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为研究棉花植株性状与产量因素性状的相互关系,为棉花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对湖北省2012年棉花区域试验常规棉组的28个品种的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前7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1.57%,分别为籽指因子、产量因子、早熟因子、生育期因子、衣分因子、果枝数因子。利用不同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将28个供试棉花品种聚为6类,同时从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铃期病指等性状对各类品种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2.
艾氟迪(AFD)在盐碱地棉田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新型棉花花芽分化促进剂艾氟迪(AFD)在盐碱地棉田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AFD对棉株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对降低棉株死苗率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对提高棉花单株成铃数、铃重、籽指等性状没有显著作用,对促进棉花增产效果也不明显。说明在盐碱地棉田使用AFD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统研究了显性无腺体基因在3种不同陆地棉遗传背景下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性状上显性无腺体的作用方式相似,但遗传背景与腺体类型物互作效应在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纤维伸长率下差异显著,显性无腺体基因3种遗传背景下对产量和纤维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在衣分,籽指,衣指,纤维伸长等性状上表现多效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确定北疆棉花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以新陆早33为供试棉花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9.0、13.5、18.0、22.5、27.0、31.5万株/hm2)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棉花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延后;种植密度与棉花株高、叶片数、果枝数、蕾数、铃数、铃重、衣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棉花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曲线,花铃期棉花干物质积累最快;密度为22.5万株/hm2处理棉花的铃重、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结论]北疆早熟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晋棉41(98—93双铃棉),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棉花系列化育种课题组于1997年从本所棉花试验田株行圃96—46品系中发现的1株抗病、优质、天然变异长枝双铃棉,采用系选法,多中选优、优中选优、变中选优,连续选择,多点鉴定培育而成。1.生育特性属特早熟短季双铃棉,抗病、高  相似文献   

6.
选育出棉花海陆型恢复系64R,对其性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4R兼具母本陆地棉和父本海岛棉的特征,具有植株较矮,始果节位低,花大、黄花冠,铃小、衣分低,绒短,柱头外露和恢复性能好等特点。对64R测恢后代性状遗传分析表明,株高、衣分和铃质量为超显性遗传;始果节位、绒长和熟性为加性遗传;育性恢复性状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柱头外露性状由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且二者彼此独立,不存在连锁关系。研究认为,64R是一个新型恢复系,它的育成给棉花三系配套增添了新的恢复基因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湘农杂棉68     
《湖南农业》2010,(1):6-6
<正>湘农杂棉68棉花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棉2009002),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特征特性中熟,生育期118天左右。株高130厘米左右,株型呈塔型,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省区试结果:单株成铃44.7个,单铃籽  相似文献   

8.
<正>一、棉种发芽率低的原因1.成熟度差①栽培因素棉花生长期间,肥水过大,棉花徒长,田间荫蔽,导致棉花贪青晚熟,种子成熟度差,红籽多,健籽率低。②气候因素棉花花铃期突遇干热风危害,铃  相似文献   

