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钢军 《茶业通报》1989,11(3):16-17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是绿毛茶初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初制茶质量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原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但加工工艺处理不当,初制技术掌握不好,即使有优质的原料也不会生产出内外兼优的毛茶。因此,从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观点出发,对操作者、鲜叶原料、初制设备、加工工艺方法、生产环境等五个方面必须环环扣紧,层层抓好,加强对这五大因素的管理,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无疑对国家、集体、个人都会带来一定的好处。本文就初制毛茶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谈几点看法。初制绿毛茶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鲜叶质量保证、在制品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霍山县用于制作炒青绿茶的春夏茶的中低档原料,在初制加工过程中,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进行剖析,对提高茶叶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毛茶加工要提高制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根据笔者实践,提出几点技术措施。一、多提高级茶一般说,高级茶成品系数(指质量变化的折算关系)较高,特别是系数在80以上的特珍、雨茶、珍眉一级、特贡等花色,制成数增减,使相应的标准级成品制率(即各标准级成品数量之和)升降幅度就大。所以,多提高级茶,其经济效果就好。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敬亭绿雪茶是安徽省首个实现可追溯的茶产品,追溯系统运行以来敬亭绿雪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敬亭绿雪品牌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因此,本文介绍了敬亭绿雪茶质量追溯系统建设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指出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点明当今茶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具体建设意见,以期能对推动茶叶质量安全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手工做茶是我国茶文化的宝贵财富。一些高档名茶,如获金奖的祁红工夫、屯绿特珍等既是名贵食品,又属传统工艺制品,远非用机器加工所能奏效。手工筛制,作为弥补机器做茶的不足,是现今各茶厂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序。手工筛制,操作机动灵活,能充分体现“看茶做茶”的原则,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技术蓬气发展的现代制茶时代,手工筛制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制茶质量、制茶技术与质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茶质量、制茶技术与质量意识查六一(安徽省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246400)制茶质量是指茶叶的做工。茶叶的色、香、味、形体现出茶叶做工的好坏。做工好的绿茶色绿一致,颜色鲜活;形状一致,均匀完整;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滋味纯正;叶底明亮匀整,无红梗红叶。茶...  相似文献   

7.
新研制的大方拷扁机系模拟手工制茶原理设计而成,符合大方茶制作工艺要求。该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茶质量较好,操作方便,造价低,体积小,易于推广,与手工制茶相比,可提高工效3倍左右。  相似文献   

8.
张续周 《茶业通报》2004,26(2):82-83
青岛茶叶产品按其加工方法和品质外形可分成两类,即扁平挺直外形和紧细卷曲外形。其中扁型茶以其独有的品质特征和风味特点在北方市场持续走俏,成为青岛茶叶的主流产品。其加工方法基本工序组合是“摊青——杀青——理条——造型——辉干”。“辉干”作业绝大部分是通过电炒锅手工完成。由于青岛种茶历史较短,有些县市乡镇近几年才开始种茶,茶农炒茶技术积累不够。就目前来看,凡是以机械制茶为主的工序操作,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像“辉锅”等需要手工和感官因素较多的工序操作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青岛茶区多数茶厂在扁型茶“辉锅”工序中普遍…  相似文献   

9.
帅沛 《茶业通报》1989,11(4):37-37
浙江省临安茶厂为了进一步提高眉茶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于1984年10月起在制茶车间和技术科试行“制率奖”,它的具体做法是: 一、制茶车间完成技术科下达的制率100%,全面完成各花色等级,每人每月得奖金10元. 二、制茶车间超制率部分,折合标准级成品后,换算成金额,由车间和厂部三七开形式分成,即30%奖励制茶车间,70%归厂部。三、制茶车间完不成制率,分析原因,视情况处罚制茶车间。四、为了防止制茶车间精制取料中片面挖制率、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制率奖”设奖标准规定各花色等级都以成箱品计算,而不是以半成品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制茶机械化运动,本刊特约几位同志共同编写此讲话,目的是供县、社领导干部、茶技干部在领导与指导建厂中作参考。准备分办厂规划、勘测设计、制茶机械、动力配备、制茶工艺、茶厂管理、制茶的电气化、自动化等七章,分期刊出。“讲话”力求结合实际,并适当讲些理论。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眉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也是供应出口的传统商品。眉茶具有条形紧秀,色绿起霜、香高味浓的传统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崇高的声誉。眉茶出口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解放前长期沿用手工操作,解放后逐步用机器代替手工,近几年来向连续化和自动化发展。为了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对眉茶精制现代化问题,提出产品质量要标准化,毛茶选配要合理化,精制技术要数据化、制茶机械要  相似文献   

