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业科学》2010,27(3):4-4
<正>池永哲(1973-),吉林延边人,1997年毕业于吉林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1998年~2002年在韩国江原大学畜牧兽医大学学习,并先后获得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延边黄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边黄牛是吉林延边地区役肉兼用黄牛品种,全州现存栏牛72.6万头,其中延边黄牛有50.8万头,占全州牛存栏头数的70%。延边黄牛有黄色、蛋黄色和其它毛色,其中黄色占74.8%,因此统称延边黄牛。1981年被国家确定为五大良种牛之一。延边黄牛是我州各族人民精心培育的适合寒温带山区养殖的役肉兼用牛,体格高大结实,适应性强,肉质细嫩,汁多味美,柔软适口。具有独特的肉质风味和产肉性能,可与日本的和牛、韩国的韩牛相媲美。  相似文献   

3.
2003-2005年间奶牛瘤胃酸中毒在延边地区时有发生.仅在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院就诊的就有近50例,其中5例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其余均经治疗而痊愈。下面对该病的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生产现状清道光年间(1820——1850年)及至清末,随着朝鲜人的不断涌入,也把朝鲜牛带进延边。后经朝鲜族人民的辛勤培育,发展成为延边黄牛役用牛。其后,人们逐渐发现延边黄牛的肉质鲜美,只是产肉量低,纤维含量高。于是,便开始了延边黄牛的役、肉牛培育工作。下面从四个方面来看一下肉牛生产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延边地区大众滑雪者、滑雪场、专家进行调查、访谈。找出制约和影响延边地区大众滑雪运动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滑雪运动在延边地区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去势是保证延边黄牛公牛肉质品质的重要技术环节。通过对236例延边黄牛公牛的去势,笔者认为应用传统皮筋套去势延边黄牛疗效确实,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农业新技术》2004,(6):i001-i001
李光发,男,现年40岁,1986年6月毕业于延边农学院农学专业,2001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为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作物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通化市第四批技术拔尖人才,梅河口市十大杰出青年,吉林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吉林省第七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利木赞牛改良延边黄牛效果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报告调查分析了龙井市利延F1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屠宰率和净内与本地延边黄牛的差异。结果表明,利延F1改良牛生长发育迅速,毛色变浅红色,体型得到较好的改进,屠宰率和净肉率均高于本地延,这黄牛;公犊平均初生重为42.1kg。母年为35.9kg,分别比延边公、母犊牛初生重24.9kg,23.7kg提高68.8%和51.2%;6月龄体重分别为176.0kg和164.9kg,分别比同龄延边公、母牛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9月19日至2013年10月11日,定西市畜牧兽医局组织全市部分畜牧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负责同志赴东北考察学习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经验。考察组集中考察了沈阳市、敦化市的畜牧业产业化工作情况,参观了吉林延边众达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敦化美丽健乳业有限公司、蒙牛乳业(沈阳)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千喜鹤食品有限公司、沈阳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畜牧龙头企业。学习龙头企业发展经验,研究当地政府培育龙头企业的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发达国家,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构成三大重要板块,呈三足鼎立之势支撑着旅游产业这座大厦。延边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潜力巨大,本文对延边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延边地区与朝、俄毗邻独特的地域特点和草地资源现状,结合目前草业的发展方向,依据市场规律探讨了延边草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适合延边地区草业生产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延边草业经济未来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寒冷环境对延边牛生理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同一批次、体重为400 kg左右、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雌性延边牛20头,分别在秋季(2021年9月20日—2021年9月26日)、冬季(2021年12月10日—2021年12月16日)对其生理生化及免疫、抗氧化等功能指标进行比较。首先测定试验秋、冬季的THI从而确定秋季为非冷应激期,冬季为冷应激期。随后在试验期间测定延边牛的生理指标,试验最后1 d尾静脉采血并离心获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去甲肾上腺素(NE)、胰高血糖素(GC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表明:冷应激对延边牛产生了一定的应激,冷应激状态下延边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低于非应激状态(P<0.05),血清中T3、NE、GCG高于非冷应激状态(P<0.05),ACTH、GH、TSH低于非冷应激状态(P<0.05),冷应激状态下的T-AOC、SOD、GSH-P...  相似文献   

