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鉴定了采自广州和顺德棕榈科观赏植物上的9种病原真菌,即银海枣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phoenix P.G.Xi,Y.X.Chen et Z.D.Jiang)、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州的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为减少病害危害保证产品质量,对其野生猕猴桃和红心猕猴桃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野生猕猴桃(wild species of Actinidia chinensis)和红心猕猴桃(cultivated species ...  相似文献   

3.
在黔北撑绿竹主要栽培区赤水市的部分乡镇进行真菌病害调查、并采集症状典型的新鲜病株供室内鉴定,共分离出14种真菌病害.分别阐述了每种病害的症状与病原.  相似文献   

4.
5.
通过调查并鉴定,初步探明了广西速生桉叶部真菌性病害10种,即隐盘孢叶斑病Cryptospori-opsis sp.,轮斑病Pilidiella eucalyptorum,P.diplodiella、花斑病Aureobasidium sp.、黄紫斑病Phleosporasp.、焦枯病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C.scoparium,C.floridanum、紫斑病Phaeoseptoria euca-lypti、圆斑病Pseudocercospora chiangmaiensis、灰斑病Phyllosticta lindericola、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前4种为我国新发现的桉树病害,Cylindrocladium floridanum是我国桉树焦枯病病原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6.
调查鉴定了云南省元阳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上4种真菌病害及其病原菌,分别是:麻疯树叶斑病(Mycosphaerella aleuritidis),其病原为油桐叶斑球壳菌(Mycosphaerella aleuritidis);麻疯树白粉病(Oidium leucoconium),其病原为白尘粉孢(Oidium leucoconium);麻疯树赤枯病(Pestalotiopsis heterocornis),其病原为异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heterocornis);麻疯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其病原为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对病害的症状和病原形态作了描述,并提出了加强管理、合理施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清除病叶病果,药剂防治和种植抗病品种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树叶部常见真菌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叶部真菌病害对杨树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防治方法也很多。本文对杨树叶锈病、黑斑病、灰斑病、叶枯病从病原、症状、寄主范围、发病规律、防治措施几方面进行整理,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市园林植物的病害种类调查,鉴定出28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是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真菌。为害的寄主植物有观赏树木、宿根园林植物、木本花卉植物、地被植物及多浆植物等。对各种病害的为害症状、病原菌产孢情况等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将采集获得的野生硬叶兜兰植株,采用新单菌丝团分离法,分离纯化后,获得6株菌根真菌。对6株内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形状、大小作了测量与观察及一些生物学特性初步鉴定,结果为5株菌根真菌分别属于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胶膜菌属(Tulasnella)和镰刀菌属(Fusariu),未鉴定1种。  相似文献   

10.
使用形态学技术进行菌根真菌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来,由于分析技术的发展,帮助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这里包括血清学技术、感染解剖学技术以及凝胶电泳后的选择酶染色等。 血清学技术依赖于动物体内产生的一种高特异性抗体,该抗体的产生是由于在动物体内接种了一  相似文献   

11.
凹叶厚朴种子保存方法及幼苗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凹叶厚朴的种子保存方式及相应的播种苗的发芽情况、幼苗生长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冷藏处理的凹叶厚朴种子发芽慢、发芽持续时间长;播种苗株高生长呈"S"型的慢—快—慢的规律,地径与叶幅生长表现出快—慢—快—慢的规律;株高、地径、叶幅三者之间的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经沙藏的凹叶厚朴发芽时间、出苗速度及发芽率均优于冷藏处理,而且,沙藏处理的苗高、地径、叶幅的累积生长量相应地大于冷藏处理。  相似文献   

12.
黄芩种子在高温、高湿模拟条件下人工加速老化1-5 d,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其生活力和活力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老化5 d后,种子丧失活力,发芽率为0。在老化过程中,电导率随老化程度的增大而呈平行关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增加呈规律性下降,丙二醛含量随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河北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河北省分布的17种、栽培的9种珍稀濒危植物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加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认为,加强保护宣传和科普工作、加强资源调查、保护好植物种群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引种驯化的科学研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加强学术交流,是切实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维持并逐步扩大种群数量、长期稳定地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6个项目省(区)内15个主要用材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林地上的62个病虫害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日本落叶松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以及白榆、刺槐和加勒比松没有发生病害外,其余树种造林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病虫危害。相比之下,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杨造林地发生虫害种类较多;马尾松、火炬松、毛白杨、欧美扬、刚果12桉和蓝桉造林地发生病害种类较多。根据各种病虫害在同一树种所有观测点上的样点发生频率和观测发生频率,作者提出了各树种造林地的最常发生虫害和病害种类。在所有病虫害观测点进行的全部观测中,虫害观测占777%,病害观测占271%。在全部有虫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25%,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也较少,占88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同样,在全部有病观测中,发生重度危害的观测为极少数,仅占608%,发生中度危害的观测为少数,占116%,绝大多数观测为轻度危害。所以,总体来讲,病虫害给主要用材林树种幼林造成的危害较轻。建议根据本文提出的各树种常发性和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种类,有重点地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尹淑艳  孙绪艮 《林业科学》2002,38(4):105-110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在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中作了小区灌溉试验,进行了林木生长指标、水分生理指标与供水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供水大大促进了林木生长,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年增长量均随供水量的提高而增加。1983—1986年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增加 17.2—24.6%、10.7—22.1%和22.0—42.6%。供水还影响到树体的结构,有利于同化产物向枝条中运输与积累,促进了树干、枝条、叶数与叶面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对盆栽樟子松苗木进行土壤干旱胁迫处理的办法,研究其针叶SOD活性水平、MDA含量以及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在严重干旱末期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IUFA在严重干旱胁迫下开始下降,乙烯伴随着IUFA水平明显的下降而产生,同时苗木走向死亡。这些结果表明樟子松针叶受土壤干旱胁迫,酶促保护系统破坏导致  相似文献   

18.
在集约栽培的杨树人工林中进行小区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水处理下林木生长和水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了田间供水量、蒸腾耗水量和材积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林木蒸腾耗水量和材积年产量均随供水水平的高低而增减。5年生杨树人工林(林行距3×6 m)在5—10月的蒸腾耗水量约602.6—879.2mm,林木生长1m~3 材积需蒸腾消耗180.0—215.0 t水。作者还用多种模式分析了田间供水量与材积产量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估算杨树人工林需水量的方法和 Ⅰ-69杨人工林需水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