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实验目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特点有:(1)气体和溶液的反应;(2)氢氧化钠溶液和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均为无色溶液。因此,两者之间是否发生反应比较难于判断。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根据反应后容器内气压减小而导致的相应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为此,我特创新设计了本实验装置,来重新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二、实验仪器及试剂圆底烧瓶、尖嘴导管、橡胶管、  相似文献   

2.
<正>一、发现问题小明学习了碱的化学性质后,知道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的实验课上,他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小明感到非常困惑,究竟该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老师提示说:"对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证明反应物消失和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知道,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那么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又会有什么现象呢?结果是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属于碱,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可知,它能与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上述反应的发生:1.反应物减少;2.有新物质生成。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并进行了实验改进。  相似文献   

4.
正一、实验改进目的在碱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教材安排的是学生探究活动,先通过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推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后通过讨论两反应的共同点,得出碱溶液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条性质。但在探究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很容易,再加上对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是否变质和变质程度的探究,学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化学中,二氧化碳(CO2)的性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同学们对它的认识仅仅是知道它是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气体,空气中含有CO2,常温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对于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质就比较陌生了,或者说是很感性的一种认识。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因溶解性、腐蚀性及所含阳离子等方面的不同而使二者存在差异。二者对应的碳酸盐都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易溶于水且溶液显碱性渐碳酸钙难溶于水。  相似文献   

7.
【实验目的和要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20 mm×200 mm)2支,试管架,胶头滴管2支(分别贴有盐酸、氢氧化钠标签),酚酞试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装于烧杯中,洗涤仪器用),放滴管用的烧杯(200 m 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试管刷1个,抹布。  相似文献   

8.
正【实验目的和要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20 mm×200 mm)2支,试管架,胶头滴管2支(分别贴有盐酸、氢氧化钠标签),酚酞试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装于烧杯中,洗涤仪器用),放滴管用的烧杯(200 m 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试管刷1个,抹布。【实验简述】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从触觉上感觉到二者发生的是放热反应,但是在视觉上却观察不到明显变化,因为该反应既没有沉淀  相似文献   

9.
<正>气体的制取是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的必考内容,下面我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例分析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考查要点1.选用所给实验器材,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要求能控制化学反应速率。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组装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装置。  相似文献   

10.
正一、发现问题在探究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的放热现象时,小明同学把打磨好的约2 cm长的镁条卷起后放在小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用手触碰试管外壁,发现试管外壁发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此外,小明还观察到溶液变浑浊,有少量白色沉淀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准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要在橡胶塞上打单孔或双孔,将玻璃管旋转插入橡胶塞时,易划伤皮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侧重于制取装置、方法,“二氧化碳的性质”部分的实验,需要提前制好二氧化碳才易展示。为提高实验安全程度,增加课堂效率,使一些论证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近年来,加强对中和反应实验过程的考查,成为一大趋势。这也是为了引导各中学开展实验教学,克服过去"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听(看)实验、考试前背实验"的不良倾向,从而有利于我们实验能力与水平的提高。预测今  相似文献   

13.
氢氧化钠熔融法测定土壤中全磷、全钾及氟化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熔融法分别测定土壤全磷、全钾和氟化物,用土壤标准物质GSS-3、GSS-8进行测定。测定土壤中全磷相对标准偏差为1.1%~2.3%,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分别为0.323 g/kg、0.757 g/kg;土壤全钾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7%~0.99%,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分别为24.90 g/kg、20.22 g/kg;土壤氟化物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3.3%,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分别为0.231g/kg、0.588 g/kg。实验研究表明,标准偏差满足各个标准的要求,各参数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均在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教科书中是通过酸碱指示剂变色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下拓展探究。一、提出问题1.除用酚酞等酸碱指示剂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反应?2.怎样证明中和反应生成了水?二、设计方案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有四种可能:一是不反应;二是两者  相似文献   

15.
钠与水的反应 ,是中学化学中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反应 ,但对该反应的实质存在不同的看法 ,有许多人认为钠只能与水电离出的H+ 反应 ,不能与水分子直接反应。对这种观点我们表示怀疑 ,怀疑的起因源于中学化学课本中的两个反应事实 :(1 )钠与乙醇的反应。水分子中的羟基比乙醇中的羟基还活泼 ,既然钠与乙醇能直接反应 ,那么钠与水分子理应也能直接反应。 (2 )铁与高温水蒸气的直接反应。铁与高温水蒸气能反应 ,说明气态水分子能与铁直接反应 ,既然钠比铁活泼 ,那么钠与水分子理应也能直接反应。为了得到实际准确的结果 ,我们对该反应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正化学教材中有一些需要对比的探究性实验。例如,常见的金属铁、锌、铜等分别与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情况的探究,需要对比金属与酸是否发生反应及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从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用实验室原有的实验仪器,即用每支独立的试管分别依次完成实验,则既繁琐又很难保证实验发生的同时性,对比效果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特利用医学和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17.
做实验、开展探究活动有助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助于在实践中逐步培养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各地中考的实验探究题分值都较多,一般约占25%。其考查内容一般分两类:一是对教材中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如常用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实验基本操作、现象描述、原理分析、物质的检验鉴别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一、设计思路本节课围绕如何洗去衣服上的污渍,通过三组探究实验,使学生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认识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教师始终把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这也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二、教学具准备实验仪器:废弃的青霉素小药瓶、胶头滴管、烧杯、污物瓶。  相似文献   

19.
2011版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实验创新的原因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自然界的水主要分布于地球表面、地下以及大气中,其中含有多种杂质。不溶性杂质使水浑浊,可溶性杂质则可能使水具有气味或颜色。况且自然界的水即便既不浑浊也没有气味和颜色,它也不是纯净的水。氧气是存在于空气中的既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水中的鱼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提出问题】氧气在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