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试验旨在丰富米尔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iricola,EMI)的防治方法,筛选对伊丽莎白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采用稀释涂布法对蚓粪中的EMI拮抗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了分离菌株LM-7的分类地位;研究拮抗菌株LM-7对EMI的最佳抑菌条件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结果显示,LM-7为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在PDA培养基上对EMI的抑菌效果最佳,圈径比为11.13。LM-7胞内含有聚酮合酶基因PKS-Ⅰ、PKS-Ⅱ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NRPS),抑菌活性成分与非核糖体多肽和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有关,其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外分泌物中。研究表明,LM-7菌株可作为防治EMI的备选菌株,其发酵液具有开发为新颖结构活性化合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对健康香蕉植株体内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63株内生细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2株对香蕉枯萎病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这两株菌均能够显著抑制FOC菌丝生长, 抑菌率均在55%左右。通过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鉴定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3.
一株家蚕病原物拮抗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泰山土壤中分离获得 1株对多种家蚕病原细菌和真菌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细菌。经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DNAG +Cmo1%值测定、16S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鉴定该菌株属于类芽孢杆菌 ,定名为PaenibacillusCp-S316。该菌株已在GeneBank注册 ,注册号为AY2 92 989。初步研究发现 ,该菌株对家蚕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发酵性状优异 ,抗菌物质耐高温 ,对盐酸和硫酸稳定 ,易于提取分离 ,具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陕西关中某猪场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学方法分离鉴定为猪源亚利桑那菌,对小白鼠有很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氯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一株桑树内生拮抗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经过严格表面消毒的桑树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7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为指示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其中5个分离株具有抑菌活性,复筛选出抑菌活性及热稳定性最强的G21菌株。进一步研究表明G21菌株对家蚕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绿僵菌(Metarhizium)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该菌株的形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为:革兰阳性,杆状,产芽孢,接触酶阳性,好氧。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芽孢杆菌(Bacillus)的同源性达到99.8%。综合以上鉴定结果确定G21菌株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6.
采用含菌平板抑菌圈测定法,从120株高寒草地牧草内生细菌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264ZY7,其抑菌圈直径为1.22 cm。264ZY7菌体短杆状,大小为1.534 μm×0.571 μm~3.210 μm×0.781 μm,革兰氏阳性菌,根据形态特征,并结合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将菌株264ZY7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通过室内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效达69%,此外,该菌株对8种病原真菌具有抑菌能力,说明抑菌谱较宽,且抑菌率均大于30%,对番瓜根腐病菌(Fusarium sp.)效果最明显,抑菌率为52.84%。该研究结果为高寒草地紫花针茅内生细菌264ZY47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菠萝心腐病是危害菠萝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较严重,严重影响菠萝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从海南乐东菠萝园、香蕉园等地的土壤中分离出224株细菌,其中分别属于枯草芽孢杆菌和链霉菌的HL2和HL3菌株对菠萝心腐病菌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具有显著抑制效果。抑菌试验结果表明HL2和HL3对菠萝心腐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1.6%、53.3%,对病菌产孢子囊的抑制率分别为83.3%、61.7%,拮抗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抑菌物质能明显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LM)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引起各国卫生防疫单位的极大重视。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呼吁要重视对此菌的检测研究,本实验旨在检测兰州市肉制品中LM带染情况,探索肉制品中LM的分离鉴定的有效方法。l材料1.l标准菌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54001-2(互型)、54002一2(2型)、54005——1(3型)、54006-l(4a型)各1株,购自北京生物制品鉴定所。1.2培养基①前增菌液缓冲蛋白陈水②选择性增菌液胰蛋白陈17.og,酪蛋白陈3.Og氯化钠ss,磷酸氢二钾z.ss…  相似文献   

9.
鹌鹑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病死鹌鹑的肝脏和心血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接种试验,确定为沙门菌。在水井、禽舍输水系统处采取的两处水样中,同样分离鉴定出了上述细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从脏器中分离到的沙门菌比从水样中分离到的沙门菌致病力更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脏器中分离的沙门菌对强力霉素、多黏菌素B敏感,水样中分离的沙门菌对卡那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筛选金针菇菌糠来源的纤维素降解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所产纤维素降解酶活性,为菌糠资源的饲料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接种金针菇菌糠样品,采用硝酸纤维素钠培养基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培养,利用刚果红培养基初步分析分离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和生物安全性预测挑选候选菌株,然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不同温度下生长曲线测定以及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动态分析。[结果]样品经硝酸纤维素钠培养基筛选培养后获得30个独立菌落,所有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上都能形成明显的透明圈,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16S rDNA测序分析显示,30株分离菌被鉴定为韩国假单胞杆菌、明斯特小陌生菌、深红沙雷菌等9个菌种;结合生物安全性预测及纤维素降解能力初筛结果,选取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编号:JK-32)、明斯特小陌生菌(Advenella mimigardefordensis,编号:JK-52)、深红沙雷菌(Serratia rubidaea,编号:JK-56)、马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编号:J...  相似文献   

11.
