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产褥期内,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称为"产后发热",为产后常见病证。母畜由于分娩时阴血骤耗,气血失调,如在产后一二天内轻微发热,不伴有其他明显症状者,则属于生理现象。但在临床上由于治疗不当而致发热缠绵,多日不退,影响泌乳,消耗体力,应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发热是指奶牛在分娩后1~2周内出现的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继发其它疾病,给奶牛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产后血虚发热型病例18例,产后血淤发热型病例10例,均成功治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发热 ,是因风寒或暑热 ,失于治疗 ,使邪热内传 ,病猪表现为壮热不退。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主要症状表现母猪产后发热 ,多发生于隆冬和盛夏。产后 2 d以内发病的 ,以发热为主 ,病猪懒动不起 ,饮食欲明显下降或废绝 ;如果发热持续 3d以上 ,未经治疗 ,可能继发乳房炎、子宫炎、便秘等。  病因分析盛夏气温高 ,暑热薰蒸于母猪肌体 ,且在产仔时 ,用力努责 ,以致汗出。如生产时间过长 ,气血耗损 ,卫气不密 ,表虚不能卫外 ,外热乘虚入内 ,郁积于肌肤 ,而成发热之病。如母猪在隆冬产仔 ,生…  相似文献   

4.
补益当归散加减治疗奶牛产后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发热是指奶牛在分娩后一二周内出现的以发热为主征的一种疾病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继发其它疾病 ,给奶牛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对此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用抗生素。笔者用中药“补益当归散”治疗 2 8例产后发热的病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处方 补益当归散原方出于《元亨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发热为产后常见病,若治疗不当延误病期可造成经济损失。产后发热是指产后持续2天以上发热不减,或产后突然高烧,并伴有其它症状。常见的有感染发热,血淤发热,外感发热,血虚发热,也有气虚发热等,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加减生化汤,治疗血淤型产后发热4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  相似文献   

6.
牛产后发热,是常见的牛病之一,也是兽医临床上比较难治的一种疾病.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按中兽医理论辨证,将牛的产后发热分为气虚血亏型产后发热、瘀血滞留型产后发热、营卫不和型产后发热、暑湿阻遏型产后发热等,应用中药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发热为产后常见病,若治疗不当延误病期可造成经济损失.产后发热是指产后持续2d以上发热不减,或产后突然高热,并伴有其它症状.常见的有感染发热,血淤发热,外感发热,血虚发热,也有气虚发热等.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加减生化汤,治疗血淤型产后发热4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奶牛产后热郑光铸莆田市涵江区牧医中心奶牛产后发热、大致分为3种:①产后外感风寒发热;②产后血亏阴虚阳盛发热;③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内阻发热;这3种产后发热症状各异,治疗方法不一。根据笔者历年诊疗情况分述如下:1.产后外感风寒的发热1.1...  相似文献   

9.
母猪产后发热又叫产褥热。西兽医称产后败血症,即为母猪产后感染细菌所致。中兽医则认为,母猪产后发热原因复杂,有产后血虚发热或血瘀发热,外感发热和邪火内盛发热。发生本病若不急时诊治,将给畜主带来严重损失。几年来,笔者收治母猪产后发热16例,治愈14例,治愈率为87.5%,现将治疗情况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发热又叫产褥热 ,多在产后 1~ 3d发病。轻者引起母猪泌乳下降 ,仔猪生长发育受阻 ,严重者造成母仔死亡。笔者自 1996~ 2 0 0 2年共诊治母猪产后发热 4 6 0余例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病因母猪怀孕期间饲养管理不良 ,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饲料不足或缺乏 ,造成抵抗力下降 ;产后感受风寒或风热 ,导致感冒 ;生殖道黏膜损伤 ;胎衣碎片残留 ;细菌感染引起炎症 ;消化机能减弱 ,胃肠弛缓发生便秘 ,肠道内细菌毒素及有毒有害物质吸收入血等为常见病因。2 症状及类型根据不同病因及临床表现 ,可将母…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产后不食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所致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虽死亡率不高,但对母猪产后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若治疗不当,还会丧失生殖机能,甚至造成母猪的死亡。笔者针对不同病因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因1.1产后感染性: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阴道或子宫引起发热、腹痛不食,临床较多见。1.2产后虚脱性:分娩时间过长,分娩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发热证,是我区兽医临床常见病之一,也是临床上较难治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延误病程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造成淘汰,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给广大养牛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笔者据30余年的临床治疗性选筛采取中兽医的治疗方法,以中兽医的理论、病因、病机及证候,将奶牛的产后发热分型治疗,分为气虚血亏型产后发热、瘀血滞留型产后发热、营卫不和型产后发热、暑湿阻遏型产后发热等,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发热是因感染或体内因素变化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发病率占围产牛的15%以上,是奶牛产后保健的难题。根据中兽医理论和实践经验自拟加味小柴胡散,通过拌饲或灌服一个疗程(6 d),对产犊异常、产后轻度发热、产后发热且采食与精神异常等三类情况的奶牛产后发热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对服用中药不愈者,转入第二阶段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表明加味小柴胡散对奶牛产后发热的总治愈率为81.7%;对胎衣不下、恶露不尽、采食与精神异常的治愈率分别为83%、91.9%和71.2%;对分娩异常但初始无临床症状牛的保护率为80%。加味小柴胡散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产后发热是一种常见病。西兽医大多采用抗菌、消炎之法,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和解热药。有时体温降下去了,但还反复,还有的由于持续发热不  相似文献   

