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卫国 《家畜生态》2004,25(2):37-40
争斗行为是在养猪生产中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在不同猪群中都有发生。争斗行为存在着个体差异,在不同生产环境下表现的强度和频度也不一样。过度的争斗会给动物造成应激,使动物的福利恶化,同时造成生产损失。因此,在对群养动物进行福利评价时,应该把争斗行为作为福利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中的动物福利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评估动物福利是提高畜禽福利的基础。行为是评价动物福利最容易理解和最通常使用的指标,特别是异常行为的出现。应激相关生理表征也说明动物处于不适环境。但福利评估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其他很多指标也可用于福利评估,特别是情感状态。论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动物福利常用的评估指标和新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3.
动物福利养殖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畜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屡次遭受动物福利壁垒,福利养殖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围绕动物福利,集中阐述了畜禽在生产过程中的福利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全毅 《中国家禽》2005,27(19):10-14
“动物福利”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们惯有的对待动物甚至对待生命的态度已经转变。“动物福利”不仅要求善待所有的生命,而且也关系到人类的公共道德和环境保护。早在19世纪初,欧洲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了他们捍卫动物的征程。1822年世界上第一部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在英国诞生,许多国家和地区出于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考虑,也都相继制定了相关法律来保护动物的基本福利,禁止虐待和伤害动物。近20年来,特别是欧洲发生震惊世界的疯牛病和二恶英污染事件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和制订“动物福利”法和饲料添加剂使用法来加强对动物的保护。“动物福利”国家间的差距正在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新壁垒形式。  相似文献   

5.
争斗行为是在养猪生产中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在不同猪群中都有发生.争斗行为存在着个体差异,在不同生产环境下表现的强度和频度也不一样.过度的争斗会给动物造成应激,使动物的福利恶化,同时造成生产损失.因此,在对群养动物进行福利评价时,应该把争斗行为作为福利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牧业目前正处于战略转型期,这对服务于畜牧业的兽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对动物疫病防控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动物不打疫苗而不发病”,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动物福利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如何通过提高动物福利来减少或避免动物疫病的发生成为了兽医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业界确信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将减少危害禽类的健康,但提高动物福利这只是短期措施。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06年1月起禁止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只给业界四年时间来预先处理由于禁止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而导致胃肠相关问题的产生。国家动物健康办公室(NOAH,NationalOfficeofAnimalHealth)指出,欧盟委员会的提议被推翻不仅关系到动物福利因素而且关系到“这一禁止将更进一步减少欧盟肉鸡业的竞争”这一基本原则。同时他们迫切要求服从RUMA导则中农药的使用说明。虽然预计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很可能被加到育成鸡和肥育鸡饲料中…  相似文献   

8.
张重丽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1,28(6):1162-1167
畜产品安全引起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对动物福利的关注,片面地追求GDP和人的福利,忽略甚至否定动物福利的必要性,最终结果是危害人类自身的健康。保护动物福利可以提高畜产品的品质,保证食品安全。草地农业系统为动物福利提供了生态系统基础。在实现动物福利时,要结合国情把握好“度”。国内外动物福利的研究有一定区别,因时代局限性和不同步性,动物福利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制订动物福利法刻不容缓,可以通过草畜耦合、完善草地农业系统,提高动物福利的社会承认度,全面实现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9.
动物福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维持动物生理、心理健康与正常生长所需要的一切事物。18世纪初,欧洲一些学者提出: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有痛苦,只是它们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表达见解,这可以说是动物福利思想的起源。按照国际公认标准,动物被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六类。  相似文献   

10.
"先把人的福利解决好,再来谈动物福利吧!"也许看到这个题目,你也会下意识的想说这句话,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中国,每当提到动物福利,总会遇到这样的反驳或者讥讽,记者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态度。而这正是由于我们对"动物福利"缺乏最基本认识造成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动物福利?动物福利在中国的现状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行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1.
刘湖 《警犬》2004,(3):5-7
犬既是人类一种友好的伴侣动物,也是我们常用的使役动物和实验动物。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研究的深入,有关犬福利问题的研究也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关于圈养犬的福利问题。圈养犬犬舍建造中的许多方面,包括面积大小、舍高、饲养密度、睡眠地点、活动场所,等等。与犬的福利都有很大的关系。过去,大多数的实验动物房、动物庇护所以及  相似文献   

12.
动物福利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关注动物的福利。文章综述了动物福利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动物福利的因素,为更好地了解动物福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动物福利逐渐在国际上引发强烈关注,各国对动物福利的保护从国内立法保护发展到在对外贸易中设置壁垒的方式。动物福利壁垒也因此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新型壁垒。本文首先对动物福利理念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梳理,其次归纳总结动物福利的域外立法规范,再次对我国在养殖与屠宰中所遭遇的贸易壁垒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藉此分析我国之所以面临动物福利壁垒的根结所在。最后从构建农场动物福利法律体系和普及福利理念的角度为应对动物福利壁垒、提高农场动物福利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动物福利法在西方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已为动物福利立法。西方发达国家常以自己国家的动物福利法案为法律依据,要求进口动物产品必须满足其福利规定,实质上形成了动物福利壁垒。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动物福利和动物福利立法在中国开始被提到议事日程中,成为公众和知识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6.3.3明确福利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 食用饲养动物的动物福利主要体现在饲养、运输、屠宰等过程中,动物福利要在这些环节中体现出来,最有效的途径是在畜牧业中积极推进符合动物福利要求的标准化生产。在制定饲养、运输、屠宰标准时,要借鉴国际标准,明确动物福利的具体要求,标准和要求要有可操作性,避免含糊笼统。据悉,我国正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在“动物屠宰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动物福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文明程度、道德水平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笔者从增强全民动物福利意识、加快动物福利立法进程、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这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动物福利,以期为动物园动物福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动物福利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外很多国家已为动物福利立法,而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问题比较突出,"瘦肉精"事件、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事件、不规范的饲养、环境卫生差、长途运输产生应激反应、不合理的屠宰方式等。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农村动物福利现状,提高人们对动物福利的认识,为实现农村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畜牧业大国,处理好人与农场动物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我国农场动物福利立法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与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法律体系不完善和公众对动物福利的错误理解有关,同时也受到地区间经济不均衡造成的动物伦理方面的差异以及农场动物等同于普通财产的法律观念影响。应从加强有关农场动物福利理念的宣传教育、明确农场动物的特殊客体的法律地位、完善农场动物福利立法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实现我国的农场动物福利法律保护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改变了我国以往单一结构形态的农业养殖模式,丰富了食品、农副产品的种类,为医疗、科研做出了贡献,并已成为畜牧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特种经济动物福利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运输及生产、加工、科研过程中,特种经济动物更容易遇到动物福利被“剥削”的问题,只有完善特种经济动物福利,才能保障食品、动物制品的安全,才能打破“动物福利壁垒”,提升动物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文章综述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及保障特种经济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动物福利制度提供参考,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浅谈畜牧生产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外很多国家己有专门的动物福利法.而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却比较突出,特别是已经影响到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出口.明显地成为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一个新的壁垒。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势在必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