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国是个古老的渔业国家,早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时期,就开始捕食鱼类。在漫长岁月中,各地渔民因地制宜,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渔具渔法,为发展我国的渔业生产作出了贡献。本文根据古代文献及出土文物,对古代一些重要渔具渔法源流,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蟹笼作业的渔具渔法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渔笼是一种低能耗、少劳力、渔获价位高,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被动性渔具渔法,它不受船舶吨位、马力限制,各类渔船均可用蟹笼作为主业或付业从事捕捞生产,渔笼在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朝鲜、台湾等地区相当流行。 福建省平潭县蟹笼作业是九十年代初从台湾引进的,使用初期,由于船小,携带笼具少,多系在沿岸传统渔场作业,因而形不成规模效益。1993—1994年福建省闽中渔场指挥  相似文献   

4.
<正> 长江流域淡水捕捞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若干具有代表性年份的淡水捕捞量计算,占全国淡水捕捞量的57.08~65.38%。长江流域河川交错,湖泊、水库众多,并有着种类繁多的适合鱼类习性和各种不同水域环境的渔具渔法。一、主要渔具渔法及发展近况 1966年,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编写的《长江流域渔具渔法渔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渔具渔法  相似文献   

5.
近十余年来,辽宁省的淡水捕捞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地渔业工作者不仅完善与发展了原有的渔具渔法,而且还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引进和试验了不少新的渔具渔法,从而使我省淡水捕捞的渔具渔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纵观全省所使用的各种淡水渔具渔法,几乎包括了淡水渔具渔法的全部分。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此报告了双联式虾拖网在1995-1996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使用该网具作业,在渔船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平均网次总产量比网板虾拖网提高14.26%,平均网次虾产量提高23.68%,平均纯效益提高12.37%。同时对蟹类及底层鱼类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文内还简单分析了该网具与捕捞对象的渔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弓子网渔具渔法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子网是一种小型单船框架单囊底曳网,由无翼浅囊型单船底层桁杆拖网衍变而来,用弓形框架替代了桁杆,由两个翘板为弓子架底脚,三根钢筋为支架,焊接在一体成弓形架,故称弓子网。框架宽2.2m,高0.45m;左、右翘板宽各100mm,长0.45m。网具规格为12.53m×6.06m(2.20m);网口网衣网目尺寸2a=67mm,囊网最小网目尺寸2a=23mm;身网长4m,囊网长2m。在拖曳过程中,网口稳定张开且网具平稳曳行,操作方便。主要捕捞虾蟹类、贝类、海螺类、活动能力较差的底层小杂鱼等。  相似文献   

8.
对鄱湖周边地区常见的渔具渔法的种类、作业方法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其利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蒋传参 《海洋渔业》1999,21(1):27-30
<正>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其海域中蕴藏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头足类、对虾类和经济鱼类品种众多,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1992~1995年,我们随中国水产总公司船队开赴几内亚共和国水域进行了两年多的海上捕捞生产。两年多来,我们对单拖头足类渔具渔法作了许多重大的改进和提高,改善了网具使用性能,提高了单位网产量。  相似文献   

10.
11.
略论长江渔具渔法与渔业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亮  崔鸿  曹文宣 《水利渔业》2007,27(5):108-109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区,渔业资源极为丰富。而长江上现存的各种类型的渔具渔法的大量使用则是长江渔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指出了我国现行有效的关于长江渔具渔法使用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渔具渔法的观点;既要充分利用长江渔业资源,又必须有效地保护长江鱼类,达到持续利用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以来,国外在新渔具渔法的研究工作中,对电气渔法做了大量的工作,电捕鱼已在渔业生产上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杨吞 《水产科技》1991,(3):41-45
拖网渔法是海洋渔业中主要作业方式之。许多渔业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拖网渔具渔法的研究、设汁、试验和改进,从而推动了拖网渔业的发展。目前,世界拖网渔具渔法多种多样,其中有些非常新颍奇特。现作简要介绍于下.或对国内同行在拖网渔具的设计,使用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草型湖泊网湖渔具渔法的研究表明:分散型个体单船丝网作业方式落后,投资大、效益低、矛盾多,渔民收入不平衡,应予以改进和变革。按该湖自然生态系统在冬季采用插拦、驱集、曳拉(或张捕)和插拦、驱集、刺缠二种集中型联合渔具渔法;在其他季节采用钩、把、网箔等集中型渔具渔法,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出现了近海某些经济鱼类资源衰退,产量下降现象,难免令人感到不安。但从全国海洋渔业总产量来看,还是在逐年稳步增长,特别是中上层鱼类和虾、蟹等产量。渔场也从近海向外海发展,有的渔业公司产量中外海的渔获量已  相似文献   

16.
何福林  陈才 《齐鲁渔业》2005,22(8):43-44
银鱼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银鱼科,银鱼科有2个亚科8属20种。据调查我国有6属15种。目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是太湖新银鱼、大银鱼。银鱼捕捞的网具。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是银鱼拖网、围网和小丝网。  相似文献   

17.
<正> 鉴于东海中部的上层鱼类和浙江中南部外海以及钓鱼岛渔场的绿鳍马面鲀等鱼类资源尚有生产潜力。因此,1983年浙江省科委、省水产局经研究决定将《群众渔业向外海发展渔船、渔具和渔法的研究》列入省重大科研项目。技术要求:新建两艘外海对钓机帆渔船,春汛进行外海探捕马面鲀,产量250吨;秋汛钓多种经济鱼类和起钓机研制,产量34吨;冬汛参加带鱼生产,产量125吨。在省科委、省水产局领导下,由台州地区水产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岭县水产局、温  相似文献   

18.
鲁新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10):31-3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杨吝研究员等主编的《南海区海洋渔具渔法》一书,已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鲁民  王忠秋 《水产学报》2023,47(11):119716-119716
综合应用船舶、机械、信息、新材料等技术,从海洋中捕捞经济渔获物并综合利用,是现代海洋捕捞业的主要特征。海洋捕捞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保护近海生态与资源、实现渔民增收和新渔村建设、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析海洋捕捞渔场探测、渔具渔法与高效自动化辅渔助渔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海洋捕捞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海洋捕捞实现节能高效、生态友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捕捞技术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郁岳峰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12):9-11,22
通过一个生产周期的调研,基本上掌握了巴基斯坦沿海渔场的分布情况。对主要捕捞对象生物学、渔期、渔汛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指导捕捞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用网目尺寸25cm和1.5m网具的适渔性较强,捕捞效率也高。巴基斯坦沿海底渔资源开发力度较大,中上层及外海鱼类资源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