13.
延边黄牛牛肉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品种延边黄牛与利延一代(利木赞♂×延边黄牛♀)杂交牛背最长肌的肉质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延边黄牛和利延一代杂交牛在肉质化学成分中脂肪含量高,延边黄牛的脂肪酸、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因子对肉中的脂肪含量、脂肪酸、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等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影响。比较而言,延边黄牛在肉质中表现出风味良好,营养高等优点;利延一代杂交牛表现出脂肪含量高、风味好,矿物质元素丰富,但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4.
《吉林畜牧兽医》2014,(6):41-41
<正>为了稳步增长纯种延边黄牛的养殖总量,延边州畜牧总站于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组织专家和技术团队开展了纯种延边黄牛品种资源调查与筛选工作,在全州6个县(市)28个乡镇55个村屯范围内,完成了173户、299头纯种延边黄牛母牛的鉴定。为保护好、利用好纯种延边黄牛资源,发展好延边黄牛产业,在延边州畜牧总站的倡导下,成立了首个纯种延边黄牛合  相似文献   

15.
延边黄牛作为我国五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在吉林省延边地区饲养量很大,这里山多草肥非常适合延边黄牛生长。随着近年来黄牛繁殖改良力度的加大,子宫化脓性内膜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造成母牛难孕、  相似文献   

16.
蒙古牛和延边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汝杨  斯琴 《中国牛业科学》1992,18(2):18-22,F003
做了4头蒙古牛(♂)和12头延边牛(11♂,1(?))的染色体研究。做了两种牛的常规染色、C带和核仁组织者区银染色的核型和蒙古牛的G带核型分析。蒙古牛的Y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点,而延边牛为中着丝点,存在形态上的差别,但他们的大小均位于24—25号常染色体之间。蒙古牛和延边牛的Ag—NORs均定位于2.3.4.11.28号常染色体末端,但发现延边牛的Ag—NORs也定位于21(或22)号染色体末端。根据两种牛的Y染色体和Ag—NORs多态性讨论了它们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延边牛共20头,即西延牛(西门塔尔×延边牛)、夏延牛(夏洛来×延边牛)、皮延牛(皮埃蒙特×延边牛)的F1代和延边牛公牛各5头,进行了100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延牛(1334g)、西延牛(1309g)和皮延牛(112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827g,P<0.05),西延牛和夏延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延牛,而西延牛和夏延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夏延牛(61.3%)、西延牛(60.8%)和皮延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三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P<0.05),虽然西延和夏延净肉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是却分别显著高于皮延。三个杂交组肉牛眼肌面积均比延边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西延和皮延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延牛肉嫩度均不如西延牛、皮延牛和延边黄牛。四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指标没有差异,但是延边黄牛肉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三个杂交组牛,皮延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牛。  相似文献   

18.
<正>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良种牛之一,国家资源保护品种,是延边地区役肉兼用黄牛品种。延边黄牛体格壮硕,适应性强,耐寒性强,肉质软嫩适口,味道鲜美,可媲美日本和牛和韩国韩牛,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是延边人民培育出的宝贵优良畜禽品种,并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我市具有延边黄牛养殖的自然资源优  相似文献   

19.
利木赞牛与延边黄牛杂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边黄牛是我国五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是我国宝贵的黄牛资源,原产于朝鲜及我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黄牛体躯粗壮结实、结构匀称、骨骼致密,具有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等特点,属寒温带山区的役肉兼用品种。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使该品种牛生长慢、产肉少。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保持该品种优良性状,提高屠宰率,使延边黄牛由役肉兼用型向肉役兼用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延边黄牛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PLIN)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取70头30月龄健康延边黄牛公牛,采集颈静脉血液及其12~13肋间背最长肌以提取延边黄牛DNA样本,并测定胴体与肉质性状,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PLIN基因SNP位点,结合延边黄牛胴体、肉质数据与PLIN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延边黄牛PLIN基因外显子3 103与156 bp处存在2个突变位点:g.103 C→T和g.156 T→C,均为错义突变。g.103 C→T位点存在CC、CT两种基因型,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0.81),C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0.90),表现为CT基因型个体脂肪含量、宰前重、胴体重、背膘厚均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g.156 T→C位点存在TC、TT两种基因型,TT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0.83),T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0.92),表现为TC基因型个体的宰前重、胴体重及背膘厚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延边黄牛在PLIN基因外显子3的2个SNPs位点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杂合度较低,属于低度多态(PIC<0.25)。综上,PLIN基因g.103 C→T和g.156 T→C位点对延边黄牛部分胴体与肉质性状存在一定影响,该位点可作为延边黄牛胴体、肉质性状的潜在标记,PLIN基因可以作为延边黄牛品种选育的候选基因和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