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碳/氮(C/N)值木薯秆饵料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以木薯秆鹅粪混合料和单一木薯秆作饵料,通过60天的室内培养试验,用平均体重、日均体重增加倍数和日增殖倍数等指标衡量4个处理(C/N20、C/N25、C/N30和C/N43.5)中蚯蚓的生长繁殖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蚯蚓的均重和日增重均降低;在0~45天期间,蚯蚓的日增重随C/N值增加而减小;不同碳氮比之间的日生殖倍数依次是C/N25>C/N30> C/N20>C/N43.5,C/N25和C/N 30均显著高于C/N20(P<0.05),并极显著高于处理C/N 43.5(P<0.01),但C/N 25与C/N 3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鹅粪和木薯秆混合物作为饲料,碳氮比20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碳氮比25最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综合来看,最适宜于蚯蚓生长繁殖的碳氮比是25.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不同预处理的羊粪为饵料,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和接种密度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以筛选蚯蚓处理羊粪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处理羊粪,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80%羊粪+20%木屑高温堆肥20 d,温度l5~25℃,湿度65%~75%,接种密度每市斤8~12条。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蚯蚓基质发酵前各原料和发酵后基质不同比例的营养价值成分,构建蚯蚓基质营养体系。试验前测定原材料和发酵后配置成基质的风干样品的营养价值成分,设计试验分组:其中,牛粪+蘑菇菌糠质量比为1:0、1:1、1:2、1:3和0:1,牛粪+青贮秸秆C/N为20、25、30、35、40;鸡粪+蘑菇菌糠和鸡粪+秸秆青贮也按上述试验组设置。猪粪+蘑菇菌糠质量比为1:0、1:1、1:2、1:3和1:4,猪粪+青贮秸秆C/N为25、30、35、40、45,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根据蚯蚓生长繁殖情况筛选出适宜的基质试验组。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牛粪+菌糠质量比1:1、猪粪+菌糠质量比为1:3、鸡粪+菌糠质量比为1:2比较适宜蚯蚓生长,并繁殖较快。牛粪+秸秆C/N比在30~35之间、猪粪+秸秆C/N比为30、鸡粪+秸秆C/N比为25比较适宜蚯蚓生长,并繁殖较快。总体看,粪便与菌糠较粪便与秸秆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猪粪为饵料,以蚯蚓的总生物量为衡量指标;以牛粪为饵料,以蚯蚓的总产茧量为衡量指标。选择温度、湿度、接种密度、C/N比为单因素水平,通过正交试验L9(34),分别对猪粪条件下蚯蚓的总生物量和牛粪条件下蚯蚓的总产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猪粪为饵料时,温度为20℃,接种密度为12条/90g干饵料,湿度为70%,C/N比为14.2,蚯蚓的总生物量最高,极差分析表明,接种密度的影响较大;以牛粪为饵料时,温度为25℃,接种密度为12条/90g干饵料,湿度为65%,C/N比为19.4,蚯蚓的总产茧量最大,极差分析表明,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以猕猴桃组培盆栽苗为试材,通过在栽培介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糠醛渣,研究糠醛渣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取自新乡的碱性土和市售有机基质在加入5%、10%和20%的糠醛渣后,和对照相比,前者土壤pH值下降范围为0.38~0.80,后者为0.36~0.65;添加糠醛渣后幼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高浓度条件下叶片黄化明显,猕猴桃幼苗的株高和叶片SPAD值均显著下降,新乡土处理组的株高降幅都在40%以上,叶片SPAD值降幅超过16%,有机基质处理组株高降幅超过77%,叶片SPAD值降幅超过20%;新乡土3个处理组和对照相比,叶片长宽均无显著差异,有机基质3个处理组的叶片长宽和对照相比都显著下降。