摘要:寻找1-2株对火龙果茎腐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通过对黑龙江、江苏、浙江、海南等地的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细菌菌株206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火龙果茎腐病菌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1株,PCY-67。菌株能够显著抑制火龙果茎腐病菌菌丝生长,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30mm。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鉴定该菌株均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Ash, Priest & Collin)。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病毒弱毒株LY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辽阳某猪场的10日龄仔猪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纯化后测得其毒价为107.29TCID50/mL.细胞中和试验表明,该病毒能被猪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所中和.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具有囊膜及外周纤突.所分离的病毒对氯仿、胰蛋白酶、乙醚敏感,在pH5.0~9.0下稳定,56℃ 30 min可以灭活.应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能扩增出伪狂犬病病毒1 240 bp的gD基因.分离病毒对3日龄乳鼠有一定的致病力,但对家兔、3~5日龄仔猪及妊娠母猪都有很高的安全性.用不同剂量的病毒培养液肌肉注射于3~5日龄仔猪,14 d后用105.7TCID50伪狂犬病病毒强毒攻击,所有试验仔猪均可得到有效保护.用分离毒免疫母猪,其后代可获高滴度的母源抗体,15日龄的仔猪能抵抗105.7TCID50强毒的攻击.试验的结果初步说明,所分离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PRV LY株),并可能是一株弱毒株,而且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MDCK细胞从吉林某地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疑似发病犬肺脏组织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分离毒株经MDCK细胞传至第6代时出现典型的合胞体细胞病变(CPE)。经病毒形态观察、理化特性鉴定、RT-PCR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可知该分离毒株为犬瘟热病毒(CDV),命名为CDV-JT1;动物试验表明,试验犬接种CDV-JT1后21 d内都出现典型的犬瘟热症状;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CDV-JT1株的H基因与中国分离株CDTaiChung株、TN株、SHLJ(07)1株、日本Hamamatsu株、Ueno株、Yanaka株和KDK-1株在基因型上同属于Asia-1型。CDV-JT1株含有包括CDV野毒株特有的309~311位在内的8个潜在的N-连接天冬酰氨糖基化位点。CDV-JT1强毒株的分离成功,对进一步开展疫苗研发、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噬菌体,并测定噬菌体的效价、温度稳定性、p H稳定性、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噬菌体治疗大肠杆菌病的效果。结果显示分离的噬菌体Bp1805最佳MOI为1时,其效价可达2.4×10^10 pfu/m L;噬菌体Bp1805对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广,在p H5~p H10范围内非常稳定,该噬菌体潜伏期为20 min,裂解期为50 min。大肠杆菌病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噬菌体比口服噬菌体治疗效果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与噬菌体治疗方式和治疗时间有关;噬菌体治疗大肠杆菌病效果优于恩诺沙星和硫酸庆大霉素。噬菌体Bp1805能够裂解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临床大肠杆菌病的噬菌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云南大理市弥渡县石夹泉热泉的43℃底泥中筛选到1株高温脂肪酶的高产菌,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的一株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Lip-43。对其生长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高温性较好,菌株在55℃仍能生长,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7℃。所产脂肪酶最适酶活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为5.0。在37℃以下,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Zn^2+和Ca^2+对该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n^2+、K^+、Mg^2+、Fe^2+、Cu^2+均对该酶活力起到促进作用,其中Mn2+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Q/01/2004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从重庆某肉用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中采集病料,按常规处理后接种9~10日龄鸡胚,通过鸡胚连续传代培养3代,并对该分离毒株的鸡胚致病性、血凝性和NDV的干扰特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IBV感染特征,可使鸡胚胚体出血、蜷缩、矮化;该分离毒株无直接血凝性,对NDV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动物回归试验中有75%的感染鸡在10d内发病或死亡。剖检病死鸡可见肾苍白、肿胀,肾小管内充塞大量尿酸盐,支气管有出血点、有大量粘液。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CQ/01/2004的纤突蛋白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IBVSl基因的共有分子特征,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进行同源性检索,发现分离株CQ/01/2004和J株S1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4%,氨基酸同源性为89.4%,与M4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0.6%,氨基酸同源性为78.0%。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株CQ/01/2004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从云南大理市弥渡县石夹泉热泉的55℃底泥中筛选到1株高温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株,对其进行显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的一株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Cel-55。对其生长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高温性较好,菌株在55℃仍能生长,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7℃。所产纤维素酶最适酶活温度为75℃,最适反应pH为7.0。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75℃下,保温120min仍能保持80%的活性。Zn^2+、Mn^2+、Ca^2+、K^+、Mg^2+、Fe^2+、Cu^2+均对酶活力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Mg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JY株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疑似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种公牛精液进行检测并分离病毒,本研究采用细胞培养、免疫荧光及纳米PCR技术,对采自吉林省某牛病毒性腹泻(BVD)发病牛场中使用的种公牛精液进行检测与病毒分离。共采公牛精液8份,接种牛肾细胞系(MDBK)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得到阳性毒株为非致细胞病变(NCP)型,测得第4代病毒效价为106.25TCID50/mL。纳米PCR检测5′-UTR和E2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BVDV流行毒株核酸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属于BVDV-1型,与BVDVJL株亲缘关系最近,5′-UTR核苷酸同源性为100%,E2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3%,命名为BVDVJY株。研究显示,本次采集的种公牛精液携带BVDV-1型毒株。该牛场BVD的发生疑似与种公牛精液带毒有关,对牛场BVD的防治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猫杯状病毒形态特征及遗传演化情况,采用F81细胞从患病宠物猫的鼻拭子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命名为SH1.经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符合FCV的形态特征.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该毒株的全基因组,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衣壳蛋白基因(ORF2)序列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芦珂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11):24-26
本研究利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选择性分离、纯化不同生长营养需求的菌种,然后对所分离菌株作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再用牛津杯法进行乳酸杆菌全菌液与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拮抗作用的对比试验。结果分别从鸡粪、牛粪、猪粪中分离、纯化出发酵乳杆菌、发状乳杆菌、木糖乳杆菌;乳酸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拮抗作用大于全菌液;鸡源发酵乳杆菌对猪源大肠杆菌有较好的生物拮抗作用;猪源木糖乳杆菌及牛源发状乳杆菌对猪源大肠杆菌无生物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