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5,(3):19-21
蜜蜂营社会性生活,靠采集花粉和花蜜为生。蜜蜂采集行为是蜂群得以延续的基础,信息传递是蜂群正常生活的纽带。为了解蜜蜂采集行为信息传递机制,分析影响蜜蜂采集行为信息传递的内在因素,我们对已有的蜜蜂行为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易瑶  曾志将 《蜜蜂杂志》2014,34(12):7-8
蜜蜂的繁衍是一雌多雄机制,即一只蜂王与许多只雄蜂交配,因此蜂群是由同母异父亚家庭组成。就蜂王多雄交配机制,蜂群亚家庭鉴别方法以及蜜蜂遗传背景与行为学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以便为进一步研究蜜蜂遗传背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洲化蜜蜂的蜂群管理〔美〕TomSanford非洲化蜜蜂的行为习性将使养蜂者重新考虑蜂群管理技术。热带地区许多现象表明非洲化蜜蜂更适宜于晚上管理,这在饲养上是个大的转变。传统的欧洲蜂种管理均在白天进行。非洲化蜜蜂凶猛,人们更愿意晚上操作蜂群,这样挨螫...  相似文献   

4.
周春涛 《蜜蜂杂志》2020,40(10):30-31
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形态、进化、行为以及蜂群结构及其功能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利用蜜蜂是建立在对蜜蜂生物学的研究和了解基础上的,蜜蜂生物学是实施蜜蜂饲养管理具体措施的指导依据,也是改进或发明蜂机具的理论依据。比如,大流蜜期前提前奖励饲喂培育适龄采集蜂;通过对自然蜂巢的观察,发明了活框蜂箱、人工巢础等。蜜蜂对人类的贡献不可估量,体现在通过蜜蜂对植物的授粉,维持生态平衡,使农作物优质高产等,直接或间接造福人类。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与蜜粉源植物经历几千万年的协同进化,已经适应特定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饲养历史。现将部分蜜蜂生物学知识在蜂群饲养管理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供初学养蜂者学习和参考,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在不断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千变万化的气候及蜜源植物流蜜特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蜜蜂形成了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而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可分为蜜蜂个体生物学特性和蜜蜂群体生物学特性,所有的生物学特性都对蜂群的生存具有一定的意义。其中,某些特性如蜜蜂的繁殖力、采集力、抗病力、分蜂性、抗逆性等,与蜂群的发展及生产力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掌握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养殖蜜蜂,对提高养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毕桂春 《中国蜂业》2013,(12):23-23
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达6个月左右,如果不科学、合理调整蜂群,在越冬期间,经常会出现饿死蜂群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怎样才能合理布巢?这就需要根据当地气候、越冬时间和蜜蜂生物学特性,为蜜蜂创造必要的生存条件,让蜂群顺利越冬。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多王群指的是人工组织的拥有3只或3只以上产卵王的蜂群,近年来,我们对意蜂多王群饲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打破常规,人为地创造特殊的蜂群结构,以全新的思路对蜜蜂生物学和行为学开展深入的研究。多王群应该是研究蜂群结构、个体分工、信息传递、个体问相互作用和关系的良好模型。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根据浙江省平湖市种蜂场多年的实践证明,多王群在加快蜂群繁殖速度,方便移虫。维持强群,提高蜂蜜、王浆、蜂蛹虫产量和质量,提高蜂群抗病力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养蜂人都知道 ,蜜蜂是离不开蜂王的。当分蜂群出发时 ,大量蜜蜂在空中盘旋 ,它们找不到蜂王就不会结团。此时捉住蜂王就可以将飞舞的蜜蜂引到较低的地方进行收捕。有王的情况下 ,蜜蜂总是围着蜂王聚团。失王的蜂群就显得焦急不安。蜜蜂和蜂王之间这种彼此相互依赖的关系是蜂群生物学的一大特点。然而 ,当我们利用蜜蜂这一生物学特性去管理蜂群时 ,常又出乎意料。1 989年 ,我在书刊上看到囚王断子技术 ,就试着囚了几群。由于当时外界气温还高 ,我将王笼挂在巢脾中间。 1 0月中旬 ,一场寒流来临 ,蜜蜂缩团 ,我才发现多数蜂群并不是围着王笼结…  相似文献   

