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北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日进程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疆几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研究高产棉花光合速率(CAP,Pn)日进程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盛花盛铃期随光合辐射量(PAR)增加到1500μE^2.s^-1叶温升高到37.1℃,Pn的日程加快且增强,10:00~14:00达最大值45.3~48.9mgCO2.dm^-1h^-1。Pn较高水平维持时间长达6~8h。棉田空气相对温度(RH),CO2浓度日变化呈现较稳定的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条件,对油桐和烟草的光合CO2同化速率,光呼吸^18O2吸收速率,光合色素,叶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时油桐和烟草的光合速率有所增加,并抑制光呼吸^18O2的吸收,但是,油桐对CO2浓度升高比烟草敏感,它的光合速率为700×10^-6CO2时增加了2倍,而光呼吸^18O2吸收则完全消失;在油桐在70  相似文献   

3.
将12只卵巢除出羊随机分为4组,用孕酮(P4)和雌二醇(E2)按2×2因子实验进行发情周期的人工模拟,然后测定子宫内膜胞浆中的E2受体(RE2)。P4组,空白组,P4+E2组和E2组的RE2水平分别为8.9,18.3,33.8和67.9fmol.mg^-^1。除空白组与P4+E2组之间RE2水平的差异显外(P<0.05),其余组之间均为极显(P<0.01)。结果表明,山羊子宫内膜胞浆RE2I  相似文献   

4.
将12只卵巢摘除山羊随机分为4组,用孕酮(P_4)和雌二醇(E_2)按2×2因子实验进行发情周期的人工模拟,然后测定子宫内膜胞浆中的E_2受体(RE_2),P4组、空白组、P_4+E_2组和E_2组的RE_2水平分别为8.9,18.3,33.8和67.9fmol·mg ̄(-1).除空白组与P_4+E_2组之间RE_2水平的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组之间均为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山羊子宫内膜胞浆RE_2水平处于P_4和E_2的共同调节之中,P_4具有极显著的降调节作用,而E_2则具有极显著的升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蔗F1代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比较了10个甘蔗组合F1代的光合特征及其与叶绿素、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蔗F1代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等光合参数组合间和组合内都是高度分离的,从而证明了甘蔗F1代进行高光效筛选是可行的。而甘蔗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与净光合速率(Pn)的显著正相关性,说明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作为光合筛选的辅助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6.
影响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内在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表明以下5点。(1)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玉米基因型其光合速率,蒸速率(TR)也较高,而气忆阻力(RS)较低。WUE与PH,TR和RS存在显著的纯性关系,YWUE=2.3613+0.0518XPH-0.1093XTR-0.3992XRS,R=0.934。逐步回归的结果,也可用PH预测WUE,YWUE=0.7211+0.0415XPH,R=  相似文献   

7.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CNE—2Z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诱导CNE-2Z细胞凋亡时细胞周期的观察。方法:PKC催化区抑制剂Staurospoine(ST)和调节区抑制剂Sphingosine(SS),终浓度分别为1×10^-6mol/L和4×10^-5mol/L,诱导CNE-2Z细胞24h,用流式细胞仪(RCM)分析。结果:诱导组细胞周期与对照组比较,ST使细胞G1和S期明显减少及G2期明显增加,(P〈0.01),SS使  相似文献   

8.
龟纹瓢虫对芦苇日仁蚧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龟纹瓢虫捕食日仁蚧若虫的功能反应,是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并随两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越显,捕食效应下降。分别按Holling,Watt模型模拟,理论模型为1/Na=1\177 1/N+0\9660×10^-3(雌虫),1/Na=1.062 1/N+2.059×10^-3(雄虫),A=0.4490P^-0.6965,E=0.5073P^-1.0226。  相似文献   

