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腊丁、盎丝。黄颡鱼肉质细嫩、细刺少、含脂肪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水产市场深受欢迎。黄颡鱼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2~27℃,最适pH值为7.0~8.4。现将主要养  相似文献   

2.
侯勤成 《水产养殖》2010,31(7):20-20
<正>黄颡鱼属底层鱼类,是典型的温水性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近几年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专业养殖黄颡鱼效益可观,现将其养殖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一般在3×667 m~3~5×667 m~2  相似文献   

3.
小池塘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 《黑龙江水产》2006,(6):12-12,16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俗称黄牛牯、黄骨丁,在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鲍科、黄颡鱼属,广布于江河湖泊中。由于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可鲜活上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天然资源的下降,人工养殖黄颡鱼前景广阔。我站于2003年在广西贺州市水产良种场开始进行池塘养殖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draco)属鲶形目,鱼尝科,俗称黄姑。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且兼具药膳作用,商品鱼价格稳定在20元/kg~40元/kg,市场需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本文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周龙飞 《内陆水产》2007,32(6):10-11
黄颡鱼(Pelte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又称嘎牙子、黄腊丁等,黄颡鱼属,是我国江河湖泊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多脂、营养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Pelteo bagrus fulvdrace(Richardson),俗称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等。黄颡鱼属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该鱼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产量大、肉质嫩、少细刺、含脂肪多、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供不应求,销售价每公斤在30~4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在分类学上属于鲶形目、鳞科、颡鱼属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黄颡鱼养殖已经成为淡水养殖业的一个新亮点。 一、单养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鱼池;要求每口池塘面积2~10亩,池塘水深在1.5~2.5m,配备增氧机等机械设备。清除过多淤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隶属鲶形目,兢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喜集群,在弱光条件下摄食和活动。黄颡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在自然条件下,孵化出膜3~5d的鱼苗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以后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等池塘底栖动物为食,成鱼阶段主食各种小鱼、虾;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属鲇形目,鲶科,黄颡鱼属。广西地方名莫丁,通常个体大小0.15~0.25kg/尾,最大个体可达0.5kg/尾,其肉质细嫩,鱼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与本地胡子鲶相比,其肉质更加鲜嫩,口感更佳,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是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氧,适温范围0~38℃,杂食性,可食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发展黄颡鱼人工繁殖和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于2002年在省淡水良种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亲鱼培育是黄颡鱼人工繁殖的关键环节,培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河北省水产良种场在2002~2005连续四年进行了池塘培育黄颡鱼亲鱼试验,均取得了较好效果,2005年催产前经测量,雌鱼性腺成熟系数平均为22%,雄鱼性腺成熟系数平均为0.6%.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俗称嘎鱼,属于淡水温水性鱼类,在我国淡水水域广有分布.我国在20世纪末就开始了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成鱼养殖工作,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苗种培育成活率低,特别是1~3cm阶段死亡率相当高,是黄颡鱼养殖死谷,成为黄颡鱼养殖的主要限制因素.有关专家普遍认为该阶段是黄颡鱼的食性转化阶段,死亡原因是因为过渡饵料和过渡方法不当所致,但始终无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许多水产工作者一直在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伯文 《水利渔业》2000,20(3):27-27
1997年 5~ 6月进行黄鳝人工繁殖 ,催产亲鱼 50组 (♀ :♂ =1∶ 1 ) ,产卵 2 7万粒 ,人工授精率2 0 %~ 89%,孵化率 60 %~ 90 %,出苗约 1 6万尾  相似文献   

15.
黄颡染色体组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黄颡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黄颡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黄颡核型公式为2n=28m 10sm 8st 6t。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颡鱼虽然抗病能力强,但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加上管理和操作不当,常引起疾病发生,导致成活率降低。因此,加强病害防治是确保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现将黄颡鱼的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细菌性肠炎1.1 病因 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1.2 症状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已在福建省尤溪地区的网箱、池塘等水域中成功进行放养,并成为当地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四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本文用福尔马林、硫酸铜、敌百虫、灭虫精四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进行了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 ,福尔马林 2 4hLC50 为 66 5 2mg L ,4 8hLC50 为 62 3 7mg L ,安全浓度为 15 4 8mg L ;硫酸铜 2 4hLC50 为 2 14mg L ,4 8hLC50 为 1 74mg L ,安全浓度为 0 2 8mg L ,敌百虫 2 4hLC50 为 7 94mg L ,4 8hLC50 为 5 0 1mg L ,安全浓度为0 3 8mg L ;灭虫精 2 4hLC50 为 0 87mg L ,4 8hLC50 为 0 63mg L ,安全浓度为 0 0 72mg L。根据试验结果 ,建议灭虫精不要作为黄颡鱼鱼种杀虫药物使用 ,敌百虫和硫酸铜要慎用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耳石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巧情  刘俊  黄维 《水利渔业》2005,25(3):15-16
研究了黄颡鱼耳石的形态结构,并统计了黄颡鱼体长与耳石大半径的关系,两者回归方程为L=5.9249 6.8353R,复相关系数r=0.91。黄颡鱼体长和体重相关公式为W=0.0022L^3.4274。同时退算出黄颡鱼1龄、2龄和3龄时的平均体长分别为17、24.5、29.9cm,均比对应的实际体长小,符合李氏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湖泊、水库、池塘、河道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因黄颡鱼食性杂,亲鱼培育困难大,且其属无鳞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及养殖管理要求不同,要想养殖获得高产高效,必须掌握四个关键时期的养殖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