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筛选出防治沙糖橘采后腐烂的高效低毒杀菌剂,本实验分析测定了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6种化学杀菌剂对沙糖橘采后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其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有效防治沙糖橘采后腐烂。药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失重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根据GB 2763-2016规定,在柑橘中咪鲜胺、抑霉唑、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最大限量分别为5 mg/kg、5 mg/kg、1 mg/kg和0.2 mg/kg。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参照葡萄中的最大限量分别是2 mg/kg 和3 mg/kg。经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处理的沙糖橘,在处理后第3 d果皮、全果和果肉中杀菌剂残留量低于最高限量。经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处理的果实,在处理后第3 d果皮中药剂残留量高于限量,全果和果肉中药剂残留量低于限量。经苯醚甲环唑处理的果实在处理后第3 d果皮和全果中残留量高于限值,果肉中残留量低于限值。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黄冠梨果实品质,试验选用4个梨品种为授粉品种,以生长健壮、盛果期的黄冠梨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组合的坐果率、果实外在品质及内在品质等几个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黄冠梨果实在坐果率、果形指数、可食率、 单果重、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等方面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认为砀山酥梨是适宜景泰地区黄冠梨最适宜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叶面喷施13-3-15-8Ca-2Mg水溶肥、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果实套袋、叶面喷施新型螯合钙和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结合果实套袋等5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开展梨果防治裂果实验。结果表明:幼果期使用思必达涂抹果柄结合果实套袋防治裂果效果最好,裂果率为4.87%,显著低于清水对照的裂果率37.36%,但对果实品质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脐橙为实验材料,用4%赤霉酸乳油和85%赤霉酸结晶粉不同浓度的药剂进行处理,调剂柑桔果实生长试验结果表明:4%赤霉酸乳油可以用于柑桔树保花保果,显著提高前期座果率,使果实增大增重,且对果实品质没有影响。推荐剂量为30~40毫克/千克。 相似文献
5.
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咪鲜胺壳寡糖复合涂膜对脐橙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作者聂青玉)报道,以脐橙为试材,果实采后以1%壳寡糖为涂膜剂,分别与质量分数为0.01%、0.05%、0.10%浓度的咪鲜胺(有效成分450g/L水乳剂)组合,浸泡处理后置于18~25℃,相对湿度75%~85%环境中贮藏,比较与不涂膜处理及仅用1%壳寡糖处理对脐橙贮藏品质、采后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黄冠梨为试材,分别采用人工点授、蜜蜂授粉两种授粉方式,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黄冠梨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点授、蜜蜂授粉花朵坐果率分别达到81.13%、52.48%,花序坐果率分别为87.43%、75.16%,较自然授粉均显著提高;人工点授单果重较自然授粉显著增加34.7g,可溶性固形物显著提高0.73个百分点,蜜蜂授粉单果重较自然授粉略有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粉、蜜蜂授粉均能显著提高黄冠梨果实糖酸比,使口感更甜。三种授粉方式梨园收益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授粉>蜜蜂授粉>自然授粉。 相似文献
7.
8.
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罗汉果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农户筛选出合适的罗汉果机械授粉方式。结果表明,在5种授粉方式中,使用电动喷粉器、手动喷粉器喷粉式授粉和人工点花授粉的坐果率分别是93.94%、92.67%和94.19%,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使用电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授粉的罗汉果坐果率为60.95%和62.45%,与人工点花授粉的存在显著差异;面粉是较好的喷粉式授粉的花粉填充辅料,面粉与罗汉果花粉重量比为10/1时,使用电动喷粉器进行喷粉式授粉,罗汉果坐果率可达93.75%,坐果率、果实品质与人工点花授粉的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操作舒适性,在罗汉果人工机械授粉过程中可优先使用电动喷粉器作为授粉工具。 相似文献
9.
10.
以“无核”黄皮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β-氨基丁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和曲酸三种褐变抑制剂对黄皮果实贮藏期间(4±0.5℃,相对湿度85%)褐变和抗氧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β-氨基丁酸和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可以明显抑制黄皮果皮褐变,而曲酸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三种褐变抑制剂处理都具有抑制黄皮果实失重和MDA含量的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解、提高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其中,对氨基水杨酸钠能够更好的维持黄皮采后品质和抗氧化特性,从而抑制褐变。因此,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的效果最好,β-氨基丁酸处理次之,曲酸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果园12月初至3月上旬的温度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个冬季落果和果实出汁率差异较大年份冬季低温的发生特点及其对晚棱果实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生产季冬季冰点以下低温的发生频率一样,但极端低温强度、持续时间存在差异。12月~2月份每月极端低温依次为-0.7℃、-1℃和-3℃的2016-2017生产季冬季落果率为18.4%、果实出汁率为57.4%,而冬季落果率和果实出汁率分别为54.6%和34.3%的2015-2016生产季冬季每月的极端低温依次为-2℃、-4.9℃和-3.9℃;从单次冰点以下低温持续时间来看,2015-2017两个生产季分别为2~8个小时和4~13个小时;从日均温来看,两个生产季主要在5~20℃之间,低于5℃的天数2015-2016生产季是8天,而2016-2017生产季仅4天。由此可见,-3℃以下极端低温加剧了冬季晚棱脐橙果实落果和导致果实出汁率的下降,此外,冰点以下低温和日均温低于5℃持续的时间均可能与晚棱冬季落果和果实出汁率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晚熟的棱晚脐橙、奉晚脐橙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果实的品质、冷库贮藏(冷藏)性及其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采摘的棱晚脐橙和奉晚脐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和维生素C(Vc)含量均是先上升后降,而总酸含量则一直下降。贮藏时间越长,TSS、总酸、总糖和Vc含量下降越多,但果实失水、腐烂率和干疤率不断上升。综合评价,棱晚脐橙3月中下旬是其最佳采摘时间且贮藏期不宜超过90天,腐烂和干疤果之和为4%;奉晚脐橙3月上中旬是其最佳采摘时间且贮藏期不宜超过60天,腐烂和干疤果之和为6%。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晚熟脐橙品质变化,以及确定其适宜采收期。2015年1-5月在重庆市奉节县的6个主产乡镇的10个代表性果园,分别采集凤晚和鲍威尔脐橙果实横径80-85mm的大果和横径60-70mm的小果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采果时期,2个品种的大果单果重、纵横径和皮厚均高于小果,但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含量、还原糖、转化糖及总糖均低于小果,2种类型果实的各个品质指标大多数有显著性差异;由于小果的TA均高于大果,导致其固酸比(TSS/TA)低于大果。总体而言,两个品种随采果时期的推移,TSS和TSS/TA上升,TA含量下降;Vc含量先减后增,多数在4月18日最小,随后上升。两个品种果面色差L值随着采果时期的推移先减后增,在4月18日达到最小值,随后上升;凤晚脐橙果面色差a值在3月18日最大,鲍威尔脐橙果面色差a值在1月18日最大;而两个品种的果面色差b值均在1月18日最大;凤晚的果面色差a/b值先增后减,在3月18日达到最大值;鲍威尔的果面色差a/b值先减后增,在4月18日达到最小。总的来说,凤晚脐橙果实成熟期和适宜采收期为4月中旬,鲍威尔脐橙为5月中旬;凤晚脐橙品质优于鲍威尔脐橙;小果的果实品质优于大果。 相似文献
14.
