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森林鼠害在我国林区危害非常严重,而使用化学灭鼠药剂进行防治又会严重污染环境和误杀有益动物,甚至造成人,畜中毒,另外,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也使鼠类形成抗药性,降低了灭鼠效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探索新的鼠害防治方法。我们研制出一种新型生物灭鼠药剂;经试验,证明该经在低温下对鼠有很强杀伤能力,并且对人,畜等元毒。药剂使用简单方便,原料来源丰富,价格合理,属国内首创。在我国北方寒冷林区,可以利用早春秋末低温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退耕还林(草)地鼠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退耕还林草地设置鼠害防治试验示范小区,运用铗日法和化学药剂克鼠星对地上鼠进行防治试验。运用灭鼠雷、人工地箭及窒息灭鼠弹对地下鼠进行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鼠药最佳投放时间应为每年的3—4月,灭鼠雷和人工地箭灭鼠率分别是70.8%和75.4%。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天然梭梭林鼠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0—2002年阿拉善左旗国家级森林鼠害工程治理项目的实施,我们对天然梭梭林区的鼠害种类、发生特点和危害情况进行了细致调查。认为害鼠发生危害的原因主要与林龄、林分状况、天敌、气象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意见,即加强围栏封育,保护招引天敌,人工机械防鼠和药剂防治等措施。并进行了无公害灭鼠药剂的筛选试验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防治林木鼠害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林区生态环境和林业生产经营特点,总结出按鼠害地理分布、林地配置、选择造林树种、合理密植促进林分郁闭、调节林分结构、投放替代食物等营林技术与限制性使用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防治森林鼠害。  相似文献   

5.
林木鼠害综合治理的依据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期防治林木鼠害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林区生态环境和林业生产经营特点,地出按鼠害地理分布,林地配置,选择造林树种、合理密植促进林分郁闭,调节林分结构,投放替代食物等营林技术与限制性使用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防治森林鼠害。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每年发生森林病、虫、鼠害1200多万亩,防治面积400万亩左右。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防治措施,据统计每年化学药剂防治面积约占防治总面积的90%。由此可见,化学药剂对防虫、治病、灭鼠,保护现有森林,巩固绿化成果,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尚有部分地区对化学药剂使用管理重视不够,如施药人员缺乏安全使用知识;思想麻痹,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任意提高施药浓度;改变施药方法;施药工具失修,滴、漏现象严重以及施药作业过长等。任何  相似文献   

7.
幼林抚育剩余物防御幼林鼠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黑龙江省带岭林区自60年代初,每3—4年发生一次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幼林鼠害。我们先后使用磷化锌、氟乙酰胺和敌鼠钠等药剂灭鼠,当时虽然压低了害鼠密度,但并没有起到长期防鼠的效果,害鼠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此,我们提出林木鼠害的综合治理问题。一、利用剩余物防御鼠害的提出  相似文献   

8.
<正> 近些年来,我国林区鼠害严重,年发生面积约达67万公顷以上,林木受害重、损失大,已成为发展林业生产的又一大灾害。当前,国内外的鼠害防治,仍以化学药物毒饵诱杀为主,虽然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但须连续不断地投药,才能达到减少害鼠种群密度,减轻为害的目的。且长期施用这类毒饵,有污染林区环境或二次中毒危及人畜安全之弊端。因此,积极探索研究新的灭鼠技术方法,已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最近,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东北师范大学、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等单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兴安岭区人工林鼠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归纳整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多年来鼠害防治经验和资料,认为荒山草地、水湿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低产林改造及苗圃等小环境人为干扰严重、发生剧烈变化的地块鼠害发生猖獗。鼠害发生危害的原因主要与气象因子、林副产品丰欠和天敌等有密切关系。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意见,即保护水湿地,保护天敌,人工机械防鼠及无专性灭鼠药剂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鼠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了我国鼠害防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防治鼠害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驱避剂和不育剂的应用及物理机械灭鼠等。作者认为,植物源灭鼠药剂在鼠害的综合治理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其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 ,防治林地鼠害大多是应用化学药剂灭鼠。化学药剂杀灭虽然在短时期内能迅速降低鼠的密度 ,但在杀死鼠害的同时也杀伤鼠类天敌、鸟类及一些小型食鼠兽类 ,对生态环境及生态平衡破坏很大。为了达到既不破坏生态环境 ,又能有效地防治鼠害 ,我们在管涔山森林经营局秋千沟林场进行了鼠用植物不育剂的药效实验 ,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1 实验材料1.1药名鼠用植物不育剂 ,用量 5 0 0 0 kg。1.2 实验地点秋千沟林场 18林班 6小班、8小班 ,林木组成 10落。1.3 实验面积1号试验地 14 hm2、 2号试验地 16 hm2 ,共计30 hm2 …  相似文献   