结论:糠醛渣虽然可以降低两类栽培介质的土壤pH值,但对猕猴桃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蚯蚓在不同成分污泥中的生长繁殖状况,选择出最适合蚯蚓生长繁殖的污泥处理。蚯蚓养殖20d后,结果发现各处理组基料的含水率、pH值、C/N、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蚯蚓在NF(冲刷奶罐污泥+牛粪,5:5)和CF(城市生活污泥+牛粪,5:5)中5d后全部死亡;在CJ(城市生活污泥+秸秆,7:3)和CW(城市生活污泥)中可正常生长,未出现死亡现象,但是活动状态相对于NJ(冲刷奶罐污泥+秸秆,7:3)和NW(冲刷奶罐污泥)中的蚯蚓较为迟缓。蚯蚓增重各组排序为:NWCWNJCJNF=CF;蚯蚓产茧数排序为:NJCJNWCWNF=CF。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近日,陕西省眉县果业局与宝鸡市超达高技术研究所合作,利用猕猴桃枝条粉碎物种植思壮赤菇取得成功。猕猴桃废弃枝条的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作为全国猕猴桃主产区之一,眉县猕猴桃种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大平二号"蚯蚓为研究对象,以柠檬酸钠、磷酸氢钾、腐植酸、尿素、蔗糖作为鸡粪基质添加剂,探究其对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确定促进蚯蚓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添加剂。试验分成生长试验和繁殖试验2部分,每部分各设6个组(1~6组为生长试验组、7~12组为繁殖试验组,共12组),每组设3个重复。1组、7组为对照组,喷洒饮用水维持基质湿度;其余为试验组,分别喷洒柠檬酸钠、磷酸氢钾、腐植酸、尿素各2000ppm和5000ppm的蔗糖溶液于发酵鸡粪基质中维持其湿度,基质湿度保持在50%。1~6组各选10条生长期青年蚯蚓,用于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蚯蚓生长的影响;7~12组各选成年蚯蚓10条,用于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蚯蚓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8周后收集蚯蚓称重、蚯蚓卵计数。结果表明:(1)各添加剂组蚯蚓的增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柠檬酸钠组、磷酸氢钾组、腐植酸组、尿素组、蔗糖组的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61.70%、88.30%、30.85%、31.91%、53.19%,其中以磷酸氢钾效果最佳;(2)柠檬酸钠组蚯蚓的产卵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添加剂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鸡粪发酵基质中分别喷洒2000ppm的柠檬酸钠、磷酸氢钾、腐植酸、尿素和5000ppm的蔗糖对青年蚯蚓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000ppm的柠檬酸钠对成年蚯蚓的繁殖有促进作用,而磷酸氢钾、腐植酸、尿素、蔗糖对蚯蚓繁殖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蚯蚓在腐熟猪粪中的生长优于牛粪,而蚯蚓的繁殖,则在牛粪中优于在腐熟猪粪中。将新鲜猪粪和牛粪按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粪,在最适温湿度和接种密度条件下养殖蚯蚓,可以减少猪粪发酵时间和成本。