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的纤维结构并充分发挥乳酸菌的作用是微贮制备优质油菜秸秆饲料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秸秆腐熟剂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结构,利用高温蒸煮调控优势菌群,通过比较高温蒸煮、秸秆腐熟剂好氧发酵和乳酸菌厌氧发酵的不同组合,筛选较优的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化前处理方法,以提高油菜秸秆微贮效率和发酵品质。不同组合处理的结果对比显示:利用秸秆腐熟剂进行7 d的好氧发酵,然后进行高温蒸煮,最后利用乳酸菌进行33 d的厌氧发酵是对油菜秸秆进行饲料化微贮的最佳方法。该方法在不延长总体饲料制备时间的前提下,获得了最高的秸秆饲料感官评分(82分),较常规微贮提高了78%,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62.3%和47.2%),并拥有更高的粗蛋白质(CP)(5.67%)和乳酸(3.42%)含量,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饲用品质。[关键词] 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品质|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饲料研究》2021,44(19):153-156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低温下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黄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小规模发酵法,以收获籽粒后的玉米秸秆作为原料,分别添加乳酸菌LAB_1(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B_2(Lactococcus lactis)、LAB_3(Lactobacillus paracasei)、LAB_1+LAB_2、LAB_1+LAB_3、LAB_2+LAB_3,在低温(4℃)条件下发酵30 d后开封,测定发酵参数、微生物数量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乳酸菌可以降低pH和NH3-N含量(P <0.05),提高乳酸含量(P <0.05),抑制大肠杆菌、丁酸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在乳酸菌添加的各组间,pH从低到高依次为:LAB_3组 0.05),LAB_3组的乳酸含量较LAB_1、LAB_2、LAB_1+LAB_2、LAB_1+LAB_3、LAB_2+LAB_3组分别提高了11.85%、7.09%、3.42%、13.53%、4.86%,但无显著差异(P> 0.05),LAB_3组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LAB_1组(P <0.05)。大肠杆菌数量从低到高依次是:LAB_3组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05,(18):27-27
<正> 玉米秸秆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饲料。为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秸秆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用某种方式贮存起来成了重要课题。黄贮就是一种很好的贮存方式。现就玉米黄贮方法介绍如下:1 贮料的准备黄贮,一般要求玉米籽实成熟后,尽早收获,并立即将玉米秸秆进行黄贮。东北地区最好在10月5日前贮完,最迟也  相似文献   

5.
6.
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秸秆黄贮饲料窖池的建立、黄贮饲料制作的方法、黄贮饲料品质的鉴定、黄贮饲料制作应注意的事项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该种方法适合广大农牧民养殖户利用秸秆进行家庭制作。  相似文献   

7.
研究玉米秸秆中添加乳酸菌和烷基多糖苷时对其黄贮品质与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即乳酸菌设3个水平(0、1×1010、2×1010 CFU·kg-1),烷基多糖苷设3个水平(0、0.10、0.20 g·kg-1),每个处理3个重复。玉米秸秆黄贮完成后,采用体外发酵技术评定其瘤胃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随乳酸菌添加水平的上升,黄贮玉米秸乳酸含量、比表面积、外观总评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提高,氨氮/总氮显著(P<0.05)降低,体外发酵潜在最大产气量显著(P<0.05)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极显著(P<0.01)增加、产气速率显著(P<0.05)降低;随烷基多糖苷添加水平的升高,黄贮玉米秸外观总评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干物质含量、以及体外发酵后Zeta电位、电子迁移率及干物质消失率显著(P<0.05)升高;黄贮玉米秸粗蛋白质、pH值、乙酸和异丁酸含量以及体外发酵后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的摩尔百分比受乳酸菌与烷基多糖苷交互作用(P<0.05)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添加量为2×1010 CFU·kg-1,烷基多糖苷添加量为0.2 g·kg-1时,既能够保证玉米秸秆较好的黄贮品质,同时又能提高其降解特性。  相似文献   