9.
新疆早熟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多项式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疆早熟陆地棉预备试验品系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多项式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单铃质量及籽指与霜前皮棉产量成负相关,影响力顺序为生育期>籽指>单铃质量;果枝始节位、株高、单株铃数及衣分与霜前皮棉产量成正相关,影响力大小为衣分>株高>单株铃数>果枝始节位。并提出新疆早熟棉区棉花育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目标为:生育期127~132 d、果枝始节位4.4~5.3、株高(7月15日打顶后自然株高)62~74 cm、单株铃数6.5~9个、单铃质量5.2~5.9 g、籽指10.1~11.3、衣分42%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2006年和2007年参加河南省春播棉品种区域试验的15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对其植株性状(株高、果枝始节和果枝台数)、产量因素性状(单株铃数、单位面积总铃数、铃重、籽指、衣分、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上半部长度、整齐度、麦克隆值、比强度、伸长率、反射率、黄度、纺纱均匀性指数)的17个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各棉花品种的指标数据均取其2 a参试结果的平均值,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多项式回归及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棉花高产育种的数量性状选育模式参数。结果表明:皮棉产量≥1500 kg/hm2的棉花选育模式参数为株高97.67~99.60 cm、果枝始节6.48~6.89节、果枝台数13.68~13.97台、株铃19.08~19.27个、铃重6.14~6.18 g、衣分39.23%~39.51%,产量期望可达到2 196 kg/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个品种 4种密度的对比试验 ,初步探索出双铃棉在特早熟棉区高产优质的适宜密度 ,以中密度每公顷 13万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通过资料对比分析和试验研究,对宁夏引黄灌区植棉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属于植临界区,与新疆北疆、甘肃河西走廊内蒙河套灌区同属我国西北内陆棉共的特早熟干旱棉花次适宜区;宁夏引黄灌区光能资源、灌溉、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对植棉十分有利,但热量资源略显不足,是该地区植棉的限制因素。目前宁夏引黄灌区的植棉技术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一定范围内植棉条件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3.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棕色棉BC05叶片进行Kan浓度梯度涂抹实验,确定了Kan涂抹筛选的最佳浓度为3.0 g/L,最佳观察时间为涂抹第5天。对Kan抗性植株进行PCR鉴定表明,Kan涂抹筛选可基本准确的鉴别出转基因材料与非转基因材料,但目标基因是否成功整合还必须进行PCR鉴定,田间卡那霉素筛选结合PCR分子鉴定是转基因棉花后代大规模群体筛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明了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及其分类依据。从致病力分化、营养体亲和性分析、DNA分子指纹图谱比对等3个方面,对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棉花黄萎病致病型与DNA分子标记多态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与筛选18份国外棉花种质黄萎病抗性、农艺性状,为丰富新疆棉花资源库提供黄萎病抗性资源。【方法】2018、2019年调查棉花农艺性状、黄萎病发病,检测吐絮期测产、取样考种、纤维品质。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各指标相关性、病情指数聚类分析。【结果】18份国外种质均为中早熟性类型;均为中等株高;果枝始节差异不显著,黄萎病高抗株系占5.55%,抗病占27.77%,耐病占44.44%,感病占22.22%;病情指数除了与有效果枝、马克隆值呈正相关,与其余指标呈负相关。病情指数聚类为抗、耐、感病三类,其中,4号为高抗材料。【结论】抗病材料6份分别为2、4、6、9、11、16号,耐病材料8份分别为1、3、5、7、8、12、14、15号,感病材料4份分别为10、13、17、18号;籽棉产量较高材料5份分别为3、4、9、11、15号,纤维品质较优材料3份分别为1、9、11号;筛选出2份抗病高产优质种质资源为9号和11号。  相似文献   

16.
棉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应用磺胺比色法测定棉花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探讨了体内法测定棉花叶片NRA的最适条件。通过分析比较硝酸盐诱导、2,4-二硝基苯酚、三氯乙酸及煮沸等因素对NRA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体内法测定棉花叶片NRA的最佳条件,即用50 mmol/L的KNO3溶液诱导棉花叶片48 h、抽气前后分别加入2,4-二硝基苯酚和1,6-二磷酸果糖、暗保温35 min后煮沸10 min可以使NRA的活性达到最高。棉花叶片NRA测定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棉花的氮素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优化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评价,研究陆地棉种质资源对枯萎病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7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为棉花抗病育种提供基础抗源。【方法】以265份陆地棉为材料,利用伤根灌菌液法于室内进行棉花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以新疆材料军棉1号为感病对照品种,调查记录病级,以相对病情指数作为评价抗性类型指标。【结果】无免疫(I)枯萎病的品种(系),具有高抗(HR)特性的品种(系)5份,抗病(R)特性的品种(系)78份、耐病(T)特性的品种(系)130份、感病(S)特性的品种(系)材料52份,占枯萎病抗性鉴定品种(系)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9%、29.4%、49.1%和19.6%。【结论】耐枯萎病的品种(系)最多,具抗病性品种(系)次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发展山东棉花生产优势、劣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展我省棉花生产在棉纤维品质、消费量、植棉效益、流通成本及植棉科技含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规模、原纤维质量、流通体制、财政投入及认知上有一定的不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生产布局、提高棉花质量及科技植棉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麦棉套作的物候变化及其对麦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麦棉套作物候变化的研究,找出了麦棉套作的合理类型:以粮为主兼顾棉花,宜采用窄空带类型,小麦占地面积60%以上,预留空带宽53~72cm;粮棉兼顾型以单位面积产值为目标,宜采用宽空带类型,小麦占地面积50%左右,麦棉间距26.4~36.3cm,预留空带宽103~122cm(棉花窄行距为50cm)。  相似文献   

20.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棉花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微生态制剂(VT菌)对棉花进行浸种处理及灌根、喷施,观察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其对棉花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VT菌)在棉花播种前浸种可以有效防止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促进棉苗生长,增强棉苗抗逆性。用一定浓度的复合微生态制剂(VT菌)浸种,结合在棉花黄萎病发病高峰前期喷施或灌根处理,可防止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提高棉花产量,施用复合微生态制剂(VT菌)的处理比对照最高增产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