12.
今年浙江省要实现全省制茶机械化,但以那一种机械适合目前大量推广应用呢?现介绍以下几种,供各地参考。我省制茶初制厂有土的、洋的、土洋结合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初制茶厂,使用着不同类型的制茶机器。  相似文献   

13.
红茶初制过程中最感困难的作业即为第一步的萎凋工序。祁门气候春季到夏初雨水较多,萎凋过程在不利条件下缓慢进行,以致容易降低红茶质量。另外室内自然萎凋占地较大,所需设备费用也较多,这就限制了广泛运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于1958年在祁门县委组织的制茶机械研究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站与祁门茶厂和第二商业部合作,并参考风阳烟草试验站所采用的烤烟房的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气流下降式加温萎凋装置设计试制和效能测定试验。根据一年来的试验结果,无论从设备利用率或提高制茶效果看,基本上均能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宁重南 《茶业通报》1989,11(4):30-32
红毛茶是精制加工“工夫红茶”的原料,东至县具有30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商品量亦达250万公斤。随着流通搞活市场变化的趋势,如何稳定商品茶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信誉,无论对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加快山区建设,扩大出口创汇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积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针对东至红毛茶初制技术的现状,认为必须使初制工艺科学化才能使东至红毛茶的品质水平相应提高,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做好红毛茶?生产实践证明,只有严肃认真地按茶叶生物化学变化规律,去掌握初制工序过程的操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茶叶通过筛、扇、轧、切、拣等技术措施,达到整饰毛茶形状、调剂品质,使之符合商品茶规格要求。然而,毛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主观上的工艺安排,操作技能;客观上的毛茶性状,机械性能等因素都对毛茶的制率和产生碎茶的多少有很大影响。如何提高正茶率,减少碎茶和脚茶是茶叶精制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和改进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挥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产量持续增长,1981年全区生产干茶37万担,农村社队产量占97%。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提高社队初制茶叶机械化水平,十分重要。当前,社队初制茶厂在机械上存在着茶机型号繁杂,性能落后,产量与机械加工能力不相配套,能源消耗大;在制茶方法上存在着制茶工艺不一,操作规程混乱,因而造成制茶质量下降,松、扁、碎现象严重,香低味淡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充分利用旧设备适当选用新机具为基础,并以提高社队茶厂的经济效果为目标,研制了《炒青绿茶初制生产线》,以下简称《生产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们在凫峰及流口等屯绿名茶区设计、施工了10多座长炒青绿茶初制厂通过茶机的安装试验中,和广大茶农的反映,深感老茶机更新、老茶厂改造十分必要。一、老茶厂存在问题及其改造内容徽州地区自六十年代以来,建立茶叶初制厂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长炒青绿茶初制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由于茶叶产量的急增,制茶机械总体布置的不合理及制茶工艺的杂乱等原因,致使制茶品质下降,对销量影响很大。要提高制茶质量,首当其冲的就是改造现有的老茶厂,改造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改集体传动为单机传动。目前还有部分老茶厂用一台柴油机经地沟轴传动,带动多台茶机,不但操作不安全,而且耗能大,若改为单机传动,不仅操作安全,而且工作可靠,并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制茶业也同其它行业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对“质量”二字重视起来了,质量第一已成为茶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针,质量管理工作也已成为茶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制茶业的质量管理,主要还是处于质量检验阶段,即质量管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它只是消极的事后把关,不能事先保证质量,因此又被称为“验尸”。这种方法再也不能满足新形势对茶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的需要了。从国内外推行TQC的情况和制茶业质量管理现状来看,尽快在制茶行业推行TQC是十分必要和完全可能的。本文试想就眉茶精制厂的TQC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程忠华 《茶业通报》1993,15(2):39-40
皖南山区,传统制茶用的燃料是木柴,近年来,由于山林资源的严重消耗,采取以煤代柴的有力措施。燃料改变了,但制茶锅灶的燃烧室结构并未改变,其炉条结构只宜适合棒状薪柴堆积燃烧,而难于适合颗粒状原煤燃烧,它不仅火温上不去,而且煤耗量较高既严重影响制茶品质的提高,又使制茶能耗成本提高。因此,制茶煤灶的改革已是山区茶农的  相似文献   

20.
陈以义 《茶业通报》1991,13(1):22-25
茶叶吸附花香而成为花茶。从理论上说,制茶吸附是给茶叶加香调味,其目的是为了冲泡饮用时,解脱出香味给人们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脱附是吸附的逆反过程,有吸附必有脱附,两者同时存在。在制茶中有以吸附为主的工艺技术,如窨花、熏焙等;也有以脱附为主的作业,如干燥复火,其作用脱水的同时脱香。有的脱香是制茶的需要,如去除异杂气味;有的脱香不利制茶品质,如窨制花茶流程中的窨坯复火,使经过加香调味的茶坯脱香,造成经济上损失。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