8.
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营养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法庭  张凤华 《草业科学》2018,35(7):1790-1796
以盛花期刈割收获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Zea mays)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营养品质分析,探讨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饲料油菜不能单独调制青贮饲料;2)混贮处理后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均介于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单贮之间,营养品质均得到显著改善,达到提高青贮品质的目的;3)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而ADF与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P0.05);4)混贮处理的pH较玉米秸秆单贮与饲料油菜单贮处理显著降低(P0.05),其中7∶3混贮处理的pH最低;5)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V-Score青贮发酵品质得分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综合比较分析发现,以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的混贮处理较好,可作为较佳的混贮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3×3正交试验设计对黄贮发酵参数(黄贮菌种,黄贮周期,辅料)进行优化,发酵底物为小麦秸秆,发酵完成后对各组贮料进行优化指标pH值的评定,从而确定小麦秸秆黄贮的最优水平组合.之后应用最优组合方案对玉米、油菜秸秆进行发酵,测定小麦、玉米、油菜3种秸秆在发酵前后营养价值(DM、CP、NDF、ADF、Ash、OMD)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麦秸秆发酵完成后各处理组的pH值较处理前均有所降低;确定了以EM百益宝菌液为黄贮菌种,以35 d为黄贮周期,以玉米、麦麸、食盐、纤维素酶为辅料的最优组合方案;小麦秸秆发酵后DM、NDF含量较处理前极显著下降(P<0.01),ADF含量较处理前显著下降(P<0.05),Ash含量有所下降(P>0.05),CP含量和OMD有所升高(P>0.05);玉米秸秆发酵后NDF、ADF含量较处理前极显著下降(P<0.01),DM和Ash含量有所下降(P>0.05),C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OMD有所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食盐时玉米秸秆青、黄贮影响的时比试验,确定了制作用于饲喂牛、羊的青、黄贮加盐的合适比例,为今后制作青、黄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菊芋粉对玉米秸秆黄贮效果的影响。玉米秸秆中添加0.05%、0.10%、0.30%、0.50%、1.00%菊芋粉,黄贮45 d,检测发酵品质、营养组成及有效能值等指标。结果显示:添加0.05%菊芋粉玉米秸秆黄贮的淀粉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干物质与中性洗涤纤维的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77.73%、65.60%、4.48%、12.28%(P<0.01),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10.81%、35.69%、9.46%(P<0.01)。研究表明,菊芋粉可以提高玉米秸秆的黄贮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不同填装密度下添加乳酸菌和糖对小麦秸秆黄贮饲料发酵损失率、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小麦秸秆粉碎,调节水分含量至60%,混合均匀后随机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由活菌数为1×105CFU/g的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5 g/t)和白砂糖(添加量为10 kg/t)组成的混合添加剂并均匀喷洒3%的无菌水,按450、500、550 kg/m3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添加剂处理组);另一份均匀喷洒3%的无菌水,按450、500、550 kg/m3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对照组)。分别于发酵1、3、6、15、35、200 d测定2组不同填装密度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在发酵200 d开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从黄贮3 d开始至200 d,2组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均显著(P<0.05)增加;发酵35 d和200 d,添加剂处理组的发酵损失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乳酸含量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以盛花期刈割收获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秸秆(Zea mays)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青贮发酵及营养品质分析,探讨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饲料油菜单贮的干物质(DM)含量较低,玉米秸秆单贮的营养品质较差,均不宜单独调制青贮饲料;混贮处理后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均介于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单贮之间,营养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提高青贮品质的目的;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其它混贮处理,pH值、ADF与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与其它混贮处理(P<0.05);在V-Score青贮发酵品质评价体系中,饲料油菜单贮的得分最高,达到优秀,混合青贮中以7:3、5:5的处理得分较高。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以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的混贮处理品质较好,可作为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秸秆黄贮期间品质变化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山芋藤、稻草、花生藤为原料,分别进行黄贮,研究贮藏10,20,30,60和90 d各原料的感官及品质变化规律,从而得出秸秆常规贮藏的最佳贮藏时间,以利于秸秆的合理、有效利用。结果:贮藏期内秸秆会慢慢地产生丁酸嗅味;秸秆结构基本保持良好;小麦秸秆、稻草、玉米秸秆的颜色都是从淡黄色变成黄褐色;花生藤和山芋藤的颜色都在原来紫褐色的基础上略有加深。蛋白质及脂肪的含量略有降低;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先增加后下降;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是增加的,酸性洗涤木质素也有所增加。黄贮60 d后产品成分变化趋于平缓,最适于喂饲。  相似文献   

15.
“黄贮”是相对青贮而言。黄贮是将黄(干)秸秆作原料,粉碎后加适量水(有时需加生物菌剂),再压实、密封而调制饲料的技术,能达到与青贮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肉牛、肉羊养殖场(户)更好地制作和使用黄贮饲料,对黄贮玉米秸秆的选择、窖池的建设、黄贮饲料制作要点及品质鉴定、使用注意事项和饲喂方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促进大量闲置玉米秸秆得到充分利用,使牛羊在冬季有充足的干物质饲草来源。  相似文献   

17.
<正>1黄贮、青贮、微贮的区别秸秆黄贮就是等粮食收获后,将发黄秸秆放入密封的青贮窖或土窖中贮藏,经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酒糟酸香味的饲料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解决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高、饲料消化率低的问题,利用滤纸条崩解试验筛选出菌酶最佳发酵组合,再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用黄孢原毛平革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作为复合菌酶制剂发酵玉米秸秆,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复合酶制剂的最佳添加量、菌接种量和发酵天数,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研究复合菌酶制剂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黄贮”是相对青贮而言。青贮是将青绿饲料填入密闭的设施或容器中经微生物发酵而调制、贮存饲料的技术。青贮要求秸秆含水率在60%~70%之间,含水率过低时便不能作业,因此青贮在时间上受到限制。黄贮是将黄(干)秸秆作原料,粉碎后加适量水(有时需加生物菌剂),再压实、密封而调制饲料的技术,能达到与青贮同样的效果。由于黄贮不受秸秆含水率的限制,黄贮技术具有更为广阔的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秸秆被大量的饲喂牛羊,但因加工、储存方法和手段极其落后,绝大多数农户延用整秆饲喂的传统方式,大量的玉米秸秆通过牛羊踩踏后放弃,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部分养殖大户是通过普通铡草机粗加工后饲喂牛羊,由于普通的铡草机对玉米秸秆的蜡质层、坚硬的皮和结没有完全破坏,采食后消化吸收相当有限,营养损失很大。玉米秸秆的储存多是在房前院后、田间露天路旁堆放,时间长达4~8个月。风吹、雨淋、日晒以及灰尘洒落,导致玉米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据有关部门测算,其营养成分损失高达50%,且发霉变质,绝大多数达不到饲喂标准,牛羊采食率和消化吸收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