病为害最重,造成产量损失占病害造成总损失的比例高达73.13%和69.26%,西南稻区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接近,东北稻区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高于水稻纹枯病,华北稻区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低于水稻纹枯病。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不同年份间的防控产量损失挽回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相对稳定,而水稻病毒病、白叶枯病和恶苗病的产量损失挽回率在不同年份间展现出一定波动。其中,水稻白叶枯病是挽回损失率最低的病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2021年枣阳市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螟、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同时,总结了枣阳市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在四川省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仅江津、宜宾等九个专区,早稻叶稻瘟和穗颈稻瘟已蔓延至86%的县(市),晚稻苗稻瘟在全省13个专区、成都、重庆两市均普遍为害,1959年早、中、晚稻稻瘟病均普遍发生,个别地区较为严重,如泸县石洞公社早稻南持号在4月17日发病率巳达70%,4月25日上升至88.9%。1960年,由于严重干旱,加以各地加强了稻瘟病的防治,病害发生较少。据观察,糯稻感病最重,在一些地区,成为稻瘟病的发病中心,粳稻、籼稻感病情况,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4.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近年来在早稻上大流行,损失很大。因此在早稻纹枯病发生前,作出流行程度的预报,是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该病系高温高湿型病害,温湿度综合地影响其发生发展。本文根据太湖县水稻病虫测报站8年积累的历史资料及气象部门的有关资料,利用条件频率法,对早稻纹枯病的流行程度进行了预测研究.一、资料筛选与分级:在确定了早稻纹枯病流行程度为预报量 Y(因变量)的前提下,将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3个预报因子(自变量)。即 X_1:头年10~12月份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5.
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前哨,它在病虫防治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0年,我们福建省南平地区早稻稻瘟病和稻飞虱大发生;稻叶瘟流行严重,部分地区穗颈瘟也相当重。早稻稻飞虱是继1987年早稻特大发生以来,再次大暴发。但在广大植保工作者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奋战60多天,大打除虫灭病的歼灭战,终把病虫害的损失压低到最低程度,为夺得病虫大灾年早稻大丰收做出了贡献。据初步统计,早稻稻瘟病和稻飞虱累计发生面积100.37万  相似文献   

16.
6月20~21日全省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在仙桃市召开,根据各区域监测站调查的病虫发生基数,结合历史资料、耕作制度、品种布局、作物长势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趋势,其中主害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中、晚稻纹枯病大发生;二化螟、山区常发区的稻瘟病、优质稻稻曲病、棉花枯黄萎病、盲蝽象等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部分地区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部分优质稻上的稻瘟病、稻曲病将有暴发成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早稻叶稻瘟发生面大,流行频率高。为了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笔者对本县1981—1990年有关早稻叶稻瘟发生的历史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发现叶稻瘟流行程度与田间发病始期和6月上旬雨量关系密切。见表1。将叶稻瘟流行程度分5级,并依轻发生中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偏重发生、大流行等次序分别以1、2、3、4、5代表,对表1中数  相似文献   

18.
在植保工作中,笔者发现:稻飞虱与稻纹枯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特别在早稻大胎至乳热期相关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1  2 0 0 2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概况受特殊气候影响 ,2 0 0 2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为偏重发生年份 ,重于 2 0 0 1年 ,共计发生面积 4 38万hm2 (次 ) ,其中 ,重大病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及面积均重于和大于 2 0 0 1年 ,发生面积达到2 0 8.6万hm2 (次 )。稻纵卷叶螟及小麦条锈病是 1997年来最重的一年。小麦条锈病发生区县为 2 2个 ,占全市区县数的 5 6.4 %。稻飞虱发生程度为 4级 ,部分地区 5级 ,发生面积 2 9.8万hm2 (次 ) ;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 5级 ,局部特大发生 ,…  相似文献   

20.
玉林地区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地区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双季稻连作稻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0.7万hm2。水稻生长期间,均具备多种病虫发生为害的条件,水稻病虫发生的种类多、面积大、为害重,对水稻的高产稳产是个严重障碍。主要发生的病虫有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细菌性条斑病(下称细条病)、稻飞虱、稻瘿蚊、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其它病虫还有白叶枯病、稻瘤矮病、稻矮缩病、稻曲病、粘虫、稻蝽象、稻蓟马、台湾稻螟、稻象甲、负泥虫等。近年来全地区水稻病虫发生面积每年达58万~96万hm2次。经防治后挽回稻谷每年平均达30.2万t,实际损失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