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讨图像分析系统中光密度和灰度值对免疫组化图像判别方面的异同,采用SuperPicTureTM通用试剂二步法对沼泽型水牛、摩拉杂交水牛、荷斯坦奶牛下丘脑视上核催产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与沼泽型水牛相比,彩色图片转化为八位灰度图片后,摩拉杂交水牛由差异不显著(P=0.143)转变为差异显著(P=0.03),荷斯坦奶牛差异性增强,由P=0.04至灰度图片的P=0.01.前后测得阳性面积并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在转化灰度图片前后,光密度和灰度值对于同一种染色结果得出不同的差异性结论,对阳性面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组化A B C法对60例甲状腺病理标本进行了甲状腺球蛋白检查,结果表明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肿瘤,均呈阳性或弱阳性反应。大部分甲状腺癌呈弱阳性反应。作者认为甲状腺球蛋白可作为鉴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源性与非滤泡上皮细胞源性的良好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方式对豆粕大豆抗原蛋白分解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合适的豆粕加工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菌种组合、发酵水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方案。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计,研究蛋白酶用量、酶解水分、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烘焙(温度设置为160,200,240℃)、微波(火力设置为小火、中火、高火)和蒸汽蒸制(时间设置为15,20,25 min)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豆粕发酵最优方案: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水分40%、35℃发酵72 h,该方案所得的发酵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17.36%,且抗原蛋白分解较好。豆粕酶解最优方案:蛋白酶添加量为0.3%、水分含量为60%,40℃酶解48 h,该方案所得酶解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8.76%,且抗原蛋白分解效果较好。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烘焙、微波和蒸汽处理的豆粕酸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处理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但同一处理方式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微波对豆粕抗原蛋白分解最好,烘焙和蒸汽对抗原蛋白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结论】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均能提高豆粕酸溶蛋白含量,降低豆粕中的抗原蛋白。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一种较好的显示肥大细胞的方法,采用硫堇染色法和硫堇-甲苯胺蓝染色法分别对用不同固定液固定的兔肠系膜中肥大细胞进行染色。结果显示:Carnoy氏液固定,硫堇染色可清楚显示肥大细胞,背景干扰小,阳性细胞多且可见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现象;硫堇-甲苯胺蓝法虽然也可显示肥大细胞,但背景干扰大,不利于对肥大细胞的观察;甲醛-乙醇固定,2种染色方法都可清楚地显示肥大细胞,但阳性细胞较少;中性甲醛则完全阻断肥大细胞的着色,2种染色方法都不能显示肥大细胞。兔肠系膜肥大细胞有沿血管分布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Carnoy氏液及硫堇染液分别是兔肠系膜优良的固定液和染色液,可清楚显示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构建磺胺甲基嘧啶免疫抗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磺胺甲基嘧啶(SM1)免疫抗原合成的有效途径,采用重氮偶合法和戊二醛法分别合成SM1免疫抗原,并对其光谱特征和SM1-BSA的结合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合成磺胺甲基嘧啶免疫抗原中采用重氮偶合法比戊二醛法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多种上皮性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非肿瘤性鼻咽上皮的抗原表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鼻咽部所有上皮均表达角蛋白,但性质不同的上皮所表达的分子量不同。采用商品化癌胚抗原多克隆抗血清可能存在非特异性反应,至于上皮膜抗原则见于鼻咽部所有上皮成分。对上皮性标记物在鼻咽部组织表达的规律及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镉污染稻田的原位修复治理试验,对比研究了改性电厂灰(BFA)、生石灰(CaO)、石灰石(CaCO3)、稻壳生物炭(BC)、硫酸亚铁(FeSO4)和零价铁粉(Fe)对镉污染稻田土壤钝化修复效果及Cd在土壤—水稻体系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钝化材料处理对土壤总Cd及有效态Cd降低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519~6.25 mg·kg-1(-5.31%~14.5%)、0.290~0.330 mg·kg-1(-3.13%~12.5%),但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200~600 kg·acre-1施加量下CaO和CaCO3处理可以使土壤pH值分别提高0.38~0.80、0.25~0.48个单位,施加改性电厂灰能够使土壤pH提升0.21~0.28个单位,生物质炭和铁粉处理对土壤pH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6种材料可使水稻产量增幅-6.20%~32.2%,籽粒Cd含量降低3.35%~61.0%,其中400 kg·acre-1 CaO、600 kg·acre-1 FeSO4、600 kg·acre-1 BFA处理对水稻籽粒中Cd含量降幅最大,分别达到61.0%、55.4%、44.2%;在土壤-水稻体系中,水稻不同部位对Cd的富集表现为根>茎叶>籽粒,其中400 kg·acre-1 CaO、600 kg·acre-1 FeSO4、600 kg·acre-1BFA处理均可降低水稻各部位对Cd的富集系数。  相似文献   

8.
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对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5μg和15μg的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免疫,结果于免疫后第4周小鼠体内的抗体效价明显上升,至第7周达到高峰,当每只鼠用90条旋毛虫肌幼虫口服攻击后,抗体效价稍有下降,但到攻虫后的第5周基本回升至攻击前水平。  相似文献   