用7组药剂分别对纽荷尔脐橙做浸果处理,处理至135天,结果显示:百可得 咪鲜胺处理组烂果率7.78%,病情指数4.81,防效75.5%;咪鲜胺处理组烂果率13.33%,病情指数8.52,防效56.6%;百可得 抑霉唑处理组烂果率14.44%,病情指数8.15,防效58.48%;清水处理组烂果率30%,病情指数19.63。百可得 咪鲜胺处理组储藏效果最好,其次是咪鲜胺处理组和百可得 抑霉唑处理组。在脐橙的储藏保鲜中推荐使用百可得与咪鲜胺或抑霉唑混配或咪鲜胺单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浙江省不同主产地脐橙的品质现状及亲缘关系,本研究对从5个栽培地引种的17个脐橙样品的理化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从300个引物中筛选出具有丰富多态性的17个10bp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9个DNA片段,片段大小在200bp-28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谱带为65条,占59.63%,表现出较为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品种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产地的脐橙品种固形物含量在12%-15.25%,朋娜维生素C含量较纽荷尔低,朋娜平均裂果率达14.48%,纽荷尔平均裂果率为4.04%,其它脐橙品系的裂果率平均为10.08%,浙江省纽荷尔脐橙总体品种特性较朋娜和其它脐橙品系佳。结合脐橙品质和遗传距离,将浙江省主产17份脐橙材料可聚成三大类群,Q001,Q002,Q003,Q006,Q007,Q0013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为朋娜品种,Q0011,Q0015,Q0016,Q0017,可分为一类,为纽荷尔品种,其它品系的脐橙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16.
经对100单株果样7项品质指标分析,单果重与其它品质指标相关显著性排序:可食率>果皮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滴定酸TA。果越大,皮越厚,可食率、TSS和TA越低。当单果重≥350g时,TSS≤10%的果实比率为31%;单果重≤200g时,TA≥1.0%的果实比率为29%。相关分析筛选,单果重200g~320g范围与TA、TSS不相关,约占果实总体70%,回归模拟:果实横径cm=5.192+0.01033×单果重g(F=5699、P≤0.0001)。单果重与果形指数相关性极显著,平均果形指数≈1.0。建议《脐橙GB/T 21488-2008》取消4L级,并修订S级为6.5~7.0cm;果实内质TSS、TA推荐修订:特等TSS≥12.0%& TSS/TA≥11;一等TSS≥10.5%& TSS/TA≥10;二等TSS≥10.0%& TSS/TA≥9。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调环酸钙对夏梢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5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Newhall’)树为材料,在夏梢生长期采用叶面喷施和土施两种方式,施加100 mg/L和150 mg/L的调环酸钙,同时设置叶面喷施500 mg/L多效唑处理进行控梢效果对比,在夏老熟后调查了夏梢数量、长度、粗度和夏梢叶片长宽、叶绿素SPAD值,果实成熟期测定了品质指标。结果显示:叶面喷施150 mg/L调环酸钙能显著抑制夏梢抽发和伸长生长,促进夏梢增粗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增高,降低夏梢叶片长度与宽度,提高成熟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对其他外观和内在品质均无负面影响,具有较好的控制夏梢生长效果。本研究结果为研发合适的夏梢生长调控技术、实现柑橘枝梢生长的省力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明微生物水溶肥对赣南脐橙产量、品质、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含量的提升,及对重金属吸收的抑制效果。【方法】2020至2021年度,以赣南纽荷尔脐橙为试验对象,通过比较果农习惯施肥与微生物水溶肥对赣南脐橙品质及重金属的影响,在信丰县大塘埠镇果园开展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连续2年按照推荐用量施用微生物水溶肥使得脐橙产量平均提高了30.7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6.75%,还原型Vc含量提高了7.25%,脐橙可食部位铅含量降低了36.46%,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含量提高了16.33%;同时,整果铅、铬、砷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7.44%、43.27%、11.90%。【结论】施用微生物水溶肥有助于提高脐橙的产量、品质及脐橙黄皮层香气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脐橙果实重金属铅、铬、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