15.
产后发热是母畜产后的常发疾病之一,以母畜分娩后持续的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特征,易继发产后缺乳或产后败血症,常引起仔畜或母畜的死亡。现代兽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产后细菌感染引起;但是中兽医认为,该病病因复杂,故应根据不同病因制定不同的治法。笔者从中兽医角度分析母畜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供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母畜产后发热、腹痛、胎风,都是产后很容易发生的病证,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笔者在审因辨证治疗母畜产后病方面承名贤著述及老中兽医经验,用之临床,颇能提高疗效,现分述如下。(一)产后发热产后血亏引起阴虚阳亢,或产后恶露未尽,瘀血内阻,或产后外感风寒等,均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发热。其次是难产及助产不当,致使产道受损或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产褥热是奶牛一种常发性产后疾病,临床上以持续性发热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由感染所致,还有人认为产褥热是高胎次高产奶牛易发的一种以严重的低血钙为特征的代谢病。中兽医学认为,产褥期内凡以发热为主证,并伴其他症状者都称产褥热[1]。中兽医认为发热之故,非止一端,其病因有:第一,由于正虚则外邪易侵,邪气内郁,外邪与败血相搏而致高热;第二,阳明燥气与瘀血相蒸之候,瘀血内阻,气机不畅,水津不升所致口渴、发热;第三,败血内瘀伤及荣卫,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产后腹痛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多年来,我们辩证治疗奶牛不同类型的产后腹痛46例,其中寒凝血瘀型31例,气血虚弱型9例,血瘀发热型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病因病机1.1气血虚弱患畜发病不分季节。多由于劳役过度,气血不足,或素体虚弱,复因产后失血过多,冲任血虚,胞脉失养;又气随血脱而无所依附,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而致腹痛。1.2寒凝血瘀发病多在气候寒凉时节。多由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是以母猪产仔后乳房硬肿、无乳、发热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治疗应以抗炎、消肿、抗过敏、退热为原则。1发病原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炎,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胎衣脱落不全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尿道感染等产后疾病均可引发母猪产后无乳。2临床症状母猪产后1~3天发病,病猪发热,不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镜干燥,有眼眦,乳房发红,几个乳区或全部乳房硬肿、无乳汁。个别伴发子宫内膜炎,胎衣脱落不全的病猪阴道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3治疗阿莫西林粉针剂,按猪体重10~15毫升/千克,用水适量稀释后注射(现用现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胎衣不下及子宫炎影响奶牛正常子宫复旧,进而影响后续繁殖性能。以子宫健康和繁殖表现为依据,评价胎衣不下、产后子宫炎及子宫内膜炎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试验为回归分析试验,在牧场收集胎衣不下、产后子宫炎及子宫内膜炎牛只治疗方案,按临床症状、发病天数及用药方式进行分组,收集这些牛只后续产后疾病(产后子宫炎、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及始配天数,首配受胎率,产后90天怀孕率,产后120天怀孕率,产后150天怀孕率及空怀期判断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胎衣不下病牛使用头孢噻呋钠治疗,产后子宫炎发病率均显著升高;具有全身症状的产后子宫炎病牛,使用头孢噻呋辅助氟尼辛葡甲胺治疗,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仍高于健康牛,但可提高其产后90天怀孕率;子宫内膜炎病牛经直肠子宫按摩同时采用长效土霉素子宫灌注,首配受胎率、产后120天怀孕率和产后180天怀孕率与健康牛无显著差异。[结论]胎衣不下病牛使用头孢噻呋钠治疗,不能完全预防产后子宫炎;对于发烧的产后子宫炎病牛,使用头孢噻呋钠辅助氟尼辛葡甲胺治疗,可降低后续产后疾病发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繁殖性能;子宫内膜炎病牛经直肠子宫按摩同时采用长效土霉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