9.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与其他非社会性昆虫相比,蜜蜂群体生物学特性是最显著特征。在蜂群生活史中,采集、越冬、分蜂是引人关注的生物学特性之一。蜂群需要花蜜、花粉、水和蜂胶来维持生活。如何让蜂群集中力量采集当前最需要的食物类别,在短暂的流蜜期内增殖、分蜂和储存好越冬的食物对延续蜂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的形态、进化和行为特点,以及蜂群结构和功能规律的学科。蜜蜂生物学研究越来越引人关注。文中主要综述了近20年来蜜蜂级型分化、蜜蜂学习记忆和蜜蜂性别决定机理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好分蜂易飞逃是中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飞逃是中华蜜蜂躲避已危及蜂群生存的“险恶”因素,实现继续生存的本能表现。不逃则亡,因此也称其为逃亡。虽然中蜂的恋巢性没有意蜂强,但除非在分蜂的情况下是不易弃掉蜂巢飞逃的,中蜂群发生飞逃是由于原巢不适合生活而引起的,在正常情况下,蜂群是基本不会飞逃的。养蜂者只要弄清其中的规律,就能有效预防中华蜜蜂的飞逃。  相似文献   

12.
曾志将 《中国蜂业》2009,60(12):22-24,28
蜜蜂生物学是研究蜜蜂的形态、进化和行为特点,以及蜂群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的学科。蜜蜂生物学研究属于基础性研究,而重大基础性研究成果往往都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熊成 《蜜蜂杂志》2023,(1):15-17
温度是影响蜜蜂生活的重要因素,高温严重影响蜜蜂的个体发育、行为活动及蜂群正常的生活秩序,持续的高温还能引发群体间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高温期蜂王产卵量减少或停产,蜂群哺育力、生产力下降,蜂群群势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蜂群。  相似文献   

14.
金水华 《中国蜂业》2013,(12):14-16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其主要职能是产卵。蜂王通过其产卵力和分泌信息素直接影响蜂群的生殖力和生产力。在蜂王诸多生物学特性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生性好妒,敌视别的蜂王。不能容忍蜂群内有其他蜂王存在,  相似文献   

15.
李紫贤 《蜜蜂杂志》1995,(10):16-18
蜜蜂的行为(十六)李紫贤第六节自然分蜂一、对现行分蜂理论的分析研究蜂群的分蜂行为,是蜜蜂行为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人类开始驯养蜜蜂起,人们就着手观察研究了,研究者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对自然分蜂的成因,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设和猜想,现在流行比较广泛的有三种...  相似文献   

16.
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是一种重要蜜蜂信息素,在蜂群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蜂群中化学通讯研究越来越引人关注。综述蜂王上颚腺信息素主要成分、蜂王上颚腺信息素生物学功能、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分子机理、蜂王上颚腺信息素引起的东、西方蜜蜂竞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浅谈设施农业蜜蜂授粉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占宝 《蜜蜂杂志》2007,27(6):18-20
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其配套技术蜜蜂授粉也随之产生并发展,应用蜜蜂为作物授粉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由于温室内特殊环境不同于外界环境,彻底改变了蜜蜂生活小气候,采取相应的蜂群管理措施和加强温室的科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温室日常管理和蜜蜂生物学特点,结合温室环境特点,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施农业蜜蜂授粉综合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晋华贵 《蜜蜂杂志》2007,27(11):33-34
快速繁蜂是每个饲养蜂群者的心愿.《蜜蜂杂志》2005年第2期第5~6页《利用恒温加热促进蜂群春繁的实验研究》一文,提出了蜂群饲养管理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繁蜂是应该顺应蜂群生物学特性,还是逆其生物学特性?是自然繁蜂好,还是耗能繁蜂好?"本文想对此问题及恒温加热的实验结论,再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后代、扩大种族的唯一方式,是蜜蜂社会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蜂群在迁飞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机制备受关注,也是蜜蜂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就蜂群准备迁飞和迁飞过程中个体及群体中存在的一些行为机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蜜蜂科的蜜蜂、熊蜂、壁蜂、切叶蜂及无刺蜂等农业生产中较为常用蜂的生物学特性、适用作物、授粉效果、授粉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概述,以期正确选择授粉蜂群,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正确授粉管理,为授粉蜂服务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