为改善在这种混合粪中蚯蚓的繁殖生长情况,我们研究了用混合粪养殖蚯蚓的同时添加EM菌的效果。将试验分为4组,EM菌的添加量分别为0%、1%、0.5%、0.25%,每组设置12个重复。结果表明:EM菌添加量为0.5%时,蚯蚓在由新鲜猪粪和新鲜牛粪组成的混合粪中生长繁殖效果较好。但绝大数情况下,未添加EM菌组在日增重倍数和日增殖倍数上都优于其他添加EM菌组,说明用混合粪养殖蚯蚓不需要添加EM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猪粪养殖蚯蚓的可行性及温度对其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采用花盆室内养殖法进行小规模饲养,观测猪粪养殖的蚯蚓在15,20,28℃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取食活动、蚓茧孵化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猪粪养殖的蚯蚓生长较快,个体重量较大,蚓茧孵化率为65%~75%;猪粪养殖的蚯蚓的适宜温度为20~28℃,在此温度下蚯蚓逃逸和死亡数量少,活动较为活跃,采食量和排便量大,增重快;随着温度的升高,蚯蚓产茧和生殖环带出现日龄缩短,孵化时间减少,孵化率增高,幼蚓到成蚓周期约为70~80 d。说明温度对猪粪养殖的蚯蚓生长和繁殖有较大影响,利用猪粪养殖蚯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旨在为研究者深入研究蚯蚓处理粪污技术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通过查阅与蚯蚓处理粪污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得出影响蚯蚓处理粪污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蚯蚓品种选择、环境因素、粪便腐熟程度和粪便组合及辅料成分等。其中,爱胜蚓属的太平2号蚯蚓为国内外专家研究使用最多、实际应用中最广泛的蚯蚓品种;使用蚯蚓处理粪便时,温度保持在15-25℃,pH值应该控制在中性范围内;最适宜蚯蚓生长繁殖的畜禽粪便为牛粪,处理其他动物粪便时加入牛粪形成粪便组合进行处理,牛粪所占比例一定最多。关于湿度和粪便腐熟程度对蚯蚓处理粪便效果的影响、辅料的选择,以及对于除环境因素外的其他3项因素(蚯蚓品种选择、粪便腐熟程度、粪便组合及辅料成分)在不同情况下的选择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各个发酵菌剂对蚯蚓生长繁殖性能的动态变化,根据蚯蚓生长状况,筛选出适合蚯蚓生长的最佳牛粪发酵菌,为牛粪发酵菌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共计75 d,采用室内培养法,选取新鲜牛粪等分为4组,分别添加3种成品牛粪发酵添加菌剂,留一组空白对照,置于塑料培养盆中,25℃室温条件下预发酵15 d。接种蚯蚓消解牛粪间隔15 d分别破坏性取样,记录各物料组合中蚯蚓重、幼蚓数以及蚓茧数,对各物料组合中的蚯蚓生长、繁殖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Ⅰ组牛粪中添加EM发酵菌剂、Ⅱ组添加中药微生态发酵菌剂、Ⅲ组添加生物发酵菌剂(nuclear)进行自然发酵,Ⅳ组空白对照为牛粪自然发酵,3种成品牛粪饲喂蚯蚓观察产生环带、产生蚓茧的时间,并都能促进蚯蚓的生长繁殖,蚯蚓个体重明显增高,Ⅱ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是Ⅰ组和Ⅲ组,Ⅳ组对照组最次。  相似文献   

13.
脂肪: 在鱼苗饲料中添加 10%左右的脂肪,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 20%,而且死亡率可大大降低。  稀土: 用硝酸稀土50克兑水拌饲料50千克或拌青饲料400千克左右喂鱼,每3~4天喂1次,养殖效益可提高 20%~25%。  柠檬酸: 在不改变基础配方的前提下,在鱼饲料中添加20×10-6的柠檬酸,可提高产量近二成,且能大大降低饲料消耗及养殖成本。  蚯蚓粉: 将蚯蚓干制,并粉碎成蚯蚓粉,在鱼的配合饲料中添加5%~10%,可使罗非鱼的饲料系数降低、经济效益增加70%左右;可使鲤的生长速度提高63%。  杜仲叶: 将杜仲叶晒干或烘干,粉碎成粉末,按2%~4%…  相似文献   

14.