12.
林区鼠害的无公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充分利用自然因子的控制作用,依靠调节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相对量,控制害鼠的种群数量,达到降低鼠害的目的。应用林业生态措施、生物措施和无公害化学药剂对林区鼠害进行治理,从而使害鼠管理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逐步实现害鼠综合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洱海东岸面山造林区内,历年来鼠害十分严重,从1995年起进行了多次化学灭鼠工作,但鼠口密度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至使用植物性不育剂以来,试验区内鼠口密度得到了明显下降。因为植物性不育剂的作用原理与化学灭鼠剂相比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化学灭鼠剂是以杀死害鼠的个体来抑制鼠害的,而植物性不育剂是以控制和降低鼠类的出生率来抑制鼠害的。  相似文献   

14.
<正> 为援建我国北方森林综合生物防治实验中心的鼠害防治研究室工作,西德鼠害防治专家慕尼黑大学应用动物系教授鲍姆勒博士,近前到我国黑龙江省带岭林区对我国林区的害鼠发生危害状况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考察。鲍姆勒教授经过实际考察后,向我国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了两份建议草案。鲍姆勒教授在“中国林区鼠害防治草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森林鼠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对于森林鼠害历经40多年的防治研究。提出了以营林生态防鼠为基础、保护天敌、科学使用鼠药、人工和机械防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因鼠、因地、因进地开展防治工作。营啉生态防鼠包括选择抗鼠害树种、适地适树、混交造林、营造驱鼠林、增另造林密度、改善林地环境、利用抚育“剩余物”防御鼠害等;生物防治包括捕食性天敌、生物制剂、植物毒鼠剂、植物不育剂等;化学药剂毒杀防治包括应用毒鼠磷、磷化锌等急性毒杀剂和溴敌隆,  相似文献   

16.
老鼠是人们生活中一大公害。在同鼠害斗争实践中,人们不断地创造和发明了许许多多新的防鼠灭鼠方法,如利用柴些植物来驱鼠灭鼠,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人们把这些具有躯鼠功能的植物,称之为“植物猫”。采用植物驱鼠既经济,又方便,灭鼠率高,驱鼠效果好,对人、畜十分安全,无二次中毒的危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是具有发展前途的防鼠灭鼠措施。驱鼠和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省林区鼠害严重,已成为发展林业生产的一大灾害.当前,国内外的鼠害防治,仍以化学药物毒饵诱杀为主,虽然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但长期施用这类毒饵有污染林区环境或二次中毒危及人畜安全之弊端.植物不育剂能干扰乃至破坏害鼠的生殖器官或生殖过程,影响其生育能力,从而达到防治森林害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重点林区的鼠害十分严重,发生面积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已成为林业生产的一大灾害。为了加强对森林害鼠防治技术的指导,提高各林区防  相似文献   

19.
在冀北林区推广应用林木鼠害无害化控制技术防治林区害鼠,采用"鼠害天敌+高效鼠密度调节剂生物诱杀"模式防治地上鼠,采用生物诱杀模式防治地下鼠。试验结果表明:地上鼠防效达97%以上,地下鼠防效达95%以上,防效好、无污染,适用于林区害鼠防治。  相似文献   

20.
在黄泥河林业局青沟子林场进行的应用C肉毒杀鼠素防治人工针叶林鼠害试验表明,不同浓度药剂、不同剂量毒饵对樟子松、落叶松及红松人工林鼠害防治效果良好,灭鼠率达92.71%,调查未发现有天敌动物被毒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