9.
反复冻融被检血清和检测抗原对血凝抑制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免疫抗体水平较高的30份血清,平均分成A、B、C三组,A组被检血清反复冻融,B组检测抗原反复冻融,C组为对照组.三个试验组同时做血凝抑制试验,得到结果是:A组抗体水平比对照组低1个滴度,B组抗体水平比对照组低2个滴度.  相似文献   

10.
单抗介导牛海绵状脑病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鲁西黄牛重组PrPc成熟蛋白免疫PrPc基因敲除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筛选出单抗4C11可特异识别牛海绵状脑病标准阳性牛脑样品上PrPSc核心片段。以单抗4C11为核心试剂,建立了单抗介导牛海绵状脑病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并已颁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180-2003(牛海绵状脑病诊断技术)。已应用于中国牛海绵状脑病的持续监测,至2002年底共检测了全国各地3344份牛脑样品,结果全为阴性,且每批次所设的阳性对照样品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与Roche公司单抗6H4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利用 SOS-PAGE 对不同源棘球蚴囊液抗原的多肽组成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棘球蚴病免疫诊断抗原的分离纯水奠定基础,为虫种内株的鉴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绵羊棘球蚴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9条,其中66和59kD 多肽带为主带;40kD,34.5kD,33kD,24.5kD 和14kD 多肽带次之.牛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13条,66和59kD 多肽带也为主带,24.5kD 多肽带次之.而人包囊液抗原共有多肽带14条,66kD,40kD,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土壤调理剂对镉(Cd)污染农田修复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为应用不同土壤活性组分调理剂原位修复和治理Cd污染农田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粤东Cd污染农田开展田间试验,设空白对照,研究不同土壤活性组分调理剂(矿物型、有机型和微生物型)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Cd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土壤pH(0.11~0.24)(P<0.05,下同),增加有机碳含量(21%~47%),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13%~48%)和糙米Cd含量(26%~42%),其中矿物型和微生物型调理剂对糙米Cd含量的降幅最大。总体上施用调理剂可改善土壤微域环境,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添加调理剂可维持污染土壤中正常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其中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降低。矿物型和有机型调理剂提高土壤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的相对丰度,而微生物型调理剂提高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  相似文献   

13.
用酶联免疫印迹对弓形虫抗原组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经SDS-PAGE后的弓形虫抗原组分分别为1.78KD,21.3KD,30KD,36.5KD,39.1KD和50.2KD。电转印至硝酸纤维膜上的各抗原组分,用ELIB分析,弓形虫感染宿主的血清能与抗原组分蛋白起反应,其中39.1KD和21.3KD分子量组分蛋白带色显色最深,提示这二种组分蛋白是弓形虫IgG抗体识别的主要组分蛋白,而对照血清与各组分蛋白为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生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的质控与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目前是医学研究生科研课题中应用较广泛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技术的很多细节和步骤均可能影响到结果,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就研究生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时的有关质控和标准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研究IFN-γ免疫反应性产物在大鼠海马内的分布.结果表明,IFN-γ免疫反应主要分布于海马CA1、CA2、CA3区,有少量分布于灰被,齿状回.这为海马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结合文献,推断IFN-γ在海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免疫调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首次在猪体系统地研究了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猪、预防猪旋毛虫病的效果。将纯净成虫经超声粉碎后,10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即为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按不同剂量与等体积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按不同程序经腹腔免疫猪,免疫后不同时间攻击感染不同数量的肌幼虫。结果表明,成虫可溶性抗原可诱导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0.5mg组最高减虫率达98.21%,接近全保护。免疫力高低与免疫剂量大小、免疫程序及攻击感染的肌幼虫数量多少有关。免疫可使次代肌幼虫的感染性降低,免疫血清在体外可杀伤肌幼虫。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确定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在感染宿主时的途径及其进攻部位,将兔抗E.acervu-lina 3-1E基因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鸡E.acervulina的子孢子及裂殖子进行染色。结果表明,虫体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感染,经绒毛内毛细血管进入肠腺,并由肠腺基底部向肠腺开口处移行,进入肠绒毛基底部的上皮细胞,逐渐扩散,最后布满整个肠绒毛。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随机组合设计,研究施用菌肥和腐殖酸对铅污染土壤上玉米、高粱、蓖麻、向日葵对铅的吸收效果及其生长成熟后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污染土壤上施用菌肥、腐殖酸,有效降低了重金属铅的毒害;能有效提高土壤中酶的含量,其中,过氧化氢酶含量提高11.9%55.0%,磷酸酶含量提高1.2%55.0%,磷酸酶含量提高1.2%26.0%,脲酶含量提高43.1%26.0%,脲酶含量提高43.1%80.7%,蔗糖酶含量提高17.7%80.7%,蔗糖酶含量提高17.7%36.7%;铅吸收量以重金属Pb与菌肥混合施用(Pb+J)处理玉米最为显著,达到214.67 mg/kg。说明施用菌肥和腐殖酸可以达到修复铅污染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呋喃西林免疫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重氮法,将呋喃西林(FC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连接,制备人工免疫原FCL-BSA,经紫外扫描和快速液相色谱分析(FPLC)试验证实人工免疫抗原合成成功,研究结果对抗呋喃西林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