选择48头2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95±0.14)kg的三元杂交猪(DLY),按性别、窝别相同原则随机分3个处理,每处理8重复,每重复2头猪,试验期28 d,研究饲料在不同粉碎粒度情况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将玉米、豆粕分别用1.5、1.2、0.8 mm孔径筛片粉碎,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体外消化法测定不同粉碎物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同一物料在3种孔径筛片粉碎下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粉碎粒度饲料对乳猪的日增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乳猪的饲料增重比在试验前期和全期,随原料粉碎粒度减小而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猪的日采食在试验后期有随粉碎粒度降低而降低的趋势。表明原料粉碎粒度的降低,对乳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有降低饲料增重比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试验首先在猪粪中和小麦秸秆中添加不同剂量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堆肥,初步探索堆肥最佳添加量;其次对不同碳氮比组合的猪粪与秸秆进行堆肥,寻求堆肥腐熟最佳碳氮比;最后将堆肥作为蚯蚓饵料用于蚯蚓养殖,根据蚯蚓的综合生长情况分析最适合蚯蚓养殖的猪粪与小麦秸秆碳氮比。结果表明:堆肥处理中,最佳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1.0%;适合猪粪与秸秆堆肥腐熟组为B组(初始碳氮比为25)和C组(初始碳氮比为30);初始碳氮比为30时堆肥腐熟后养殖蚯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饲粮中添加蚯蚓粉影响獭兔繁殖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蚯蚓粉对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生长状况相同的种用母獭兔24只,公兔12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A组(对照)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C、D组日粮中分别加入3%、6%、12%的蚯蚓粉,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发现:蚯蚓粉对獭兔的受胎率、窝产仔数及仔兔初生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6%的蚯蚓粉对獭兔的繁殖性能影响较显著。由此可见,在基础日粮中适量的蚯蚓粉对獭兔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探索高位嫁接“金魁”猕猴桃的早产丰产技术,通过采取高位嫁接和定植“金魁”猕猴桃嫁接苗方法,统计三年猕猴桃枝条长度、粗度和第3年初次结果量、品质及效益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位嫁接处理枝条长度明显大于嫁接苗;主干、主蔓和结果母枝粗度比嫁接苗分别大24%、16%和22.5%以上,有显著差异;第3年初次结果的果实品质差异不明显,产量以回缩修剪“红阳”猕猴桃后培养实生苗高位嫁接处理最高,定植实生苗后高位嫁接次之,均高于定植嫁接苗产量,有显著差异。试验表明在更换“金魁”猕猴桃品种时可采用回缩修剪原有猕猴桃后培养实生苗或定植实生苗一年后高位嫁接的方法,可增加猕猴桃生长量,促进早产丰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找到野生葛藤的最佳繁殖方式,分别采取浓硫酸、乙烯亚胺、热水浸泡与小刀刻伤4种方式,对葛藤种子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处理,用萘乙酸、吲哚乙酸与生根粉对葛藤扦插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几种方式处理对葛藤发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用萘乙酸浸泡枝条后扦插,葛藤的成活率最高,为65%;其次为小刀人工刻伤和用乙烯亚胺处理葛藤种子,发芽率60%;再次为98%的浓硫酸浸种,发芽率52%;用浓度100 mg/L的吲哚乙酸和生根粉处理葛藤枝条,扦插成活率分别为47.3%和38.0%;最后为热水浸种。如要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采用萘乙酸浸泡枝条,此方法简单、快捷、成活率高、成本低,可为解决我国南方葛藤的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述了接种蚯蚓对畜禽粪便堆肥理化性质及重金属的影响。接种蚯蚓可能会导致禽畜粪便堆肥全氮含量有所降低,但易被植物直接吸收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升高;接种蚯蚓能使畜禽粪便堆肥的pH值降低并趋近中性;表层种能更好地降低堆肥碳/氮;因生活环境与取食习性存在差异,内层种蚯蚓比表层种蚯蚓能更有效地提高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蚯蚓能够降低畜禽粪便堆肥中有机质及重金属元素含量,但不同生态型蚯蚓对于粪便中重金属的富集效应不尽相同。为合理利用畜禽排泄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蚯蚓进行畜禽粪便堆肥处理时蚓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Duan 《饲料工业》1991,12(10):20-21
<正> 一、粉碎粉碎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加原料表面积,使其与消化酵素的接触增加,有利于消化吸收;二是增加原料细度,促进糊化程度,从而有利于制粒,提高商品价值。一般粉碎粒度可分为四等:粗粉碎,25~500毫米;中粉碎,1~50毫米;微粉碎,小于0.6毫米;超微粉碎,小于0.07毫米。原料经粉碎其中油脂及维生素等成分很易恶化。如米糠具多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约10%~12%),未加工前有一层脂肪保护膜,可防止发生氧化,粉碎后保护膜遭破坏,极易氧化;一般来说,一周内即呈氧化状,并且导致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C的损失。粉碎粒度对水产动物的消化率有明显影响。Lorell和 Dwrre(1982)以12%鱼粉、50%大豆粕、30%玉米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