9.
苹果短枝型品种脱落酸含量与树体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苹果短枝型品种(系)叶片内源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时期苹果短枝型品种(系)叶片ABA含量显著高于非短枝型对照树。4年生短枝型品种新红星在7月25日、9月26日叶片ABA含量分别为0.8543×10-7g·g-1、0.9825×10-7g·g-1;同期对照红星树叶片ABA含量分别为0.3952×10-7g·g-1、0.4340×10-7g·g-1。相关测验结果表明,苹果短枝型品种(系)和对照树叶片ABA含量与9年生树高、新稍长度和节间长度是极显著负相关(P<0.01)。红星苹果芽变枝条测定结果看出,以当地条件同系列非短枝型品种或母体树叶片ABA含量为基准,其含量的二倍值可作为苹果短枝型品种的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用比较研究方法观察不同质量分数的余甘汁对大鼠血液血脂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及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值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升高(P<0.05).质量分数为5×10-2及10×10-2的余甘汁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P<0.001),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01).疗效与阳性对照药γ-月见草一致.质量分数为10×10-2的余甘汁可延长小鼠心脏耐缺氧时间(P<0.05),疗效与阳性对照药吉林参煎剂一致,而质量分数为5×10-2的余甘汁则无效(P>0.05).  相似文献   

11.
全妙华  陈东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89-10590,10718
[目的]研究不同四棱豆品种的光合特性,为四棱豆栽培或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13个四棱豆品种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光合生理参数,以及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及比叶重,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探讨Pn与生理因子间的关系。[结果]在不同四棱豆品种中,Pn、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比叶重均存在差异,其变化范围分别为17.2~21.9μmol/m2.s、2.167~3.015mg/g、33.7~86.5cm2/片和35.6~68.73g/m2;各生理影响因子与其Pn呈相关性,其中Tr与Pn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中翼一号、K0006、K0021等品种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在生产上可作为栽培或品种改良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荒漠植物群体光合作用和干旱荒漠区碳源汇特征,联合利用改进同化箱和LI鄄8100 土壤CO2 通量自 动测量系统,选择高温强光和适宜环境期,连续2 年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沙拐枣群体光合速率(CAP)在不 同年份、不同月份差异较大,土壤水分改善可显著提高群体光合能力,高温强光期和适宜环境期日平均(08:00— 18:00)CAP 分别为1郾82 和2郾89 滋mol / (m2·s);用同化枝水平光合速率(Pn )计算群体水平光合速率时,高温强光 期和适宜环境期分别用公式CAP = 0.12Pn + 0.39 (r = 0.86, P 0.000 1)和CAP = 0.18Pn + 0.28 (r = 0.92, P 0.000 1)。沙拐枣生长期植冠下土壤CO2 释放速率平均为0.29 滋mol/ (m2·s),荒漠裸地为0.15 μmol / (m2·s)。沙 拐枣群体生长期固定碳为3.82 g/ (m2·a);相应时期植冠下土壤释放碳为1.03 g/ (m2·a),荒漠裸地为0.53 g/ (m2· a)。研究表明:在水分短缺的荒漠地区,荒漠植物沙拐枣群体光合速率提高幅度超过根系主要分布层土壤水分提 高幅度,适宜环境期可提高近1 倍。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较低,荒漠裸地土壤呼吸速率约为植冠下的50%。 荒漠植物沙拐枣种群区为弱碳源   相似文献   

13.
3个荔枝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不同荔枝Litchi chinensis品种盛花期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光合特性,为荔枝开花期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妃子笑’、‘桂味’和‘糯米糍’3个主栽荔枝品种盛花期的光合作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10:30,次峰出现在13:30,午休现象明显。‘糯米糍’的Pn日均值(3.76μmol·m~(-2)·s~(-1))显著高于‘妃子笑’(2.38μmol·m~(-2)·s~(-1))和‘桂味’(2.41μmol·m~(-2)·s~(-1))。3个荔枝品种的Pn都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正相关,‘桂味’的Pn与气温(θa)呈显著正相关,‘糯米糍’的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AR是影响3个荔枝品种Pn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他因子对荔枝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茶树光合作用的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年中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2个低谷,分别出现在1和4月份(分别为2.50和4.02μmol·m-2·s-1);有2个高峰,第1个出现在3月份(5.91μmol·m-2·s-1),第2个出现在6和8月份(分别为8.75和8.23μmol·m-2·s-1).全年中5~8月份净光合速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茶树光合年变化受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特别是主导因子的影响.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气温是茶园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此三者第1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分别为0.4467、0.4335和0.4356;P光合有效福射→Y=1.1543,P气温→Y=-1.0808,P气温→光合有效辐射→Y=1.0653,P叶温→光合有效辐射→Y=1.0685).生理因子中气孔导度对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气孔导度第1主成分的特征向县为—0.4464,P气孔导度→Y=-0.3723).  相似文献   

15.
蜡蚧轮枝菌对烟粉虱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叶片浸液接种法测定了烟粉虱对蜡蚧轮枝菌菌株(Vp28和Vl6063)的感染反应.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作了拟合.接种后4-8d,Vl6063的LC50分别为3.98×108,3.55×107、6.31×106、1.17×106、6.03×105孢子·mL-1;Vp28的LC50分别为6.61×106,1.95×106、1.10×106、7.76×105和6.03×105孢子·L-1.2个菌株的LT50值为105-106孢子·mL-1(约为5.5-10.0d).在小于105孢子·mL-1的剂量下,Vp28的LT50值大于Vl6063;在大于106孢子·mL-1剂量下,Vl6063的LT50值则大于Vp28、Vp28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3种红豆杉各部位紫杉醇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建立红豆杉试样制备方法和紫杉醇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分析了红豆杉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植物原料中紫杉醇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树干皮、根部皮、树叶、木材和枝叶的紫杉醇平均含量分别为2.94×10-4、3.11×10-4、4.30×10-5、3.08×10-5和5.59×10-5.建议以红豆杉枝叶为原料提取、分离紫杉醇,以保护和合理开发红豆杉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番石榴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田间对3个番石榴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珍珠番石榴、水晶番石榴和土种番石榴叶片的光饱和点均为1 400μmol·m-2·s-1, 光补偿点分别为110 04、158 89和170 97μmol·m-2·s-1 光合表观量子产量(AQY)分别为0 011 5, 0 009和0 006 2 当PAR≥800μmol·m-2·s-1时, 珍珠番石榴叶片的Pn、Tr、Cs值最高, 水晶番石榴次之, 土种番石榴叶片的最低 随着PAR的增加, 3个品种番石榴叶片Ci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同的光照强度下, 珍珠番石榴叶片Ci最低, 水晶番石榴次之, 土种番石榴叶片的Ci最大 珍珠番石榴年株产量显著高于水晶番石榴, 这与其具有较高的光合特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8.
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CK)、65%(W1)、50%(W2)和35%(W3)条件下,短葶山麦冬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高于200 μmol·m-2· s-1时净光合速率表现为CK >W2 >W1 >W3,水分胁迫处理降低了最大净光合...  相似文献   

19.
反应速度的单位是摩·升-1·时间-1,大多数为mol·l-1·s-1或mol·l-1·min-1。速度常数k的单位取决于反应的级数,例如一级反应,速度常数的单位为s-1,二级反应速度常数的单位是l·mol-1·s-1。对于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度相等,得到K=kf/kr。如果正逆反应的反应级数不同,所得的平衡常数K就有量纲。由热力学数据计算所得的平衡常数是无量纲的。为使热力学平衡K与K=kf/kr所得的K一致,速度常数的单位只能是mol·l-1·s-1或mol·l-1·min-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通过研究4年树龄的樟子松光合日变化特征,设置接种彩色豆马勃菌[Pisolithus tinctorius(Pers.)CokerCouch](接菌组)和不接菌(对照组)2种处理,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樟子松08∶00—18∶00的净光合速率(Pn)及其参数,研究其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对照组和接菌组的Pn日变化绘制的都是"双峰"曲线。对照组的Pn是0.89~6.67μmol/(m~2·s),接菌组的Pn是0.51~10.90μmol/(m~2·s),最小值均出现在18∶00,最大值均出现在09∶00。接菌组Pn的日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影响Pn的环境因子存在共线关系。得到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对照组:Pn=-120.96+63.083Cond-0.157Ta+8.06Ls+0.001PAR-0.05Ca+1.644RH(R~2=82.9,F=161 279.83);接菌组:Pn=5 910.823+92.104Cond-11.807Ta+12.622Ls-0.006PAR(R~2=0.92.7,F=2 045.23)。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对照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直接作用)的顺序是CondTaLsPARCaRH,间接通径系数(间接作用)的顺序是RHPARTaCaLsCond;接菌组环境因子对Pn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是CondLsPARTa;间接通径系数顺序是LsPARCondTa。接菌组RH、Ca不是限制因子。[结论]试验结果为不同处理下影响Pn的主导因素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